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知识.ppt
,登革热防控知识,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登革热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威胁着全球2亿以上人口的健康,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其中90的病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平均的死亡率为5,死亡在2万人以上,它是仅次于疟疾的重要热带病。,登革热的危害,近二十年来,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不仅在东南亚流行趋势加重,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复燃。登革出血热由于症状严重,死亡率高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登革热的危害,我国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还引发了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611月),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今年7月以来,广东、云南等地相继发生登革热疫情,特别是广东省广州市报告病例数持续上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并以本地病例为主。据广东省卫计委通报,截至10月12日零时,今年广东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0325例,累计死亡病例6例,广西卫计委通报截至10月2日24时,广西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03例(桂林为4例),死亡病例报告。,登革热的类型,古典型登革热:高热、头痛、极度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登革热的类型,登革出血热:以高热、出血(如出现牙肉和鼻孔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白纹伊蚊也叫花斑蚊,是一种白昼活动、喜好人血的蚊子。伊蚊多在室外吸血攻击人。它们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积水中孳生,如花盆、缸罐、轮胎、树洞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轮胎积水是花斑蚊喜好的孳生地。,正在吸血的雌性伊蚊,专家在旧轮胎中发现不少积水及伊蚊虫卵,专家在花鸟市场检查水培植物里是否有幼蚊,蚊的生活史,蚊的发育为完全变态经四期,即卵、幼虫、蛹及成虫。,生活习性:,雌蚊才吸血,居室内外2.5厘米以上深的积水都是蚊子的理想孳生地,登革热的临床症状,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3940。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登革热的临床症状,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皮下出血点等,登革热病人胸前的皮疹,登革热的临床症状,有出血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克。,表浅淋巴结肿大。,登革热的临床症状,登革热出血热的病人皮下淤血,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登革热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健康人,伊蚊,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喜欢在日间叮人,尤其是日出后两小时及日落前数小时。如果患者在刚发烧前至 退烧期内(大约六至七天)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而传播开去。接触患者是不会被传染的,怎样预防登革热,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预防是防制登革热的关键措施。环境治理,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爆发流行的一个有效手段,需要持之以恒。,怎样预防登革热,要注意盖好储水容器,花盆及水生植物每星期至少换水一次,切勿让花盆底盆积水,翻缸倒罐,消灭一切蚊子幼虫的孳生地。,怎样预防登革热,适当丢弃空瓶子、空罐子,填平凹陷的地面,怎样预防登革热,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点蚊香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涂防蚊水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登革热类似症状要马上到医院就诊,注意个人防护:,广西壮族自治区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简要解读,一、组织措施及部门职责:,(一)卫生行政部门。1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定救治医院,组织相关药物、试剂、物资的储备与调拨。2组织开展登革热疫情监测,疫情分析和预测,向政府提出预警报告。3组织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登革热防控。,(二)疾控机构1开展登革热监测,包括疫情监测与媒介监测(成蚊密度、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等)。2负责开展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预防控制的措施与建议,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与指导。3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分析评估疫情动态,预测发展趋势。4指导、评价灭蚊和清除孳生地的效果。5负责疑似登革热病例、伊蚊媒介的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6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风险沟通。,(三)医疗机构1负责培训医院内医护人员,及时诊断隔离救治病人,减少死亡病例。2采集病例样本,进行登革热相关监测或送检。3报告疫情信息。协助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4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院内的防蚊灭蚊工作。(四)卫生监督机构 监督医疗卫生机构疫情监测、报告和传染病防治执法情况。,二、疫情报告,(一)报告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无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疫情报告,(一)报告要求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网络报告。,二、疫情报告,(二)相关定义1.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不在本地的病例。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2.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二、疫情报告,(二)相关定义3.登革热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4.疫点:是指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二、疫情报告,(二)相关定义5.疫区:是指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乡镇划为疫区。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或根据地理区域划定。,三、防控措施,原则:科学防控,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减少危害。(一)发生输入性疫情(二)发生本地疫情,三、防控措施,(一)发生输入性疫情防控重点是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在境内的停留地点,落实清除孳生地、蚊媒密度调查、卫生宣教、喷药灭蚊及疫情监测等防治措施,做好传播风险评估。1卫生行政部门。(1)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组织药物、试剂等物资的储备与调拨。(2)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培训医务人员。2疾控机构。,三、防控措施,(一)发生输入性疫情3医疗机构。(1)救治病人。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2)病例救治与管理。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病人治疗、卧床休息地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有条件的或重症病人要住院治疗并做好防蚊隔离。登革热病例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三、防控措施,(一)发生输入性疫情3医疗机构。(3)防蚊隔离室要求。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蚊帐,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范围内每周杀灭伊蚊成蚊和随时清除伊蚊孳生地。(4)采样。及时采集病人(疑似病人)血清,急性期(即发病5天内)与恢复期血液5ml以上分离血清送检。4.卫生监督机构。,三、防控措施,(二)发生本地疫情3医疗机构。做好病例救治与管理,设置防蚊隔离室,按规定采样。暴发疫情,病例较多时,应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点。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四、标本采集,.病人血清标本由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采集,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ml。尽早采集发病一周内的急性期血清,并在发病后第34周收集第二份血清标本,标本量至少5ml全血分离血清。在4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3天,长时间保存应存放在-70以下冰箱;标本储存管应为密封性好的螺口塑料管,以避免样品泄露;采集的同时填写标本送检登记表。.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和媒介伊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