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海南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工作指引2023版.docx

    • 资源ID:851446       资源大小:80.98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南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工作指引2023版.docx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工作指引(2023版)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XX.*刖百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切实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减少建筑施工作业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我厅组织编制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工作指引供各单位学习,确保建筑施工防火有关规定得到有效落实,为建筑市场稳步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因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难免有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同行给予批评指正。大家在使用和学习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以便再版时进行更正。如国家或省有最新标准的,从其规定。2222344455567一、消防概述二、施工现场消防设施1 .消防水枪2 .消防水带3 .消防栓箱4 .干粉灭火器5 .吸烟亭、茶水亭6消防泵房7 .消防木巨8 .消防水池三、应急救援方法1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2 .固体材料火的扑救3 .液体火的扑救88889102223242427294 .气体火的扑救5 .金属火的扑救6 .带电火的扑救四、检查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一)海南自由贸易港消防条例(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四)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五)消防设施通用规范五、施工消防安全检查的工作内容和检查阶段(一)工作内容(一)检查阶段附件:施工消防安全检查表一、消防概述1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1.2闪点: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1.3燃点: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1.4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到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1.5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受到火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1.6消防工作任务: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公共财产安全,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1.7消防工作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1.8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1.9火灾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普通可燃物如木制品、纸、布、橡胶、塑料等发生之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易燃液体如柴油、油漆等有机溶剂或可燃性油脂等发生之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可燃性气体如煤气、乙快、甲烷、乙烷等发生之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活性金属如镁、钾、锂等或其它禁水性物质燃烧引起之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电气火灾涉及通电中之电气设备,如电器、变压器、电线、配电盘等引起之火灾。二、施工现场消防设施7 .消防水枪规格:19mm密集直流。配置要求:消防栓1个。使用说明:直接连接在水带接扣使用。8 .消防水带规格:25m条。配置要求:消防栓1个。使用说明:设计时应避免骤然曲折,以防止降低耐水压能力,还应避免扭转,以防止充水后水带转动而使内扣式水带接口脱开。充水后应避免在地面上强行拖拉,需要改变位置时要尽量抬起移动,以减少水带与地面的摩擦。9 .消防栓箱规格:800mm×650mmo配置要求:每个消防栓箱配置水带1条、水枪1个;在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场所内,包括设备层在内的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的流量和压力应满足相应建(构)筑物在火灾延续时间内灭火、控火的要求。使用说明:取出消防栓内水带并展开,一头连接在出水接扣上,另一端接上水枪,开启阀门。快速拉取尼龙水带至起火地点,同时缓慢开启球阀开关。10 .干粉灭火器规格:2公斤/4公斤。配置要求:2具/10OnI2。使用说明:当发生火灾时边跑边将筒身上下摇动数次。拔出安全销,筒体与地面垂直手握胶管。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皮管朝向火苗根部。用力压下握把,摇摆喷射,将干粉射入火焰根部。火焰熄灭后以水冷却除烟。注意:灭火时应顺风不宜逆风。11 吸烟亭、茶水亭规格:3m2mo配置要求:施工现场至少配置1个。作用:便于工人休息、减少现场随处吸烟现象,有效遏制因吸烟引起的火灾事故。12 .消防泵房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配电线路自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保证不间断供电,高度超过100m的在建工程,应增设临时中转水池及加压水泵。中转水池的有效容积IOm3,上下两个中转水池的高差100m,消火栓泵不少于两台,且互为备用,宜设置自动启动装置,保证消防应急需求。测试主、备电源切换和主、备泵启动、故障切换,确保消防水泵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使用。消防水泵在火灾时能及时启动;停泵应由人工控制,不应自动停泵。13 消防柜规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位置:生活区、仓库、配电室、木工作业区等易燃易爆场所。要求:消防器材按五五配置,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有效。14 .消防水池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设计持续供水时间内的消防用水量要求,当消防水池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灾中连续补水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时,在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情况下,有效容积应大于或等于50r113,其他情况下应大于或等于100m3o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保证水池中的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消防水池的水位应能就地和在消防控制室显示,消防水池应设置高低水位报警装置。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三、应急救援方法1.灭火器的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灭火器的类型选择如下: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镀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磷酸镀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极性溶剂的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灭B类火灾的抗溶性灭火器。C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筱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D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E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镀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建筑施工场地内常规配置的灭火器为手提式ABC类干粉灭火器,可扑灭A、B、C、E类火灾。2 .固体材料火的扑救板房、挤塑板、安全网、模板、防水卷材、塑料制品、家具、被褥、纸张等固体材料物质起火:可用水灭火,用身边可盛水的物品如脸盆等向火焰上泼水,同时把燃烧点附近的消防水栓打开进行救援。可用水型灭火器、磷酸筱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等进行扑救(建筑施工场地内常用手提式ABe类干粉灭火器)。3 .液体火的扑救汽油、柴油等燃油类、酒精、天那水、油漆、涂料等液体可燃物起火:可使用以下灭火器扑救:泡沫灭火器、磷酸筱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等灭火器,建筑施工场地内常用手提式ABC类干粉灭火器。可以用锅盖、灭火毯、湿布或沙土覆盖,防止蔓延。注意事项:不可盲目用水扑救;扑救时防止液体乱溅,扩大火势或烧伤人员。4 .气体火的扑救氢气、乙焕、煤气等气体可燃物起火:关闭气阀。可用以下灭火器扑救:磷酸钱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等灭火器,建筑施工场地内常用手提式ABC类干粉灭火器。可用水喷雾扑救。可用灭火毯或浸湿衣被等捂盖灭火。5 .金属火的扑救工地库房内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等金属工器具起火:应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注意事项:禁止使用水、二氧化碳,四氧化碳、卤代烷及泡沫等灭火剂扑救金属火灾。6 .带电火的扑救变压器室、配电间及仪器仪表短路或过载、电焊机、气焊机、手持电动机具等带电燃烧起火:及时切断电源。可用以下灭火器扑救:磷酸镀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器,建筑施工场地内常用手提式ABC类干粉灭火器。四、检查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 .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2 .第二十一条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一)海南自由贸易港消防条例1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负责特殊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以及其他建设工程的备案和抽查;承担城镇燃气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2 .第二十七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现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消防车通道并确保畅通;(二)施工现场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消防水源,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三)高层建筑应当根据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者设置临时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四)施工现场的电气工程和装置应当符合有关安全规定;(五)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厨房与宿舍保持安全距离;(六)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程操作,杜绝火灾隐患。临时建筑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1.第321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IO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2.第322条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当办公用房、宿舍成组布置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组临时用房的栋数不应超过10栋,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m。2组内临时用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当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到3m。33.2.2施工现场主用加、I庙时设施的防火向距(m)名称-右WJ办公用虎、后令发:电电L用、灾Bd电由E燃材*4附加JW力携k作同、俯始得可燃材*4耀拓及ICim工Wl定动火作业*危险品昨友办公用加、相令445577IO发电ta两、空Q己电房445577IO可燃材*4座审S55577IOJW加k作问gm用555S77IOEK材*4雉5及KznJ工77777IOIO固定动火作业历7777IOIO12劭燃朋危险H,晔加IOIOIOIOIO1212t.1,临时,利鹿、瞄设岫的IW火间距应按临时J“历夕卜外地收血堆历、作业将、作Jk物!边线同的小距刊计暄时用加夕卜0布突出E附松件时.应从共突出可燃仲件的夕卜今算闻I2 网栋临上讨用历相=较沟一面敏外*力防火而.防火间跑不厢.3 本次未规定的.可按问守火灾险性的崎H寸用房、gi时设械的防火问侬确定.3 .第421条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2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o3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疔时,应设置至少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5mo4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LOm;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5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6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rrf,其他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m2。7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Irf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8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4 .第4.3.3条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使用和居住;非施工区继续营业、使用和居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2非施工区内的消防设施应完好和有效,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应落实日常值班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施工区的消防安全应配有专人值守,发生火情应能立即处置。4施工单位应向居住和使用者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告知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同时应组织疏散演练。5外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外脚手架搭设长度不应超过该建筑物外立面周长的1/2。5 .第5.1.4条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上端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电。6 .第5.2.1条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的下列场所应配置灭火器:1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2动火作业场所。3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4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宿舍等临时用房。5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7 .第5.2.2条施工现场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灭火器的类型应与配备场所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相匹配。2灭火器的最低配置标准应符合表5.2.2-1的规定。»S.2.2-1灭火11的低£标准项目固体的05火灾液体血EF化IM体物质火灾、气体火灾K灭火部小灭火侬别位灭火3JW大保护Bf枳<maA)K灭火稀k小灭火做别小位灭火级别大保护面枳Cm2B)物燃物0/&睑必存放及使用痴所3A5089BO.5WH宓动火作业场3A5089BO.5临时动火作业点2A5055BO.5Dr燃材料存放、11工及使川场所2A7555B1.O网前擦作M、饮炉掰2A7555B1.0自铅发电机由2A75S5B1.O空配电.加2A7555B1.O办公用小、TW含IA100一3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且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4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522-2的规定。表5.2.2-2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陶(In)灭火器配置场所固体物质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气体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159固定动火作业场159临时动火作业点106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2012厨房操作间、锅炉房2012发电机房、变配电房2012办公用房、宿舍等25一8.第5.3.5条临时用房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3.5的规定。»5.3.5临时用房的临时寄外消防用水临时用房的建筑面积之和火灾延续时间(h)消火柱用水(Ls)每支水枪小Stft(Ws)IoOomZV面积S000?1105面积>50(M)In21559.第5.3.6条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3.6的规定。表5.3.6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在建工程(单体)体积火灾延续时间(h)消火栓用水,(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Ls)IoooOln3<体积30000P1155体积30000P220510.第5.3.7条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2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根据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用水量和干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K)0。3室外消火栓应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4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5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IL第5.3.8条建筑高度大于24m或单体体积超过30000m3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12 .第5.3.9条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内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3.9的规定。表5.3.9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内消防用水,建筑高度、在建工程体积(单体)火灾延续时间(h)消火栓用水(Ls)每支水枪最小流(Ls)24m<建筑高度50m或30000m3<体积50000m31105建筑高度50m或体积50000113115513 .第5310条在建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竖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竖管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人员操作,其数量不应少于2根,当结构封顶时,应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2消防竖管的管径应根据在建工程临时消防用水量、竖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Io0。14 .第5.3.15条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压力应满足消防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Iom的要求;给水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消火栓泵,消火栓泵不应少于2台,且应互为备用;消火栓泵宜设置自动启动装置。15 .第5.4.1条施工现场的下列场所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1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2水泵房。3无天然采光的作业场所及疏散通道。4高度超过IOom的在建工程的室内疏散通道。5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16 .第6.1.4条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施工作业及其他活动,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2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3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4消防安全检查制度。5应急预案演练制度。17 .第6.L5条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并应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对其修改、完善。防火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3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4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识布置图。18 .第6.1.6条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2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3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4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19 .第6.1.7条施工人员进场时,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的主要内容。2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维护方法。3扑灭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4报警、接警的程序和方法。20 .第6.L9条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2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3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电、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4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5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21 .第621条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22 .第6.2.3条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静电。23 .第6.3.1条施工现场用火应符合下列规定:1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许可证的签发人收到动火申请后,应前往现场查验并确认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落实后,再签发动火许可证。2动火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3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4施工作业安排时,宜将动火作业安排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前进行。确需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之后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5裸露的可燃材料上严禁直接进行动火作业。6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应设置动火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每个动火作业点均应设置1个监护人。7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挡风措施。8动火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应在确认无火灾危险后,动火操作人员再离开。9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明火。10施工现场不应采用明火取暖。11厨房操作间炉灶使用完毕后,应将炉火熄灭,排油烟机及油烟管道应定期清理油垢。24 .第6.3.2条施工现场用电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现场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的有关规定。2电气线路应具有相应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严禁使用绝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严禁在电气线路上悬挂物品。破损、烧焦的插座、插头应及时更换。3电气设备与可燃、易燃易爆危险品和腐蚀性物品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4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应按危险场所等级选用相应的电气设备。5配电屏上每个电气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距配电屏2m范围内不应堆放可燃物,5m范围内不应设置可能产生较多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作业区。6可燃材料库房不应使用高热灯具,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内应使用防爆灯具。7普通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铝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o8电气设备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9严禁私自改装现场供用电设施。10应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检查。25 .第6.3.3条施工现场用气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快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快瓶。2气瓶运输、存放、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瓶应保持直立状态,并采取防倾倒措施,乙快瓶严禁横躺卧放。2)严禁碰撞、敲打、抛掷、滚动气瓶。3)气瓶应远离火源,与火源的距离不应小于IOm,并应采取避免高温和防止曝晒的措施。4)燃气储装瓶罐应设置防静电装置。3气瓶应分类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空瓶和实瓶的间距不应小于1.5m。4气瓶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2)氧气瓶与乙焕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IOm。3)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4)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5)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四)建筑防火通用规范1.第651条建筑内部装修不应擅自减少、改动、拆除、遮挡消防设施或器材及其标识、疏散指示标志、疏散出口、疏散走道或疏散横通道,不应擅自改变防火分区或防火分隔、防烟分区及其分隔,不应影响消防设施或器材的使用功能和正常操作。(五)消防设施通用规范1 第3.0.1条消防给水系统应满足水消防系统在设计持续供水时间内所需水量、流量和水压的要求。2 .第3.0.4条室外消火栓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外消火栓的设置间距、室外消火栓与建(构)筑物外墙、外边缘和道路路沿的距离,应满足消防车在消防救援时安全、方便取水和供水的要求。3 .第10.0.2条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情况和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确定,并应保证最不利点至少在1具灭火器的保护范围内。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和最低配置基准应与配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相适应。4 .第10.0.3条灭火器配置场所应按计算单元计算与配置灭火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器配置数量应根据配置场所内的可燃物分布情况确定。所有设置点配置的灭火器灭火级别之和不应小于该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与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的比值。2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具。5 .第10.0.4条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应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当确需设置在有视线障碍的设置点时,应设置指示灭火器位置的醒目标志。6 .第10.0.5条灭火器不应设置在可能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场所,并应采取与设置场所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防护措施。五、施工消防安全检查的工作内容和检查阶段(一)工作内容1.对建筑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检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与落实;检查方法:查阅资料。防火技术方案、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与落实;检查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2.对建筑企业现场消防安全技术管理资料的检查: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情况;检查方法:查阅资料。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人员持有特种作业证上岗情况;检查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前办理动火许可证情况;检查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项目定期组织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情况;检查方法:查阅资料。3.对建筑企业现场工程实体消防安全的检查:防火间距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临时用房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的检查;检查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施工区和非施工区划分情况及管理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现场是否采用阻燃安全防护网的检查;检查方法:查阅资料。消火栓泵是否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灭火器配置情况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临时用房、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符合条件的在建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施工现场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在建工程临时室内消防竖管管径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给水压力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施工现场应急照明情况的检查;检查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情况的检查;检查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领火、用电、用气管理情况的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生活区临时用电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区建筑内部装修消防设施改动检查;检查方法:现场检查。(二)检查阶段消防安全检查分四个阶段进行:1 .根据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分阶段自检并填写施工消防安全检查表。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现场准备完毕后,对场地办公区和生活区临时用房的防火间距、材料燃烧性能,用火、用电、消防设施及通道、工人消防安全教育、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第二阶段:基础、主体施工阶段。在工程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生产区的动火作业、易燃易爆加工场、禁烟火措施、电线路架设、室内疏散照明、消防设施等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第三阶段:装饰装修阶段。对工程所使用的可燃、易燃装修材料,电器设备及材料包装纸、箱等易燃物品等进行检查。第四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前,进行一次工程竣工前的消防安全检查。2 .根据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消防安全检查表,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在建项目消防安全工作分阶段进行抽查检查。附件:施工消防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主要依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存在问题描述处理措施备注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按规定编制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八十一号)第十六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6.1.4条。1 .检查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相关文件要求;2 .检查制度主要内容,是否包括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合本符符基合不符合示例:未编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缺失。 A类:纳入不良行为,执行扣分制 B类:行政处罚 C类:局部停工 D类:整改2防火技术方案、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是否按规定编制与落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6.1.5条、6.1.6条。1 .检查防火技术方案是否包括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识布置图;2 .检查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包括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合本符希基合不符合示例:防火技术方案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不全;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识布置图不符合现场实际。 A类:纳入不良行为,执行扣分制 B类:行政处罚 C类:局部停工 D类:整改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主要依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存在问题描述处理措施备注3技术管理资料(有关人员持证、教育交底、过程检查、动火作业审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6.1.7条、6.1.8条。1 .检查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是否包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的主要内容;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维护方法;扑灭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报警、接警的程序和方法等;2 .消向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并双方签字确认。合本符和基合布符合示例:作业人员无教育培y、4tv交底记存W代签痕迹,交底人非现场实际管理人员。 A类:纳入不良行为,执行扣分制 B类:行政处罚 C类:局部停工 D类:整改4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人员是否持有特种作业证及上岗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八十一号)第二十一条。1 .检查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是否在有效期内2 .骁查全场作业人员是否人证合一°合本符符基合不符合示例:现场动火作业人员张三证过期、李四未持证。 A类:纳入不良行为,执行扣分制 B类:行政处罚 C类:局部停工 D类:整改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主要依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存在问题描述处理措施备注5技术管理资料(有关人员持证、教育交底、过程检查、动火作业审批)动火作业是否办理动火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6.3.1条。1 .检查动火许可证是否办理;2 .检查动火作业人员是否持证。合本符符基合不符合示例:A栋10层连墙件预埋件气焊作业未办理动火许可证。 A类:纳入不良行为,执行扣分制 B类:行政处罚 C类:局部停工 D类:整改6项目是否定期组织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6.1.9条。1 .检查项目消防检查记录,各方责任主体人员是否参加;2 .检查内容是否包含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用火、用电、用气违章操作,临时消防设施、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等内容。合本符存整合不符合位组安;任员消检防查:单期防查责人加全消检作例工定消检关体参安;全料。示施未织全相主未防查安资假 A类:纳入不良行为,执行扣分制 B类:行政处罚 C类:局部停工 D类:整改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主要依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存在问题描述处理措施备注7工程实体检查(以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1.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2.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表3.2.2规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3.2.1条、3.2.2条。1 .检查易燃、易爆为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2 .检查临时用房、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合本符存基合不符口合 A类:纳入不良行为,执行扣分制 B类:行政处罚 C类:局部停工 D类:整改8及安全ci、j3查标准的保证项目为主)临时用房建筑构件燃烧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第4.2.1条、4.2.2条。1.检查临时用房建筑物构件材质是否为A级不燃材料。合本符符基合不符口合 A类:纳入不良行为,执行扣分制 B类:行政处罚 C类:局部停工 D类:整改9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

    注意事项

    本文(海南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工作指引2023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