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ppt
咨询心理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冯特(Wundt W,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物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冯特的美国学生,霍尔(18791980),回美后于1881年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心理学,并在1883年在该校建立第一个实验室。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奠基人和首任主席。卡特尔曾是霍尔的学生,1883年到德国作冯特的学生和助手,获得心理学博士。1988年学成回国后,到宾西法尼亚大学任教。1890年推出心理测验的术语。魏特默1892年获博士学位后于1896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专治有情绪问题或学习困难的儿童,并首创临床心理学的术语。被尊称为美国临床心理学之父。(童工问题、一战入伍测验)。,19世纪80年代高尔顿,高尔顿(英)182219111822岁剑桥大学医学院学习31岁因南非探险获地理学会金奖37岁开始“智力与遗传”的研究49岁出版遗传的天才64岁在博览会设立“人类测量实验室”成就: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的先驱 将统计方法应用于个别差异研究局限:智力与感觉和运动有关,19世纪90年代卡特尔,卡特尔(美)18831886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1888年在剑桥大学讲学结识高尔顿1890年发表心理测量与测验成就: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 整理50个心理测验的方法 提出常模的概念,20世纪10年代比奈,比奈(法)1857-1911学习阶段:法律医学心理学1883年(26岁)从事神经学和催眠工作35岁37岁赴巴黎大学生理心理实验室工作并或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05年应法国推行强制教育(1881年)所需推出智力测量表成就:智力与认知能力的综合 编制实用性智力测验,应用与发展,1912年德国斯登提出心理商数智商1910年哥达德将心理测验引入美国1916年孟推修订斯坦福-比奈量表1924年移民法:哥达德在艾利岛的研究1931年优生法:27个洲强制优生绝育,咨询师工作目标APA咨询心理学分会,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正确的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义,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威尔森),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A,想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A是咨询师,B是求助者。,第二节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理论 又称心理动力理论。19世纪末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所创立。精神分析治疗,弗洛伊德简历,1880年,与Josef Breuer合作,进行癔症研究。1885年,从学于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Jean Charcot,学习使用催眠技术治疗癔症6个月。1895年,出版了“癔症研究”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之后创立了自由联想的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理论,意识-与语言有关的,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目前未被注意到,但通过集中注意或提醒能被带入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心理活动。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梦、自由联想、催眠、幽默等而证实。,潜意识理论,意识 清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潜意识 无法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 目前尚无觉察到的心理活动,超 自我 意识 前意识 我 潜意识 本我,潜意识作用的三条途径,人的大部分行为由潜意识的动机所左右着;潜意识的欲望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梦的产生:是潜意识冲突与自我监察力量对抗的一种妥协,并不直接反映现实情况;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各种欲望和观念,如果不能被允许进入到意识中,就会以各种变相的方式出现,如心理、行为或躯体的各种病态都被认为与此有关。,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本我-动机激发作用-唯乐原则 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主要是性本能(即libido,欲力或性力)和破坏欲。出生的婴儿只有本我。自我-关系调节作用-现实原则 对内满足本我的需要;对外应付外界现实;对上接受超我的批判与监督。一般68个月开始分化,23岁固定地确立。超我-行为监督作用-至善原则 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完善的程度。一般于56岁开始,1011岁固定地确立。,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交互作用构成。人格的形成是企图满足潜意识的本能欲望(本我)和努力争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超我)两者间长期冲突的结果。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发展的动力源于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性本能种族延续营养本能个体保存,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口欲期-口腔期(出生1岁)肛欲期-肛门期(1岁-3岁)生殖器期-性蕾期(3岁-5岁)潜伏期(5岁-12岁)生殖期-两性期(12岁以后),1口欲期:一岁以内,快感主要来自口腔的活动,如吮吸、进食。如果婴儿口腔的欲求因某种外部因素而遭受挫折(如断乳过早等),可能会产生滞留现象。以后虽然年龄已超过一岁,但仍可能停留在以口腔活动(如过食行为)的方式来减轻焦虑。口欲期人格:安全感咬拇指、恐惧、自卑、自恋等。,2肛欲期:12岁,从自身大小便中得到快感。如果肛欲期因某种外部因素而遭受挫折(如过度控制等),可能会产生滞留现象。肛欲期人格:自主控制强迫、清洁等。,3性器期(35岁),男孩子向父亲认同,与父亲竞争母爱,同时担心会受到父亲的阉割(阉割焦虑)。女孩嫉妒男孩(阴茎嫉妒)。最后向母亲认同,与母亲竞争父爱。男孩子可能会出现同性恋、易性癖、露阴癖等性变态。女孩会出现虐待、滥交等。,4潜伏期:612岁,孩子的快乐主要来自游戏和学习。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自信、自强孤僻内向、自卑。,5两性期:12岁以后,进入青春期和生育阶段。形成以生殖器为的性快感区。完成成人社会化的过程。,精神分析理论-病理理论,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可造成焦虑状态,为缓解焦虑,个体会采取一系列自我防御机制,其中潜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关于适应问题,变相宣泄 自我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自己得到满足。自我防御 冲突出现现实焦虑唤醒警惕防御机制 得当消除焦虑并适应现实 不得当消除焦虑但形成障碍,精神因果决定律,病人的精神症状并非只是精神功能缺陷的表现,而往往是对于心理挫折或困难所发生的防御作用。,创伤与挫折反应学说,个体面对强烈的精神应激、压力或挫折时,因其反应强烈,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而出现精神病理症状。,认知领悟疗法(钟友斌),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何等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达到自觉矫治的目的。,人格发展关键期心理挫折,关键期:个体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在某个年龄阶段对学习和掌握某项内容特别敏感,如果错过了该阶段,以后就不容易再去学习和掌握,从而影响日后的心理发展。,口欲期:缺乏拥抱、抚摸和照顾,则会缺乏基本的安全感。肛门期:如被过分的约束,日后易与人发生争执,也容易过分约束自己,易形成强迫观念。性蕾期:如果与两性父母无法维持平衡和稳定的情感关系,处理不好亲子三角情结,日后则会影响其性心理的发展。潜伏期:不会跟年龄相仿的同性朋友接近,跟自己的同性父母也缺乏亲近和认同,则容易发生角色紊乱,影响其正常个性的发展。,几种精神症状原因的解释,(1)抑郁,抑郁:素来缺乏安全感的个体,遇到挫折,心理压抑,采取不对抗、不处理的被动态度,最后退行到抑郁寡欢的境地。另外的原因是因为这种个体对自己有过分的要求,受严格“超我”的谴责,从而产生悲观、抑郁心境。,(2)强迫症,强迫症:由于自我控制过分,对某些欲望或冲动一时无法接受,采用转移、隔离、反向形成等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自己无法控制的冲动或性欲望等等,而产生强迫症状。,(3)性变态,性变态:儿童期或童年期力比多的投注客体或满足方式滞留在后来生活中的现象,是儿童性欲的直接表现。,(4)癔症,癔症:病人因心理发展较幼稚,当遇到一些无法承受的矛盾或挫折,包括异性间的情感问题,就采用潜抑的心理防御机制,拒绝面对这些心理困难,从而发生分离症状,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或发生转化症状,使躯体某部分发生功能上的障碍,以应付所面对的挫折。,精神分析疗法的原理,通过“梦境的分析”或“自由联想”挖掘潜抑的心理冲突并加以疏泄,起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基本技术,自由联想-通过不加意识评价的联想将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挖掘出来抗拒-涉及心理冲突时的联想困难移情-怨恨或爱怜情感通过转移抒发疏泄-自由表达被压抑的情绪释梦-挖掘梦境潜意识的含义解释-对潜意识的含义解释和引导,过程简介,标准设置:4050分钟/次 23次/周治疗开始:倾听与引导治疗深入:走进无意识阻抗和移情治疗结束:分析阻抗、移情和梦的内容-理性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消除症状-人格成长,适应症,各种精神病:重性精神病除外某些人格障碍心境障碍心身疾病的某些症状前提:自我功能相对完整,认知疗法,认知理论 概念 发展 作用 特点认知治疗 概念 原理 假设 认知歪曲治疗技术 Ellis合理情绪疗法 Back的认知治疗,认知-,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广义的概念包括: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过程、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认知的由来与发展,认知学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的基础上吸收了当代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新兴学科知识而产生的。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尼塞(Neisser)出版认知心理学著作,成为认知心理学诞生的重要标志。认知心理学派从6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它以其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影响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成为现代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派。,认知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情绪与人的观念有关,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行为心理学的近期发展也增强了对病人认知重要性的认识。如拉扎勒斯(Lazarus A)反对行为治疗中的机械倾向,认为不应忽视“内隐行为”思维在治疗中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倡导者班杜拉(Bandura A)提出“认知功能是引起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是思维着的有机体,具有给自己提供某种自我指导力量的潜在能力”。,认知科学的内容,研究认知结构、内容和信息处理过程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本质的心智哲学;研究认知表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模拟认知或认知示范的人工智能;研究认知的神经科学。,认知特点,认知的多维性 不同角度看问题认识不同认知的相对性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认知的联想性 与经验、理解能力有关认知的发展性 与认识发展水平相关认知的先占性 先入为主认知的整合性 综合多种心理过程,认知理论述评,心理障碍来源于自己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紊乱。个体不是被动地、精确地反映事物(镜子),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建构现实。建立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和评价模式,可以进行认知转变或重建。,认知治疗概念,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认知治疗原理,认知过程是情绪和行为的中介,不适应的行为和不良情绪应从认知中寻找原因。当认知中的不良成份被揭示出来并进行有效的调整,重建合理的认知,不良情绪和行为也就随之得到改善。M C B,认知治疗理论假设,一是行为和情绪由认知过程发展而来;二是治疗程序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学习活动能有效影响认知过程;三是治疗者应是诊断家和教育家,能发现不良行为的认识过程,并组织、安排学习活动来改变它们。,认知歪曲(cognitive distortion),现象:同样的事件作用于不同的人身上往往会引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原因: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那就是认知。如果个人的主观评价中带有某些不合理的成分,就会引起不良情绪和行为。这些不合理的认知评价称之为认知歪曲。,认知歪曲离婚,1、认为是人生选择的失败,“一失足成千古恨”。结果会导致悔恨,陷入痛苦之中。2、认为没有吸引对方优点,“一无是处”。结果会导致自卑,生活变得被动。3、认为离婚是很丢人的事。结果进入惶恐的状态,导致逃避行为。4、认为男人都是忘恩负义的东西或女人都具有水性杨花的本性。结果就会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游戏人生。,认知歪曲离婚,5、认为离婚是一种时尚,没离过婚也是人生的一个遗憾。结果就会对离婚反应很平淡,并有可能在平淡之中还隐藏着一丝高兴。6、认为对方太没有良心,玩弄和欺骗了自己的感情。结果就会怀恨在心,甚至表现出报复的行为。7、认为从痛苦的婚姻中得到了解脱。结果就会感到高兴,甚至是兴奋。,认知歪曲的形成,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有表层和深层两个层次,认知过程的歪曲大体受两个层次心理机理的影响。这两个层次分别是表层的负性自动想法和潜层(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M,C,B,upm,表层负性自动想法(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潜层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underlying dysfunctional assumptions、schemas),(upm: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mechanism),早 期 经 验,功能失调性假设形成,生活事件,假设激活,负性自动想法,不良情绪不适应行为,五种认知歪曲,不良认知或认知歪曲是导致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原因。常见形式:任意的推断(证据不充分时草率作出结论)选择性概括(根据个别细节对事件作出结论)过度引申(以某事件为基础作出普遍性结论)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全或无”的思维(全对或全错的绝对化思维),Ellis合理情绪疗法,艾里斯(A.Ellis)于19581962年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RET),其理论观点是人的情绪和行为由其认知观点所确定。,Ellis情绪理论假设,1、自寻烦恼是人的本性,人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动物,人常为情绪所困扰,而困扰的原因多半是内生自取的,很少是外因造成的。2、人有思考能力,但思考自身问题时,则多表现出损己害己的倾向。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往往做过多的无谓思考,这是困扰自己的主要原因。,Ellis情绪理论假设,3、不需要有事实根据,单凭想象就可以形成信念,这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之一。这种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太丰富,就会使人陷入越想越苦恼的困境之中。4、人有自毁倾向,同时也有自救能力,合理情绪疗法可以通过转化前者来帮助发展后者。,Ellis情绪理论内容,A:Activating events 指发生的事件 B:Beliefs 指个人对事件所持的信念 C:Consequences 指人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D:Disputing 用于动摇患者非理性信念的诘难或辩论 E:Effect 指建立合理信念后所取得的疗效,认知情感发生框图,原发性假设(如果我很完美,不可能发生不幸)继发性假设(我不完美)(我完美-生活不公)自动性想法(因为我-)(因为社会或他人-)情感 沮丧、抑郁 愤怒,ABC理论案例,模型举例A-诱发事件 父母拒绝为女儿买自行车,尽管曾许诺过;B-信念-女儿认为“父母出尔反尔,言行不一,不喜 欢自己”;C-后果 女儿感到愤怒、沮丧,对父母吵闹,发脾气;D-辩论-有针对性地系统提问,使患儿认识到错误 信念是反应的原因;E-效应改变信念,不良行为和情绪反应消除。,Beck认知治疗,贝克(A.T.Beck)的认知理论观点认为,童年经验形成的潜意识观念(他称之为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或图片)决定着人们今后对事物的态度和评价,成为支配他们的行为准测。,Beck认知治疗基本步骤,早期评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明确治疗目标 负性自动想法的识别和检验 潜在功能失调性假设的识别和矫正,潜在功能失调性假设,Beck把功能失调性假设归为三类:一是成就,包括很高的操作标准,对成功的需要等;二是接受,包括要求被人喜欢、被人爱等;三是控制,如要控制事物的变化,要成为强者等。,Beck认知治疗基本技术,识别自动性想法 通过提问、想象或角色扮演发掘 识别认知性错误 通过记录、归纳和总结发现规律 真实性检验 通过假设、诘问或辩论检验错误信念 去注意 通过实践尝试改变自我中心的错误认知 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 通过监察焦虑的波动性改变焦虑永恒的认知,认知治疗的特点,不同于行为治疗-重视认知方式改变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不同于精神分析-重视目前患者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是沟通分析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桥梁,使两大对峙流派走向整合。,认知治疗适应症,认知行为治疗:60的门诊精神科患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惊恐发作、恐怖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性功能障碍、成瘾问题、心身疾病(顽固性哮喘、高血压、肠道易激惹征、慢性疼痛、癌症)等 婚姻冲突、家庭矛盾、儿童品行及情绪障碍(包括抽动症及其它病理性行为),认知治疗面临的课题,发展更可靠的评价认知过程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认知与情感、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确认影响认知类型的变量,包括认知发生、维持和改变的影响因素将上述变量应用于治疗实践不断重新评价认知理论和适用范围,行为治疗,主要内容一、概述二、行为治疗的原理三、理论基础四、行为治疗的分类五、行为疗法的具体方法,概述,行为疗法又称行为矫正疗法,是根据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行为学习理论原理来认识和治疗临床问题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华生,约翰布鲁德斯(Watson,john Broadus 18781958),16岁时进入大学,21岁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03年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08年受聘为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8年9月25日逝世。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有:1、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除了传统心理学的主观性。2、发展了客观的观察方法,使心理学在方法上益趋精进。3、提出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行为的含义,狭义的行为-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部分;广义的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和心理活动。,行为治疗的原理,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异常行为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再学习可以矫正不良行为。,经典条件反射(Pavlov),食物(UCS)-唾液分泌(UCR)食物(UCS)铃声(CS)-唾液分泌(强化)铃声(CS)唾液分泌(CR),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强化-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结合,使某种行为反应形成和稳定的过程;消退-取消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结合,消除已形成行为反应的过程;泛化-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引起相同条件反射的现象;辨别-使相近环境刺激与条件刺激区分开,不再引起相同条件反射的训练过程。,操作条件反射(Skinner),动作1 压杠杆(R)食物奖励饥饿 动作2 乱窜(R1)(S)动作3 乱咬(R2)R=f(S.A)自发性第三变量,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正强化 R S(积极)负强化 R S(消极)消 退 R S(积极)惩 罚 R S(消极),内脏操作条件反射(Miller),有关刺激 心率下降(R)奖励(S)心率上升(R1)嘶 叫(R2),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示范作用(榜样模仿论)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动阶段-强化阶段地位高的易被模仿;敌对的、攻击性行为易被模仿;受奖励的行为易被模仿。,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 通过符号操纵进行思考、预见后果,不必实际经验;自行奖励或自行批判 通过行为评价进行自我强化,不必外部强化;行为自控 通过自我调控调节自己,不必外界左右。,社会学习理论的治疗原则,行为反应过剩时,通过社会学习消退这些行为;行为反应不足时,通过社会学习强化这些行为。,行为治疗的概念与步骤,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Wolpe)。1、“靶行为”发生的情境及其功能分析;2、“靶行为”量化与标定;3、矫正目标的制定;4、干预的实施、检测、调整;5、结束以及复发的处理。,行为治疗的具体方法,行为治疗的分类,经典条件反射-应答式行为治疗操作条件反射-操作式行为治疗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生物反馈 放松训练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式行为治疗,阳性强化法,基础理论巴甫洛夫-应答性-行为治疗斯金纳-操作性-行为矫正艾利斯-认知性-认知行为治疗特点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系统脱敏,由Wolpe J所创立,用于治疗焦虑、恐惧病人。治疗医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或想象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通过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脱敏),最终使不良行为得到矫正。步骤:包含放松训练、制订焦虑等级表以及脱敏治疗三个步骤。,系统脱敏的原理,交互抑制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脚炉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一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冲击疗法(满灌法),方法:让病人面对能产生强烈焦虑的环境(或通过想象),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允许病人逃避。原理:消退性抑制 由于焦虑症状有开始、高峰和下降的波动变化过程,最后可消除焦虑并最终预防条件性回避行为的发生。,系统脱敏与冲击疗法的区别,程序 烦琐 放松训练、等级划分 简洁原理 交互抑制 消退抑制特点 易接受、疗程长 难接受、疗程短,逐级暴露法,与满灌法相似,但焦虑的情景是由轻到重逐级进行,没有放松训练,治疗是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进行,而非想象训练。,厌恶疗法,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某一特殊行为反应之后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最终会抑制和消除此行为。厌恶疗法常用于治疗酒依赖或药瘾、性欲倒错,以及其他冲动性或强迫性行为问题。治疗要点:厌恶刺激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刺激要产生足够的痛苦水平(尤其是心理上的痛苦);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模仿法(示范法),向某个体呈现一定的行为榜样(如真实的人或影视模型),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进行模仿学习的行为疗法。原理: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方法:生活示范 象征性示范 角色扮演 参与示范 内隐示范(想象示范),自信心训练,使病人学会在社会环境中如何恰当地与人交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社交技巧训练是应用行为学习原理进行社会技能方面的系统训练。,正强化和消退法,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如果在行为之后得到奖赏,这种行为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就会持续和反复出现即正强化。如果在行为之后未得到惩罚,这种行为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就会逐渐消退即消退法。,适应症,焦虑障碍(广场恐怖症、单纯恐怖症、强迫症)心身障碍(高血压、雷诺氏综合征、慢性疼痛、失眠)性功能障碍进食障碍(肥胖症、厌食)品行障碍、孤独症、多动注意缺陷障碍,患者中心疗法,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1902年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以后又学习了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他曾在一个儿童行为指导中心作为心理治疗家工作了12年,以后又当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强调人的主观性和自我实现的倾向。1951年出版了来访者中心治疗。,理论来源-人本主义理论,1.对潜能的理解-人本质上具有争取自我实现和自我理解的巨大资源,具有维持自我健康成长,选择和控制自己命运的潜能,而环境(包括其它人)可阻碍它的发展。2.自我论-婴儿没有自我概念,随着个体成长逐渐分化形成自我。每个人心中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实际的自我;一个是他打算成为的即理想的自我:如果两种自我接近,人们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如果两种自我评价间差距过大,心理问题就容易出现。,人本疗法的理论假设,精神分析:人的行为是内部矛盾冲突的产物;强调本能的作用,行为是非理性的行为学派:人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射;强调生物属性,行为是被动适应性的人本学派:人的行为是以意识经验为基础。强调成长性,行为是指向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咨询理论,理论假说:相信人有自我完善的潜能治疗过程:营造自由、真诚的氛围改变过程:体验无条件积极关注最终效果:本能性的完善自我,病理理论假设,心理或行为障碍是个人成长受到阻抑所致,自我意识不良和他人施加的价值条件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治疗原理,通过形成新的成长经验,使其向着发挥其全部潜能的方向发展。自己发现解决其问题的方法,以消除外在价值条件的影响,解决问题。,自我概念=经验,有机体评价过程,价值条件化过程,纳入,忽略,失调,患者中心疗法病理理论假设,一致,不一致,不协调,心理失调的实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当自我概念不是由个体有机体评价过程为基础,而是通过内化别人的价值条件化过程来反映现实时,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会发生不协调。,心理治疗的实质,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和谐,即个体人格的重建。帮助求助者去掉价值条件化过程,充分利用有机体评价过程,使其能够接近原有的真实经验和体验,达到自我概念和经验的和谐。,治疗的目标,不仅解决眼前问题,而且支持成长过程。1、自我较为开放;2、自我较为协调;3、更加信任自己;4、更加适应生活;5、接受变化过程。,三种态度,设身处地的理解或通情坦诚或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患者中心疗法技术方法,设身处地的理解或通情 如:来访者:那次考试之后,我感觉非常坏,我没想到我考的那么差。治疗者1:你对这次考试感到很失望。治疗者2:你对这次考试的情况感到惊讶和失望,特别是因为你曾经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些。,患者中心疗法技术方法,坦诚或真诚一致来访者:我想让你做我的父亲。治疗者:假如我有你这样一个女儿也挺好。无条件积极关注将人和问题分开看待,尊重人不等于赞同那些行为和情绪。,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四种行为,1、对其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2、将其作为值得坦诚相待的人;3、对其反应要伴有准确的共情;4、发掘并培养其潜力和能力。,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五种态度,1、尊重其人性和发展潜能;2、尊重并支持其付出的努力;3、尊重并支持其发展独特性;4、尊重其自我导向的潜力;5、尊重并相信其自我完善的改变。,患者中心疗法适应症,正常人群特别大中学生。有问题的还是建议认知行为或分析治疗,咨询过程七阶段,1 2 3 4 5 6 7问 0、关系介入+题 1、问题介入+2、情感介入+成 3、自我认识+长 4、自我接纳+5、自我体验+,咨询过程七阶段,1 2 3 4 5 6 70、建立信任关系+1、自我较为开放+2、自我较为协调+3、更加信任自己+4、更加适应生活+5、接受变化过程+,通情三要素,通情 也叫同理心,包括三个要素: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心理换位;了解导致如此情形的原因;把这种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知道。,通情的实质,观察聆听-推断成员的感受、信念和态度传递感受产生温暖感获得被接纳的满足感。,通情与了解,二者不同,了解是对问题的客观把握,通情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感知事物和当事人的情感体验。,同情与通情,二者不同,同情的双方有高低,通情的双方地位平等。,通情与赞同,二者不同,通情并非赞同或认同对方的行为和看法。,通情练习,情境一:当事人刚从学校毕业,正在找工作,刚接到面谈通知,他说:“我恐怕这次的面谈有不会成功,像以前几次一样又没希望了。,1.不会的,你要有信心,就会成功.2.你为何不去找那些面谈成功的同学谈,也许你就能知道一些窍门了。3.不要这么悲观嘛!你怎么会这么想呢?4.由于过去失败的经历,你担心这次也会失败,好像不太有信心的样子。5.对于一个刚出校门的人,第一次找工作本来就比较困难,就是失败了,也不算什么。,情境二:一位结婚数年的太太对咨询员说:“一年以来,我们几乎在吵架中度过,大事吵,小事吵,白天吵,晚上也吵,我不知道我们这样还算是夫妻吗?将来日子要怎样过呢?,1.天下有哪对夫妻不吵架,常常白天吵架晚上就和好,不要太紧张;2.你们天天吵,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呢?3.不断的争吵使你害怕,担心彼此关系的变化。4.请多告诉我有关你们相处的情况;5.也许是你们的婚姻生活呆板,没变化所造成的,如果做些变化,如外出旅行,二度蜜月或送送花,吃吃饭等,会有所改善的。,情境三:当事人说:“其实我已经长大了,可是爸妈老是把我当小孩子看,什么事都过问,都盘查,我都知道他们是关心我,当时我很想自己试试看,总得闯闯看,1.这就是天下父母心,总是爱自己的孩子,你要好好珍惜。2.你是不是曾经做过什么事让他们不放心呢?3.其实父母都是如此,他们这样做才会安心,你不必太在意,等你长大为人父母时,就能体会了。4.你觉得你父母过度操心,让你无法独立试试看。,情境四:当事人说:“都是赌博害了我,原本是为了打发时间小赌一下,没想到越陷越深,如今不但钱输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唉!如果那时听朋友的劝告就好了!”,1.你一共欠了多少钱?有什么人可以帮忙吗?2.现在先别唉声叹气,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最重要。3.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这对你是个教训,让你清醒过来,才知道要做什么。4.你后悔当初没有悬崖勒马,才会有今天的结果。5.你不必太自责,现在知道悔改,也许还来得及。,情境五:当事人说:“我还在念高中,但是我发现自己怀孕了,男朋友又避不见面,我也不敢告诉父母或朋友,我该怎么办才好?”,1.年纪轻轻碰到这种事,一定觉得害怕又无助。2.你的男朋友太不负责任了,总算也让你认清 人,更懂得将来如何保护自己了。3.这的确很严重,事情是怎样发生的?4.事情已经发生了,急也没用,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吧!5.唉!你怎么这么糊涂呢?难道你连这种性知识都没有吗?,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心理诊断阶段,任务:寻找求助者问题的ABC;要点:分清主次,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A1 B1 C1 A2 B2 C2关注:接受ABC理论的解释,关注求助者目前的问题。,领悟阶段,任务:进一步明确不合理信念,明确其与自身问题的关系;阻力的原因:咨询师:假定过多,扰乱求助者理解;讲话过多,陷求助者于被动。求助者:过度关注症状的影响;过度关注事件的影响。,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标准,合理信念 不合理信念产生基础 客观事实 主观臆测生活影响 无烦恼 常烦恼目标影响 有助实现 无助实现人际影响 摆脱麻烦 介入麻烦情绪影响 阻止困扰 陷入困扰,三种领悟,是信念引起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对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症状。,修通阶段,概念:指工作渗透过程。是运用多种技术,促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进而减轻和消除症状的过程。若前两阶段是解说性和分析性的,则这一阶段是技术性和方法性的。,修通技术: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1)产婆术的辩论技术:围绕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提出具有挑战性和质疑性问题。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据你的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认识到不合理并主动加以矫正。,三种不合理典型特征的辩论,绝对化要求:个体以自身意愿为出发点,确认某一事物是否必定发生的信念。必须 应该以偏概全:以个别事件为依据评价其整体价值。因为(个别),所以(全部)。糟糕至极:对事件的可能后果持灾难性预期的非理性观念。太糟糕 彻底 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2)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用于涉及周围的人和环境时,修通技术: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分三步:体验想象情景下的情绪反应;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感受发生的改变(情绪、观念)。,修通技术 3、家庭作业,含义:求助者自己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合理情绪疗法自助表(RET自助表)按实际写出A C,从列表中找出不合理的B并分析。用合理B替代不合理B,填写新的C。合理自我分析(RSA)写出ACB后将重点放在D和E。,修通技术:4、其它方法,自我管理程序:依据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停留于此:停留于不期望的情境,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再教育阶段,任务:巩固治疗效果。目的:认知、思维、情绪和行为的重建。方法:提高应付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 自信训练、放松训练 提高寻求问题解决和社交的能力 问题解决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减低求助者目前生活中的各种不良情绪体验,降低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倾向性。不完美目标:减少不合理信念的现实影响完美目标:建立现实、理性、宽容的人生哲学。具体目标:自我关怀、自我指导、宽容、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参与、敢于尝试、自我接受。,合理情绪疗法的特点,咨询师是诊断家、教育家治疗过程是一种认知的、直接的、主动的过程。咨询师是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信息发布者和非理性观念的辩论者。,与其它治疗的比较,精神分析:挖掘潜意识的矛盾冲突,被动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行为治疗: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强调条件反射原理的应用。咨客中心:提供适宜的心理环境和氛围,等待求助者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贝克的认知治疗,三个重要概念认知歪曲的形成原因五种认知治疗技术,三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认识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对问题的知觉和思维过程。自动化思维:忽略严谨认识过程而形成的固定化错误思维观念。规则:导致自动化思维形成的僵化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认知歪曲的形成原因,1、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的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3、过分按僵化的社会认可的行为规则行事。,五种认知治疗技术,识别自动性想法 通过提问、想象或角色扮演发掘 识别认知性错误 通过记录、归纳和总结发现规律 真实性检验 通过假设、诘问或辩论检验错误信念 去中心化 通过实践尝试改变自我中心的错误认知 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 通过监察焦虑的波动性改变焦虑永恒的认知,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特点行为改变的三个阶段压力接种训练,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特点,关注求助者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一样能影响个体的行为。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前提。重点是获得对问题情境具有实践意义的应对技能。,行为改变的三个阶段,1、自我观察:关键是愿意和有能力倾听自己。学会观察自己不适应行为。2、开始新的内部对话:关键是告诉自己必须形成新的行为链。以新的内部对话作为新行为的向导。3、学习新的技能:关键是学会更为有效的应对技能。通过对新技能的观察和效果的评价达到稳定新技能的目的。,压力接种训练(SIT),原理: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三个阶段:1、概念阶段:觉察自己在压力形成中的作用。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学习认知应对技能应用于压力情境。(放松、社会技能、自我指导训练;时间管理指导)3、应用和完成阶段:将治疗情境中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行为疗法在咨询中的应用,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心理教研室梁执群,理论关注点,经典条件反射 无意识行为或反射行为;操作条件反射 有意识行为或可控制行为;观察学习 他人行为对本人的影响。,预防法,预防法 主要适用于治疗强迫症,发生强迫性洗手或仪式动作前,在医生监督鼓励下克制自己的行为,有意去从事其他活动,坚持下去,随着“预防”的成功,逐渐撤消监督人。往往焦虑烦恼由明显加剧至极至而逐步消除之,关键在于首次预防成功及疗效的持续巩固。,自控法,自控法 主要通过确定目标、自我监察、自我强化等手段达到消除不良习惯性行为。主要适用于戒烟、戒酒、戒毒瘾及治疗贪食症等。,学校恐惧的不同解释,经典条件反射 儿童将恐惧事件与学习联系获得;操作条件反射 儿童上学未受到强化或受到惩罚;观察学习 儿童观察到其他孩子的恐惧。,学校恐惧治疗注意点,通过努力,强制儿童上学;对儿童抱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