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连州市教育质量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docx

    • 资源ID:852467       资源大小:54.11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连州市教育质量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docx

    附件1:连州市教育质量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导思想3二、总体目标-3三、总体要求-4四、行动方案-41 ,推进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行动方案-42 .连州市学前教育办学水平提升计划12-3.连州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发展提升计划16_4.连州市推进普通高中全面提升行动计划22-5.连州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27-6.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计划32-7.连州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39-8.连州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行动计划44-连州市教育质量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更好地落实连州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提升连州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增强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连州市教育质量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从连州市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新时代连州高质量发展做新贡献。二、总体目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目标,至2025年,构建与连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教育设施更完善,教育体系更优化,教育治理能力更强,师资队伍素质更高,教育质量更有保障,教育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更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更高,连州市教育发展超过清远市平均水平,在清远北部地区乃至粤湘桂交界区域的影响力更明显,成为与清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及粤湘桂交界区域中心相适应的教育高地。三、总体要求(一)紧扣连州市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认真落实教育发展的相应任务。(二)坚持深化改革,力促教育创新发展。(三)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切实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效。(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挥师资队伍的作用,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四、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一:推进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行动方案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教育公平,推进乡村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加强教育为农村发展培养适用人才的服务能力,高质量培养乡村人才,割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以振兴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实质步伐。1.统筹发展乡村教育,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1)加大乡村教育统筹力度,形成教育先行发展合力。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和政府对乡村教育发展的统筹力度,教育主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推进,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确定乡村教育振兴的重点和主攻目标,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力促乡村教育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培养乡村人才,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实质步伐。实施教育发展共同体办学模式改革,推进城乡学校一体管理、协同发展、捆绑评价,缩小城乡差距。(2)加大乡村教育投入,加快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以促进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紧抓办学条件改善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两个关键环节,按照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加大投入,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增优势,提升连州市乡村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要充分把握国家、省、市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科学编制规划,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和资金。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和“三个确保”,建立长效机制,将乡村学校生活设施建设、装备配置及更新维护纳入财政预算。积极发动和鼓励社会捐资助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优质民办教育。(3)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要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握学校发展方向,抓好学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振兴乡村的信念,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结合乡村特点,健全立德树人育人机制。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校风培育”内涵三融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寻找乡村教育的独特内涵,打造红色文化等特色学校文化,丰富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初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规划未来,为乡村振兴、国家富强而刻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推进城乡协作校际协作,建立帮扶乡村学校常态化机制。引入外地或安排本区优质学校作为支持学校对乡村学校予以帮扶,采取集团化办学、名校领办、委托管理、捆绑结对、强校带弱校或依托高校共建附属学校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学校与帮扶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教研科研、教学设施和学校治理等方面共建共享。为每个镇(乡)安排3-5名市级以上名校长和名师对乡村学校进行帮扶。并选派乡村学校管理干部和学科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交流和跟岗学习。充分利用广清帮扶促进连州振兴乡村教育,争取广州教育资源参与连州振兴乡村教育的具体项目,如师资培训、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育信息化、家校共育等项目,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5)建立乡村教育科研交流平台。建立连州市专家团队,定期对乡村学校进行指导,对乡村学校进行起点评估,查找制约发展的短板、发掘改进办学关键要素,指导乡村学校制定学校发展中长期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开展全程专业指导。有计划地每学期对乡村学校进行集体教学视导,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乡村学校围绕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课题开展研究,并列入重点课题予以支持指导。以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在学校发展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养、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面组织协作项目,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6)协调发展乡村各类教育,全面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乡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高水平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探索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发挥乡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2,推进乡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促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加大农村学校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继续落实连州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连府办(2018)122号),根据人口增长趋势和流动情况,定期评估和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进一步完善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在硬件建设上严格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和国家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尽快补齐补足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短板,逐步完善和提高基本建设和装备配置水平。继续抓好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按标准建好配齐生活卫生设施,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结合连州市实施的校车服务,把距离远、条件差、学生少的农村教学点实行撤销或合并,引导这类学生到附近或寄宿制学校就读,同时按照方便学生上学、不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保证教学质量的原则,合理规划学校服务半径,保留并办好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努力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接受有质量的教育。(2)推动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保障乡村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以学定教、以评促教、教学相长”,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益,构建“传统与现代融合,文化与科学互动,学习与研究并行”的课堂教学体系。重视学科与生活、学科与科技的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的育人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培养学习意志,形成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4)加强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健全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三通二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校长、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提高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推进乡村智慧学校建设,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脱贫攻坚、振兴乡村教育的保障作用。3 .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1)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引导乡村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致富的观念,根据自身的实际规划职业生涯、选择合适的成才路径。积极宣传国家职教扶贫的政策,加大职业学校招收乡村学生的力度,帮助农村孩子学习掌握职业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致富之路;让农村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巩固职教扶贫的成果。(2)增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振兴乡村经济技能人才培养能力。要把连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对照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扩大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充实教学设施,提高职业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能力。要积极发展与连州市乡村振兴发展绿色产业有关的专业,如旅游、康养、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等,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吻合度。(3)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活力。紧密结合连州乡村经济的发展,重点开展与旅游、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康养服务等相关的职业培训,发挥“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开展烹饪培训,开展适应企业需要的职业培训。积极面向乡村从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适应其就业需要,尤其是要为脱贫户“两后生”提供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帮助脱贫户“两后生”实现技能成才、技能致富。4 .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文明城市建设重视在乡村开展成人教育、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等,积极发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广泛开展农民实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文化培训,促进乡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乡村中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积极开展全民科学素质教育,营造乡村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形成崇教好学的良好新风尚,增强农民的学习意识、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加强乡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构筑服务“三农”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不断提升乡村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建立适合乡村特点的家校社共育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在乡村开展家长教育,通过手机或互联网沟通互动平台开拓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多途径宣传家教理念,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新型学校、家长、社会合作育人方式,促进家校共育。鼓励社会力量到乡村办学,鼓励乡村各种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I,多渠道多途径拓展乡村教育资源,创造乡村便民学习条件,推动乡村学习型社会建设,增强乡村的文明建设,提升乡村的凝聚力和影响力。5,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专业化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各项制度,完善学校岗位设置,教育部门在岗位总量内,根据实际及时调整乡村学校岗位数量。建立完善的教师聘用机制、多渠道补充乡村学校教师机制、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任教机制,通过“银龄讲学计划”招募退休教师、有计划选送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到相应师范类院校进行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不断补充乡村紧缺师资。为乡村学校配足师资,小规模学校配备不少于2名教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齐配足生活老师、卫生保健人员、安保人员。建立完善区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流动的刚性约束机制,确保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比例达到省的要求。(2)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在业务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培训经费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全面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满足教师走教、轮岗、支教等需求。加强乡村教师在职培训,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提升渠道。全面提高乡村校长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实施“强师工程”和“乡村校长研修计划”,通过联合培训、联体研修、联动科研、开发共享课程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提升乡村学校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领导水平,促进一批乡村校长成长。通过市级名师带教、市教研员带教、帮扶学校骨干教师带教等多个层次,为青年教师分层配备指导教师,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事业情怀与职业境界,提升课程实施力、课堂效能,形成“专家引领、任务驱动、同伴互助、研训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加大对全科教师、音美体等学科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组织富余学科教师参加全科教师培养计划。进一步扩大乡村学校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的培养规模,建立一支乡村“三名”工作队伍。市本级骨干教师培训优先考虑乡村学校教师,在名校长和名师培养对象遴选中,对在乡村学校专职从教3年以上的予以优先考虑。(3)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完善乡村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健全奖惩制度。建立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创新乡村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对乡村教师先进事例的宣传,增强乡村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4)加大乡村教研工作力度。建立城乡教研工作联盟,以城带乡开展集体教研。保障乡村学校常规教研活动数量和质量,小规模学校教师每学年参加本片区集体教研活动的机会不少于活动总量的80%。培养乡镇初中兼职教研员和小学全科型教研员,增强引领和指导能力。建立教研员联系和指导乡村学校制度,对乡村学校实行蹲点式教研。给予乡村教师更多上公开课或汇报课的机会,促进乡村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逐步提高。(5)积极提高乡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学设计作业量,积极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质量分析与评价,精准指导学校教师开展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远程教学资源平台,发挥信息化的精准教育帮扶作用,让每一所乡村学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行动方案二:连州市学前教育办学水平提升计划进一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城镇幼儿园学位不足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进一步改善乡村幼儿园办园条件,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规范办园行为,全面提升连州市学前教育办学水平。1.增加学位供给,满足入学需求通过新建、迁建和改扩建一批幼儿园,不断增加学位,确保满足适龄儿童学位需求,切实消除大班额。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8%以上;到2025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以上,我市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量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市区流动,市区学位需求将会日益增加;国家二孩政策已全面实施,未来适龄儿童将逐年增加。为此,要加大幼儿园规划建设力度,落实每个镇(乡)办好1所以上中心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幼儿园。预计到2025年,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7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3所、民办幼儿园47所),基本满足学前教育学位需求。2,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确保达到“5080”目标根据国家学前教育公办园幼儿占比要达到50%,公办园与普惠园幼儿占比要达到80%的要求,结合我市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需增加公办园学位。通过对现有幼儿园进行迁建、扩建和改造,继续推进我市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以及加强对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设施管理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以增加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供给。新建幼儿园重点在市区建设,从而解决市区及部分镇(乡)学前教育优质学位紧缺的问题和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十四五”期间,通过改、扩建和新建幼儿园等方式,共计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3000个以上。贯彻落实连州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工作细则,逐年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将全市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比例和办园质量作为奖励和支持的依据,对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3 .加大规范园建设力度,规范办学行为认真落实广东省及清远市有关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的要求,大力推行规范化幼儿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在园舍建设、设施设备、人员配备、园务管理、队伍建设、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家园共育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幼儿园依法规范办园行为,落实安全卫生责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快乐和谐园区,健全家园共育机制。加大依法办学审查力度,防止出现“无证办园”现象。开展“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的认定工作,强力推进民办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确保规范化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全市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到90%以上。4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以连州市申报学前教育“安吉游戏”推广国家级实验区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落实科学的保教理念和方法,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着力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幼儿园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学校附设幼儿班的管理,确保农村学校附设幼儿班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幼儿园帮扶制度,发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幼儿园间共同发展。5 .健全聘用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职员编制标准和岗位设置标准,实行教职员编制全市统筹和动态管理,每年招聘一批幼儿教师补充到公办幼儿园任教,着力解决教师缺编和教师老龄化问题。制定连州市公办幼儿园编外临聘人员管理办法,规范编外临聘人员管理。采取幼儿园教师交流轮岗的办法,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每年交流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使市区内园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逐步推进园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和完善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聘用、工资待遇的指导制度和待遇奖补机制,落实幼儿园“民办公助”资金工作,提高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待遇。6 .完善督导评估,提高保教质量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推进幼儿园质量评估工作。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健全教研指导网络,整体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连州市幼儿园保教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机制,选拔优秀的幼儿园骨干教师担任幼儿教育教研员。加强对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的督导。开展本市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确保我市2025年前完成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学前教育督导评估。7 .落实各方职责,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经费只增不减。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进一步调整与完善资金投入的结构和比例,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建立适应本地居民收入水平的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的分担机制,合理确定政府、家庭分担比例,制定合理的学前教育收费标准。各镇(乡)人民政府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承担起政府办学的主体责任。当地政府负责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和配套设备设施,负责辖区内幼儿园用地和校门、围墙、基础工程建设,确保增加幼儿园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规划落到实处。行动方案三:连州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发展提升计划根据连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关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对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继续实施连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发展规划(2020年-2024年),加大农村学校薄弱环节改造力度,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继续分期实施连州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规划,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逐步实现区域内校际资源优质均衡配置。到2025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小学15.3tf以上、中学19.6米以上;生均校舍(不含宿舍)建筑面积小学不低于5.1itf,初中不低于6.8Itf。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要求。普通教室和其他功能场室全部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基本达到国家和省的配备标准,每4个平行班配1套,分组实验仪器按2人1组配备;学校采用信息化等科学手段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并有效使用。生均图书册数小学25册以上,初中35册以上,高级中学45册以上,完全中学40册以上;每年生均新增图书少于1本;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教职员与学生比小学为1:19,初中为1:13.5);按国家和省规定配备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保健)等教职员。6个班以下的教学点、非完全小学每班不少于1名教师。2 .科学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适应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流动等因素,科学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学位紧缺的城区学位,在连州市城区新建或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结合连州市实施的校车服务,把距离远、条件差、学生少的农村教学点实行撤销或合并,引导这类学生到附近或寄宿制学校就读,同时按照方便学生上学、不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保证教学质量的原则,合理规划学校服务半径,保留并办好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努力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实施连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发展规划(2020年-2024年)连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实际情况及时进一步优化。3,增加学位供给,满足入学需求按照学位配置标准科学测算学位需求。要以城镇小学、初中学校千人学位数分别不低于80座、40座为标准,统筹考虑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计生政策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中小学校服务半径、建设标准和教学保障能力等因素,对区域内未来5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时间空间变化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对城区、乡镇等区域尤其是城区的新增学位需求和缺口情况进行分年度、分学段全面测算,作为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分期规划建设的依据。落实连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发展规划(2020年-2024年),加快校舍建设,对学位紧缺区域,抓紧落实学位增加措施。新建一批中小学校,至2024年,新建学校增加4560个学位。通过改建、扩建的方式,在原中小学增加校舍建筑面积23650后,新增8312个学位。4.重视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补齐发展“短板二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以下简称“两类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达标率100%,班额达到省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率100%。乡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不低于85%o70%以上的镇(乡)实现校园专线运行。乡村学校100%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图书及设施设备及时更新维护,保证日常使用。5,创新办学模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名校教育集团和城乡结对帮扶共同体,将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学校或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校、不同空间区域的学校,组建为教育发展共同体,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通过优质学校输出办学理念、文化品质、管理模式、课程资源、干部教师等方式,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共同发展,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促进全市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打造一批管理运行比较成熟的帮扶式、联盟式和集团式共同体,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参与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共同体建设,形成管理科学、运行高效、质量提升的全市义务教育协同优质均衡发展新模式。6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教育网络提速扩容工程。网络多媒体普通教室占普通课室总数的90%以上,普通课室逐步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每位教师配备一台个人专用计算机(或者手持终端);百名学生教学用终端数20以上;80%教师、80%课程使用班班通多媒体平台教学,多媒体授课比例达10%以上。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骨干体系,建设一批数字校园和信息化中心学校。7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分配,提高课程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加强学科内及学科间的整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积极推进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系统设计中小学地方综合课程、综合实践和创新教育课程,增强课程的基础性、适宜性、可选择性和教学吸引力。制定中小学学科质量标准和常规教学管理规范,建立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倡导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改进优异学生的培养方式,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大力支持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机会。8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落实各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合理核定各类教职工编制总量和岗位总量,建立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及时补足配齐教师。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建立健全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着力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村小教学点采取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编制存量,提高使用效益。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制度,以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为重点,构建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推动交流轮岗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整合市级教师培训资源,建好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确保全市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任务完成率达到100%;加大乡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预计2021年至2024年,新增加教师1116人。9 .解决学校实验员紧缺问题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中学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清远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清远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清远教函(2020)121)和广东省中小学等级学校实验室建设标准要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连州市中小学校实验室管理员100名,以促进我市基础教育实验室建设,提高学校实验开出率,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行动方案四:连州市推进普通高中全面提升行动计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提高优质学位供给水平。要根据人口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状况,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合理规划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布局。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求,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校舍和附属设施,配齐必要的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确保满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求。加强连州中学、连州市第二中学等校园硬件建设。连州中学新建学生宿舍一栋,新增床位900个;升级学校饭堂食品安全等级,完善课堂教学设备设施、实验仪器及药品,新增、添置图书。连州市第二中学按照广东省一级学校建设标准,新建学生宿舍一栋,新增床位1500个;新建学生饭堂一栋,新建地理园、生物园,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着力实现连州中学、连州市第二中学办学条件标准提质促优,使之达到优质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2 .推动特色学校建设,打造优质高中名校。以课程为主要载体,大力培育高中学校的办学特色。紧扣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紧紧地抓住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线,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重组学习内容,改变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适应高考综合改革,探索发展具有北部山区特点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式,力争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教师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果,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和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连州市普通高中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动特色示范校建设。连州中学和连州市第二中学错位发展,连州中学要以省内普通高中名校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带动连州市普通高中的整体发展。在人文、数理、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发展特色项目,各校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学特色,加大特长生的培养力度,促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动适应高考招生模式的变化和学生自主长远发展。各学科参加广东省合格性考试合格率达到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要求,高考成绩逐年突破。要以省内普通高中名校的水平进一步加强连州高中的内涵建设,发挥连州中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连州以及三连地区的普通高中发展,进一步提升连州市普通高中的影响力,提升连州高中学校对优秀生的吸引力,降低优秀生流失率。3 .积极改革育人方式,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和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力争建设高质量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建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进一步创新育人模式,建立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任务导向的知识情景,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启发、讨论、参与式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积极开展新高考形势下高中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围绕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探索推进分类分层教学,积极稳妥开展选课走班,完善高中各学科教育教学与新高考的全面对接并轨,建立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并有效运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加强选课指导,确保教学组织有序开展。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涯规划指导,探索学生生涯体验的多种途径,对学生课程选修和专业报考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做好学生发展指导。推进普职融通,探索实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建共享。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统筹衔接,推动教、考、招等各环节形成育人合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校内评价或考试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加强过程评价,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评价模式,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4 .紧抓教师专业化建设,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优化编制结构,采用多种形式充实普通高中教师队伍,重视保障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分层分类教学的师资需求。支持普通高中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紧缺学科教师。加强双(多)学科专任教师的培养,以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加大市级统筹力度,逐步建立普通高中教师调配和教师交流轮岗机制,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普通高中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教师师德表现、工作绩效、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指标评价教师。完善绩效工资制度,科学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充分考虑课时、岗位工作量、岗位职责和教师专业素养等因素,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力提升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普通高中教师比例。认真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全员培训工作,提升校长办学治校、推进课改教改的能力,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省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辐射作用,打造一支引领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种子”教师队伍。5 .加强高中教育的教研力量。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在实践中转化落地等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要积极借助广清帮扶的契机,发挥广州名优高中在高中课程教学研究的帮扶作用,加强和完善自身教研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教研模式创新,发挥教科研力量对普通高中教学及课程改革工作的专业支撑和指导作用。6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理念重塑、流程再造、模式重建、结构重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精准、个性的新型课堂,实现教与学流程再造。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跨学科学习,鼓励学校与高等学校、知名科技创新型企业合作建设创新空间,开展STEAM/STEM、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育模式。利用大数据开展高中学业质量、教师发展、教学测评和督导评估,对教育教学进行持续性改进。积极推进高中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形成以智能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7 .加强高中教育的交流和协作,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进一步发挥广清对口帮扶作用,拓展交流协作平台,借助广州优质普通高中的资源,继续办好合作冠名班,合作开展培训师资、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实行互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带岗、跟岗学习。积极引进粤港澳地区名校合作办学,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加大帮扶协作力度,促进我市普通高中在学校管理、育人方式、教育教学、师资培训、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改革和提升。积极探索与高等院校协同育人的办法。开展高中教师与高校交流互访制度,普通高中学校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到高校访学进修,邀请高校知名教授进入普通高中讲学授课或指导学生发展;争取高等院校和我市普通高中联合开展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研活动,借助高等院校的力量共建教育资源,建设具有连州特色的特色课程,合作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培育学科带头人,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培养高中学生的职业意识与专业兴趣,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连州普通高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粤港澳、省内外乃至国际的交流合作,争取高中学校与国外学校结对交流,建立校际交流合作机制。积极支持教师、校长参与省内外、国际间教育科研合作及培训,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实施,促进自身课程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五:连州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以清远市贯彻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提高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动我市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实施连州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1.总体要求和目标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入珠融湾”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连州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尽早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2.任务与举措(1)实施职业学校扩容计划,加大职业教育学位供给。加强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

    注意事项

    本文(连州市教育质量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