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862893
资源大小:23.5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1 《古代诗歌五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21古代诗歌五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课所选五首诗词,体裁多样,有歌行体,律诗和绝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属歌行体,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全诗以“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但通篇无一“望”字,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的精妙奇绝。登飞来峰写于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当时诗人在浙江邺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登上飞来峰有感而发。诗人阐发哲理的主要特点是:其一,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游山西村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己亥杂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之间异同,加深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和诗歌蕴含的哲理。【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滔滔唐诗宋词,潺潺汉赋元曲,巍巍明清小说,煌煌现代诗篇。江山代代经典出,尽领风骚万万年。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脍炙人口的诗作灿若星辰。今天我们将于不同朝代的五位诗人相遇,走进他们的诗,穿越时空与他们心灵交会,享受一场精神的洗礼。二、初读,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五首诗歌,根据旁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明确每首诗的体裁。2 .明确:登幽州台歌歌行体;题目有“歌”,篇幅可短可长,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声律、韵脚比较自由。节奏如下: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望岳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可以是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五言的节奏可以是: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飞来峰己亥杂诗七绝,讲究平仄,押韵严格,七言的朗读节奏可以是二二三或者四三: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己亥杂诗(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游山西村七律,每联的上、下两句构成对句关系。通常押平声韵,原则上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七律的节奏一般可读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三式或四三式,如: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3.按节奏齐声朗读诗歌。三、借读,了解诗意借助课下注解,了解五首诗的大意。重点句的翻译写在字词本上。第二课时四、品读,分类疏解1 .根据每首诗的大意将五首诗分为两类:登高抒怀篇,记游抒情篇O2 .登高抒怀篇(1)登幽州台歌解“幽州台”之深意幽州台,也叫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武则天侄子)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轻率而无将略,致使前军陷没,军心大受影响。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军队下级军官)。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幽州台,是诗人心中的向往。他艳羡,能有古之燕昭王一样的明君能发现他这匹“千里马”;他期待,后世的士人们能遇上贤明的君主;他也无奈,自己满腔热血、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这幽州台,也是他的伤心地。一字解诗如果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诗,你选择哪个?为什么?预设:念、独、怆等等。小结:这是一首登高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短短四句,却将孤独的感慨、生之短促的感伤、怀才不遇的感叹、忧思国运的感喟浓缩在22字里。真可谓:一字一情,一句一伤。(2)望岳抓题。望“岳,望到了泰山的什么?预设:望到了泰山的绵延辽阔。它横跨齐鲁大地,青色的山峦连绵起伏,绵亘千里。望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特别一“钟”字,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望到了泰山的雄奇高俊。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望到了泰山的生机勃勃。傍晚时分,一群群的飞鸟结伴归巢,让巍峨峻拔的泰山有了青春活力。望到了众山匍匐在泰山脚下的情状。这么多的景,诗人是如何把它们连缀在一起的?从泰山全景到神奇秀丽的景色再到归巢的小鸟,按远望一一近望一细望的顺序写景。最有一句是诗人的想象,是想望。最妙的是全诗无一“望”字,却字字在“望二本诗中还有一个副词也很妙,试着找出它并赏析其妙处。赏诗中妙处。预设:“夫”: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别具匠心。去掉它,仅仅是平淡的一问,诗人对泰山的敬仰、赞美之情就淡了。诗人仅仅是在感叹泰山的巍峨雄伟吗?资料:杜甫(712年-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经历坎。杜甫总共留传下来1500首诗左右,他创作诗歌的经历根据他的生活可以明显地分为四个时期,本诗是他第一时期34岁以前读书游历时(712年-745年)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他第一次游齐赵时,在前一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后,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虽刚刚经历了落榜的打击,但打击不了年轻进取的心。因此,诗人不仅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3)登飞来峰陈子昂登高是吊古伤今,也是在悲己;杜甫想登高俯视一切,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王安石登高又是为抒发什么情感?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郊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由背景可知诗人抒发的是: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三课时3 .记游抒情篇游山西村自解诗意。老师给出首联的范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颔联、颈联和尾联的内容小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出游农家,盛情相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村之景,风光旖旎)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春社将近,古风犹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乘月闲游,期待再访)明理悟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劝慰人们,在遇到困难之时,不要丧失信心,也许在极度困难之时,会突然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用来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其实这联诗既是诗人劝人也是在自勉,这与诗人的经历有关。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是继辛弃疾之后又一位坚决主张抗金却屡屡遭到打压的爱国英雄。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的热爱,也有为农人丰收的喜悦,还寄予着诗人对未来仕途的憧憬。4 .精忠报国篇己亥杂诗其五解题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己亥杂诗诞生了,共315首。悟情诗人离京南归,是想和陶渊明一样准备避世隐退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五、小结本课的五首古诗,虽然体裁各异,所选的意象也不同。但是诗人们的精神境界是一样的:不管遇到怎样的人生境遇,可能有短暂的失落但绝不颓废,有怨愤但绝不自暴自弃。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这些古诗的原因,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