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20221104).docx
-
资源ID:84874
资源大小:13.5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20221104).docx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20221104)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我一个切身感受是,教育、科技、科学素质和人才是当今中国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科技人员在科学普及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过,现实生活中科技人员做科普也常常遇到“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的“四不”窘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科技人员的这些后顾之忧要逐步加以解决。譬如,国家重大科研基金应当明确一定比例用于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要客观评价科技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贡献和价值,从内心认可和接受从事科普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创造的价值。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自身也需要提高认识,因为科普不是义务,而是责任。科技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普能力,这对科学研究本身也是十分有益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科学教育在教育系统内外都得到了重视。自2017年以来,科学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开设,科学素质已纳入学生核心素养之一进行考核和培养。广义的科学教育还包括大学生、农民、公务员等所有社会群体。在如今科技迅猛发展,影响不断扩大的时代,全民科学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对培养创新人才,助力国家创新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双轮联合驱动、协同发力,才能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科技工作者无论是在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还是全民科学教育中都应当发挥骨干和引领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应当正视科学研究与基础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尽快建立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教育的机制和途径。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不是简单的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大力发展科学普及,向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教育,终极目标是为了提升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从而为科技创新发展培育肥沃的土壤,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