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产业链赋能行动方案.docx
新时代产业链赋能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强市,推进产业链与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能级,做大产业规模,为全市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快培育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制造业为“底盘”,以“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为重要抓手,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市场带动、政策引领,聚焦“5+8+10”产业链,分梯次、分类别推进与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融合融通,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推动产业链循环畅通,提升本地配套率,逐步构建核心技术安全可控、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壮大先进制造业上奋楫争先。二、重点任务(一)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行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建立市内协同设计、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等机制,推广“产能共享”“盐货云选”“工业超市”等供应链协同应用,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能力。到2024年,推动市内20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协作,23条产业链本地化配套率提高15%,产业链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5%o1 .建设“产链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专业化的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动态化更新、常态化发布产业链供需对接信息,通过“互联网+”方式精准对接,畅通原材料、产品、资金、研发、人才、生产设备、软件服务、物流配送等供需信息渠道,为企业快速适配供应商、服务商。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大数据集团、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梳理发布目录清单。梳理发布“链主”企业清单,围绕“链主”企业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需求形成“主要配套产品需求清单”,摸排中小企业主导产品、产能规模、拟配套对象等信息,形成“中小企业产品供给清单”;发布市名优创新工业品目录市重点产业链产品目录,鼓励市内企业采购目录产品。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建立健全市县联动、线上+线下的供需对接机制,围绕风电装备、晶硅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依托“链主”企业成立产业链联盟,定期组织开展采购经理、销售经理对接会等活动,对产业链企业市内采购按照采购额比例给予支持。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积极拓展市外市场。推动跨区域、跨部门供应链合作,主动对接上海、浙江等省外供应链平台及省内“苏链通”等平台,促进要素资源高效流动,形成合理分工、高效协同、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加强与海智在线、红豆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行业重点平台对接,推动产业链重点企业融入全国供应链体系。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支持开展集中采购。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开展原辅材料集中采购;支持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开展具有商业实质的供应链贸易,探索开展钢、铝、硅等大宗原辅材料和ERP.MES等软件系统集中采购,为优质企业市内协同配套提供地产品采购贸易服务。牵头单位:市国资委、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悦达集团、黄海金控、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 .鼓励协同协作发展。推动产业链重点企业在产供销、要素配置、仓储物流等方面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引导物流企业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为企业量身定制原料采购、库存管理、调运调配等方案。推动“链主”企业开放供应链、打通上下游,开展基于协同制造的代工新模式;引导“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仪器设备、试验场地、设计研发能力等各类资源要素。加快推进电镀、铸造等产能协同共享平台建设。(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产业链资金链融通行动依托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常态化提供线下金融服务驿站+线上金融顾问服务,精准对接融资需求,为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力争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稳步增长,到2024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占全社会贷款余额比例提高到12%以上,制造业贷款利率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 .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建立健全供需精准对接融资服务机制,定期收集产业链企业资金需求,按照“一链一方案”“一企一策”原则,提供金融精准对接帮办服务。推动各金融机构分产业、分地区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提高融资支持的精准性、有效性。牵头单位: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银保监分局、各金融机构,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银担”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政府、银行、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产业链融资担保风险资金池,提高政府专项代偿补偿资金池的放大倍数和抗风险能力。稳步推进“苏信贷”“苏科贷”“环保贷”“小微贷”等信贷产品投放,省、市、县联动加强对产业链企业信贷支持。(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黄海金控、信保集团分公司、各金融机构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积极支持供应链金融。支持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存货融资等服务。综合运用担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扩大融资担保服务覆盖面。将企业金融行为纳入信用评价和工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对失信企业约束力度。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开设离岸账户参与国际资源期货交易,探索开展大宗商品提单交易、预售交易等新模式。(牵头单位:市金融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悦达集团、黄海金控、信保集团分公司、各金融机构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开发推广“盐链保”等专项产品。嫁接“园区保”等成熟金融服务模式,开发推广“盐链保”专项金融服务系列产品,为产业链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打造“以园聚链、以链集群”综合性金融生态。(牵头单位:市金融监管局、信保集团分公司,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加大产业基金支持力度。组建新能源、汽车、双碳等产业基金,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发挥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引导作用,与各板块、园区合作组建区域性基金,打造“母基金+基金群”的基金矩阵。加强与总行、总部、央企和社会大资本合作,加大与国内各行业龙头基金公司对接,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产业基金支持产业链发展。(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国资委、黄海金控、各县(市、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加快推动产业链从“零散”到“链式”的突破,从“链式”到“集群”的提升。到2024年,新培育产业链规上企业IOoO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百亿元企业15家,形成“链主”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联动的发展格局。1 .常态化开展精准招商。制定出台产业链项目攻坚行动,每年编制下达全市产业链项目招引任务,梳理23条产业链薄弱和缺失环节,印发重点招引企业建议清单,推动各地围绕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招引企业建议清单开展精准招商。依托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新能源发展大会、环保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围绕现有“链主”企业上下游、产供销进行定向招商。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建立产业链重大项目“储备库”、“在建库”,编制产业链年度重大项目清单,依托市项目管理服务平台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对入库项目实行目标责任节点化调度管理,滚动储备、动态管理、跟踪推进,推动项目加快投产达效。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培育重点企业梯队。按照“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三类对象,滚动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形成“一企一策”工作台账,着力培育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鼓励“链主”企业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延链补链,提高产业链垂直整合度。实施“三转一市”行动,建立“小升规”培育库、“规改股”名录库、上市“金种子”企业资源库,培育一批产业链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面实施人才强链行动,构建新型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撑。到2024年,力争建成100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o家,新建20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平台。L推动协同研发创新。梳理发布市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南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推动风电装备、晶硅光伏、车联网、大气污染防治、集成电路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联合配套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各地依托大企业技术专家、聘请高校院所专家建立融通创新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编制产业链创新图谱。围绕23条产业链,梳理产业创新资源分布,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开展产业链技术诊断,编制产业链创新图谱;调研各产业链技术创新需求,形成创新需求清单,甄选对接优势创新主体,帮助企业精准导入创新资源。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举办产学研创新活动。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推动校地、校企融合发展,搭建供需平台,组织科创企业进高校、高校专家行等活动,推进成果加速转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省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创新中心、西伏河实验室、黄海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建立域外科创中心,支持各地建设离岸研发机构,探索建设海外科创基地。推动产业链与长三角创新链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科创成果孵化基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联络处)、各县(市、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做好人才引进和用工保障。根据23条产业链专业人才、用工短缺情况,跟进做好人才用工服务。举办沿海发展人才峰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集聚一批产业链专业技术人才。依托“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支持产业链企业骨干人才引培。常态化开展产业链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三位一体”招聘服务活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 .支持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加快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推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协同和精准对接。依托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综合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企业转型改造提供评测诊断、供需对接、专家咨询、金融服务、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7 .推动绿色创新升级。推动大企业通过优化采购标准、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支持等措施,引导推动产业链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采购、绿色创新、绿色能源消纳等,鼓励和引导产业链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企业碳计量、碳资产管理。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工业余热、余压、余气、烟气回收利用,废渣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废液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产业链服务链协作行动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加大精准服务力度,优化整合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协同制造、工业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提高服务效能。1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开展新一轮“三项清理”,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优先支持产业链项目建设。鼓励“链主”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链重大项目申请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加强重大产业链项目环评指导,在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减排要求前提下,优先协调支持产业链项目污染物排放指标。(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高政务精准服务水平。优化投资项目审核流程,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广“盐链通”平台应用,精准推送、快速办理各项为企服务政策,方便企业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办理。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支持昆岳互联、上电智联等平台创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开展集中办证活动。将关于集中开展全市企事业单位不动产补充办证工作意见实施期限延长至2024年,按照依法依规、分类处理原则,在确保生态环境和安全前提下,开辟集中办证“直通车”,为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集中办理规范用地、完善建设工程规划、消防安全、工程竣工、不动产登记等手续,推广集中组织、并联审查、限时办结、核发证书、送证上门等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集中补充办证实现“销号制”,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办尽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每半年通报一次各地集中补充办证进展情况。(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支持重点开发园区围绕培育发展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搭建区域级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中央工厂、云制造等新模式。优化提升园区第三方要素保障服务平台,围绕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等要素,为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推动园区加快建设布局污水、热电、燃气、固废处理等功能性服务,提升园区要素配置和项目承载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国网供电公司、各县(市、区)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 .推进惠企政策直达。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惠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计算器作用,为企业提供政策发布、匹配、申报、兑现等一站式政策服务。探索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现企业一次申报、政策快速兑现。深化“企业大走访”“盐商服务卡”等活动举措,强化政企沟通交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 .加强产业链运行监测。建立产业链安全评估、风险监测体系,综合运用税务、海关、电力等数据源加强对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监测,强化对行业动态和大宗产品价格波动的分析研判;引导大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预警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税务局、海关、国网供电公司、各县(市、区)、各产业链专班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制度和产业链工作专班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力度,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机构协力机制,研究解决产业链培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二)加大政策支持。聚焦集群培育和产业链赋能工作,强化地方财政、土地、人才、投融资等政策集成创新,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支持力度,形成政策合力。(三)加强跟踪服务。建立产业链赋能行动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产业链赋能行动的成效监测工作。强化数据要素支撑,探索推动产业链赋能数据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共享,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四)强化宣传推广。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推广,组织产业链赋能行动进县区、进园区、进企业宣讲活动。深入总结产业链赋能行动典型做法和经验,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推进氛围,扩大示范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