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ppt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阴阳的概念,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 大约形成于西周,诗经易经(阴爻、阳爻-符号化)哲学范畴,一、阴阳的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阴: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对立制约,自然界、人类社会、人体自身都存在两两对应的两端现象。天 日 明 上 外 动 刚阳地 月 暗 下 内 静 柔阴,阴阳互根互用,互根即阴阳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互用即阴阳双方相互资生、促进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阴阳消长,阴阳双方在对立统一中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上午-阳渐长,阴渐消下午-阳渐消,阴渐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皆消或皆长,阴阳转化,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量变 质变)。,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防治,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制约太过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制约不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用于疾病的防治,调整阴阳,使其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分析、归纳药性: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