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功能总论.ppt
第 十 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神经细胞(neuron),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分 类 和 组 成,第一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原理,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2.功能,感受刺激传导兴奋,3.神经元间的联系方式 突触:经典的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突起的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联系的部位。类型:轴突-胞体式突触 轴突-树突式突触 轴突-轴突式突触,(二)神经纤维(Nerve fiber),I(a,b),II,III,IV,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分类-用于传出纤维,A,A,A,A,1.神经纤维的分类,根据兴奋传导速度分类-用于传出纤维,3.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影响因素:,直径:,髓鞘:,大 快;小 慢,有髓纤维无髓纤维,高 快;低 慢恒温动物变温动物,温度:,2.功能:传导兴奋(神经冲动)*,*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生理完整性,双向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1.顺向轴浆运输:胞体 轴突末梢,快速:靠驱动蛋白(线粒体、递质囊泡等)慢速:运输微管、微丝等,2.逆向轴浆运输:轴突末梢 胞体,靠动力蛋白,运输神经生长因子、病毒(狂犬病病毒)、毒素(破伤风毒素),(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末梢 经常释放一些营养性物质 持续调整所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 影响其形态结构,生化和生理特性。,二、神经胶质细胞(自学),(一)特点 1.数量大:约为神经元的1050倍 2.分布广泛: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3.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 4.相邻细胞以缝隙连接相连 5.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中枢神经系统内几种胶质细胞,1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2修复和再生作用3免疫应答作用4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5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6稳定细胞外的K+离子浓度7.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二)功能,*突触(synapse):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接头(Junction):传出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突触,二、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功能,突触,化学性突触:神经递质,电突触:局部电流,(一)、突触的结构和分类,混合性突触,交互性突触,1、突触的微细结构(经典突触-化学性突触),三部分:,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囊泡,线粒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分三种:(1)小而清亮透明:内含Ach或氨基酸类递质;(2)小而具有致密中心:儿茶酚胺(3)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神经肽类,突触的分类(依接触部位不同),1.轴突-胞体突触2.轴突-树突突触3.轴突-轴突突触,(二)、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作用,*1、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前膜上Ca2+通道开放,Ca2+入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作用于后膜上受体,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改变,离子进出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局部电位),突触后膜电位改变,促进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破裂,突触传递过程,2、突触后电位,类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EPSP,突触后膜在兴奋性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概念:,形成机制:,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对Na+、K+通透性(尤其是Na+),Na+内流K+外流,后膜局部去极化(EPSP),*(2)IPSP,概念:,突触后膜在抑制性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形成机制:,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对K+、Cl-通透性(尤其是Cl-),Cl-内流(为主),后膜局部超极化(IPSP),(三)非定向突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1.结构基础:曲张体,无突触前、后膜结构 一对多的支配关系 传递距离大(20nm)传递时间长 效应取决受体分布,2.特点:,(四)电突触传递,1.结构基础:缝隙连接,2.特点:,传递电信号 双向传递 传递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3.功能:,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三、神经递质和受体,(一)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并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1.递质的鉴定,有合成递质的前体、酶系统和合成能力。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中,兴奋传来后释放。与后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人为给予该递质,能引起相同生理效应。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机制。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2.神经调质,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对递质的信息传递效应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3.递质和调质的分类,胆碱类:acetylcholine 乙酰胆碱(ACh)胺 类:dopamine 多巴胺(DA)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NE)epinephrine 肾上腺素(E)5-hydroxytryptamine 5-羟色胺(5-HT)histamine 组胺(HA),氨基酸类:兴奋性:glutamate(Glu),aspartate(Asp)抑制性:glycine(Gly),GABA肽类:下丘脑调节肽,阿片肽,脑肠肽等嘌呤类:腺苷,ATP气体类:NO,CO脂类:花生四烯酸及衍生物(PG等),4.递质的共存和代谢,合成:多在胞质储存:突触小泡释放:Ca2+依赖性释放失活:重摄取:NE 酶降解:ACh(胆碱酯酶),肽类等。,递质的共存,递质的代谢,(二)受体,1、受体 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特异结合并诱发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配体,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生物效应(agonist),拮抗剂:与受体结合不产生生物效应(antagonist),(二)受体,2、受体的类型胆碱能受体:M(毒蕈碱)受体和N(烟碱)受体(N1、N2);肾上腺素能受体:受体(1,2)和 受体(1,2,3),(二)受体,3、受体的作用机制,跨膜信号转导途径(表10-3)P285,受体的分类,G-蛋白耦联受体 大多数离子通道型受体,4、受体的调节,上调(up regulation):当递质释放不足时,受体数量,受体与递质的亲和力,概念: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受体的数量和 与递质的亲和力均可发生改变。,下调(down regulation):当递质释放过多时,受体数量,受体与递质的亲和力,中枢神经递质 ACh,儿茶酚胺类(E和NE,DA),5-HT,组胺,氨基酸类,肽类,嘌呤类,NO,CO,前列腺素等。外周神经递质 ACh,NE,嘌呤类,肽类等。,(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1.ACh及其受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丘脑特异性感觉神经元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纹状体、边缘系统,胆碱能神经元 释放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胆碱能纤维,释放ACh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所有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大多数副交感N节后纤维 少数交感N节后纤维(支配汗腺、骨骼肌舒血管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乙酰胆碱 参与机体感觉、运动、心血管活动、呼吸运动、摄食、饮水、觉醒、睡眠、镇痛、学习及记忆,*胆碱能受体,能与ACh特异性结合的受体,2.NE、E及其受体,低位脑干 中脑网状结构 脑桥的蓝斑 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外侧,NE能神经元 释放NE作为递质的神经元,参与心 血管活动、情绪、体温、摄食等调节。,E能神经元 释放E作为递质的神经元,参与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延髓,*E能纤维 释放NE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大多数交感N节后纤维,*E能受体,能与E、NE结合的受体,3.DA及其受体,DA递质系统:黑质纹状体部分 中脑边缘系统部分 结节漏斗部分,*黑质为主,DA受体:D1D5多巴胺参与脑电活动、躯体运动、思维和精神活动、垂体内分泌功能及心血管活动。,4.5-HT及其受体,5-HT能神经元:低位脑干的中缝核 调节痛觉、情绪、睡眠、体温及 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5-HT受体:5-HT15-HT7参与睡眠、内分泌功能、体温调节、心血管活动、情绪反应和精神活动。,5.组胺及其受体,组胺能神经元:下丘脑后部的结节乳头核 调节血压、痛觉、饮水、觉醒及 腺垂体激素的分泌等。,组胺受体:H1H3,6.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门冬氨酸:,大脑皮层和脊髓背侧,甘氨酸:,*抑制性氨基酸,GABA:,大脑皮层浅层、小脑皮层,*脊髓前角闰绍细胞,甘氨酸受体:Cl-通道,可被士的宁阻断。,7、肽类物质及其作用 P物质、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主要作用:镇痛 脑-肠肽,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促胃液素、缩胆囊素、血管活性肠肽、神经降压素等。,8、ATP和腺苷ATP 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快速神经传递。腺苷1)在中枢为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支配胃肠的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2)在平滑肌上使细胞超极化;3)参与肾小管-肾小球平衡的调节;4)减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四、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所感受的体内、外环境因素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5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一)反射的分类及作用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 和 非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于后代的反射。,主要的非条件反射:(1)躯体反射:握持反射;角膜反射;同侧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对整体具有保护功能。(2)内脏反射:吸吮反射;降压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肺牵张反射;消化液分泌及消化管运动的食物性反射;胃排空的迷走-迷走反射;渴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机体自主性反射,维持机体的内稳态。(3)躯体-内脏间的相互性反射:使躯体-内脏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相应的功能活动及其变化。(4)其他类型的反射,2、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机体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反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二)反射中枢的作用及特征1、反射中枢的概念和作用反射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机体某一功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神经元相对集中的部位。,2、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单线式,2.辐散式传入N元,3.聚合式传出N元,4.链锁式中间神经元,5.环式中间神经元,1.单向传递2.中枢延搁3.总和(时间、空间)4.兴奋节律的改变5.后发放(后放电)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三)中枢兴奋传递(突触传递)的特征,4.兴奋节律的改变,5.后发放(后放电),刺激停止后,传出N仍继续发放冲动 结构基础:环式联系,*(四)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突触前抑制,机制,(1)突触后抑制,概念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膜产生IPSP突触后神经元抑制,类型:,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侧支,(+),(+),(-),屈肌运动神经元,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A,B,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传入纤维,(+)中枢N元A(伸肌运动N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中枢N元B(屈肌运动N元),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相协调,侧支,闰绍细胞,运动神经元,(+),(-),(-),A,B,回返性抑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AP沿轴突外传,中枢N元A(+),释放抑制性递质,其它N元B,回返性抑制,(-),(-),意义:及时终止N元活动;使同一中枢内各N元同步活动,(2)突触前抑制,通过轴突-轴突突触活动,减少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EPSP减小,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概念:,结构基础:轴突-轴突突触,产生机制:,轴突B先(+),释放抑制性递质(GABA),轴突A末梢去极化(Cl-外流),轴突A再兴奋时产生的AP,释放的兴奋性递质,运动N元C产生的EPSP,轴突A末梢膜电位(RP),第2种可能机制,轴突B先(+),释放递质(GABA),钾通道开放,轴突A再兴奋时,释放的兴奋性递质,运动N元C产生的EPSP,轴突A末梢膜复极化加快,与末梢A上的GABAB 受体结合,G蛋白耦联,K+外流,入末梢A的Ca2+,第3种可能机制,轴突B先(+),释放递质(GABA),轴突A再兴奋时,释放的兴奋性递质,运动N元C产生的EPSP,抑制神经递质释放,与末梢A上的GABAB 受体结合,激活某些代谢型受体,入末梢A的Ca2+,轴-轴,轴-胞/轴-树,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EPSP,IPSP,主要调节感觉传入活动,协调不同中枢之间活动,第 二 节神经系统对感觉的调节,感觉的产生,内、外环境刺激,内、外感受器或感觉器官,感觉(上行)传导路,大脑皮层,一、感觉(上行)传导路,痛觉、温度觉、粗略触觉,本体感觉(位置觉、运动觉)浅感觉中的精细触觉,传导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感受器,脊髓和脑干,丘脑,大脑皮层,(一)脊髓和脑干,1.浅感觉传导路,特点:先交叉后上行,2.深感觉传导路,GO,粗略触觉,精细触觉、本体感觉,1.特异感觉接替核,2.联络核,3.非特异投射核,*(三)感觉投射系统,1.第一感觉区:中央后回(3-1-2区),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中央前回(4区),(二)本体感觉代表区,中央前回(4区),(二)本体感觉代表区,(三)内脏感觉代表区,1.第一、二感觉区2.运动辅助区3.边缘系统皮层,(四)听觉代表区,颞叶皮层(颞横回和颞上回),枕叶皮层内侧(距状裂上、下缘),三、痛觉,指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不愉快的主观体验。,意义:保护作用,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刺激:致痛物质(H+,K+,5-HT),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与特征,针尖刺激,A类和C类,机械(高阈值),机械温度,多觉型,1)分类(P246),机械刺激和温度(45度),A类,数量多,机械、热和化学刺激),2)特征,无一定的适宜刺激,不易出现适应,属慢适应感受器,致痛物质,意义,保护作用,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H+,K+,5-HT,缓激肽,前列腺素,P物质,传入纤维,A类和C类,(一)躯体痛,1)体表痛,2)深部痛,发生在躯体深部,如骨、关节、骨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处的痛感,一般为慢痛,概念:,特征:,1.传入神经:自主神经。2.皮层代表区:体表第一感觉区 第二感觉区 运动辅助区 边缘系统,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二、中枢对内脏感觉的分析,特点:1.定位不明确,对刺激的分辨力差。2.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3.对扩张、牵拉和炎症敏感,对切割、烧 灼不敏感。4.常伴有情绪反应和牵涉痛。,(二)内脏痛 由胸腹腔脏器病变引起的疼痛。,(三)体腔壁痛,概念:,内脏疾病引起邻近体腔壁浆膜受刺激或骨骼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四)牵涉痛,1.概念:,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2.产生机制:,会聚学说 易化学说,第 三 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运动N元 运动N元 运动N元,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一)脊髓和脑干运动N元,1.脊髓前角,引发随意运动;调节姿势;协调不同肌群的活动,肌梭:长度感受器,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 由一个 运动神经元或脑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一)脊髓和脑干运动N元,二、中枢对姿势的调节,(一)脊髓的调节功能,1.脊髓休克(spinal shock),概念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暂时丧 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的状 态。,骨骼肌肌紧张/消失 外周血管扩张,BP 粪、尿潴留,发汗消失,主要表现,恢复,原因,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控作用,较简单,较原始的反射,低等的动物,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1)对侧伸肌反射,屈肌反射:保护对侧伸肌反射:维持身体平衡,*(2)牵张反射,1.概念:,2.类型:,位相性牵张反射腱反射紧张性牵张反射肌紧张,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可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1)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概念:,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特点:,临床上常用于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单突触反射 同步收缩,意义:,2)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概念:,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特点:,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多突触反射交替性收缩,意义:,3).反射弧,肌梭:长度感受器,4).反射过程,(+)肌梭,a,类传入f,(+)脊髓前角运动N元,传出纤维,梭外肌收缩,当肌肉受到外力牵拉时,5)特点:感受器与效应器在同一肌肉,6)加强因素:,运动神经元(+)梭内肌收缩肌梭(+)a,类传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梭外肌收缩肌紧张增强,7)抑制因素:,腱器官:张力感受器过度牵拉肌肉时腱器官(+)b类传入f 脊髓运动神经元(-)梭外肌舒张抑制,意义:防止肌肉过度牵拉而受损,(1)肌梭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感受骨骼肌长度变化的感受器。包含梭内肌纤维和梭外肌纤维。,(2)腱器官感受骨骼肌主动收缩张力变化的感受器,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呈串联关系。抑制神经元的活动,使肌肉松弛,肌张力下降反牵张反射。作用:避免受牵位的骨骼肌产生过度的收缩。,小结,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牵张反射。如拉力过大腱器官兴奋抑制牵张反射,抑制区,1.部位:较小,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区,2.特点:本身无始动作用,(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易化区,1.部位:较大,脑干中央区域,2.特点:活动较强,正常时占优势,3.纤维联系:大脑皮层、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3.纤维联系: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抑制和易化系统,(三)去大脑僵直,1.概念:,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紧张性亢进的现象。,2.特点:,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去大脑僵直,3.产生原因,伸肌紧张性,切断了大脑皮层 纹状体,抑制区活动,易化区活动,去大脑僵直,4.类型,-僵直,高位中枢下行性作用脊髓运动N元活动肌梭传入冲动脊髓运动N元的活动僵直。,高位中枢下行性作用脊髓运动N元活动僵直。,-僵直,如何证明是-僵直还是-僵直?,麻醉方法消除肌梭的传入冲动,若僵直消失,为-僵直,若僵直不消失,为-僵直,“破伤风”杆菌,四、基底核对运动的调节,(一)结构纹状体(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丘脑底核、杏仁核、屏状核等,(二)功能,调节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3.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1、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之间的纤维联系,(三)基底神经节损伤疾病,1.运动、肌紧张,病因:,黑质内DA能N元受损;纹状体内胆碱能和GABA 能N元活动,治疗:左旋多巴,东莨菪碱,病变部位:黑质,(三)基底神经节损伤疾病,2.运动、肌紧张,病变部位:纹状体,病因:,纹状体内胆碱能和GABA 能N元受损;黑质内DA能N元活动,治疗:利舍平(reserpine,利血平),三、小脑的功能,(一)前庭小脑,机制:,2.功能:控制躯体平衡,调节眼球运动,1.构成:绒球小结叶,同侧脊髓运动N元,(-)屈肌,(+)伸肌,受损:摇晃、蹒跚,位置性眼震颤,(二)脊髓小脑,调节肌紧张,2.功能:,1.构成:小脑前叶,小脑后叶中间带区,受损:意向性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前叶两侧部,后叶中间带区():小脑前叶蚓部,协调随意运动,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三)皮层小脑,1.构成:小脑后叶外侧部,2.功能:,五、大脑皮层的功能,(一)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4区)运动前区(6区),(二)运动(下行)传导路,1.皮层脊髓束,2.皮层脑干束,(1)、软瘫 随意运动丧失,牵张反射减退或消失,常见于脊髓和脑运动神经元损伤。如:脊髓灰质炎。,3.运动传出通路损伤,(2)、硬瘫 随意运动丧失,牵张反射亢进,常见于脑内高位中枢损伤,如:内囊出血引起的中风。,3.运动传出通路损伤,第 四 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自主NS的功能,(一)自主N的结构特征,1.起源 交感N:T1-L3灰质侧角 副交感N:脑N核、骶髓,2.组成 交感N:节前f短,节后f长 副交感N:节前f长,节后f短,3.分布:交感N:广泛 副交感N:局限,4.反应 交感N:弥散 副交感N:局限,(二)自主NS的功能,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项 目 交感N 副交感N心 功 能 加强 减弱血 管 收缩 支 气 管 舒张 收缩胃肠运动 抑制 兴奋逼 尿 肌 舒张 收缩瞳 孔 扩瞳 缩瞳汗 腺 分泌代 谢 糖原分解ENE分泌 胰岛素分泌,2.双重支配,作用拮抗(唾液腺除外),1.紧张性支配,(三)自主NS的功能特点,3.外周作用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有关,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交感N:活动广泛,应急时,动员机体潜能。副交感N:活动局限,安静时,保护机体,积蓄能量。,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一)脊髓:初级中枢 调节能力差,需受高位中枢控制,(二)低位脑干,延髓:生命中枢(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脑桥:呼吸调整中枢),1.调节体温,(三)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PO/AH,2.调节摄食行为,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3.调节水平衡,控制排水:视上核、室旁核分泌ADH,控制摄水: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调节肽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调节其分泌活动。,4.调节垂体激素分泌,防御反应区:腹内侧区,5.参与情绪反应,(外侧区),(背侧区),6.控制生物节律,视交叉上核:控制日周期节律的中心,(四)大脑皮层,2.新皮层,1.边缘叶和边缘系统,参与摄食行为,情绪反应,学习记忆及内脏活动等调节,调节呼吸、血管反应、消化道运动、唾液分泌等),第 五 节脑的高级功能,一、脑电活动,自发脑电活动 皮层诱发电位,大脑皮层在无明显刺激时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脑电图(EEG)皮层电图(ECoG),直接在皮层表面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一)自发脑电活动,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1.脑电图的波型,波形 频率 幅度 特点 代表意义 8-13 20-100 安静,闭目,清醒 皮层安静 14-30 5-20 睁眼,思考 皮层兴奋 4-7 100-150 困倦 皮层抑制 0.5-3 20-200 睡眠,深麻 高度抑制,1.脑电图的波型,2.EEG形成机制,皮层大量N元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形成,意义:临床诊断癫痫,脑部肿瘤,脑电图正常波形与癫痫波形的对比,(二)皮层诱发电位,意义:辅助诊断神经损伤部位,二、觉醒与睡眠,重要的昼夜节律活动,(一)觉醒状态,1.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感觉功能 肌反射和肌紧张 内脏活动大都降低,但稳定,*(二)睡眠的时相,特点:,意义:,生长素分泌,促进生长发育和体力恢复,异相睡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脑电图呈去同步化快波 感觉功能进一步 肌反射和肌紧张进一步 内脏活动进一步降低,变化不规则 阵发性表现:眼球快速运动,躯体抽动 做梦,特点:,意义:,2.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FWS),脑内蛋白质合成,促进学习记忆和精力恢复,(三)睡眠发生机制,主动过程,1.睡眠中枢: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抑制系统,2.与中枢N递质活动有关,慢波睡眠5-HT产生和维持慢波睡眠快波睡眠5-HT促进ACh和NE释放,从而触发快波睡眠,觉醒,80-120分,慢波睡眠,快波睡眠,20-30分,睡眠时相的转换,入睡,唤醒,诉做梦,三、学习和记忆,1、非联合型学习:包括习惯化和敏感化2、联合型学习:经典的条件反射 操作式条件反射,一、条件反射的形成,(一)基本条件*强化,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刺激,无关刺激,*强 化,多次结合,(经典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条件反射建立后,若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二)条件反射的消退,消退原因:条件刺激在大脑皮层引起抑制,(三)人类的条件反射,现实具体的信号(光、声音、味),抽象的信号(相应的语词),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四)两种信号系统,1.第一信号系统:,特点:人和动物共有,人类大脑皮层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功能系统,2.第二信号系统:,人类大脑皮层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功能系统,特点:人特有,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记忆的过程,四、大脑皮层功能的不对称性,这种优势是人特有的,是相对的,三、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课后习题,一、名词解释EPSP、IPSP、牵涉痛、强化、骨骼肌牵张反射二、问答题1、简述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2、中枢兴奋传播(突触传递)的特征有哪些?3、简述牵涉痛产生的机制?4、中枢内神经递质主要有哪几类(说出5种)?,三、论述题1、何谓丘脑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试述其特点和功能。2、试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四、选择题,1、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和抑制B、感受和处理信息C、记忆与思维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E、正反馈与负反馈,D,1、神经干中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A、生理完整性B、传导的双向性C、传导的绝缘性D、相对不疲劳性E、传导的不衰减性,C,B,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A、动作电位B、局部电位C、阈电位D、静息电位E、感受器电位,B,1、下列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A、-氨基丁酸B、甘氨酸C、乙酰胆碱D、去甲肾上腺素E、5-羟色胺,B,1、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下丘脑B、中脑网状结构C、脑桥D、延髓网状结构E、脊髓灰质,D,1、黑质-纹状体束释放的递质是A、5-羟色胺B、-氨基丁酸C、乙酰胆碱D、P物质E、多巴胺,E,1、下列有关内脏痛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切割、烧灼刺激不敏感B、对牵拉、扩张刺激较敏感C、发生缓慢、持续D、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E、定位精确,E,1、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钙离子进入前膜内C、突触囊泡释放递质,并与后膜受体结合D、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E、突触后膜发生局部去极化,ABCE,1、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描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钙离子进入前膜内C、突触囊泡释放递质,并与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主要对K+,Na+离子的通透性升高E、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ABC,1、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后天形成,数量无限B、具有极大的易变性C、具有高度的适应性D、可脱离非条件反射独立形成E、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学习记忆的过程,ABCE,五、填空题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是、。2、能与NE结合的受体有两类,一是 型受体,二是 型受体。,3、能与Ach结合的受体称为,其可分为 型和 两种,前者的阻断剂是,而后者是。4、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刺激与 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