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课后问题详解主编戴启勋.doc

    • 资源ID:8558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课后问题详解主编戴启勋.doc

    word第一章 钢的合金化原理1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来表示)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相;如 Mn, Ni, Co, C, N, Cu;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相。如:V,Nb, Ti 等。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Fex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 6)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 如 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2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a-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g-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能在a-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能在g-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答:(1)扩大相区:使A3降低,A4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a.开启相区:Mn, Ni, Co 与 -Fe无限互溶.b.扩大相区:有C,N,Cu等。如Fe-C相图,形成的扩大的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2)缩小相区:使A3升高,A4降低。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封闭相区:使相图中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圈,其结果使相区与相区连成一片。如V, Cr, Si, A1, Ti, Mo, W, P, Sn, As, Sb。b.缩小相区:Zr, Nb, Ta, B, S, Ce 等(3)生产中的意义:可以利用M扩大和缩小相区作用,获得单相组织,具有特殊性能,在耐蚀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广泛。4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相变温度等)的影响。答:答: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位置2)改变了共晶温度:(l)扩大相区的元素使A1,A3下降;(2)缩小相区的元素使A1,A3升高。当Mo>8.2%, W>12%,Ti>1.0%,V>4.5%,Si>8.5%,相区消失。 3.)改变了共析含碳量:所有合金元素均使S点左移。(提问:对组织与性能有何影响呢?)5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答:答:基本类型:MC型;M2C型;M23C6型;M7C3型;M3C型;M6C型;(强K形成元素形成的K比较稳定,其顺序为:Ti>Zr>Nb>V>W,Mo>Cr>Mn>Fe)各种K相对稳定性如下:MCM2CM6CM23C6M7C3M3C(高-低)6主要合金元素(V,Cr,Ni,Mn,Si,B等)对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影响的作用机制。答:Ti, Nb, Zr, V:主要是通过推迟P转变时K形核与长大来提高过冷的稳定性;W,Mo,Cr:1)推迟K形核与长大;2)增加固溶体原子间的结合力,降低Fe的自扩散激活能。作用大小为:Cr>W>MoMn:(Fe,Mn)3C,减慢P转变时合金渗碳体的形核与长大;扩大相区,强烈推迟转变,提高的形核功;Ni:开放相区,并稳定相,提高的形核功(渗碳体可溶解Ni, Co)Co:扩大相区,但能使A3温度提高(特例),使转变在更高的温度进行,降低了过冷的稳定性。使C曲线向左移。 Al, Si :不形成各自K,也不溶解在渗碳体中,必须扩散出去为K形核创造条件;Si可提高Fe原子的结合力。 B,P,Re:强烈的吸附元素,富集于晶界,降低了 的界面能,阻碍相和K形核。7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有何影响?答:合金元素的作用表现在:1) 对马氏体点Ms- Mf温度的影响;2) 改变马氏体形态及精细结构(亚结构)。 除Al,Co 外,都降低Ms温度,其降低程度:强CMnCrNiVMo,W,Si弱提高含量:可利用此特点使Ms温度降低于0以下,得到全部组织。如加入Ni,Mn,C,N等合金元素有增加形成孪晶马氏体的倾向,且亚结构与合金成分和马氏体的转变温度有关.8如何利用合金元素来消除或预防第一次、第二次回火脆性?答:1)低温回火脆性(第I类,不具有可逆性)其形成原因:沿条状马氏体的间界析出K薄片;防止:加入Si, 脆化温度提高300;加入Mo, 减轻作用。2)高温回火脆性(第II类,具有可逆性)其形成原因:与钢杂质元素向原奥氏体晶界偏聚有关。防止:加入W,Mo消除或延缓杂质元素偏聚.9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相关性与不同特点。答:二次硬化:在含有Ti, V, Nb, Mo, W等较高合金钢淬火后,在500- 600围回火时,在相中沉淀析出这些元素的特殊碳化物,并使钢的HRC和强度提高。(但只有离位析出时才有二次硬化现象)二次淬火:在强K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中淬火后十分稳定,甚至加热到500-600回火时升温与保温时中仍不分解,而是在冷却时部分转变成马氏体,使钢的硬度提高。相同点:都发生在合金钢中,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相对多,发生在淬回火过程中,且回火温度550左右。不同点:二次淬火,是回火冷却过程中Ar转变为m,是钢硬度增加。二次硬化:回火后,钢硬度不降反升的现象(由于特殊k的沉淀析出)10一般地,钢有哪些强化与韧化途径?答1)强化的主要途径宏观上:钢的合金化、冷热加工及其综合运用是钢强化的主要手段。微观上:在金属晶体中造成尽可能多的阻碍位错运动的障碍;或者尽可能减少晶体中的可动位错,抑制位错源的开动,如晶须 。(主要机制有:固溶强化、细晶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沉淀强化、时效强化、弥散强化、析出强化、二次硬化、过剩相强化 )2)韧化途径:细化晶粒;降低有害元素的含量;防止预存的显微裂纹;形变热处理;利用稳定的残余奥氏体来提高韧性;加入能提高韧性的M,如Ni, Mn;尽量减少在钢基体中或在晶界上存在粗大的K或其它化合物相。第二章 工程结构钢1 对工程结构钢的基本性能要什么?答:(1)足够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2)适当的常温冲击韧性,有时要求适当的低温冲击韧性;(3)良好的工艺性能。2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考虑采用低C?答:为提高碳素工程结构钢的强度,而加入少量合金元素,利用合金元素产生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利用细晶强化使钢的韧-脆转变温度的降低,来抵消由于碳氮化物沉淀强化使钢的韧-脆转变温度的升高。考虑低C的原因:(1)C含量过高,P量增多,P为片状组织,会使钢的脆性增加,使FATT50()增高。(2)C含量增加,会使C当量增大,当C当量>0.47时,会使钢的可焊性变差,不利于工程结构钢的使用。3什么是微合金钢?微合金化元素在微合金化钢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试举例说明。答:微合金钢:利用微合金化元素Ti, Nb, V;主要依靠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来提高强度;利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 高强度低合金钢微合金元素的作用:1)抑制奥氏体形变再结晶;例:再热加工过程中,通过应变诱导析出铌、钛、钒的氮化物,沉淀在晶界、亚晶界和位错上,起钉扎作用,有效地阻止奥氏体再结晶的晶界和位错的运动,抑制再结晶过程的进行。 2)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例:微量钛(w0.02%)以TiN从高温固态钢中析出,呈弥散分布,对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很有效。 3)沉淀强化;例: w(Nb)0.04%时,细化晶粒造成的屈服强度的增量G大于沉淀强化引起的增量Ph;当w(Nb)0.04%时, Ph增量大大增加,而G保持不变。4)改变与细化钢的组织例:在轧制加热时,溶于奥氏体的微合金元素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降低了发生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温度围,低温下形成的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更细小,并使相间沉淀Nb(C,N)和V(C,N)的粒子更细小。4低碳贝氏体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解:合金元素主要是能显著推迟先共析 F和P转变,但对B转变推迟较少的元素如Mo,B,可得到贝氏体组织。1)加入Mn, Ni, Cr等合金元素,进一步推迟先共析F和P转变,并使Bs点下降,可得到下B组织;2)加入微合金化元素充分发挥其细化作用和沉淀作用;3)低碳,使韧性和可焊性提高。第三章 机械制造结构钢1名词解释 1)液析碳化物:由于碳和合金元素偏析,在局部微小区域从液态结晶时析出的碳化物。2)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加工后缓慢冷却过程中由二次碳化物以网状析出于奥氏体晶界所造成的。3)水韧处理:高锰钢铸态组织中沿晶界析出的网状碳化物显著降低钢的强度、韧性和抗磨性。将高锰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温度围,使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然后水冷,获得单一奥氏体组织。4)超高强度钢:一般讲,屈服强度在1 370MPa(140 kgf/mm2)以上,抗拉强度在1 620 MPa(165 kgf/mm2)以上的合金钢称超高强度钢。2 调质钢、弹簧钢进行成分、热处理、常用组织及主要性能的比较,并熟悉各自主要钢种。答:成分热处理常用组织主要性能调质钢0.300.50%C的C钢或中、低合金钢淬火与高温回火回火S或回火T 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弹簧钢中、高碳素钢或低合金钢淬火和中温回火回火T 高的弹性极限,高的疲劳强度,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主要钢种:A.调质钢:按淬透性大小可分为几级:1)40,45,45B2)40Cr,45Mn2, 45MnB, 35MnSi3)35CrMo, 42MnVB, 40MnMoB ,40CrNi4)40CrMnMo, 35SiMn2MoV,40CrNiMo B.弹簧钢:1)Mn弹簧钢: 60Mn,65Mn 2)MnSi弹簧钢:55Si2Mn,60Si2MnA 3)Cr弹簧钢: 50CrMn, 50CrVA, 50CrMnVA (使用T<300)4)耐热弹簧:30W4Cr2VA (可达500) 5)耐蚀弹簧:3Cr13, 4Cr13, 1Cr18Ni9Ti (温度<400 )3液析碳化物和带状碳化物的形成、危害及消除方法。答:形成:均起因于钢锭结晶时产生的树枝状偏析;液析碳化物属于偏析引起的伪共晶碳化物(一次碳化物);带状碳化物属于二次碳化物偏析 (固相凝固过程中)危害: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大零件的淬火开裂倾向,造成硬度和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消除方法:1)控制成分(C,Cr%);2)合理设计钢锭,改进工艺;3)大的锻(轧)造比来破碎碳化物;4)采用高温扩散退火(1200左右)。 4说明易切削钢提高切削性能的合金化原理。答:钢中加入一定量的S、Te、Pb、Se或 Ca等元素,形成MnS、CaS、MnTe、PbTe、CaO-SiO2、CaO-Al2O3-SiO2等或Pb的夹杂物。在热轧时,这些夹杂物沿扎向伸长,成条状或纺锤状,破坏钢的连续性,减少切削时对刀具的磨损,而又不会显著影响钢材纵向力学性能。5.马氏体时效钢与低合金超强钢相比,在合金化、热处理、强化机制、主要性能等方面有何不同?合金化热处理强化机制主要性能马氏体时效钢1) 过大相区(Ni、Co);2) 时效强化(Ni,Ti, Al, Mo, Nb ,Mo);3) 为提高塑韧性,必须严格控制杂事元素含量(C,S,N,P)1)高温奥氏体化后淬火成马氏体(Ms:100150 );2)进行时效,产生强烈沉淀强化效应,显著提高强度。 固溶强化冷作相变强化时效强化高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塑韧性和缺口强度;热处理工艺简单;淬火后硬度低,冷变形性能和切削性能好;焊接性较好低合金超强钢1)保证钢的淬透性(Cr, Mn, Ni);2)增加钢的抗回火稳定性(V, Mo);3)推迟低温回火脆性(Si); 4)细化晶粒(V,Mo)。淬火 + 低温回火或等温淬火晶粒细化、沉淀硬化及亚结构的变化强度高;成本低廉;生产工艺较简单;韧塑性较差;较大的脱C倾向; 焊接性不太好。3 高锰钢在平衡态、铸态、热处理态、使用态四种状态下各是什么组织?为何具有抗磨特性?答:平衡态组织:+ (Fe,Mn)3C; 铸态组织:+碳化物;热处理态组织:单相p;使用状态下组织: 表面硬化层 + 部具有抗磨特性的原因:1)高冲击和强挤压下,其表面层迅速产生加工硬化,在滑移面上形成硬化层,即冷作硬化,使其具有抗磨性。2)加入2-4%的Cr或适量的Mo和V,能形成细小碳化物,提高屈服强度、冲击韧性和抗磨性。4 GCr15钢是什么类型的钢?这种钢中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碳和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其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答:高碳铬轴承钢 。C含量1%,Cr含量1.5%。C的作用:固溶强化提高硬度; 形成碳化物。Cr的作用:提高淬透性、耐磨性、耐蚀性预先热处理:(扩散退火,正火)+ 球化退火最终热处理:淬火 + 低温回火 +(稳定化处理 )8氮化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合金元素有何作用?答:合金化特点:钢中加入氮化物形成元素后,氮化层的组织有很大变化,在相中形成含有铬、钼、钨、钒、铝等合金元素的合金氮化物,其尺寸在5mm左右,并与基体共格,起着弥散强化作用。钢中最有效的氮化元素是铝、铌、钒,所形成的合金氮化物最稳定,其次是铬、钼、钨的合金氮化物。合金元素作用:加入Al(HV1000以上), V, Cr, Mo, W(HV900以下)可以提高表面硬度;加入Cr,Mn,Mo提高淬透性;加入Mo,V等可以使钢在高温下保持高强度;加入少量Mo,可以防止高温回火脆性。第四章 工具钢1从总体看,工具钢与结构钢相比,在主要成分、组织类型、热处理工艺、主要性能与实际应用方面各自有何特点?答:结构钢工具钢成分C:中低C合金元素:中偏低中高C合金元素:中偏低高C组织P(S,T),B,MM,S,T热处理退、正、淬、回火淬火回火综合性能强韧(热)硬,强应用工程或制造结构各种工具2采用普通素工具钢的优点是什么?局限性是什么? 答:优点:成本低,冷热性能较好,热处理简单,应用围较宽。不足处:1)淬透性低,盐水中淬火,变形开裂倾向大。2)组织稳定性差,热硬性低,工作温度小于200 。3什么是红硬性?为什么它是高速钢的一种重要性能?哪些元素在高速钢中提高红硬性?答:红硬性:在高的温度下保持硬度的能力。提高热硬性的元素有:W、Mo、V、Co、N (常与Al配合加入)。418-4-1高速钢的铸态显微组织特征是什么?为什么高速钢在热处理之前一定要大量地热加工?答:铸态组织:鱼骨状Le+黑色与白色组织铸态高速钢组织中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必须经过锻轧将其破碎,是其尽可能成为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7高速钢18-4-1的最终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什么高达1280?在加热过程中为什么要在600650和800850进行二次预热保温?答:加热温度高:为使奥氏体中合金度含量较高,应尽可能提高淬火温度至晶界熔化温度偏下(晶粒仍然很细,8-9级)。目标:淬火后获得高合金的M组织,具有很高抗回火稳定性;在高温回火时析出弥散的合金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使钢具有高的硬度和热硬性。一次或两次预热:由于高合金的高速钢导热性差,为防止工件加热时变形,开裂和缩短加热的保温时间以减少脱碳。8高速钢18-4-1淬火后三次回火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回火在组织上引起什么样的变化?答:目的:一方面,增强二次硬化效果;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利用二次淬火来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也间接地提高了性能。回火后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加碳化物。9高碳、高铬工具钢耐磨性极好的原因何在?抗氧化的原因为什么?第五章 不锈耐蚀钢1名词解释:1)晶间腐蚀:晶界上析出连续网状富铬的 Cr23C6引起晶界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贫铬区成为微阳极而发生的腐蚀。2)应力腐蚀:奥氏体或M不锈钢受应力时,在某些介质中经过一段不长时间就会发生破坏,且随应力增大,发生破裂的时间也越短; 当取消应力时,腐蚀较小或不发生腐蚀。这种腐蚀现象称为“应力腐蚀(破裂)”。 4) n/8规律:加入Cr可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但不是均匀的增加,而是突变式的。当Cr的含量达到1/8,2/8,3/8,原子比时,Fe的电极电位就跳跃式显著提高,腐蚀也显著下降。这个定律叫做n/8规律。2从电化学腐蚀原理看,采用哪些途径可提高钢的耐蚀性?答:1)使钢表面形成稳定的表面保护膜;2)得到单相均匀的固溶体组织;3)提高固溶体(阳极)的电极电位。3合金元素及环境介质对耐蚀钢的耐蚀性的影响。答:合金元素:Cr决定和提高耐蚀性的主要元素;Ni可提高耐蚀性;C与Cr形成碳化物,降低耐蚀性;Mn,N提高高铬不锈钢在有机酸中的耐蚀性;Mo提高不锈钢的钝化能力;Cu少量加入可有效地提高不锈钢在硫酸及有机酸中的耐蚀性;Si提高在盐酸、硫酸和高浓度硝酸中耐蚀性。环境介质:(1)氧化性介质如硝酸,NO3 是氧化性的,不锈钢表面氧化膜容易形成,钝化时间短。(2)在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中,由于介质中溶有的氧量较低,而SO4 又不是氧化剂,H+浓度又高,一般的铬不锈钢和Cr18Ni9型不锈钢难以达钝化状态,因而是不耐蚀的。(3)强有机酸中,由于介质中氧含量低,又有H+存在,一般铬和铬镍不锈钢难钝化,易被腐蚀。(4)在含有Cl*的介质中,Cl*容易破坏不锈钢表面氧化膜,穿透过并与钢表面起作用,产生点腐蚀。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与防止方法。答:原因: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主要是晶界上析出网状富铬的Cr23C6引起晶界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贫铬区的宽度约10-5cm,Cr<12%。在许多介质中没有钝化能力, 贫铬区成为微阳极而发生腐蚀。影响因素:a.C:C<0.03%时无晶间腐蚀;化学成分:加入Ti, Nb固C,使奥氏体固溶的C<0.03%以下。b.加热温度:550-800(650最敏感),T>800时K重溶;T<500,扩散困难。c.加热时间:时间很长或很短,都难以存在晶间腐蚀。防止办法:超低C;改变K类型;固溶处理;获得+(10-50%)双相组织。5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与防止方法。答:原因:不锈钢在某些介质中受应力时经过一段不长时间就会发生破坏。影响因素:介质特点,附加应力和钢的化学成分。1)介质:含有Cl-和OH-腐蚀介质中特别敏感;2)应力:应力越大,越严重;3)介质温度:温度越高,越严重;4)不锈钢组织与成分: 对应力腐蚀的影响. 防止措施:1)提高纯度(降低N, H以及杂质元素含量);2)加入2-4%Si或2%Cu 或提高Ni%(>35%); 3) 采用高纯度15-25%F不锈钢;4)采用奥氏体和铁素体(50-70%)双相钢。第六章 耐热钢及耐热合金1名词解释: 1)蠕变极限:在某温度下,在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2)持久强度: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断裂所能承受的应力()。 4) 持久寿命:它表示在规定温度和规定应力作用下拉断的时间。2耐热钢及耐热合金的基本性能要求有哪两条? 答:足够高的高温强度、高温疲劳强度足够高的高温化学稳定性(特别是抗氧化性能)3如何利用合金化(或怎么合金化)提高钢的高温强度?答:V,Ti 碳化物沉淀强化; Mo、W、Cr固溶强化; B强化晶界。4如何利用合金化(或怎么合金化)提高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5耐热钢有哪些种类?答:(1)F-P 耐热钢,常用钢种:12Cr1MoV,15CrMo, 12Cr2MoWVSiTiB(2)马氏体耐热钢 ,钢种:2Cr12MoV, 2Cr12WMoV(3)工业炉用耐热钢,Fe-Al-Mn炉用耐热钢,Cr-Mn-C-N炉用耐热钢,高Cr-Ni奥氏体炉用耐热钢 (4)奥氏体耐热钢,分为三类:简单奥氏体耐热钢(Cr18Ni9型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强化型奥氏体耐热钢;沉淀强化型奥氏体耐热钢。第七章 铸铁1名词解释:1)碳当量:一般以各元素对共晶点实际含碳量的影响, 将这些元素的量折算成C%的增减, 这样算得的碳量称为碳当量(C.E)(C.E = C + 0.3 (Si+P) + 0.4 S - 0.03 Mn由于S, P%低, Mn的作用又较小C.E = C + 0.3 Si )2)共晶度:铸铁含C量与共晶点实际含C量之比 , 表示铸铁含C量接近共晶点C%的程度。(共晶点实际C量 = 4.3 - 0.3Si)2铸铁与钢相比,在主要成分、使用组织、主要性能上有何不同?答:铸铁与钢总体比较:(铸铁)A. 成分:C、Si含量高,S、P含量高;2.5-4.0 C, 1.0-3.0 Si, 0.5-1.4 Mn, 0.01-0.5 P, 0.02-0.2 SB. 组织:钢的基体 +(不同形状)石墨;C. 热处理:不同形式的热处理D. 性能:取决于基体组织及G数量、形状、大小及分布. G:HB3-5, 屈强20MPa, 延伸率近为0;G对基体有割裂(削弱)作用,对钢强度(抗拉强度)、塑性、韧性均有害,其性能特别塑、韧性;比钢要低,但:具有优良的减震性、减摩性以及切削加工性能、优良的铸造性能、低的缺口敏感性;E. 生产:铸铁熔化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廉3对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成分(主要是C与Si)、组织、牌号、主要性能与应用做相互对比。答: 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成分C 2.5-3.6;Si 1-2.5 C 2.2, Si 1.2-2.0, Mn 0.4-1.2,P<0.1, S<0.2;C3.6-3.8%,Si 2.0-2.5,Mn0.6-0.8, P< 0.1组织F,F+P,P+片状G(A型,, F型)P,F+团絮状G F,P+球状G 牌号HT100,150,200,250,HT300,350 KT300-6,330-8,350-10,370-12(F-KT)KTZ450-5,500-4,600-3,700-2 (P-KT QT400-18,400-15,450-10,500-7,600-3, 700-2,800-2,900-2 性能强度较低,塑韧性低,硬度HB130-270,耐磨性好,减振性好,缺口敏感性小等较高强度,良好塑性,有一定的塑变能力(展性铸铁,马铁),但并不能锻造。但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基体强度利用率高,可达70-90%;强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明显提高用途可用作耐压减震件,如机床底座、支柱等制造一些形状复杂而在工作中以经受震动的薄壁(<25mm)小件可制造各种受力复杂、负荷较大和耐磨的重要铸件,如曲轴、连杆、齿轮等,在一定条件下可取代铸钢、锻钢、合金钢。4锻铸铁的成分与灰口铸铁相比,有何特点?其生产分几步?答:成分:可锻铸铁:C 2.2, Si 1.2-2.0, Mn 0.4-1.2,P<0.1, S<0.2灰口铸铁:C 2.5-3.6 Si 1-2.二者比较可知,前者含有少量其他合金元素可锻铸铁生产分两步:1)生产白口铸铁;2)高温G化退火(900-980度,15h )第八章 铝合金1以Al-4%Cu合金为例,阐述铝合金的时效过程及主要性能(强度)变化。答:分为四阶段:1)形成溶质原子(Cu)的富集区GPI与母相(Al为基的固溶体)保持共格关系,引起的严重畸变,使位错运动受阻碍,从而提高强度;2)GPI区有序化GPII区()化学成分接近CuAl2,具有正方晶格,引起更严重的畸变,使位错运动更大阻碍,显著提高强度;3)溶质原子的继续富集,以及形成已达到CuAl2,且部分地与母相晶格脱离关系,晶格畸变将减轻,对位错阻碍能力减小,合金趋于软化,强度开始降低。4)稳定相的形成与长大与母相完全脱离晶格关系,强度进一步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2变形铝合金分为几类?说明主要变形铝合金之间的合金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答:(1)非热处理强化变形铝合金主要有防锈铝合金:合金系:Al-Mn系 牌号: LF21Al-Mg-(Mn) 牌号: LF2, 3, 5, 6, 7, 10,11,12等性能:耐蚀性好;塑性好(易加工成形);焊接性好; 可利用冷加工硬化来提高强度 (2)热处理强化变形铝合金,(过饱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主要有硬铝、锻铝、超硬铝合金:A 硬铝:基本是Al-Cu-Mg合金;牌号性能低合金硬铝(铆钉硬铝)LY1,LY3,LY10合金Mg, Cu%较低,有较高塑性,但强度较低,时效速度慢。标准硬铝LY11可淬火(过饱和固溶)时效,强度提高高合金硬铝LY1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度高,但塑性及承受冷热加工能力差。耐热硬铝较多的Mn, Mg,强化相S,外,还有Al19Mg2Mn,可制做250-300 工作的飞机零件。B超硬铝合金,Al-Zn-Mg-Cu系合金牌号:LC3,LC4,LC5,LC6,LC9 性能:强度高(淬火+120时效),但抗蚀性差(包铝),组织稳定性不好,工作温度小于120C锻铝合金合金系:Al-Mg-Si, Al-Mg-Si-Cu(普通锻铝合金);Al-Cu-Mg-Ni-Fe (耐热锻铝合金)牌号:LD2,LD5,LD6,LD10;LD7,LD8,LD9 性能:良好的热塑性,较高的机械性能。3铸造铝合金主要分为几类?说明主要铸造铝合金的合金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答:普通锻铝合金:Al-Mg-Si, Al-Mg-Si-Cu 耐热锻铝合金:Al-Cu-Mg-Ni-Fe 合金系牌号主要性能特点Al-Si系ZL1xx最好的铸造性能、中等强度和抗蚀性,应用最广泛。Al-Cu系ZL20x最高的高温和室温性能,适于制造大负荷或耐热铸件,但铸造性能和抗蚀性较差。Al-Mg系ZL30x有最好的抗蚀性和较高的强度,但铸造、耐热性能差,适于抗蚀、耐冲击和表面装饰性高的铸件。Al-Zn系ZL40x铸态下的高强度铝合金,在强度、抗蚀性和铸造性能,均中等第九章 镁合金1镁的晶格类型如何?镁及镁合金有何主要性能特点?答:密排六方点阵(冷变形较困难)镁: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在大气中有足够的耐蚀性,但在淡水、海水中耐蚀性差,熔炼困难。镁合金:强度硬度高,塑韧性好,一般可焊性较差。2镁合金按生产方法分几类?其牌号如何表示?答:分为变形镁合金和铸造镁合金两大类变形镁合金主要合金系为:Mg-Zn-Zr系,Mg-Al-Zn系、Mg-Re-Zr系、Mg-Mn系和Mg-Li系 牌号有MB1,MB2,MB3等铸造镁合金中主要合金系:Mg-Zn-Zr系;Mg-Al-Zn系;Mg-Re-Zr系;Mg-Th-Zr系Mg-Al-Ag系等 牌号有ZM1,ZM2,ZM5等第十章 铜合金1名词解释:1)黄铜;铜锌合金称为黄铜,再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后,形成多元黄铜。2)锌当量系数 :黄铜中加入M后并不形成新相,只是影响,相的相对含量,其效果象增加了锌一样。可以用加入1%的其它合金元素对组织的影响上相当于百分之几的Zn的换算系数来预估加入的合金元素对多元黄铜组织的影响,这种换算关系称为锌当量系数。3)青铜:是Cu和Sn、Al、Be、Si、Mn、Cr、Cd、Zr和Co等元素组成的合金的统称。 4)白铜:是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2铜合金主要分为几类?不同铜合金的牌号如何?其主要性能是什么?答:A紫铜a韧铜:0.02%-0.10%O;T1,T2,T3,T4; T1、T2: 导电及高纯度铜合金用;T3、T4: 一般用铜材及铜合金. b无氧铜:<0.003%;TU1,TU2: 主要用于电子真空仪器仪表中导体 c脱氧铜:<0.01%;TUP,TUMn;TUP 主要用于焊接用铜材,制作热交换器、排水管、 冷凝管等; TUMn 用于电子管用铜材 B黄铜,a低锌黄铜 H96、H90、H85 黄铜,用于冷凝器和散热器。b三七黄铜 H70、H68 黄铜, 用于深冲或深拉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c四六黄铜 H62、H59 +黄铜,用于制造销钉、螺帽、导管及散热器零件。C青铜 二元青铜: Cu-Sn, Cu-Al, Cu-Be,;二元锡青铜相:Cu5Sn 电子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相: CuSn 为基的固溶体;相:Cu31Sn8 电子化合物性能: 1)锡青铜铸造的优点是铸件收缩率小,适于铸造形状复杂、壁厚变化大的零件;2)锡青铜在大气、海水和碱性溶液中有良好耐蚀性,用于海上船舶、矿山机械零件;3)力学性能,工业锡青铜中锡含量不超过14%,其中Sn<7-8%: 变形锡青铜,有高塑性和适宜的强度;Sn>10%: 铸造合金,用于铸件。a 二元铝青铜有QAl5、QAl7和QAl10,铝青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蚀性和耐磨性,是青铜中应用最广的一种。 b多元青铜: Cu-Sn-M, Cu-Al-M, Cu-Be-M,+P: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并能承受压 力加工,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弹性元件。如QSn6.5-0.1:可制造导电性好的弹簧、接触片、精密仪器中的齿轮等耐磨和抗磁元件。 ZQSn10-1:Cu3P与相可作为青铜轴承材料的耐磨相,可做耐磨轴承合金。+Zn: 可提高力学性能和耐蚀性。QSn4-3 , 常用作制造弹簧、等弹性零件和抗磁零件。c铍青铜 QBe2, QBe1.9,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耐蚀和耐磨; 无磁,冲击时无火花 ;可制造高级弹性元件和特殊耐磨元件,还用于电气转向开关、电接触器等; D白铜 白铜按成分分为二元白铜(Cu-Ni)和多元白铜(Cu-Ni-(M))。按用途分为结构白铜和电工白铜。a 结构白铜,常用的牌号有B10、B20、B30,在大气、海水、过热蒸气和高温下有优良的耐蚀性,而且冷热加工性能都很好,可制造高温高压下的冷凝器、热交换器,广泛用于船舶、电站、石油化工、医疗器械等部门. B20也是常用的镍币材料,可制造高面额的硬币。b电工白铜康铜 含Ni40、Mn1.5的锰白铜具有高电阻、低电阻温度系数,与铜、铁、银配成热电偶对时,能产生高的热电势,组成铜-康铜、铁康铜和银康铜热电偶,测温精确,工作温度围为-200-600。考铜 Ni43、Mn0.5的锰白铜 有高的电阻, 与铜、镍铬合金、铁分别配成热电偶时,能产生高的热电势,考铜镍铬热电偶的测温围从-253(液氢沸点)到室温 。B0.6,在l00以下与铜线配成对, 其热电势与铂铑-铂热电偶的热电势相同,可做铂铑铂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第十一章 钛合金3钛的晶格类型如何?钛合金的分类及牌号?答:钛的晶格类型:密排六方常用钛合金 :-钛合金:牌号:TA1-TA8,TA1-TA3为工业纯钛。+钛合金牌号 用TC表示,TC1-TC10 -钛合金和近钛合金:TB1,TB2 2、钛及钛合金有何主要性能特点?答:钛:比强度高,熔点高,塑性好.具有优良的耐蚀性;低温性能很好;化学活性极高,与Cl, O, S, C, N等强烈反应(高温下),液态下几乎同ThO2以外的所有坩埚起反应,只能用真空电耗电弧炉熔炼。可焊性好;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但耐磨性较差; 弹性模量较低(120GPa),约为铁的54% ;导热系数及线胀系数均较低。其导热系数比铁低4.5倍,使用时易产生温度梯度及热应力。钛合金:-钛合金高温性能好(<500),组织稳定性好,焊接性好,是耐热钛合金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能热处理强化,常温强度低,塑性不高;+钛合金:常温强度高,可热处理强化,但组织不够稳定;焊接性能较差;-钛合金和近钛合金:塑性加工性能好(快冷得到组织),机械性能高(可通过时效来提高强度),是发展高强度(抗拉>1400-1500MPa)钛合金潜力最大的合金,但组织稳定性较差,工作温度低于200度;14 / 14

    注意事项

    本文(金属材料学第二版课后问题详解主编戴启勋.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