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朵花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施工方案.docx
龙里鸡场至朵花道路工程路面基层及底基层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龙里鸡场至朵花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二0二O年六月目录I.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11.2编制依据11.3编制原则12.工程概况13.施工组织与计划23.2人员配置33.3机械配置33.4备43.5材料配置53.6施工计划安排54.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J÷1dJIrrrrr*trr*rrr*rr*÷54.1.1施工工艺流程54.1.2级配碎石底基层材料选定64.L3施工准.备工作64.1.4测量放样74.1.5口1"74.L6混合料摊铺74.1.7碾压成型84÷1÷8*+rr*rr*r*r*÷*trr*rr*r*+÷4.2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IO4.2.1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方法104.2.2施工工艺流程104.2.3施工准备114.2.5混合料拌合、运输及摊铺114.2.6碾压成型124.2.7养护134.2.8取样和试验135.质量保证措施145.1质量保证体系145.2质量保证措施145.3专项质量保证措施155.3.1测量控制保证措施155.3.2试验检测保证措施155.3.3质量检测保证措施165.3.4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65.3.5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76.安全保证措施196.1安全管理方钵和目标196.2安全保证体系196.3安全技术措施206.4安全管理措施216.4.1组织管理措施216.4.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216.4.3执行安全控制程序216.4*4立子+.I.226.4.5安全教育226.4.6专项安全管理措施237.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237.1环保控制措施237.2文明施工控制措施24龙里鸡场至朵花道路工程路面基层及底基层施工方案1.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1.1编制范围本方案为龙里鸡场至朵花道路工程项目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内容涵盖本项目道路工程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1.2编制依据龙里鸡场至朵花道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1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3450-2019);龙里鸡场至朵花道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8);其他政府及部门相关规定。1.3编制原则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技术方案涵盖龙里鸡场至朵花道路工程招标技术文件及合同文件所规定的相关内容。施工方案力求技术先进、工艺可靠、成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力求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施工方案结合道路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以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多方面比选的基础上确定。高度重视环保、安全文明施工问题。2.工程概况本项目鸡场侧道路工程起止桩号为K0+000K0+460,长460m,摆林侧道路工程起止桩号为Kl+722K2+236.5,长514.5m,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半幅路面从边往中心依次为1.5m自行车道、3m人行道、25Cm路缘带及7m双车道,路面全宽为25m。行车道横坡为2%,人行道及自行车道横坡1.5%;道路纵坡鸡场侧路基-3%-6%,摆林侧路基-5.708%。道路行车路面采用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36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自行车道采用15Cm级配碎石垫层+14CmC20水泥混凝土;人行车道采用15cm级配碎石+10CmC20水泥混凝土。设计要求行车道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自行车道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5%,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o行车道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压实度298%,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主要路面结构如下:B面融国图2-1路面结构图表2T路面底基层、垫层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部位15cm厚级配碎石(m2)36cm厚5%水泥稳定碎石(m2)C20水泥混凝土1车行道113299.6113299.62人行车道及自行车道17870.26417870.264合计131170.44113299.617870.2643.施工组织与计划3.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领导7人,下设八部一室,即综合事务部,安全监督部,技术质量部,生产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物资设备部,成本合同部,测量控制部及工地试验。项目拟投入路面施工作业队一支,负责鸡场侧与摆林侧路面垫层与水稳层施工。项目经理项目书记生产副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项目总会成本合同部生产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安全监督部技术质量部测量控制部工地试验室财务管理部综合事务部图3.1-1本工程施工组织机构框图3.2人员配置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紧、施工环境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为满足碎石层、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要求,我部拟配备管理人员、普通技术工种和特殊作业工种等共约1520人,实现专业化、技术化、全面化操作管理网络。表3-1主要施工人员配备情况表序号岗位人员备注1总负责人欧阳祖亮2技术负责人刘峰峰3现场总负责人李露露、张振4安全总负责人王根生5质量管控负责人肖亮6安全监督负责人刘随生7现场技术负责人乔岩8物资机械负责人王瑞峰9试验负责人沈江华IO测量负责人朱维博11作业队长1名12普通工人20名13机驾人员14名15机械修理工1名3.3机械配置为满足施工需要,主要配备的施工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碎石层、水稳层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主要机械设备及进场情况表3-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数量新旧程度(%)稳定料拌合站WBC500500th1100%稳定料摊铺机EPC-125d250KW285%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WD-1212T185%单钢轮振动压路机XS222J25T280%自卸汽车ZM403I5t670%洒水车WHZ5100GS80001180%平:地机PY250180%装载机ZL-50190%3.4测量、试验设备配备表3-3主要测量及试验设备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全站仪TCl201台2水准仪DSZ2台4核子仪台4烘箱(中型)101-2A台2电子天平2、5、20kg台各2液塑性联合测定仪LPToO台2重型击实仪台、2强制式搅拌机J750台2碎振动台100CM台6碎抗折机台2镑秤100kg台.2台秤IOkg台2砂分析筛0,0810m套3碎石分析筛2.5IOomnl套3压碎指标值测定仪台2石料磨耗机台2石子压实机ZY-60O型台2针片状规准仪台1无侧限抗压强度仪GCS型台1钻芯取样机ZX-I型台1弯沉仪5.4m台23.5材料配置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所需主要材料有碎石、水泥,均通过公开投标选择质量好、信誉好的厂家集中采购。所有材料进场前均进行相关检验工作,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投入使用,其材料根据施工进度需要分批次逐月进场。3.6施工计划安排为确保合同工期,力争提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控制性工期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业主规定的工期并力争提前。本项目鸡场侧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计划于2020年12月15日开始施工,于2020年1月14日完成,工期30天;摆林侧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计划于2020年12月20日开始,到2020年1月19日结束,工期30天。4.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4.1级配碎石层施工4.1.1施工工艺流程4.1.2级配碎石底基层材料选定本项目路面采用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层均采用一次摊铺碾压成型。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应充分重视骨料级配的重要性,在保证整体强度与均匀的同时,严格控制级配碎石垫层的空隙率,以充分发挥其增强路面结构层、透水、隔水、防冻等功能。控制好关键筛孔:级配碎石的关键筛孔为31.5mm、4.75mm、0.075mm应严格控制37.5mm筛孔通过率,除了常规室内试验外,根据施工时集料料源的情况,适当调整37.5mm筛孔通过量。适当增加中间档集料含量,不能轻易调整室内试验确定的细料含量。空隙率要求:严格控制4.75mm以下细料含量,细料不能过多,严禁对用4.75mm以下小料补充,粉料过于集中,起不到级配碎石隔水、下渗的作用。根据施工情况把握好含水量的控制:根据运距及天气情况控制混合料出场含水量,一般情况下出场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05%1.0%,天气炎热或干燥情况下可提高到1%2%,并在碾压前现场检测含水量,以确保混合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成型。要求最佳含水量下三层击实98次,4天保水下的CBR值不小于80%o4.1.3施工准备工作完成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所需的一切设备进场,组织相关人员进驻,完善试验设备,满足日常检测和送检取样。为了确保路面底基层、基层轴线、高程准确,加密测量导线点、高程点,并经过多次复测。按规范规定完成原材料的常规性检测试验及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前,应进行路基质量检查。每一层基层施工前,应检查下一结构层施工质量(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反射裂缝、压实度、月沉降速率等)。在铺筑级配碎石层之前,应将完工并验收合格的路基面上的石料、积水、杂物全部清除,并用洒水车适量地洒水。4.1.4测量放样测量桩以IOm桩为控制桩,超高段每5m设一控制桩,用全站仪准确放样,中边桩宽度为底基层顶面宽度。通过高程测量按松铺厚度挂线施工,并先测量原地面高程,为以后计算松铺系数提供数据。根据经验确定初步松浦系数为1.25,并在路基上根据自卸车容量及松铺系数确定卸料位置,采用石灰撒网格线。4.1.5混合料拌和及运输级配碎石严格按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拌合,我项目级配碎石拌合站采用自建拌合站,其拌合站规模及生产能力满足我项目生产需求。级配碎石拌合时用水量视天气情况略微调整。干燥天气混合料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偿摊铺过程中水分的蒸发。潮湿天气含水量可控制到等于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的1%,防止水分过多产生“弹簧”现象。且第一次的拌和料由试验室在现场对摊铺后碾压前混合料检测含水量,结合气候情况调整比含水量。拌合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同时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混合料在集中拌合站拌和好后,采用自卸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摊铺。4.L6混合料摊铺混合料在集中拌合站拌和好后,用自卸车运至现场,在指定网格内卸料。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机摊铺,铺筑路面垫层前,将路槽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34遍。施工时需避开雨天,如遇雨天需将路面采用彩条布覆盖,严禁在雨天进行级配碎石施工。摊铺施工前现场进行放样及挂线,由中线组提供中边桩位置,1/2宽处设活动的拉线桩。根据设定的松铺系数由测量人员计算、测设钢线标高,保证线形顺直并看护好线、桩。挂线测量按打桩、紧线、调线、挂线的顺序进行。为了避免由于基准钢丝绳的垂度影响垫层摊铺的平整度,其钢立柱纵向间距不得过大,按照直线段为Iom,曲线段为5m间距设置,并用紧线绳拉紧。同时要防止现场作业人员扰动钢丝绳,以免造成摊铺面波动,钢丝绳长度控制在20Om左右,并且在摊铺前及时进行高程、横坡等各项指标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摊铺时采用1台平地机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由使用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时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根据测量标高计算松铺系数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微调松铺系数时,及时按照换算结果调整挂线。拌和好的成品料运至现场应及时按确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匀速的摊铺,摊铺机械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均匀行驶,不宜间断,以避免垫层出现“波浪”和减少施工缝。试验人员要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合比和含水量并及时反馈。摊铺现场要有专人消除粗细骨料离析现象,如果发现粗集料窝应予铲除,并用新拌混和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薄层贴补。摊铺宽度较大时,施工应保证路面基层厚度一致、完整无缝、平整度好。为保证标高和平整度,纵向接合部采用移动式基准线,并一起进行碾压,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上下层纵向结合部位置应错开距离不小于1m,尽可能避开行车道位置。混合料的摊铺厚度为虚方厚度,按照试验路确定的松铺系数、摊铺速度、夯锤的夯击力大小进行施工。现场要配备一台水准仪,经常复测基准线的高程和刚摊铺完级配碎石垫层的松方高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1.7碾压成型混和料摊铺后,当混和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及时根据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进行碾压。初压采用25t压路机整轮静压1遍;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1/2错轮振压两遍,终压静压1遍或碾压至无轮迹,提高压实度的同时消除表面的鱼鳞纹。碾压速度,初压宜为1.5L7km/h,以后宜为2.02.5kmho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则。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即始终由横坡低处向高处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且碾压时相邻两轮不应做成齐头,应呈阶梯状。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垫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时如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应补洒适量水,禁止洒过多水或水分过分集中。碾压结束后,边缘要用人工修边夯实。修边要拉线,以保证边线线形的平顺,如发现边缘料过干时应适当洒水再拍边,以保证边缘无松散粒料为原则。4.1.8试验检测碾压成型后要及时对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宽度、高程及横坡等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对松铺系数、压实方法进行调整,具体测试方法及步骤严格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相关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如下表。表4-1级配碎石层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中线偏位(mm)20100m1用经纬仪测量纵断高程.(mm)基层±1520m1用水准仪测最底基层±20平整度(mm)基丫1020m路宽(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752底基层J5>153宽度(mm)不小于设计规定+R40m1用钢尺测横坡+0.3%且不反坡20m路宽(m)<92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154>156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所用碎石可就近选取满足要求的石料,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压碎值不大于35%。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碎石中针片状颗粒总含量不应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石屑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级配碎石基层压实度应大于97%,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强度不小于2MPa。级配碎石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表4-2级配碎石或砾石的推荐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GAiGA2GAmGA4GA537.5100/3L5100-90100100/26.593-80100-9095-901001001981-6486-7084-7288-79100-951675-5779-6279-6582-7089-8213.269-5072-5472-5776-6179-709.560-4062-4262-4764-4963-53&7545-2545-2540-3040-3040-302.3631-1631-1628-1928-1928-191.1822-1122-1120-1220-1220=120.615-715-714-814-814-803/10-510-510-50.15/7-37-37-30.0755-25-25-25-25-24.2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4.2.1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方法本项目路面采用36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2次铺筑,每层厚度18cm。铺筑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养生,待水泥稳定基层达到要求后,检查各项技术指标(高程、平整度)。各指标合格后,第二层基层铺筑时在第一层面按照施工规范及试验段粘接实验结果每平方按0.6公斤水泥进行撒布。基层材料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2台摊铺机摊铺成型,压路机碾压密实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4.2.2施工工艺流程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工艺见下图:图4-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4.2.3施工准备下承层验收:施工前对下承层做全面检查,确保表面无积水等情况。下承层表面高程、宽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稳定料拌合站:水泥稳定料拌合站经调试并标定完毕,施工试验段时己经确定了相关各项技术指标,确保具备正常生产能力。拌合站人员、配套机械设备、材料准备、原材料实验设备及人员全部到位。料场己经贮存了足够数量的石料,所有进场材料经检合格。4.2.4测量放样测量控制桩间距控制在IOm-个,控制桩测设完成后,在施工段的一端打入28钢筋桩,把拉力器一端固定在钢筋桩上,另一端固定好钢丝绳,然后牵拉钢丝绳,使拉力器拉力达到IoN以上,钢丝绳长度以每施工段控制在100130m,每个施工段不得过长。钢丝绳固定完成后,把钢丝绳放入测桩顶部的槽内,用白线系好,如果钢丝绳下垂过大,可在每两个测桩中间增加一个支撑,以防钢丝绳因桩距过长而下沉。4.2.5混合料拌合、运输及摊铺基层材料采用我项目水稳拌合站集中拌制,自卸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一次摊铺成型,运料过程应不间断,并立即进行摊铺,不得延误。摊铺钢丝绳向前推进控制高程。基准线紧绷的基准线拉力通过试验确定具体数据,即拉力器拉力达到ION以上。下承层表面摊铺前须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摊铺时水泥稳定基层料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拌和场离摊铺地点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时应覆盖,以防水分蒸发。卸料时应注意卸料速度,防止离析,运到现场的混合料应及时摊铺。摊铺的速度和操作方法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并不产生断层、离析等现象。按照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布设好控制线。对运到现场的混合料,必须及时摊铺。当横断面不符合要求、表面明显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等情况发生时,则人工局部找补和更换填料,保证摊铺面合格。对于未达到设计标高的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表面5cm以上厚度的底基层材料耙松,加入新拌的水泥稳定土后找平。水泥稳定层施工有很大的时效性,从水泥稳定料拌和到最后压实成型,总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终凝之前,超过时间的水泥稳定料应视作普通素土,运回拌合站重新拌合。尽量避免雨天施工。未经压实的混合料被雨淋后,须清除并更换。各类机械施工必须自始至终由专人指挥,不得多头指挥、各行其道。4.2.6碾压成型检测表面高程及路拱横坡,检测合格后,在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25t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要配合人员跟机作业,要求重叠1/2轮宽。压路机的碾压按照"由低向高、由边向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头两遍碾压速度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碾压后,由试验人员检测密实度,不合格时,应继续碾压直到合格。压实度合格后,静压一遍成型。碾压过程中要求全幅碾压,不得漏压,两边适当增加碾压遍数。可先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无边沟段将压路机外轮伸出边缘IOCm以上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压完全幅为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严禁压路机在已成型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防止破坏成品。压路机起动、停止须减速缓慢进行。压路机倒车时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在施工段端头45m范围内,压路机应沿路面横坡由低向高适当横向碾压,以防止纵向碾压端头时使混合料向端头方向滑移,形成裂缝或松散现象。碾压时,压路机的重量先主要位于己经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所铺混合料层的宽度不超过20cm,每压一遍向新混合料移动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碾压时为止,然后实行振动碾压和纵向碾压。压实后的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设计要求。4.2.7养护每段水泥稳定层碾压密实、在水泥终凝后,立即用洒水车洒水湿润,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薄膜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并用重物压住搭接位置及边缘(不得用土压边)。养生时间一般为7天,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养生结束后施工车辆在其上行使应将车速限制在20km/h以下。4.2.8取样和试验在完成的水泥稳定基层上,按规定试验项目、试验频率和类别进行检测,且应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水泥稳定碎石中集料级配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规定的级配,水泥剂量应为5%,设计施工图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碎石=5:100,现场实际需要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34Mpa,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8%。底基层集料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2Mpa,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7%,细粒土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2Mpa,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6%。采用三米直尺测定其平整度,并检查其它项目。所有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5.质量保证措施5.1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2015)的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以项目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技术质量部、测量控制部、工地试验室、物资设备部相关部门及工区、作业班组组成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项目经理授权总工程师执行质量否决权,过程中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及相关报检程序,加强质量监督,按照"项目经理部一项目分部一工区"的组织模式分别明晰关键节点、明确管理目标,抓好工序质量,提高工序服务满意度,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项目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交工验收条件。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欧阳祖亮、何文忠副组长:刘峰峰组员:王根生、李露露、张振、件文瑞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组长:刘峰峰副组长:肖亮组员:王亮亮、丛培峰、杨远林、乔岩、朱维博、王瑞峰、刘随生、袁龙、各作业队负责人及班组长5.2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三争三创”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质量方限!目标。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要横向到边、纵向到人、分头把关、层层落实,强化岗位责任制。贯彻“谁施工谁负责质量”的原则,坚持"三检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配备专门的质检员、测量、试验、计量及内审五类验证人员队伍,加强项目部全体员工的质量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技术、技能学习,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进行应知应会教育,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建立并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制度。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规范规定的检验、抽检频率,现场质检的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可靠,不得追记。监理工程师有指令时,重要的隐蔽工程覆盖前应进行摄像或照相并保存现场记录。完善检验手段,要根据技术规范的规定配齐检测和试验仪器、仪表,并应及时校正确保其精度,要根据合同要求加强工地试验室的管理,要加强标准计量基础工作和材料检验工作,不得违规计量,不合格材料严禁用于本工程。建立质量奖罚制度,对质量事故要严肃处理,坚持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不分清责任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5.3专项质量保证措施5.3.1测量控制保证措施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本标段测量控制网己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助下进行了全面复测,加密建网、严格平差,保证施工要求和施工精度。所有测量仪器已经过权威计量部门标定合格,并按规定定期重新标定。施工测量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作好施工观测记录,填好相应的测量成果资料,确保施工测量程序有效进行,保证产品质量。5.3.2试验检测保证措施试验检测工作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经理部设工地试验室,并为试验室配备与其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各主要技术岗位配备相应资历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保证满足于工程试验的需要。严把施工材料进场关。任何结构用材,进场前必须携带厂家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在施工现场抽检合格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签证批准后,方准进场。严格执行试验规程,确保每项工程开工前有标准试验,以充分反映结构物内部质量状况。严把进场原材料质量关。按技术规范或招标文件要求进行抽检试验,按照规定要求作好试验报告和检测记录,而且要求厂家必须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书并及时向监理报验。进行挂牌标识,确保不误用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试验仪器设备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和计量部门管理规定,按期进行校验并保留记录和证书,确保试验仪器的精度和试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以及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抽检,并提供试验用的试件。5.3.3质量检测保证措施项目经理部设立技术质检部,由技术质检部实行工序自检控制。对每道工序提出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和检查验收的内容,使每个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都明确工序质量目标每道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用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严格做到施工技术员与质检员独立工作。只要有施工的地方必须有技术员或质检人员在场,监理在抽检时必须有质检人员在场。每道工序都经过作业班组技术员自检、质检员复检,最终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每完成一道工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填写相关记录表格,并和项目质检人员一起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之后请监理工程师一起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对相关记录进行签证。每完成一个分项工程,现场技术员和项目质检人员必须进行自检,并填写好相关记录表格,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一起检查成品,检查合格之后及时检查该项工程的各项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正确,数据是否准确,签认手续是否完备等。另外,为技术质检部的质检工程师、质检员配备与其职责相匹配的质检仪器,设备工具和书籍等,为其履行质检职责提供充分的准备。5.3.4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时掌握天气预报和气候趋势及动态,分析施工地往年的气象特点,开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气象服务合同,根据预报有利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厂拌和气象台站之间的联系,控制施工长度,各工序紧密衔接。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排水。(4)对细集料,雨季采取搭设雨棚或覆盖措施,对摊铺机和运料车辆均配备雨蓬布。规划好拌和广场地内的排水系统,做好路而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次保证雨停即可施工.加强施工现场与拌和厂的通讯联络,配备对讲机,由施工现场调度拌和厂生产。5.3.5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冬季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水稳碎石,暖石运输运输车辆满足拌合出料与摊铺需要,并有富余;水稳混合料运输车辆在出场前车厢用棉被覆盖进行保温;成品混合料在2个小时内运送到铺筑现场。摊铺基层混合料采用挂线摊铺,前后保证速度、摊铺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摊铺平整度等。养生连续施工,用上基层对其进行保温。做好冬季施工的计划安排,抓紧各道施工工序的衔接,水稳碎石底基层碾压完成后,马上组织进行上基层的施工,中间间隔不超过12h,使上基层对水稳碎石底基层起到覆盖保温的作用。如果不能连续施工,采用蓄热法养生:最底层用塑料薄膜覆盖,减少空气对流;然后覆盖2层土工布及草苫子,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释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集料温度上升,土工布和草苫子覆盖路面使水化热量蓄保起来,以减少路面热量的失散,使之在适宜的温度下硬化。2冬季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水泥稳定碎石成型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由于温度会影响反应速度,因此冬季施工会进度较慢;温度低会使水凝结成冰,而冰的体积比水大,结冰就会导致体积膨胀,膨胀大约9%左右。如果混合料的体积膨胀,就会使结构内部产生破坏作用,降低混合料的一系列物理学性能。冬季施工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混合料在强度形成过程中的养生温度高于其强度增长的临界温度;二是保证混合料后期强度和耐久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冬季施工采取了一下三种措施:一是覆盖保温;二是及早碾压:三是混合料配合比中增加水泥用量。覆盖保温碾压完成后先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覆盖塑料彩条布,最后覆盖草帘等物保温,以达到保温效果。取芯后强度满足要求时方可考虑揭除覆盖材料。添加早强剂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与水泥混凝土添加早强剂的道理一样。当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时,水泥水化放出热量,使混合料温度升高,当运抵现场进行摊铺碾压过程中,因为大气温度低,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很快,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一定时间内如何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形成一定强度,除了覆盖保温养生外,我们应该使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尽快形成,充分利用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所以在混合料中加入早强剂,施工组紧密作业,尽快完成摊铺、碾压,使混合料尽早形成强度。当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时,水泥水化放出热量,使混合料温度升高,当运抵现场进行摊铺碾压过程中,因为大气温度低,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很快,应尽快完成摊铺、碾压,使混合料热量散失最小。增加水泥用量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及养护过程中,温度高高低低交替作用,晚上温度低,白天温度高,这就势必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中受到损失。所以采取比平时水泥用量大05%的方法来弥补这些强度损失。另一方面在水泥反应过程中要放出一些热量,水泥含量越高,放出的热量也越多,降低水泥标号,增加水泥用量,增加水泥水化的热量,以利于水泥稳定碎石冬季施工的温度提高。因为在冬季施工中,天气气温低,混合料失水慢,强度形成慢,所以增加水泥用量不会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过程中的收缩开裂。6.安全保证措施6.1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狠抓落实"。安全管理目标: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一次重伤二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无死亡事故。根据本工程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防触电电击事故、防机械伤害事故、防火灾事故、防交通事故等。6.2安全保证体系为保证本项目路面垫层、水稳层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前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明确各管理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规定现场安全管理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并严格按保证计划进行管理、实施。建立以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配制专职安全员,下设经培训合格的专职安全员从事安全情况监督与信息反馈工作,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组长:欧阳祖亮,何文忠副组长:王根生、李露露、件文瑞、刘峰峰、张振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随生物资设备部部长(王瑞峰)安全监督部部长(刘随生成本合同部部长(袁龙)测量控制部部长(朱雄博)工地试验室主任(沈江华)一图6.2-1安全保证体系图6.3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并报监理、业主评审通过后严格按照批复后方案组织实施;为确保施工安全,路面基层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熟悉掌握技术规范、设计图纸、施工工艺和正确的操作方式,使每个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施工过程中指派现场技术人员及安全员进行监督指导,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场地应坚实、平坦,无障碍物,路基经验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现场调转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机械时,应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事先踏勘行驶道路,确认道路平坦、坚实、畅通;沿途的桥涵、便桥等构筑物有足够的承载力,能满足机械通行的安全要求;底基层、基层材料运输时做好交通组织,应符合安全运输的要求;装卸、洒铺及翻动粉状材料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侧并且应佩戴口罩或其他防护用品,轻拌轻翻减少粉尘;散装粉状材料宜使用粉料运输车运输,否则车厢上应采用篷布遮盖:装载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否则,应特别加强安全防护;在坡道上运输应缓慢行驶,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路堑、沟槽边卸料时,路堑、槽边缘不得小于1m,车轮应挡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混合料拌和应按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集中拌和时拌和场应根据材料种类、规模、工艺要求和现场状况进行专项设计,合理布置;各机具设备之间应设安全通道,机具设备支架及其基础应进行受力验算,其刚度、强度、稳定性应满足机具运行的安全要求;铺筑垫层前,将路槽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34遍,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放样及挂线,由中线组提供中边桩位置,"2宽处设活动的拉线桩。根据设定的松铺系数由测量人员计算、测设钢线标高,保证线形顺直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