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复视病例分析.docx

    • 资源ID:84758       资源大小:15.4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针灸治疗复视病例分析.docx

    中医针灸治疗复视病例分析王某某,男,43岁,2016年9月3日初诊。主诉:视物成双1个月。现病史: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成双,2016年8月4日就诊于天津某医院,入院诊断为:脑干梗死;高血压I级(极高危);空腹血糖受损。2010年8月6日头颅磁共振示:右侧基底节区及桥脑右侧腔隙性梗死;双侧辐射区轻度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变细,分支变少。经治疗后,患者自觉复视未缓解遂转诊。予以眼罩遮盖患眼。经治疗一段时间后,自觉复视症状未缓解,并摘除眼罩后视物眩晕、头痛,恶心。于2010年9月3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现患者神清,精神可,眼球向右上偏斜,眼颤,右眼睑稍下垂,复视1个月余,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高血压病史10年,存在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服用拜新同、波立维,血压控制在13090mmHg,既往血压最高为170/110mmHg,右侧轻度面瘫,四肢活动未见异常。中医诊断:视歧;证型:气血亏虚。西医诊断:复视。治则:补虚、除邪、明目。治法:人迎穴(喉结旁外侧手可触及颈动脉搏动最强处取穴),用025mm40mm毫针迅速刺入真皮,缓慢垂直刺入ICm左右,见针柄随脉搏搏动为准。并使用“凤凰展翅”手法行针,留针30分钟。注意事项:要求患者仰卧位,使用颈枕,闭目养神。双侧风池、翳风至风池线排刺2或3针、颈夹脊穴排刺、头皮针视区。风池(双侧),向对侧内眼角方向进针,针刺深度12cm,使患者自觉麻胀感向同侧头角放射为度。针感使整个后头部有连续的酸胀感,以患者可忍受为度。患侧睛明、四白、阳白、太阳。睛明,取仰卧位,微闭双眼目,术者左手将患者眼球推向外侧,右手持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垂直刺入,进针深度为2cm左右。四白,针尖稍偏向眼部。阳白分别向印堂、眉冲、头维、丝竹空4个方向透刺。太阳,针尖稍偏向眼窝部。刺上4穴使眼周有明显胀感为度。每日治疗1次,患者连续针刺10次以后,眼球运动明显好转,患者家属述眼球明显向中正位偏移。针刺第16次(2010年9月21日),患者述当晚看电视未出现复视,针刺第18次(2010年9月23日),患者摘除眼罩,述平视不再双影,斜视及其他方向复视尚存在。继续针刺治疗1个月后,复视未再出现,血压平稳。复查核磁共振示:右侧基底节区及桥脑右侧腔隙性梗死;双侧辐射区轻度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后又针刺6次巩固疗效。按语:视歧又名一视二物,在脑血管病涉及到脑干的疾病中较常出现。此病的描述见于灵枢大惑论,言:“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病机是邪逢人体虚时从颈入脑,使脏腑精气不能正常输注于目系,目系精气耗散而发生视歧。同时灵枢大惑论亦认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颈中”。基于这一观点,治疗本例复视采用人迎、风池为主穴,颈夹脊排刺及翳风至风池线排刺为辅,视区、精明、四白、阳白、太阳穴为使的治疗方法。人迎夹结喉两旁,位于足阳明胃经上,为足少阳与足阳明经的交会穴。黄帝内经记述足阳明精气入于此穴,为气海之输,其论述见于灵枢根结:“足阳明根于厉兑,.入于人迎”。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上下,前在于人迎。”针灸甲乙经认为,仰刺人迎具有“候五脏气”的作用。因此,应用补法针刺人迎具有补纳宗气,祛邪,促进脏腑精气输布的作用。特别是促进精气上注于头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人迎穴具有改善脑血液循环,纠正脑干缺血、缺氧状态,缓解脑水肿和脑功能恶化的作用。风池位于项颈部,平风府穴,并处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为风邪入脑之冲,足少阳胆经、阳维之会,是头颈部祛风除邪的要穴。此外,针刺风池穴对椎基底动脉的收缩与舒张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并具有调节脑血管的张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黄帝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例视歧之本在于邪乘虚时,从颈袭脑,扰乱脏腑精气上注于头。使精不明,不明故散,散则视两物。而人迎、风池为颈部前后诸经脉之要冲,补虚泻邪,一前一后,交相呼应,因此为主穴。从解剖生理学上亦可印证此点。人迎深部为颈动脉,而风池深侧为椎基底动脉,此两动脉总司人体头部的供血。针刺两穴显然具有显著的调节头部的供血作用。而颈夹脊穴、翳风至风池线排刺,是从横纵两个方向上,沟通多经经气,祛邪疏经、补益脑髓,辅助前后两大要冲(人迎、风池),使诸邪无遁形之处,无入侵之地。刺视区、患侧睛明、阳白、四白、太阳,使气直达病所,使精气输布于目。与人迎、风池、颈夹脊穴,起到补虚、除邪、明目的作用,进而达到治疗复视的目的。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针灸治疗复视病例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