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docx
四川省地方标准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版次)编制说明牵头编制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时间:2023年12月目录一、工作简况1一、标准编制原则3三、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4四、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7五、与有关标准的关系10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10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H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11九、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H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1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地方标准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4月21日发出的关于下达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川质监函(2023)179号),批准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起草地方标准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二)制定背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杵针"(以下简称"杵针")疗法,是由首批全国名老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仲愚老先生受自其先祖,在其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保健技术。该技术由四川发源并已传承30()余年,是川派中医特色适宜性技术的代表。杵针疗法兼有针刺与按摩之长,但"针"不刺入皮肤,具有简便效廉、安全度高、无创痛等优点,在省内亦荣获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殊荣。国内尚未建立杵针的相关标准。随着该技术以巴蜀为中心不断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接受杵针培训且合格的人员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同时,杵针针具购买途径广泛,缺少操作技术的"金标准"势必引发安全隐患,阻碍技术传承及行业发展。因此,各级机构亟需科学、高效、正确的应用纲领来指导。通过本标准的建立,既能够填补国内该项技术在临床应用标准上的空白,又能排除操作隐患,进一步带动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发展。本文件以国家标准编制基本要求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为编制原则,结合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进程,标准化杵针技术的操作要点,旨在为该领域提供标准支撑,为各机构及个人开展杵针技术提供指导性文件。(三)起草过程标准起草各阶段时间及工作情况。1,成立起草小组2023年5月6月,标准立项后,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研工作,并成立了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起草工作组,确定工作职责,并制定编写工作的进度计划。2、起草阶段2023年7月2023年8月,工作组成员广泛收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规范和标准。认真研读了相关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相关书籍、技术文件。2023年9月,工作组立足临床使用实际情况及循证学证据,初拟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草案。并组织协调专家咨询活动,编制出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草案初稿。3、征求意见阶段2023年10月,经四川省中医药标准化委员会协调,对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草案进行工作组内讨论。根据各专家组对标准草案所提意见,起草组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四)起草单位及人员分工序号姓名单位任务分工1樊效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面组织工作、标准工作指导2钟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面组织工作、技术总顾问3余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编写技术方案、标准工作指导4吗超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标准资料查询和汇总、标准编写5蒋运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编写技术方案、标准工作指导6晋松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编写技术方案、标准工作指导7董远蔚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技术顾问、标准编写8严健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标准资料查询、技术顾问9魏悦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标准资料查询、技术顾问10杜玖珍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标准工作指导11蒋舜媛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标准工作指导12蒋雷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与社会调研工作13描斐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与社会调研工作14周毅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与社会调研工作15陈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与社会调研工作16李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与社会调研工作17谢一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标准资料查询18吴昊阳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标准资料查询19李若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标准资料查询二、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本着充分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作性,按照GB/T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1.先进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先进性原则,结合国内国际杵针疗法的实际应用情况、技术水平和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而制定,整体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2.科学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对杵针疗法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参照了国内和国际相关最新标准,且对部分内容的验证进行分析。3.合理性原则本标准中有关杵针疗法技术要求指标的确定,在分析、引用和验证其它相关标准指标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目前现有杵针市场的实际情况。4.适用性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适用性原则,内容便于实施,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省内杵针行业的实际情况,在编制工作中充分征求了杵针疗法传承人和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杵针专业委员会的意见,确保标准要求可以有效适用于我省行业与市场现状及发展需要。三、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杵针疗法的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本文件适用于杵针疗法的技术操作。2主要内容:2.1施术前准备a)针具准备:应根据不同目的、部位选择相应的杵针针具。杵针材质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应符合GB/T16886的要求。所选择的杵针应表面光滑圆整、针尖无松动、无缺损。b)体位选择:应以施术者能够正确取穴、施术方便,且患者感到舒适为原则。可选择坐位、仰卧位、俯卧位或其它体位。C)经穴选择:应根据不同需求和目的进行取穴。经穴定位应符合GB/T12346的规定。d)特穴选择:杵针特殊穴位可选八阵穴、河车路、八廓穴等。e)环境要求:杵针操作室内应保持整洁卫生,温度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f)清洁消毒:接触类物品:接触类物品:杵针器具宜用75%医用乙醇或0.5%的碘伏进行擦拭消毒;施术者手部:术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或洗手消毒液清洗干净,或用75%乙醇棉球擦拭清洁;施术部位:施术部位宜用75%医用乙醇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施术环境:施术室内所用床垫、枕巾、毛毯等物品应定期换洗晾晒,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宜采取动态空气消毒器、臭氧消毒器、紫外线消毒器(无人情况下)。2.2行杵要点:a)行杵高度:受术者体质瘦弱,施术部位面积较小的,宜行杵高度稍低。受术者体质肥胖,施术部位面积较大的,宜行杵高度稍高。b)行杵角度:直杵,杵身与施术部位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行杵,可用于大部分腌穴;斜杵,杵身与治疗部位皮肤表面呈30°-45°角倾斜行杵,宜用于掌指(趾)、眼眶、耳廓、鼻周等月俞穴;旋转杵:杵身与治疗部位皮肤表面呈90°角,旋转行杵,可用于腌穴面积较大的部位。c)行杵轻重:轻,受术者有杵针感觉,但不感到刺激偏重而不适;重,受术者能耐受行杵时的最大刺激,但无疼痛不适之感。受术者体质肥胖,施术部位肌肉丰厚部行杵宜较重,受术者体质瘦弱,施术部位肌肉瘦薄的行杵宜较轻。d)行杵徐疾:徐,每分钟施杵小于80次;疾,每分钟施杵不小于80次。行杵徐疾可根据病者的体质、施术部位、病情虚实等情况而灵活运用。2.3行杵基本手法:a)点叩手法:行杵时,杵针尖向施术部位反复点叩或叩击,如雀啄食,应以至皮肤潮红为度。此法宜用金钢杵或奎星笔的针尖端在面积较小的部位上施术,五星三台杵针尖端在面积较大的部位上施术。五官及四肢末端面积小的腌穴宜用金钢杵或奎星笔的针尖端施术,头部、胸腹及四肢近端面积大的腌穴宜用五星三台杵梅花针尖端施术,b)升降手法:行杵时,杵针尖接触施杵腌穴的皮肤上,然后一上一下地上推下退,上推为升,下退为降,应以至皮肤潮红为度。此法宜用金钢杵、奎星笔或五星三台杵的针尖端在面积较大的部位上施术。C)开阖手法:行杵时,杵针尖接触施术腌穴部位的皮肤,然后医者逐渐贯力达杵针尖,向下行杵为开,随后缓缓将杵针向上提,但杵针尖不离开施术腌穴部位的皮肤为阖,应以受术者能忍受为度。此法宜用金钢杵或奎星笔的针尖端在面积较小的部位上施术,五星三台杵的针尖端在面积较大的部位上施术。d)运转手法:行杵时,杵针柄紧贴施术腌穴的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太极运转),或顺时针、逆时针(左右运转)环形运转,应以至皮肤潮红为度。八阵穴宜作太极运转,河车路宜作上下或左右运转,一般瑜穴多作左右运转。此法宜用七曜混元杵、金钢杵或奎星笔的圆弧端在面积较大的部位上施术。e)分理手法:行杵时,杵针尖紧贴施术腌穴的皮肤,做左右分推,此为分,上下推退,则为理,应以至皮肤潮红为度。此法宜用七曜混元杵针尖端在面积较大的瑜穴上施术。2.4施术时长自旅术开始至结束,宜30分钟左右,应根据不同需求、情况来增减时长,但总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2.5施术后处理a)术者:协助患者起身,整理床单位。用清洁纱布初步擦拭杵针,宜用75%医用乙醇或0.5%的碘伏进行擦拭消毒。待干后放置于收纳容器中,保持阴凉干燥,书写记录并签字。b)受术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酸、麻、胀、痛、沉重等感觉,均属正常反应。治疗后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为杵针治疗的正常反应。上述表现数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一般可不需进行特殊处理。施术后休息15分钟-20分钟方可离开。四、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杵针疗法,历经17代传承人300余年的传承创新,已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制多本杵针学教材及相关著作,本次编制以四川李氏杵针流派临床经验全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钟磊,钟枢才)杵针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编:钟枢才)为基础,进行了草案初拟。综述报告:目的:总结相关文献中杵针的技术性指标,细化常用指标参数,主要包括经穴选择、施术手法、操作时长、频率周期等。文献来源:以"杵针”、"杵针技术"、"杵针疗法"、"杵针操作流程"、"杵针操作规范”、"杵针操作方法"为主题词检索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23)、中国知网(CNKI,1979-2023)维普数据库(VIP,1989-2023)和万方医学网(WF,1998-2023);以"LIZhong-yu,sPestleNeedle","PestleNeedle","ClubbedNeedle",uChuzhen,.搜索:PubMed(1995-2023),WebofScience(1995-2023),SPringer(1995-2023)等英文数据库。纳排标准:以杵针或杵针联合其他疗法作为干预措施者均应纳入;重复文献、技术操作部分文字描述模糊、仅有摘要或无法获取全文、数据重复者排除。结果:共检索出文献513篇,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文献113篇,经全文阅读,最终纳入合格文献71篇。结论:杵针疗法技术操作主要涉及四大工具、五种手法、三大特位。在四大工具中,面积较大的穴位,宜选择七曜混元杵或五星三台杵,面积较小的穴位,宜选择金钢杵或奎星笔e在操作手法中,点叩手法、运转手法、升降手法、开阖手法、分理手法最为常见。在特殊穴位中,八阵穴、河车路、八廓穴最为常用。在施术时长方面,自施术开始至结束,宜30分钟左右,总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实验数据:目的:探究杵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杵针组、微波组,分别给予杵针+微波治疗、杵针刺激干预、微波刺激干预,持续治疗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疼痛介质水平改善。结果:三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其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P物质(SP)相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其中以联合组各项指标下降最为显著,其次为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实了采用杵针治疗能有效加速疼痛介质的代谢。1疗介上串比""IMEDAJHT0$21i>*I92I«17AV*4a2»?RcAXMms"J.',7M>q>42Jl''RtHH#wr.,F。,IY4OI*V79TMI*M*<SxJBIMWTCSWB”,"14"“1M22,3*«r#SITAsSI4“l1*5SMk42400s2SBam<*>40,4HA°ISJ1,"4.4“一1«42I.7aoqn"fltr.APVya、介tratt.OFCMSOKIM.临床数据:目的:综合评价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效率。方法:将24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中医治疗组160例,西医对照组80例。中医治疗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中医方案1组20例予杵针+电针治疗,中医方案2组20例予杵针+推拿手法治疗,中医方案3组20例予电针+推拿手法治疗,中医方案4组25例予杵针+电针+推拿手法治疗,中医治疗方案5组24例予杵针治疗,中医方案6组26例予电针治疗,中医方案7组25例予推拿手法治疗。西医对照组予现代康复治疗。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中医治疗组、西医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l)评分及ProI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量表评分进行统计。结果:两组疼痛VAS评分、ODl评分均降低(PV0.05),中医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西医对照组(P<0.05)o两组PrOI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量表评分均升高(PV005),且中医治疗组高于西医对照组(PV005)。C?R模型和BG模型的中医方案4组效率值分别为0.28和0.36,均优于其他方案。结论:中医治疗缓解疼痛优于西医治疗,杵针+电针+推拿的三联疗法是在时间、效率和结果综合评价方面最优异以及最接近理想状态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单一疗法中杵针疗法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三个维度上具有更高的效率值,其疗效最接近理想值。杵针疗法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加简便效廉的中医适宜技术。/2IKMfTM-AtkHM0I、3*分MMIf分及IlhX功依"濡"我押*g*价比我"IStT,.U】“7MtICeITIfA<t.0NM*.,*目1.(0*'券w<>3g13MI.B.'拿".F<.;ltMkHflIflHlta6CttM表34M治"方塞的1«人户留情况T*7.AMX“""inMubIlteKU.才I2191?IOtWOJ4DtO"K三2fl21M9&M*。&*OlAB<eN/9工94,1t。99>SKt。另牛*n*2?*1Q,7通W91*32。壮<_*<3“'Hsn拿j>WMttWAt喇K»I1':,。MQflU万,«24SlAS>tt3>MIw+D4。hM衷5中IK方案17批的DEA松弛变*分析产田I(VAS)产出2(<MM)产出3(ItiJu)中医方案I*1.077.129.02中队方案2In!.067.09B.%K*3ffi1.127.209.(M中医方*4IHLOS7.01KW内次时照出1.156.889.02会议访谈:立足循证证据,对十六、十七代针疗法传承人及一线杵针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整合文献研究和访谈结果。增加:新增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金钢杵、奎星笔、杵针、河车路、八廓穴等术语和定义内容。行杵基本手法中,增加施术器械、施术端的推荐性内容。修改:行杵要点一行杵徐疾中,将"每分钟60次-80次为徐"修改为"每分钟施杵小于80次为徐",将“每分钟90次T20次为疾"修改为"每分钟施杵不小于80次为疾”。删除:术语和定义及附录C中,面部五轮穴的内容删除。增加:接触类物品、施术者手指、施术部位、施术环境消毒内容。消毒中,"宜用1:1000新洁尔灭进行擦拭消毒”删除。行杵补泻法-升降补泻、迎随补泻均删除。咨询专家:筛选问卷指标,制成专家咨询问卷,组织协调专家咨询活动,专家对问卷各条目进行评价及建议。五、与有关标准的关系经委托四川省机械科技情报标准研究所查新,目前未见与委托标准名称和主要规范性要素均相似的现行有效的杵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四川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具有新颖性。六、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关系本标准制定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四川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标准编制等相关规定,结合杵针技术的操作要点,编制本标准。标准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条文的规定。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意见。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未发现本标准涉及专利问题。九、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本标准一经发布,应采用适宜的方式及时对相关管理部门和标准实施主体进行宣传贯彻,并做好相关培训,使标准的关联方能及时、准确的按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