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天气雷达资料分类与编码》编制说明.docx

    • 资源ID:849360       资源大小:20.5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气雷达资料分类与编码》编制说明.docx

    气象行业标准天气雷达资料分类与编码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该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TC346)归口,计划项目名称为天气雷达资料分类与编码,立项编号为B-2023-016,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负责。(二)制定背景天气雷达具备时空分辨率高、探测范围大等特点,是监测和预警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工具。目前全国已有227部天气雷达开展业务观测。天气雷达资料已广泛应用在天气预报、天气实况、气候预测、灾害预警监测与评估等重要领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业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第三条第六款的要求“加强全球气象监测,提升全球气象资料获取及共享能力”以及第三条第九款要求“打造气象信息支撑系统中,要求健全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相关数据获取、存储、汇交、使用监管制度,研制而质量气象数据集,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参照气象标准化改革工作方案中提出的实现气象行业管理统一化、规范化。气象资料的科学统一管理和精准服务是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1年的GB/T40153-2021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标准中对天气雷达资料一级分类给出了规定。但是针对天气雷达资料的二级分类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接收的天气雷达资料二级分类较为混乱,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很多资料按照接入时技术人员的理解进行了编码。按照气象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未来我们将有更多的天气雷达资料接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对天气雷达资料分类与编码开展标准制定,予以规范化管理,是适应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符合气象标准改革中对气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三)起草过程项目下达后,由项目组成人员成立起草组制定标准编制计划,并进行了分工。2023年1月-2023年3月:前期需求调研。调研国内外有关天气雷达资料分类与编码的相关内容;梳理现行业务及WMO规定的天气雷达资料编码内容。调研历史天气雷达分类情况。2023年4月-6月:标准编制组通过前期调研,完成了初稿的编制。2023年7月-10月:初稿通过“约束类标准”开题论证会,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四)协作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五)主要起草人及分工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刘雨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汤志亚、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刘娜和王丽霞。分工如下:刘雨佳,负责标准技术路线的制定、组织和实施标准制订、技术验证。汤志亚,负责天气雷达属性编码把关、参加编制说明编写。刘娜,负责标准材料编写指导和规范化把关、参加编制说明编写。王丽霞,负责标准文本修改的把关、参加编制说明编写。二、标准内容说明(一)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了天气雷达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在编制过程中,统筹考虑了天气雷达资料业务发展、资料实际应用的可扩展性和适用性各方面的需求。本标准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有扎实的业务和科研实践的支撑,采用了相关标准作为本标准的支撑。(2)适用性原则编制过程中,结合前期调研,统筹考虑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及不同属性的多方面需求因素(二)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1 .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天气雷达资料二级分类与编码规则。二级分类采用面分类法,分为必选属性和可选属性,其中必选属性为分类时必须写明的属性,共五种,顺序固定,分别为区域属性、雷达种类属性、资料等级属性、产品类别属性、产品内容属性。可选属性为分类时可根据情况选择的属性,共五种,分别为雷达波段属性、雷达天线属性、雷达体制属性、产品加工软件属性、产品加工中心属性。如选择可选属性,需在必选属性编码后增加可选属性编码。选择多项可选属性时,须遵照可选属性前后顺序。2 .确定依据(I)相关标准和文献1 GB/T401532021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2 GB/T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3 QX/T102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4 QX/T2332014气象数据库存储管理命名5 QX/T3782017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文件命名规范6 QX/T3872017气象卫星数据文件命名规范7许致火,何建新,史朝,等.我国地基天气雷达技术系统发展介绍J.气象科技,2012,40(3):12.DOI:10.3969j.issn.1671-6345.2012.03.001.8马伊清.民航机场天气雷达现状及应用需求分析J.电子世界,2019(1):2.DOI:CNKI:SUN:ELEW.0.2019-01-061.本标准以GBT40153-2021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中对天气雷达的规定为基本依据起草。分类代码由一级分类代码和二级分类的各属性代码组成,各代码之间用下横线分割。二级分类代码中,区域属性代码参考了GB/T401532021中的区域属性代码。(2)调研、论证成果天气雷达种类属性代码考虑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常规天气雷达,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级属性参考了QX102-2009中对天气雷达资料等级属性的规定。产品类别属性考虑到目前历史和实时业务应用中的主要类别:(一)天气雷达台站直接上传基数据和产品;(二)全国范围内天气雷达单站产品拼接后的组网产品;(三)全国各省份针对强对流灾害天气个例收集的灾害时空范围内天气雷达基数据和产品。产品内容属性包含了历史与实时上传的天气雷达基数据和产品。基数据既包含天气雷达一直以来的全体扫基数据,也考虑了流传输技术应用后的逐仰角基数据。天气雷达产品除单偏振多普勒雷达的产品外,也考虑了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产品。除以上必选属性以外,考虑到气象以及行业外(民航、军队)天气雷达的发展情况,从天气雷达的波段属性、天线属性、雷达体制这三个角度,增加了可选属性。同时考虑到天气雷达在各气象业务中的应用,从加工软件和加工中心这两个角度增加了可选属性,以区分不同业务中生成的天气雷达产品。三、标准验证和效益分析(一)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天气雷达具备时空分辨率高、探测范围大等特点,是监测和预警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工具。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的常规模拟天气雷达阶段,我国形成了由51部各种型号雷达组成的天气观测网。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数字化天气雷达阶段,我国形成了由58部S波段和C波段数字化天气雷达组成的基本探测站网。1998年开始布设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目前全国已有两百多部开展业务观测。随着民航快速发展,机场天气雷达从最初的常规雷达发展到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天气雷达资料已广泛应用在天气预报、天气实况、气候预测、灾害预警监测与评估等重要领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业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第三条第六款的要求“加强全球气象监测,提升全球气象资料获取及共享能力”以及第三条第九款要求“打造气象信息支撑系统中,要求健全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相关数据获取、存储、汇交、使用监管制度,研制高质量气象数据集,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服务能力”。参照气象标准化改革工作方案中提出的实现气象行业管理统一化、规范化,气象资料的科学统一管理和精准服务是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地球系统大数据资源建设要求,各历史阶段、各来源天气雷达资料,在收集、存储、归档、服务等业务环节中需要统一、准确的资料代码。天气雷达资料分类与编码的标准要保证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天气雷达资料在生命周期流通过程中的一致性表达,促进天气雷达资料的高质量高时效应用。(二)技术经济论证本标准规定了天气雷达资料二级分类与编码规则,适用于国家级、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在天气雷达资料接收、分发、产品加工、存储、服务、归档等业务环节中,为天气雷达资料的业务应用提供支撑。(三)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标准的实施可延伸至地球科学类数据平台建设,如国家级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科研院所高校数据平台建设中针对天气雷达资料开展的相关业务;可为历史天气雷达资料归档与服务业务提供分类和编码参考,促进天气雷达资料的面质量高时效应用。四、与标准水平比对无五、采标情况无六、与上位文件协调情况无七、重大意见处理情况无八、涉及专利情况无九、标准实施建议无十、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无

    注意事项

    本文(《天气雷达资料分类与编码》编制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