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劳动教育的探究范文.docx
基于家合作的幼儿劳动教育的探究摘要:幼儿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时期,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肯定都是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可以得到锻炼。但是,幼儿园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自己,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好孩子的劳动力。劳动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应该拥有的能力,只有有了充分的劳动力才能促进其他各项事情的展开,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是极其有意义的。双方应该加强合作,确保孩子劳动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家长们和学校进行家园合作,共同处理好幼儿的劳动教育问题。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只有共同实施教育,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劳动教育引言:对于家园合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者是完美的教育“金三角”,在孩子的劳动教育初期,也就是幼儿阶段,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是所有教育的基石,这些教育处在孩子的启蒙阶段,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二者必须双管齐下。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时,两个教育者要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也要合理与一致,而且要做到志同道合,必须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让劳动教育贯穿幼儿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还是教育的过程或者教育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样的孩子的劳动教育才是正确且高效的。1.家长和学校应改变片面性意识,合作对孩子进行劳动力的培养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劳动教育应该由老师来完成,所以也很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家长对自己孩子在校的劳动情况也漠不关心。学校需要尽职尽责地管好自己的孩子,而家长本身并没有什么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缺失了家庭劳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正是因为家长有这种片面狭隘的想法,才阻碍了孩子劳动力的提升。家校共育新模式有助于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家长对于幼儿的在校劳动情况,都应改变置之不理的态度,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才会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儿童劳动力的提升。家长只有端正自己教育孩子的态度,改变这种狭隘的认识,才会使孩子的劳动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家长和老师之间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分歧,导致二者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如果幼儿园每学期定期开展一些与劳动有关的活动,很多家长都只是收到通知并且按时参加,老师起到传达要求的作用,家长也只是以完成目的的心态来参加活动。所有的一切都是走个流程,家长并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也没有和老师完成主动有效的交流。这就是家长片面狭隘性认识的典型问题,阻碍了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劳动力提升目标的实现,想要让孩子加强劳动的训练,就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在学校布置了劳动任务之后,家长要积极关注,回到家后要继续劳动任务的监督和指导,让孩子能够充分处于劳动的环境中,从而接受、习惯和热爱劳动。家长端正态度之后,家园互育才会完全发挥出作用,孩子的劳动教育才会做到最大最好。”1.家园之间要多多互相交流,积极进行劳动教育探究幼儿园要多多对家长做工作,多与家长探讨关于孩子劳动力培养的问题,也要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与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家长更应学会主动参与育儿工作。家园教育有机联系,密切配合,以促进幼儿的劳动发展。首先,父母本身对做家务的态度要端正,勿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察觉出做家务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多传递积极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过,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习惯做简单家务劳动的人,要比那些小时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家长要明白这一点,多多主动积极地与学校配合,为促进幼儿劳动教育。例如,家长要和学校多多交流共同,根据学校教育,要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能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孩子爱劳动,就能尊重劳动人民,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学校要多多开展家长座谈会,先和家长达成共识,孩子爱劳动,才能培养好的思想品德,养成勤俭朴实,尊重他人、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孩子只有爱劳动,才能在劳动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学会发明和创新,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增强主动劳动意识,使身心得到了发展,他们更会懂得劳动不易,从而珍惜劳动果实。这些都与要家长和学校多多配合了解,达成一致的目标。总之,家长要与学校加强联系,共同改进孩子的劳动教育问题。1.成立家长劳动委员会,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劳动力发展的宣传力度为使幼儿劳动力得到最好的发展,成立家长劳动委员会是一个很必要的方式。家长劳动委员会可以代表全体家长和幼儿利益,家长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幼儿园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在幼儿的劳动教育方面会起到不错的作用。家长劳动委员会可以提出幼儿方面劳动教育方式的改善建议,和与家长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意见。对于班级的劳动决策,和班级的劳动计划,家长劳动委员会可以全程参与,这既是对班级劳动教育工作的支持,也是对这些工作的管理。与此同时,家长在参与工作的时候可以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班级的班级劳动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劳动教育方面更能提出宝贵的建议。在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时,可以为幼儿园外活动的展开提供教育资源服务和志愿服务,为交流和宣传科学的劳动教育方法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家长劳动委员会是幼儿园劳动工作展开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家园劳动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劳动教育探究中,家长委员会可以对班级开展的劳动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班级改进工作,是家园合作劳动教育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家园劳动合作的长足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撑。例如,成立家长劳动委员会后,学校会与家长产生密切的联系,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劳动委员会向家长通报幼儿园和班级近期的重要劳动工作和准备采取的重要举措,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和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建议进行转达和分析,向班级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采取最及时有力的改进措施,而后听取并转达班级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需要家长的积极合作配合,促进幼儿园、班级和家庭的相互理解。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幼儿在校进行劳动教育后,幼儿回家可以由其父母监督,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提出今天在劳动教育时遇到的问题,比如孩子的积极性不够或者劳动量不足,孩子体能欠佳等问题,为家长提供教育反馈。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后,参照孩子意愿,通过家长委员会提出问题,比如在校劳动量过大等问题,学校及时商讨解决,保证问题的顺利解决。另外,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防止部分家长在工作中产生的懈怠问题,充分保证家长委员会工作的活力,家长委员会应每学年换届选举。家长委员会换届时,注意交接好工作,向新成员介绍目前的工作状况、工作中遇到过的问题、最近产生且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成立家长劳动委员会,才能保证孩子劳动力的持久培养。1.学校公示每月劳动教学内容,使家长和学校能充分合作探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文件强调了教师与家庭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孩子的劳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教师要与家庭互相配合,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爱上劳动的主体。学校可以开设劳动教育公示栏,目的是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劳动教育当中,积极跟随学校脚步,了解学校劳动教育动态,有助于和学校一同培养孩子的劳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要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家长与幼儿的劳动教育息息相关,必须要实现家校共育。在这种情况下,公示学校劳动任务很有必要,有助于幼儿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幼儿的家园劳动共育新模式。我们应该知道,劳动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劳动教育就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也就不能提升幼儿的劳动素质。因此,家庭劳动教育和学校劳动教育地位等同,其合作完成的劳动教育,小朋友们更易于接受,效果显著。例如,学校可以在校门口开设劳动教育公示栏,向家长们汇报每周或每月孩子的劳动情况,或者在成立班级群,公示每周劳动安排或劳动任务完成度等。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所以,只有通过家园合作进行劳动共育,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认识到,儿童劳动习惯的养成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公示出劳动任务,家长才能参与其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应该起好带头作用,言传身教,优先热爱劳动,才能引导孩子喜欢,带领孩子热爱,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对劳动的态度,更时刻影响着幼儿对劳动的看法和未来的人格。学校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是相辅相成且不可分割的,善于采用校园劳动任务公示的方式,才能有效地和家长合作培养孩子劳动能力,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家校合心,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教育,便会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产生极大积极的影响。结束语:家园合作进行劳动教育,一定可以养成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劳动技能。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的劳动教育更是这样,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劳动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劳动发展。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劳动教育有序开展的目的,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大人群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劳动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参考文献:1马君.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0(17)2孙彩霞,陈巧月.以养成教育为土壤,家园合作开展劳动教育J.福建教育.2018(051).3秦淑丽.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5).4田雨俊.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切实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J.考试与评价.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