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对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docx
“八八战略”对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引言改革开放后,浙江人民凭借勇于创业创新的文化基因,率先取得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是,进入千禧之年,浙江发展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民营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等问题,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为了破解这些难题,习近平同志刚到浙江工作就深入基层,展开细致的调查研究。他到浙江任职仅两个多月,就走遍了全省11个地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03年7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系统部署“八八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开创了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八八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浙江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一方面,“八八战略”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于浙江过去的基础、立足于发挥既有优势和发掘潜在优势。正如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特别说到的,“八八战略”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八八战略”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八八战略”不仅关注经济指标,而且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成就,直面新时代的新目标新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引领浙江走上新发展道路的总纲领,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萌发和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两者在精神要旨上是相通的,具有直接的传承和发展关系。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从坚持内源发展为主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科教兴省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从“千万工程”到乡村振兴战略、从“山海协作”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党要统揽经济工作大局到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从为民办实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等方面,都体现了两者从传承到丰富、从发展到跃升的递进关系,也深刻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浙江萌发的内在逻辑。一、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新阶段发展理论如果说改革开放后,实现“富起来”是发展的“第一次飞跃”,那么进入新时代,实现“强起来”可视为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如果说“第一次飞跃”是为了打破“起飞陷阱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第二次飞跃”就是为了打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让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西方经济理论更没有研究,只能站在时代前沿,科学判断形势,“在迎接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克难攻坚中脱胎换骨,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实现凤凰涅槃”。2003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在全国较早地进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准确认识和把握浙江新发展阶段的宏观背景、现实基础和战略目标,提出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由此,“八八战略”成为推进浙江“第二次飞跃”的新阶段发展理论。(一)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战略方向改革开放后,浙江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格局。产业优势集中于轻型加工业,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对薄弱。为此,“八八战略”明确要求,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变化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举措的具体政策措施有6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数字浙江”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业、努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2004年12月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业”调整为“有选择地发展临港重化工业:这一调整进一步彰显了习近平同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坚定决心。“八八战略”十分强调信息化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要求加快建设“数字浙江:2002年,习近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一定要重复传统工业化每一个必经的阶段,而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互相结合,互相促进”。2003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专家论坛”上,他向与会来宾表示,建设“数字浙江”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将是浙江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举措。2003年9月,浙江省政府印发的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数字浙江”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使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有机结合,加速实现现代化。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工业化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我国因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经济发展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一方面,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工程、绿色低碳技术等新兴技术发展快速,大国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博弈日益加剧;另一方面,工业软件、高性能芯片存在卡脖子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推进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题中之义。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二(二)坚持内源发展为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战略预演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主要靠内源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块状经济是浙江内源发展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后,当浙江人民勇于创业创新的文化基因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时,浙江经济迅速积累起人力资本、民间资本和专业化分工优势,迸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习近平同志十分肯定浙江不过度依赖外资,以本土经济为主的发展路子。他认为,内源发展为主是浙江的优势,是浙江在发展中较好地实现强省和富民目标有机统一的重要原因;今后浙江经济要再上新台阶,“还是要坚持内源发展,充分发挥浙江人创业热情高、创业能力强的优势”。与此同时,他也强调,内源发展不是封闭发展,需要在国际竞争中、在与外资企业互动融合中、在走出去过程中提升本土经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可以也必须内部可循环,必须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形成对全球要素的吸引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体现了“以我为主”的发展思想,这与“立足浙江发展浙江”的内源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又与“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一致的。因而,坚持走内源发展为主的路子,实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省域层面的一次战略预演。(三)提出“两只鸟论”,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规划了战略路径进入21世纪,浙江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导致“正在生产的缺电、正在建设的缺钱、正在招商的缺地:对此,习近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背后的真实原因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发展思路,“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而且现代化建设目标也难以实现,甚至会走到弯路上去”。为此,他创造性地给出了解决方案,即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形象生动地将之比喻为养好“两只鸟:第一只鸟是“凤凰涅”,意指增长方式转变,即通过建设科技强省、品牌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和企业的浴火重生、脱胎换骨;第二只鸟是“腾笼换鸟”,代表经济结构调整,即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腾出发展空间,引进优质的外资和内资,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两只鸟论”结合浙江实际,运用辩证思维推动“优结构、转方式”,规划了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效益关系的战略路径。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里边有很多辩证法值得总结”,要主动推进“腾笼换鸟”,也要防止“鸟去笼空”。“两只鸟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把自主创新与产业转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极高理论价值的区域竞争力理论,是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两只鸟论”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借鉴吸收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2006年1月,在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参加绍兴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同志运用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发展四阶段论分析了浙江所处的发展阶段,强调推进“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的重要性。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一论断表明,“两只鸟论”从省域层面的发展战略上升为全国性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吉林、山东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各地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发展理论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非常具有前瞻性。在“八八战略”里面,习近平同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体现出来了。(一)制度创新、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新,体现了创新发展的理念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创新史。“八八战略”的第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结束时,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要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运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他认为,“浙江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走制度创新之路,因此,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将是浙江迈向新发展阶段的根本动力。为此,2003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作出进一步完善浙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之后,2004年2月,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实现“五个提高“;2004年6月,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又确定了以三年基本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浙江块状经济优势明显,但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为提升浙江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形成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型创新体系,努力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篇大文章。为此,他亲自谋划推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创新载体落地浙江。2005年7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确定了科技强省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2006年3月,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又明确了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通过这些举措,浙江的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浙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0.68%增至2007年的L5%,全国排名从第15位跃升至第6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亲自总结提炼了“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精2005年7月,浙江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增强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能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竞争能力。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文化研究工程的指导委员会主任,勉励广大社科工作者,“真情实意”地搞好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二)“千万工程”和“山海协作”,体现了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协调发展,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八八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习近平同志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和主持实施了重点“三农”工程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2004年7月召开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现场会上,他强调,“千万工程”是牵住城乡一体化建设牛鼻子的“龙头工程”、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程”、是推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立的“民心工程二在2005年8月的嘉兴现场会上,他又进一步要求,深入实施“千万工程”要建立“建设扩容、科学规划、投资建设、制度创新、工作推进”五大机制,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村庄整理和整治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科学规划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民社区建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既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成功案例,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教材。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由杭州临安清凉峰镇和温州苍南大渔港镇连接而成的“清大线”成为浙江大地“山海之分”的分界线。线的西南侧是欠发达的山区,线的东北侧大多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平原地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八八战略”提出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实施“山海协作工程”。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刚到浙江工作,就主持召开“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推动发达县和欠发达县开展结对帮扶。“山海协作”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着力把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把欠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合作方式具有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等特点。2004年,“山海协作”进一步升级,合作领域从经济扩大到科技、教育、卫生、劳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合作方式从项目合作为主扩大到来料加工等,合作范围从结对帮扶扩大到自由对接。截至2006年底,全省累计签订山海协作项目3230个,协议总投资1309.38亿元,欠发达地区有组织输出劳务24万余人,有力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两山”理论和生态省建设,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如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既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一方面,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06年5月,在浙江全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增长是政绩,保护环境也是政绩:他还要求把“两山”理论与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将农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八八战略”提出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二习近平同志刚到浙江工作不久,就亲自谋划生态省建设。2002年12月,在省委H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他正式提出,“以建设生态省为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加快建设'绿色浙江2003年7月,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确定了浙江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强调“建设生态省是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行动和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二习近平同志还亲自担任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倡导树立绿色GDP观念,谋划和指导实施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循环经济“911”工程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九大又在党章中增加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内容。可以说,浙江生态省建设实践和“两山”理论的提出,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直接理论准备。(四)“地瓜理论”和“两条腿走路”,体现了开放发展的理念21世纪初,浙江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导致民营资本向省外溢出。对于浙江资本的“走出去”,一些领导视之为资本“外逃”并极力阻止。对此,习近平同志认为,浙江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既需要“立足浙江发展浙江”,又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二他解释道,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是为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粗壮硕大。为此,“八八战略”要求,“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2003年3月,刚刚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带领浙江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考察学习,签订了推进浙沪、浙苏全面合作的友好协议。之后,浙江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推动了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合作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浙江还把对内开放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战略结合起来,习近平同志多次亲率代表团考察中西部,推动省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2004年3月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对推进浙江开放型经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全省在对外开放工作中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意识。对外开放和向外拓展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能够为浙江提供更大发展舞台、空间和市场,能够为浙江带来资金、人才和技术。引进外资意味着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引进市场销售网络,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与沪粤苏等省市相比,浙江引进外资相对“短腿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认识利用外资的作用,不能将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分割开,民营经济和利用外资“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好”。他进一步强调,浙江要从根本上扭转民营经济和利用外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必须把扩大对外开放放到全局的战略高度,突出选商引资和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着重引进世界500强等大企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地瓜理论”和“两条腿走路”深刻阐明,要发展壮大,必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五)“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欠发达地区。在2003年1月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一个人都不能掉队”。“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成为浙江扶贫工作的根本遵循。2003年3月,“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正式启动,在“山海协作工程”和“百亿帮扶致富工程”的协同下,多管齐下地实施了下山脱贫、教育脱贫、劳务输出、特色产业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政策。在加强帮扶的同时,习近平同志把欠发达乡镇的发展情况作为考核乡镇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求欠发达地区的干部群众发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5年攻坚,浙江36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4500元,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程任务目标如期完成。2008年,浙江接续开展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包括“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工程”,把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3.76万元,连续38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10年缩小。三、高效践行有为政府的治理式发展理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探索形成党总揽全局之下,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国家治理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把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两只手”之间的关系,强调“把政府职能切实转换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中国特色的经济治理,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制度化、法治化治理方式提升经济治理能力,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统揽经济工作大局,提升经济治理效能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2004年12月,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要求,地方各级党委要统揽经济工作大局,掌握工作主动权,在实践中切实履行好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等六个方面的职责;党委常委会要坚持和完善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确定年度经济工作思路,决定经济工作重大事项。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如果缺乏维护市场秩序的法治保障,市场行为就会失当,市场信息就会失真,公平竞争就会失序。为此,“八八战略”明确要求,“加强立法和法律监督工作,营造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法治环境”。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地方立法工作的主攻方向是为发展创造一个必备的法制环境,必须以经济立法为重点,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努力为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习近平同志在经济治理方面始终心怀前走在前列的政治责任感,他明确指出,“浙江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走在前列,首先要在法治建设上走在前列,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来调节经济、实施监管”。党政机关是我们党执政和政府行政的主要机构。机关是不是负责任的、高效廉洁的机关,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以及党的执政意图的实现程度。因此,“八八战略”要求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2004年2月召开的全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二随后,浙江发布了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要求确立“有限政府”的观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工作包括: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以及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制度。(二)改善软硬环境,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要求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还特别对什么是软硬环境进行了说明。“硬环境”指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软环境”主要包括政策、服务、金融、社会信用和法治建设等。区域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他强调,“软硬环境改善了,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来参与和支持浙江的发展从理论内涵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的“改善软硬环境,构建全国一流发展环境”,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两者是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为改善“硬环境”,“八八战略”提出“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五大百亿”工程聚焦水利电力交通、信息化、科教文卫体、生态环境、帮扶致富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领域,既是改善“硬环境”的重要抓手,也为加快发展、繁荣文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强大动能。“软环境”方面,“八八战略”不仅要求加强法治和机关效能建设,还要求建设“信用浙江”和“平安浙江”。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信用浙江”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信用,提升企业信用,建立社会信用;进一步健全信用制度,强化信用监管,倡导信用文化,营造信用环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政府”。2005年,浙江组建了全省性的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信用数据覆盖全省所有的工商注册企业,并实现个人征集系统在全国范围的联网覆盖。2007年10月,浙江正式出台实施企业信用管理标准和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这标志着浙江的信用环境和建设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改革和发展都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2004年5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部署了建设“平安浙江”的各项工作。习近平同志在会议中明确指出,“建设'平安浙江',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题中之义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围绕“五个更加”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并分解细化“六个确保”的具体目标,扎实做好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确保治安状况良好、确保经济运行稳健、确保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各项工作。在“平安浙江”建设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要求把学习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抓手;他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形成“浦江经验:近年来,浙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开创的平安浙江道路砥砺前行,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三)为民办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004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调研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项入手,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04年10月,浙江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建立民情反映、民主决策、责任落实、投入保障、督查考评五大工作机制,围绕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十大重点领域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习近平同志指出,为民办实事对象是“民”,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为民办实事需要领导干部树立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按照“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扩大和疏通民情反映渠道,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为民办实事重在办事。为民办实事,先要想办事,还要能办事、办成事。要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为民办实事的实效性;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群众的作用,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选择的主体、利益的主体,有的事还要成为行动的主体和投入的主体;要大力发展生活型服务业,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实事项目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办事、人人得到实惠的良好局面。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关键在于用好的作风来办好事,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工作之中,把抓落实的过程贯穿于践职履责的始终;用实在的项目来办实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搞造福于民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要根据群众需要的变化,不断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办实事还要见实效,最大的实效就是真正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感到幸福,让群众来评判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实际成效。结语“八八战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新征程上,浙江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开放这个必由之路,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实现更大突破,努力开辟发展新境界;必须全面贯彻省委“新春第一会”的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一体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必须强化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制度性、政策性、协同性、集成性,不断创造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浙江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