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完美版.docx
小城镇建设论文完美版小城镇建设论文完美版【摘要】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就常见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认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应结合现实状况,有效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概念,保证各个设计理念与城镇的发展特色等现实情况相结合,保证设计的各个内容与方法同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详细定位有效适应,方能让城镇化的发展品质有明显的提高,从而更加体现出其特殊性。【关键词】城镇;道路交通;设计技术【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362(2023)08-0032-021 .城镇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造过程中,城市道路交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元素,城市道路也是汽车和行人外出的最基本交通载体,道路建设项目的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道路交通项目开展切实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城镇建设发展品质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以提高人们的交通出行品质及生产生活水平。2 .城镇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原则2.1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当前城市交通工程的规划注重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面实行低碳绿色通行。落实这一理念,需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以及设计全面体现出安全性、通达性及融合性,才能让城镇道路交通的通过率和运行效果有明显提高。2. 2要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全面结合现实状况有效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概念,保证各个设计理念以及城镇的发展特色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保证设计的各个内容与方法同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定位有效适应,如此方能促使城镇化的发展品质得以提高,从而更加体现出其独特的一面。为了体现不同地区的差别和个性特征,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时,要全面把控建设地区的详细状况。道路规划设计应结合城市的发展进程,让城镇道路建设同城市发展战略与计划整体结合。3.城镇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1 交通拥堵问题特别严重就现实交通状况来讲,在城镇道路交通运行的过程中,汽车交通堵塞情况渐渐地加重,特别是大中城市的道路交通中,汽车流量太大,道路又较为狭窄,致使交通运行的压力渐渐增大,进而加剧了道路交通的拥堵情况。虽有大城市的前车之鉴,然而依然有一些中小型城镇并没有意识到交通堵塞问题的严重性,在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之初,未能充分考虑对道路进行适度的拓宽以及增大强度的必要性。3. 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在道路交通运行过程中,通常在城镇道路交通堵塞情况发生之后,再对道路进行相关补充,并重新开展规划,但是这样就会导致许多已建完的或在建的基础设施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动,无疑会增大道路交通建设的难度及工作量,得不偿失。因此,为了避免大的改动,有关部门在现有条件及状况的基础上,对具体的路口、交叉口、路段等有关内容进行相应的补救式设计,来弥补不足。但如今,随着交通压力的加剧,这类补救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越来越难以满足道路交通的实际需要了,这就陷入了“整治一一堵塞一一再整治一一再拥堵”的非良性循环之中,进而增大道路交通运行的压力。3. 3城市规划阶段并没有展开切实合理的设计从整体看,城市道路交通项目存在的问题,大多由于城市在规划之初没有开展科学的规划,缺少合理而有效的设计方案,未能从长久的发展角度去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规划设计。因此,若能在设计以及规划之初做到充分考虑及统筹安排,就能够让负面的影响降到最小,进而从根源上消除许多问题。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技术4.1 进一步把握好道路的功能定位情况在道路交通设计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控与确立道路的功能性,这也是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划工作的根本所在,且后期的各项工作都是以此为标准进行的。明确城市的道路交通功能,不只是要明确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交通运载能力,还要全面理清道路交通的参与者情况,重点管控好道路四周路网的所有情况等等,基于此提出城市道路的整体发展方向。关于道路交通功能定位,并不是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人员就能决定的,而是需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就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用地规划等内容的可行性进行研讨,最后才确定道路的功能定位。4. 2适度拓宽城镇的机动车道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在城市道路交通运输之中,小型载客汽车依然占据主要地位,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道路横截面设计越来越不能有效满足现代道路交通运行及发展的需求了。所以,在做道路交通规划之时,相关设计人员要依据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功能定位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机动车道路方案,并结合现实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方案,确保设计的机动车道路的宽度能满足实际要求,既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又能最大化地保证城市道路的便捷性及交通运行的通畅性。4. 3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好横断面的形式做好横断面设计,就要全面明确城市道路系统能力的等级分类方式,对其分级来讲,所涉及的基础性要求主要有:(1)城镇道路等级分成四种,即支路、次干路、主干路、快速路。次干路、主干路、快速路又分成了两个类别,一类主要针对新城区的,二类主要针对旧城区的;支路可分成三个类别,一类主要是生活服务型的街道,二类主要是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交通服务道路,三类主要是对于自行车道慢行道路。(2)要重点根据道路功能定位分级要求,所涉及的要求主要包含下列几个方面:断面分配及其形式、交叉路口、道路边停车、道路网络规划设计方式标准、分隔设施规定等。要对断面形式展开科学高效的规划,在最大限度上合理地降低物理方面的特点,在交通流发生相应变化的时候,能够确保道路的合理使用。行人和非机动车要尽量在一个水平面上。而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则可使用高差的办法对其隔开,而并非使用隔离带对其分隔。5. 4以总体交通组织策略为核心,统筹各种交通方式以某县级城市的道路交通建设工作为例,依据其县城道路交通特点,找出该县城以慢行交通为先当作整体交通组织的方式。在整体策略的指引之下,从空间分布以及资源配比上,全面考量慢性交通的要求,在空间分布规划稳定安静交通区域,限制其汽车行驶速率;资源分配上慢行道路占据道路整体的一半,道路网络密度上慢行道路交通也大大高于机动车交通。更关键的是从交通组织上,全面考量各类交通方式的统筹调整,通过合理疏导汽车出行来确保慢行交通为先2o县城之中禁止大面积地设立公用停车区域,机动车停车以房屋建筑相配建筑为主,公用停车区域重点设置在公园绿化带和旅游设施位置,为观光者提供服务。对外地游客鼓励低碳出行,并且设立旅游公交车线路,贯穿整个旅游线路及设施。把旅游车集体停放在旅游停车区域,降低县城内的道路交通量,确保慢行交通环境。6. 5合理设计特色景观在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规划的时候,要保障道路两旁的绿化与城市建设的特点相匹配,突显绿化的特色以及城市底蕴的特征,树立城市的名片,在对交通工程实施规划设计之时,设计人员要依据道路施工现场的现实状况,充分调整和掌握当地的地形、地质、地貌等等,并依据此设计出科学可行的方案。比如,在对于横截面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阶梯式或者错台式等形式的设计方法,如此能够使道路交通规划以及施工建设的成本充分降低,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持城市的原始风貌,让城市化发展更具特点,还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城市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5.结论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的城镇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要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探究,把握问题的根源,从而提出更切实可行的设计技术和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各项设计策略和实施措施进行有效落实,进一步提升道路运行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城镇道路交通事业快速稳健发展。参考文献1刘宏强.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18,No.642(11):98-99.2黄华.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L黑龙江交通科技,2023(12):56.小城镇建设论文完美版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的状况也在不断地恶化,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水污染的问题。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给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就从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对影响城镇水污染的因素以及治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关键词: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城镇水污染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advancementofurbanization,thestate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salSocontinuouslydeteriorating.ThemostsIgnificantprob1emiStheprob1emofwaterpolIution.Themassivedischargeofurbansewagenotonlycausesawasteofwaterresources,butalSoaffectsthedaiIylivesofurbanresidents,andevenposesagreatthreattothephysIcalhealthofurbanresidents,Whichisnotconducivetotheeconomicdevelopmentofourcountry.ThiSarticlediscussesthefactorsaffectingurbanwaterpollutionandeffectiVemeasuresforgovernancefromtheperspectiveof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citiesandtheenvironment.KeywordsTownandenvironmentjcoordinateddevelopmentjUrbanwaterpolIution人舆自然应当是和谐发展的关系,城市建设的过程也应当是改造和完善人们生活环境的过程,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应当思考怎样才能够保护好原本的生存环境,让其可以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水污染问题开始逐渐突出,并且从目前的治理情况来看,我国对城镇水污染的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1当前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下城镇水污染治理的难点目前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发展的首要问题,大量的湖泊河流都已经被污染,我们必须要从源头抓起做好相关的污水处理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已经配套了相关的水污染治理标准规范,但是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并不是很健全,监督管理体制也有待优化,再加上工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些都加大了水污染治理的难度1。当前城镇水污染治理的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I管线建设通常情况下在对城镇废水进行处理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分类,这是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措施。具体的可以按照网格式、分区式的方式来对废水进行处理,可以首先将一般的废水处理之后再次利用;如果是工业废水的话,由于其中含有很多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所以要先经过专业的化学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这样一来也给管道建设增加了难度。要知道网格化的管道铺设从施工和资金投入方面来看都是一项非常大的过程,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证才可以在不破坏城镇景观的前提下开展管道铺设工作,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城镇建设情况来看,想要达到这种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 2水体污染物的处理现阶段很多规模比较小的城镇只是建立了小型的污水处理厂,一些高浓度污染的废水根本没有办法得到处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很多的水体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就会排入到河道中,导致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2。另外,很多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都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甚至污水处理设备使用人员都没有掌握专业的操作技能,这样一来就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大打折扣。1. 3污水厂影响周围环境虽然污水在排放之前会经过各种工艺的处理,达标之后才会排放,但是经过污水排放的污泥堆积在土壤中却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水处理厂周围的土地大多也都是臭气熏天,这样一来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就难以得到保证,甚至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对城镇水污染问题进行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很多的方面,资金、技术、设备、人员、政策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完成人和自然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2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下治理城镇水污染的具体措施1.1 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建设治理工程政府是治理城镇水污染的主体,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响应“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规划,严格落实对重点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另外,政府也应当不断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的财政投入,大力支持城镇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同时政府也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投入到水污染治理项目的信贷项目中来,帮助提升城镇水污染领域的金融服务3。不仅如此,政府也应当加快对老城区供水管道的改造,大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项目,落实和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加快城镇水环境治理的步伐,从而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水循环体系,改善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下的城镇水污染问题。2. 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制度作为支持,水污染治理工作也是如此。具体地可以从立法、检查以及调整水价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修订一系列保证城镇水污染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法律法规,并建立国家监察、地方监管的减排体制;然后还应当对水价进行调整,像现阶段实行的阶梯水价就是这个道理,它可以很好地约束居民的用水行为,减少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出现4。另外,国家也应当对水污染治理的财政税收政策进行调整,针对节水治理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下的城镇水污染治理的进程。2.3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污染程度在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城镇水污染治理,仅仅靠对居民用水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应当加强对高污染行业的监督,控制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发展;另外,国家也应当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服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应当根据当地的水体情况来科学地制定水污染准入条件,对水污染的增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城镇与环境可以实现协调发展。2. 4加大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并明确相关的污水处理指标,对污水排放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二是应当加强对配套管网的建设,在污水处理厂内部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污水处理厂绩效评估体系来帮助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监管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污水处理的企业就应当及时勒令整改,另外也应当定期开展污染物减排专项检查工作,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同时也应当在监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有利于提升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下的城镇水污染治理的水平5。2. 5推进行业改革,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国家“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水体污染专项控制和治理,大力开展水污染治理高效低耗技术的研发,同时加快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加大对水污染治理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另外,也应当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水污染治理经验,引进国外的水污染治理技术,不断地扩宽国际合作的范围,推进城镇水污染治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水污染治理的效率,实现城镇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结束语总而言之,城镇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工业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加快,同时污水排放的情况也开始逐渐地加剧,这也直接引发了城镇水污染问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来治理水污染问题,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减少生活用水、工业污水的排放,不断地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的水平,提高城镇环境的质量,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李璐倩.我国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探析J.科技传播,2013(013):97-97+82.2李俊,汤俊峰,杨勇.我国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探析J.地球,2014(003):227.3焦志强.小城镇水污染综合治理监管体系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7):24.4陈贵.城市水污染治理的企业化运作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08(015):246-247.5于峰,林建光.我国小城镇水污染治理措施探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09):42-44.小城镇建设论文完美版摘要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并针对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城镇规模小、资金不足、城镇规划布局水平低四个具体问题,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控制城镇规模、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规划布局等可行性的方案和对策,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村城镇化1农村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概念1.1 农村城镇化所谓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在经济结构、人居环境、人口素质等领域,由传统农业经济到现代化城镇经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城镇文明的转变过程。中国城镇化理论的二元性是指城镇化可分为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而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建制镇)和集镇(非农产业集聚地)的集中过程。总之,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城镇文明广泛扩散的前提下,由于农村社区的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客观条件日益完善,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主观因素日益现代化,农村社区与城镇社区的本质差别逐步缩小甚至消失,致使住在农村社区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城镇文明,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都实现了城镇化的过程。1.2 可持续发展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1995年,世界资源研究所定义为“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同年召开的中国“全国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研讨会上”,给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总之,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它要解决的是人类发展的无限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基本矛盾。2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有首歌谣这样唱道:“市民笑,农民跳;农民笑,市民跳J这是中国城乡矛盾、工农差别一定程度的反映。谷贱伤农,谷贵伤工。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协调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问题交织在一起,正处于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人均GDP绝对差距迅速扩大阶段,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总体局势不可能出现缩小迹象。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1年为1:2.91,2002年为1:3.11,2003年为1:3.2。造成差距扩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那么,如何逐步减小差距扩大的加速度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加速发展城镇化是一条重要举措。2003年末,江西赣州市户籍总人口831.20万人,比年初增加12.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1.98万人,占80.84%,比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市镇人口159.22万人,占19.16%。赣州市共有283个乡(镇),乡镇数比上年减少10个,其中城镇数超过20个的有3个县市,具体分布如表2。从以上统计资料看,赣州市属各县城镇化率普遍偏底,大部分处于20%以下,远低于全国的4096,平均城镇人口数在0.5万以下,小城镇数目多数在15个县以上。城镇数目少的县相对城镇化率较高,如章贡、大余、全南、定南,城镇数目多的县相对城镇化率较低,如兴国、赣县、会昌、瑞金。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赣州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城镇化率也逐年提升,城镇人口增加的速度超过总人口增加的速度。赣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对比。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元,比上年增加548元,增长8.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增加49元,增长2.24%o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9.6%,农村为51.08%o年末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328元,比年初增加492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83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15m2,其中钢筋混泥土面积8.78m2。全市农村贫困人口22万人,比上年减少1.96万人。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这种错误观念既妨碍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战略转移,也影响农村土地向非农土地的合理流向。二是城镇规模小,过度城镇化现象严重,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不明显。三是资金不足。一方面,赣南作为有名的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绝大多数城镇都是“吃饭”财政,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城镇化进行投资建设;另一方面,民间力量薄弱,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难以支撑城镇化建设。由于资金难以到位,导致城镇基础设施欠缺,城镇缺乏吸引力。四是城镇规划布局水平低,缺乏科学的农村城镇化体系,特别是一些地方城镇中出现的“一任书记一个样,书记走了全变样”的问题,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3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对策3.1 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理念农村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中心,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以确保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也就是说,在赣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必须牢牢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施农村城镇化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让他们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益。3.2 严格控制农村城镇的数量,增强农村城镇国际竞争力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摒弃传统的“小而全”模式,实现由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我们必须加大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力度和强度,以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和转移农村人口为目标,针对赣南人口居住分散的实际,可以以县为单位,规划57个中心城镇,扩大那些区位优势强资源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中心城镇的管理权限和管辖范围,并采取优惠的土地、税收、户籍等政策,鼓励乡镇企业和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3.3 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为了改变当前赣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的状况,必须突破传统的体制与模式,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还要在有效的社会监督下,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合理使用于最需要的项目上,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赣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有有偿使用土地的收入、乡镇企业出资、社会集资、上级政府补助、有关职能部门支持等。少数乡镇有一定的财政性投入,一部分乡镇从银行贷款投入设施建设,也有依法出租经营权筹资,开放民营投资与经营某些设施投资等资金筹措方式,部分城镇还可以采用城镇户口商品化的手段,即农民可以花钱买到城镇户口,城镇政府可以用卖户口的钱来搞建设,一举两得。另外,贫困乡镇的政府可以动员群众参加义务劳动,或以工代赈,以工抵交部分应缴纳的费用,使群众和镇政府都获得收益。3.4 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与此同时,还要有经营城市的理念,强化规划和经营,能够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单个城镇看,赣州市有不少城镇建设很漂亮,但如果将其放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衡量,就很难说这些城镇的布局是合理的。因此,农村城镇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设计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否则,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也会限制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在农村城镇发展的同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4结语2004年9月16180,首届“长三角城乡一体化论坛”在浙江嘉兴召开,这次论坛强调,我们应尽快打破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体制,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对赣州市属各县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分析,中国农村城镇化在未来的发展应坚持“完善、减少、发展”的三位一体战略,逐步提高农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加速全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陈家骆,李国凡,朱霞.小城镇建设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W.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