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协使命担当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现代化新青海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docx
-
资源ID:884195
资源大小:31.75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践行科协使命担当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现代化新青海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docx
践行科协使命担当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现代化新青海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深化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实干为要、勇毅前行,团结引领全省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现代化新青海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一、青海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回顾青海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和中国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心配合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责,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圆满完成省科协“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省科协“十大”以来,我们扛牢桥梁纽带职责,强化科协政治属性,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引领和科协系统党的建设,全省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巩固。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以理论学习培训班、专题报告会、“沉浸式”主题音乐党课等多种形式,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协同举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主动承接“我和我的祖国一一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青海站活动,联合举办“共和国的脊梁一一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青海省活动,精心打造“两弹一星”科学家精神青海特色品牌,我省原子城纪念馆等4家单位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二深入省内高校、企业、医院等基层一线举办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激励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砥砺优良学风,厚植家国情怀。不断健全学会党组织体系。积极推进学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及时成立青海省科技社团党委,实现省级学会党组织建设100%全覆盖。通过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模式,组织开展“学领袖思想、建功新时代、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实施“党建强会”计划,举办“党建+N”学术交流月活动,有效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进学会工作提质增效。近年来,省级学会对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动员学科领域科技人才服务新青海建设的号召力进一步增强。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协系统形成生动实践。严格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责任,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从严从实做好巡视、审计整改。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深入开展作风专项整治,科协系统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省科协“十大”以来,我们忠实践行服务科技工作者根本宗旨,搭建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平台,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科技工作者的事业成就感、组织归属感和精神获得感不断增强。搭建服务平台。聚焦生态保护、高原医学、藏医药等重点领域,成功举办“生态青海绿色农牧”青海科技创新论坛、“绿色动力: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首届青海省科协年会等活动,承办中国科学院地学部2022年学术年会暨“科学与中国”20周年活动、“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院士专家在青海”座谈会等高层次论坛,指导支持省级学会主办、承办“青藏高原科考高端学术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100O余场次,为科技工作者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支撑。强化表彰激励。深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组织实施两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评选工作,80名个人和10个团队荣获该奖项。选树40位青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并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激励科技工作者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扎实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以及国家级奖项候选人推荐工作,吴天一等9名优秀科技人才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青海省春油菜遗传育种团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实施青海省''昆仑英才科技领军人才项目”中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助力16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提供暖心服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十三五”期间全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深入基层一线与科技工作者交友谈心,准确掌握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各领域科技工作者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及时了解、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落实直接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建立畅通、紧密、稳定的双向联系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青海省系列活动,走访慰问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代表,举办科技成果展示等各类活动,尊重科技、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省科协“十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多渠道、多方式汇聚科技人才,多平台、多途径整合科技资源,取得丰硕成果。高站位拓展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立足全省科技创新发展实际,积极沟通协调,促成省政府与中国科协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获批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院士联络处,着力汇聚全国科技平台、高端人才等优质资源,赋能青海科技创新。开展全国青年高端智力青海行活动,先后组织58名领军人才为我省企业实地问诊、建言献策,取得积极成效,如:针对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存在的地毯抗菌防霉等技术难题,柔性引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谢辉教授并达成技术合作。高效率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力推进“科创中国青海”建设,助推优势技术项目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平台已入驻各类组织215家、专家197人,发布资源1343条,形成业务对接项目307个。西宁市获批试点城市并成功入选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二连续6年举办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青海区域赛,累计解决企业生产研发技术难题263个、产生专利Ie)I项,带来经济效益23亿元;在全国总决赛中累计获得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8个优胜奖,有效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力。高质量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推进青海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发展的意见,制定实施配套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经费使用办法,推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近些年来,通过工作站累计引进68名院士和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带动培养本土人才649人,在包虫病防治等领域累计获得知识产权456项、主持或参与制定标准43项、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奖37项、产生经济效益近100亿元,有力促进了科技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高精度开展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聚焦全省精准扶贫目标任务和乡村振兴战略,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精细开展技术对接,精准实施帮扶行动。组织乡土专家、科普专家、农牧业科技工作者以推广优质品种和抗灾减灾技术为重点,扎实开展智力扶贫行动。累计投入2800余万元,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在“高原美丽乡村”共建村以及大通、祁连、化隆等地建立示范种植基地12个,每年辐射带动100O户以上农牧民增产增收;在结对帮扶村,实施畜牧养殖、电热炕、太阳能庭院灯等项目,受到村民称赞。省科协“十大”以来,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大要求,协同联动,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普惠共享的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有效支撑。着力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科协组织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牵头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完善年度考核、会商沟通、专项督查等制度,一体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和科普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各方努力下,超额完成“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目标任务,制定出台青海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有力有序推进任务落实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22年我省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7.57%,比“十三五”末提升了1.62个百分点,增长27.22%,增幅高于全国水平、位列西北首位。精心打造科普工作品牌。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持续打造''生态科普”主题品牌。完成省科技馆''三江源”生态展厅提升改造,建设沿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普示范带。成功打造“科普进寺庙”特色活动品牌,先后深入40所寺庙为教职人员和周边民众提供科普服务,得到中国科协肯定并被评选为全国科协系统优秀工作案例。发挥流动科普传播优势,面向农村牧区等开展“科普六进”“科普大篷车万里行”以及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2017年以来,全省科普大篷车累计行程近119万公里、服务群众约189万人次,流动科技馆累计行程7.3万公里、接待公众约54.4万人次,有力推动了科普资源普惠共享。连续3年举办“科普大讲堂”,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面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线上线下科普讲座25场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不断扩大科普阵地覆盖。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10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2个,同步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2个,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76个、科普示范社区35个。积极构建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五位一体”现代科技馆体系。现有省级科技馆1个、市州级科技馆5个(其中在建1个)、流动科技馆1套、科普大篷车41辆、农村中学科技馆45所、数字科技馆1个。青海省科技馆累计接待公众234.6万人次,其中青少年137万人次,有效发挥了科普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有效推进科普队伍建设。着力加大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技辅导员、科普专家、乡土专家等人才队伍建设。科普信息员从“十三五”末的4.2万人增加到6.2万人,科技志愿者从“十三五”末的1.6万人增加到近2.2万人。组织科普工作者积极面向基层一线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科普信息员和科技志愿者通过各类平台刊发、推送、转发相关报道视频等近20万次,累计受众约500万人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正确舆论引导。省科协“十大”以来,我们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广泛汇聚省内外科技工作者,打造协同联动的科技创新智库体系,为党和政府建真言、谋良策,有效服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借智引力为青海发展出谋划策。发挥科协组织平台优势,通过举办高规格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汇聚全国各地院士专家为青海发展把脉建言。承办中国科学院地学部2022年学术年会暨“科学与中国”20周年活动期间,组织35位院士与省政府相关厅局等开展5场对接咨询,提出咨询建议19条、达成意向合作项目9项,得到吴晓军省长肯定性批示。首届“青海科技创新论坛”的建言成果得到时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为推进我省农牧业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着力建设科技创新智库体系。顺应新发展阶段智库工作要求,制定实施青海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方案和配套管理办法,紧扣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成立青藏高原生态文明、盐湖产业、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绿色有机农业等6个科技创新智库战略研究基地。吸纳我省科研领域首席专家、产业技术专家、中青年研究骨干等236人,建立专家库,为开展高质量决策咨询奠定坚实基础。靶向施策提升建言工作成效。制定实施青海省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征集管理办法,组织科技工作者聚焦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科技创新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研究,提炼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成果,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累计编发青海省科技工作者建言78期,其中9篇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科协领导批示。省科协“十大”以来,我们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群团改革重大部署,牢牢把握增“三性”、去“四化”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一体两翼”建设,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完善科协组织体系。认真落实青海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大幅提高一线科技工作者在科协领导机构中的比例。协调推动海东市、海西州科协组织恢复独立建制。制定实施青海省科协进一步加强科协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共有583名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等为代表的“关键人物”进入同级科协领导班子,有效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影响力。突出学会主体地位。针对我省学会工作相对薄弱问题,开展省级学会发展状况专题调研,摸清实际情况,推动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推动省级学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实施综合示范学会创建和学会能力提升计划,累计投入经费500余万元,提升学会能力,强化服务效能,引领创新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依托全国知名高校开展科协干部培训,实现县处级以上干部全覆盖。注重平时培养管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近年来,科协干部队伍的担当意识持续强化、执行力持续增强。各位代表、同志们!省科协“十大”以来,我们的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中国科协的精心指导,得益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在此,我谨代表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并以本次大会的名义,向省委省政府、中国科协,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干部职工致以崇高敬意!回顾省科协“十大”以来的工作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海工作、科协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科协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把握中央、省委、中国科协关于群团工作、科协工作的部署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三型”科协组织。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科协事业发展规律,有效服务“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必须毫不动摇把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作为工作着力点。我们必须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科协组织服务宗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始终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科技工作者。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科协工作的重心,持续提升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以自我革命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科协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省科协“十大”以来的震续奋斗奠定了科协事业面向未来的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全省科技工作者期盼,科协工作仍然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聚焦政治主责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围绕青海发展大局服务创新驱动的成效有待进一步巩固;普惠共享的科普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深化组织体系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们必须以更加锐意进取的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二、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综观全国,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作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等系列决策部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立足青海,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对口援青和东西部协作等重大战略叠加,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特别是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更加重要、责任更加重大。目前,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已进入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支撑。科协组织作为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形势既为我们带来了风险挑战,也提供了难得战略机遇。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群团组织要“深化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了遵循和行动指南。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完善党建带群建机制,深化群团协同化建设”部署要求,省委陈刚书记在群团工作座谈会上为我们点了题指了路。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力的担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当好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今后五年,全省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认真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深化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聚焦靶心、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协同,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提升“四服务”效能,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完善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体系,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打造科协特色鲜明、层级结构合理的智库体系,完善充满活力的组织动员体系,坚定不移团结引领全省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现代化新青海宏伟蓝图建功立业。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思想政治引领能力实现新提升。加强党对科协组织的领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科协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成效进一步彰显,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服务科技工作者展现新作为。强化“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完善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机制,反映科技工作者意见诉求,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取得新成效。建立健全具有科协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促进机制,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内生动力,面向经济主战场开拓进取,成为推进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学会建设取得新进展。拓展学会建设覆盖的领域和行业,持续强化学会主体地位,优化学会治理结构,学术交流氛围更加浓厚,学会的政治引领力、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明显增强。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迈上新台阶。健全完善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和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有效改善城乡、区域、群体间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状况。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作出新贡献。持续打造科协特色鲜明、层级结构合理的智库体系,完善优化智库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科技工作者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显著增强。科协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推进科协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延长服务手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三、未来五年工作建议实现未来五年工作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坚定不移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力。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始终保持科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健全行之有效、高效务实的学习机制,加强和改进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政治、思想、行动引领。面向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骨干、基层科技工作者,持续开展专题研修、轮训调训,深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建立科技工作者思想动态反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强化科学家精神价值引领。推进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系列化,持续打造“两弹一星”精神工作品牌,加强理论研究阐释,丰富宣传宣讲载体。深化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组织院士专家、“最美科技工作者”开展宣讲活动,强化崇尚学术道德、坚守科研诚信底线的价值共识,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当好党和政府与科技人才的“连心桥二密切同科技工作者的直接联系,做实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既及时传递党的温暖又如实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全力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做好院士候选人推荐、创新争先奖、青海省科学成果奖、“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奖项推荐评选工作,做精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青海系列活动,做实中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主动性。(二)坚定不移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促进科技经济融合中的协同枢纽作用,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提升科技创新赋能成效。围绕产业“四地”建设,引导科技工作者聚焦盐湖、清洁能源、高原医学、中藏医药等特色领域,开展咨询攻关、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效。加强与中国科协、全国学会以及先进地区科协组织的系统联动和合作交流,汇聚全国资源助力我省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技术服务交易,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拓展创新大赛覆盖面,深化“创新方法”工程师培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产学研协同发展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院士联络处、省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重要作用,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坚持“异地引进”与“本土培养”双轮驱动,带动、培养、聚集科技创新人才。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合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发挥省级学会、市州科协、高校科协、企业(园区)科协技术转移转化信息沟通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紧密衔接。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扎实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合力打造“科技小院二积极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乡土实用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引导高校、企业(园区)科协动员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支持学会加强乡村振兴特色人才培训、产业技术帮扶。指导农技协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参与“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建设示范基地、开展技术交流。(三)坚定不移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踏上新征程,我们要突出科普价值引领,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以全民科学素质高质量提升更好服务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坚持“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建设模式,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构建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格局。持续打造“生态科普”“健康科普”“应急科普”等主题品牌,丰富提升“科普进寺庙”特色活动品牌。发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科普活动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拓展科普广度深度精度。多元化丰富科普资源供给。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等建设具有科普功能的场所,引导促进公共场所设置科普设施。推动科普阵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培育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县(市、区)以及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社区。加强科普生产创作,探索建立科普资源开发与科技工作者评级评优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丰富民族地区科普资源,鼓励少数民族语言科普创作。持续加大“科普中国”资源推广应用力度。立体化构建科普传播格局。依托中国科协“智慧科协2.0”,构建“精准直达”智慧科普传播机制。打造科普传播品牌,借助“网红”、科普公众号等,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传播影响力。加强科普传播与文化、旅游、体育、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科普传播人才培养,建设科普专业人才、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技辅导员、科学教师、乡土专家等在内的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队伍,加大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四)坚定不移提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水平。踏上新征程,我们要聚焦青海高质量发展精准选题,集思汇智聚力,把科技工作者个体智慧升华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有效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健全科协特色智库体系。优化智库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开放高效、管理科学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对省级学会、企业科协等基层科协组织智库建设培育力度,做强青海省科协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智库基地,形成科技特点突出、科协特色鲜明、资源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智库体系。推进智库人才队伍建设。调整智库人才队伍结构,采取“首席专家+团队”模式,打造具有专业化素养的智库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发现和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技人才成长梯队。加强科技创新智库专家管理,健全智库决策咨询专家培训I、激励机制,为智库专家咨政建言创造良好条件。拓宽智库成果来源渠道。发挥智库基地和学术交流平台引领作用,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开展科技创新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健全学术会议、论坛活动成果提炼机制,促进学术资源向决策咨询资源转化。办好青海省科技工作者建言青海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决策咨询报告专刊,汇聚科技工作者群体智慧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五)坚定不移推进科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敏锐洞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趋势规律,深化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把全省科协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深化学会组织改革创新。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的意见,突出学会主体地位,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治理体系,推动学会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发展。深入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做细做精“党建+N”系列活动,落实党组织前置决策制度,实现党建工作从“有形”向“有效”转化。支持学会申办或主办、协办、承办各级各类高水平学术会议,创建高端学术品牌,活跃学术交流、涵养良好学术生态。扩大科协组织有效覆盖。持续强化赋能基层,建强科协组织工作阵地,激发组织发展活力,增强基层科协组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全面推进企业建立科协组织,建立健全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科协组织。依托群团协同化,推进乡镇(街道)科协组织建设,完善村(社区)科普协会、科技志愿组织、社区科普大学等组织载体和工作阵地。以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为依托,壮大县乡两级科协工作队伍。推进农技协组织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技协组织体系。加强科协系统自身建设。始终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各级科协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和反腐败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深入落实省委关于作风建设安排部署,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不断完善科协系统干部教育培养管理机制,以从严治理的实效保障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各位代表、同志们!实干成就事业,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协精心指导下,团结带领全省科技工作者“实”字当头、“干”字为先,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现代化新青海宏伟蓝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