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ppt.ppt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一般生理特点,平软,斜经约为2.5X2.5c,突起,乳房可摸到结节,红润、胎毛少,较短,呈外展屈曲位。身长4750cm,足底有较深的足纹,指(趾)甲已达指端皮肤边缘(男婴睾丸多数已降到阴囊。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新生儿 是指从出生至28天内的婴儿,膨隆而柔软,肌肉紧张度好,出生体重分类,正常出生体重4000克出生体重2500克,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巨大儿出体重 4000克,各系统表现,a、呼吸表浅,节律快,以腹式呼吸为主,要保持呼吸道通畅,b、心率波动大,100-150次/分,新生儿血流的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和内脏,四肢较少故四肢易发冷末梢易出现青紫。新生儿皮肤薄而血管丰富,极易感染,因此要保持皮肤清洁。,d、脑相对较大(占体重10%20%),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温觉发育良好。痛觉、嗅觉发育较差。护理过程中要反复刺激其感觉功能,新生儿抚触能给予早期的保健,尽早开发其智能。,c、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壁较薄有利于吸收,但也不利于有害物质的排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差,易发生溢奶和呕吐。故应尽早开奶。,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容易散热,极易出现“脱水热”和硬肿症,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合适的室温25。注意避免过热和过冷。,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生后23天出现皮肤和粘膜黄染,7天内达高峰,1014天逐渐消退。早产儿可34周退,纯母乳喂养有时可达30天左右。病理性:出现时间早,一般在24小时内,且不易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b、生理性体重下降:,初生时,水分丢失多而摄入少,造成体重下降,生后34天内体重逐渐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9%10%,一般710天恢复体重。喂养得当会很快恢复及增加体重。,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日常观察内容,体重:经常测体重,体温:36-37.2,面色:红润、平静,呼吸:40-60次,反应:灵敏、适度,新生儿生理,消化道:开始胃容量30ml,两周后加到50ml,胃水平位故喂后要拍嗝。出生后12h排便,24-48小时不排便应检查肛门和腹部,查看是否有肛门闭锁或其它异常,泌尿系:一般生的过程中或生后2h内排尿,99%的48h内排尿,最初1天排尿4-5次,1周后每天20次左右,奶粉浓也不排尿,循环:血液多在体内,故皮肤发凉,手脚容易出现青紫,保暖后消失,心跳快120-140次,新生儿生理,正常情况下需水量:生后的2天30ml/kg体重,第3天50ml/kg体重,第4天70ml/kg体重,第5天-第7天80-100ml/kg体重,第7天以后100-150ml/kg体重,体温调节: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快,寒冷季节注意保暖、进食要适当;环境温度过高,水分供应不足可以起脱水热。,神经:足月新生儿的一切动作都是自动产生的无条件反射,如睁眼、闭眼、吮吸、吞咽、啼哭、打喷嚏。感到饥饿、寒冷或身体其他不舒服时就哭闹,这种哭闹是生理需要,是消极情绪的发泄。味觉、触觉、温度觉敏感,(温暖时兴奋,冷热时不安)痛觉迟钝,视觉和嗅觉较弱,3-7天后听觉增强,听到声响会眨眼,新生儿全身护理,新生儿全身护理,眼睛护理:防止异物进入新生儿眼内,检查新生儿视力是否异常,1、仰卧,用绳系一红色线球举在小儿眼前上方20ml处,看是否会盯着看,2、拿一支笔突然移向小儿面部,小儿会眨眼,3、用一手电照小儿眼睛,可见瞳孔突然缩小,证明有对光反射,新生儿全身护理,新生儿全身护理,脐部护理,断脐后24小时基本干枯,逐渐脱落一般需3-7天。脐带脱落后,创面稍有湿红。,每次洗澡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根部,如有渗出物时用4%的碘伏消毒。,脐带残端结痂后自行脱落,勿人为干预。脱落后仍有分泌物可用75%酒精消毒,新生儿全身护理,四肢护理:正常新生儿的姿势都是呈英文“W”和“M”状,是肌张力正常的表现。罗圈腿是由佝偻病所致因此不要限制婴儿自由活动,不要捆绑四肢。,生殖器官护理:1、女宝宝:不要扒开阴唇清洗内部,只清洗包尿布区域。a、纸巾擦去粪便,清水擦洗小肚子-大腿根部所有皮肤褶皱,由上向下、由内向外 b、举起双腿,清洗外阴,由前往后,防止肛门内细菌进入阴 道,不要清洗阴唇里面 c、清洁肛门然后屁股及大腿,向里洗至肛门处 d、用纸巾擦干后让她光屁股玩一会,使臀部暴露与空气中 e、在臀部涂上护臀霜,不用爽身粉,新生儿全身护理,2、男宝宝:不要清洗包皮内,阴囊过大时,及时对光检查,(光线调暗手电照射,透光是阴囊水肿,不透光是疝气a、男宝宝一般开包撒尿,因此解开后仍将尿布停留在阴茎上几秒b、纸巾擦去粪便,清水擦洗小肚子-大腿根部及阴茎部所有皮肤褶皱,由里向外。清洁睾丸下面时,用手指轻轻将睾丸往上托住c、清洗阴茎时注意不要拉扯阴茎皮肤d、举起双腿,清洁肛门及臀部,大腿根也要清洗e、擦干后在臀部涂上护臀霜,新生儿全身护理,臀部护理,宝宝为什么会有红屁股?宝宝皮肤嫩,油脂分泌较成人少,皮肤保护膜易受损,导致皮肤发红、发炎引起尿布疹。主要表现:屁屁红肿发痒,刚开始,仅在每侧臀部有“胭脂样”红晕,继而出现丘疹、脱屑或小水泡,严重时出现皮肤溃烂和细菌感染红屁股主要形成原因:1、大小便后未及时清洁,导致屁股受到尿液和粪便中的细菌刺激2、平凡用纱布和水清洗小屁股,洗去皮肤上的天然皮脂,破坏宝宝皮肤的天然保护膜3、尿布质地粗糙或洗涤不净,刺激皮肤4、由于腹泻造成大便次数增多,新生儿心理护理,培养新生儿良好的睡眠习惯一昼夜大约需要14-18小时的睡眠,越小时间越长。睡眠不好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俗称“闹觉”。严重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生长停滞、抵抗力下降。怎样培养新生儿良好的睡眠习惯?1、养成夜间不吃奶,给宝宝安排较长的夜眠时间2、要培养宝宝自然入睡,定时睡眠,新生儿心理护理,与宝宝建立良好的沟通多与宝宝说话,要时刻告诉宝宝我们在做什么,让宝宝尽快熟悉你的声音和你做护理时的力度让宝宝产生安全感,新生儿心理护理,宝宝吮吸手指有益于大脑发育很多妈妈会担心吮手指是不安全、不卫生的。但是儿科专家认为宝宝吮手指不仅是感知能力等智力发展的表现,还是自我安慰的途径,对宝宝大脑的发育十分有益。不过要注意宝宝手、脸的卫生,不要将脏东西吸入口中,尽量避免碰触宝宝手指。,新生儿健康的10大标准,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6、新生儿出生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2-3周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新生儿疾病预防,新生儿疾病特点,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被忽视。病情严重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新生儿肺炎分类:1、吸入性肺炎:羊水、胎粪、乳汁吸入导致 2、感染性肺炎:宫内感染、生后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哭闹、口唇发紫、鼻翼发青、口吐泡沫、体温升高、严重时呼吸急促、皮肤发紫、甚至出现窒息。,治疗:1、保暖-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 2、营养-病情轻者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防止呕吐、误吸。重者鼻饲喂奶,不能进食 3、液量每天60-80ml/kg,预防: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减少呼吸道感染,坚持母乳喂养,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低血糖症低血糖可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出现。糖尿病和妊高症的产妇所生的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时间越长对脑的影响越大。症状:嗜睡、手足震颤、对外界反应差、哭声弱、面色苍白、心跳快、昏迷预防措施:葡萄糖粉10g加入30ml温水中给新生儿喂服,症状可迅速缓解,如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硬肿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与水肿,早产儿发病率高。表现:体温降至35,全身皮肤发凉,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严重者苍白而青紫。开始不吃奶、哭声小,吮吸吞咽能力差,严重四肢不能活动,心跳慢,呼吸困难、尿少,鼻出血、吐血而死亡。硬肿发生顺序: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预防措施:注意保温,加强喂养,注意观察,及时治疗,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脓疱疹又称新生儿天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感染源多来自母亲、月嫂、医务人员,其次是宝宝的衣物、尿布、包被。表现:大多发生于皮肤皱褶处、包尿布区域、头面颈部。脓包有小米粒大小,周围基地红,大多在生后1周发生。治疗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对育婴室、患儿衣物进行消毒。2、及早应用抗生素3、局部应用碘伏消毒,或红霉素软膏涂抹。如果小脓点逐渐增多,精神差,不爱吃奶,面色也不像原来红润,就马上就医排除败血症预防措施:1、接触宝宝之前洗手2、注意宝宝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及尿布3、母婴用品要分开,产妇也要经常换衣物,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脐部感染症状:轻度发炎时,脱落创面有少许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严重时,脐部脓肿,伴有发热、哭闹、呕吐、拒食等表现。治疗:每天消毒2遍,用75%酒精,发炎时用4%碘伏消毒注意事项:1、不用脐粉和龙胆紫,脐粉黏着脐带残端影响脐带脱落,龙胆紫只起干燥作用2、洗澡后涂爽身粉不要落到脐部3、脐部保持清洁干燥,洗澡后75%酒精消毒4、尿布不宜过长,污染脐部,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湿疹症状:外形是很小的斑点状红疹,发生在任何部位,分散或密集在一起,一般由面部开始,流黄水,干燥时结成黄色痂盖。预防措施:1、避免过量喂食,防止消化不良2、减少致敏源,不母乳的宝宝应选择糖分少的奶粉3、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患湿疹,母亲应暂时停进食引起过敏的食物日常护理:1、不用碱性肥皂,不给宝宝用任何护肤品2、不穿化纤、羊毛衣服,以柔软浅色的棉布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3、为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可用软布松松包裹双手4、头发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的痂皮,可图消过毒的食用油,第2天再轻轻擦洗5、湿疹发作时,不做预防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湿疹可使宝宝奇痒难忍、夜不成眠、烦躁不安。可使用无激素类的药物消炎、止痒,百多邦点涂。,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鹅口疮症状:口腔黏膜上长出奶块或稀粥残渣样,不易擦掉,严重时,布满口腔两侧、舌面、上腭病因:霉菌感染1、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稍有擦损,就容易感染2、使用餐具被污染,母亲患有霉菌感染是主要传染源表现:吃奶时哭闹、口气热、流口水、烦躁治疗:制霉菌素片压成粉末白开水化开涂口,每天5-6次;棉签蘸龙胆紫涂口,每天1-2次预防:1、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冲去留在口腔中的奶汁2、喂奶前擦净奶头,双手也要洗净3、宝宝用的餐具,应煮沸消毒后使用,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发热原因:出感染因素外,环境过热、失水均可引起发热表现:体温超过37.5,伴有面红、烦躁、呼吸急促、吃奶时出热气、手脚发热处理方法:1、调节室温至22-24,减少包被增加散热,保持环境安静、通风良好。2、多喂温水或葡萄糖,加快新陈代谢3、体温升至39可给宝宝物理降温,避开耳廓、前胸、阴囊、足底,不采用酒精4、发热严重者及感染引起的发热应及时就医5、禁用退烧药,新生儿常见疾病,影响新生儿智力的几种疾病核黄疸:又称黄疸性脑病,体内胆红素过高所致脑膜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由于细菌及毒素直接侵犯脑细胞组织使脑细胞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产伤引起颅内出血:由于头颅内手压式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部位脑细胞血液循环受阻,使脑细胞坏死轻度窒息:刚出生时没有呼吸或心跳很慢,抢救及时不会有后遗症,不及时会使脑细胞因缺氧而受到损伤,怎样给新生儿喂药,喂服方式1、使用滴管将药液吸满后把管口放在宝宝口腔黏膜和牙床间慢慢的滴入,速度随宝宝吞咽速度缓慢进行2、使用奶瓶奶瓶面积大,药液不免会粘到瓶内,为保足够药量,应用温水冲瓶再喂3、使用小勺头偏向一侧,把装有药液的小勺紧贴嘴角,直接慢慢倾入全部咽下后再喂第2口,喂药后再喂几口清水新生儿用药注意事项1、注意解热镇痛剂的使用避免使用可引起青紫症、贫血2、注意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四环素/黄斑牙;氯霉素/白血病;新霉素/耳聋3、尽量少用药,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接种卡介苗的护理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出生后24-72小时内接种,在左上臂外侧。接种后2-3天可见小红点样的针眼,几天后和正常皮肤一样。宝宝快满月时注射部位出现反应。反应顺序红肿小脓包破溃流脓结痂脱落瘢痕注意事项1、不要用手触摸,保持局部清洁干燥。2、接种后3天内不洗澡,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安排出生后、1个月、6个月接种部位:三角肌外侧皮下注射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97.13%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时间安排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生后15-20天接种第2针。和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70-90%不宜接种的情况:1、体温超过37.5或体温不升者2、早产儿、低体重儿及严重窒息的新生儿3、皮肤化脓、全身湿疹预防接种后的护理:1、发热处理与一般发热相同,注意多喂水2、不可用手揉注射部位3、若宝宝精神状态不好、拒食、嗜睡,应及时就医,新生儿疾病防治与筛查,阴性,苯丙酮尿症,病因:该病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造成的,若能及早发现并服用特殊配方奶来避免过多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物的堆积,即能预防此类疾病造成恶果。症状:临床症状是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头围较小,半数有抽风,体格和智能发育迟缓。皮肤及毛发的颜色变淡,汗液,尿液有霉臭味或鼠尿味。由于该病的症状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并不会出现,所以,筛查可在症状未出现前就发现,以达到早期治疗和预防的目的。治疗:以低苯丙氨酸饮食为原则。若能早期发现,于陈升2个月内给予患儿特殊配方奶粉,并避免食用过量的苯丙氨酸食物。因苯丙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为维持患儿生长,可以每日给予苯丙氨酸30-60mg/kg(体重),但须定期抽血检验血中及尿液中苯丙氨酸的含量,每半年定期做一次智力发展评估及体格发展评估。,新生儿意外损伤的防护,防治烫伤使用热水袋是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水,不能直接与宝宝皮肤接触。洗澡时注意水温,盛装热水的容器、取暖设施注意摆放。喂奶时注意奶的温度,温度适宜,避免烫伤。防止窒息不要搂着宝宝在一个被窝睡觉,母亲不能躺着给宝宝喂奶,人工喂养时注意奶嘴的大小,刚出生的宝宝不能仰卧位睡觉。防止外伤家中不能养小动物;带小手套时注意松紧,避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防新生儿跌撞伤抱孩子时一定要抱牢;洗澡时手要抓紧宝宝;训练时小心失手跌伤宝宝防新生儿手指发黑、坏死由于布丝、线或其他线状物缠绕手指或足趾而造成远端缺血坏死,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