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2024年工作思路计划和某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工作计划.docx
-
资源ID:888403
资源大小:26.1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某县2024年工作思路计划和某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工作计划.docx
某县2024年工作思路计划某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工作计划某县2024年工作思路计划2024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持之以恒兴产业夯基础,尽心竭力办实事惠民生,千方百计破瓶颈优环境,全力以赴防风险守底线,奋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项目建设,释放发展动能。充分发挥投资“稳定器”、考核“指挥棒”作用,全力以赴抓招引,千方百计争资金,持之以恒上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以更大力度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瞄准三类“*强”、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聚焦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靶向招引一批标杆企业、引擎项目、新兴产业,填补空点,打通堵点,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组团招商、专题活动推介招商、企业客商以商招商、招商顾问指导招商等方式,力争落地招商引资项目*个以上,落实省外到位资金*亿元以上。以更实举措争资金。准确把握国省政策导向、投资方向及资金分配动向,紧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全面落实常态化资金争取对接机制,确保争取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行业部门专项资金*亿元以上。以更高效率建项目。抢抓国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机遇,论证储备过亿元项目*项以上,概算投资*亿元以上。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抓、“红黄蓝”预警等制度机制,坚持“一项目一方案”“一项目一专班“,加快建设*等续建项目,全力推进*配套工程等新建项目早立项、早批复、早开工,谋划实施*万元以上项目*项,当年计划投资*.*亿元。以更优服务强保障。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四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切实强化项目立项、招标、施工、监理、验收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规范高效实施。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实行优质要素集成供给,把土地、能耗、环境容量、资金等要素向重大项目倾斜,大力推行“保姆式”“店小二”服务,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困难问题,全天候跟进,全流程服务,全过程保障,为项目落地发展保驾护航。二是突出产业增效,推动乡村振兴。强龙头、兴产业、固成果、保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接续接力巩固脱贫成果。紧盯“源头监测纳入”“末端风险消除”两个关键,落实易致贫、返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和“两类群体”精准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办法”,在产业扶持、社会救助、医疗保障、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针对性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抓严管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进出平衡、占补平衡制度,完成*.*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工全面落实“两藏”战略,严格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种粮积极性,加强粮油市场监管,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链全域推动产业升级。开工建设*双千头肉牛养殖场,力争全县牛饲养量达到*万头;坚持新模式建园、新技术管园,新建日光温室*座、钢架大棚*座,种植露地蔬菜*.*万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持续在“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上下功夫,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制造、包装贮存等上下游关联配套、协同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协作协力建设和美乡村。高质量完成*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组道路*.*公里,改造农电网*公里、供水管网*公里,新增天然气入户*户;集中整治农村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等突出问题,加大危旧房屋、残垣断壁、违规建筑拆除力度,新建户用卫生厕所*座;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群众生活满意度。三是加大招商引资,补齐工业短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完善园区功能促增量。全面建成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快构建绿色建材、生态环保、智能制造、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现代产业集群,切实增强园区投资兴业“洼地”效应。积极推行“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管理机制,持续深化“标准地”改革,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招引一批低耗能、无污染、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上下游链主企业,孵化一批成长潜力大、促进就业好、附加值高的项目入驻园区,力争招引入驻企业*户以上。培育工业企业扩总量。按照“孵化催生一批、规下培育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思路,切实加快不锈钢装饰管生产线等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风电开发等项目,全力支持企业技改升级,积极引导企业扩产增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户以上,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以上。抓好能源开发拓存量。着眼打造百亿级能源产业集群目标,集中力量、专班跟进,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探矿权挂牌出让,积极对接实施煤炭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全力配合实施灵北煤矿工业广场建设,强化供地、供水、供电等要素保障,实现互利共赢;持续加大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广运用新成果新技术,加快低产油井改造,新布设油井*口;加快城西加油加气合建站、天然气液化项目建设;加强与能新科技术公司洽谈对接,引入行业领军企业,创新合作共建模式,让资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多元施策壮大民营经济提质量。严格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制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融资增信、要素供给、法治保障等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实施中小企业梯度成长培育计划,扎实开展市场主体“五转”工程,全力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市场主体*户以上,以民营经济大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大提质。四是坚持消费扩容,繁荣第三产业。坚持全区域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打造精品旅游,带动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做大文旅康养文章。全面建成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建设*综合建设等项目,完成县博物馆布展并对外开放,加快乡村旅游景点提档升级,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不断健全景区景点体系。精心打造红色教育游、生态观光游、民俗体验游、文化研学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创新推广“互联网+”模式,推进智慧旅游景区打造,持续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统筹线上线下,创新营销模式,策划举办文旅推介宣传活动,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做活商贸流通市场。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争取实施运达风电配套物流园等项目,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快递网点,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让更多产品走出*、销往全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批、零、住、餐“个转企、小升限”步伐,新增入库企业*户以上。做优新型消费业态。抢抓中央一揽子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利好,用足用好全省助推旅游消费潜力释放*条措施,扩大商品房销售,提振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提质家政养老、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大力发展智慧商店、直播带货等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假日经济、地摊经济和夜间经济,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提升城市消费,激活农村消费。五是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更新。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一张图规划。统筹考虑县城空间结构、功能布局、风貌特征,全面推进“多规合一”,高标准完成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强化城市风貌塑造管控,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空间格局。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查处未批先建、少批多建、随意插建等违法建设行为,全面提升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一盘棋建设。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完成城区燃气管道更新、污水处理中心应急调蓄池项目,健全市场、餐饮娱乐、停车位、公厕等生活设施,统筹抓好城市绿化、破损道牙更换、建筑物外立面门牌改造提升,精心打造商业街区、文化街区、餐饮街区,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一体化管理。纵深推进“二十种”乱象集中整治,聚焦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沿街商铺、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下功夫整治违、脏、乱、污、堵等“城市病”,规范小区物业管理,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充分发挥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平台作用,切实提高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六是坚持共建共享,强化民生保障。始终坚持促稳定、保基本、兜底线,让民计民生在均衡普惠中取得新成效。点亮科技创新主引擎。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家,创建省市级各类创新平台*家;创新校企院地合作模式,鼓励县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协作联系,在技术攻关、技术服务、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登记科技成果*项以上。提升教育卫生满意度。扎实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新建维修校舍*.*万平方米,全面建成老教学楼维修加固项目,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巩固“双减”成果,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健康*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提标扩能项目,完成“互联网+健康医疗”设备购置,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筑牢民生保障幸福线。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残疾人“两补”等政策,切实做好妇女儿童、退役军人等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全面建成县养老服务中心,精心实施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有效满足群众养老需求。某区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工作计划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壮大产业集群,工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按照区委三届五次全会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要求,我区加快发展“两主两特”产业。1/0月,“两主两特”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98.62%。针对各产业集群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对69户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与合作伙伴进行了系统梳理,确定深圳凯中精密、威能(无锡)供热设备有限公司等7户优势企业作为强链、补链的重点招商企业。深度融入全市“链长制”工作体系,围绕以折皓科技为载体的光伏储能产业链以及以好医生、天雄药业为载体的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链。(二)加强企业培育,工业企业稳步发展。一是加强企业培育。2023年I-IO月,新增规模企业13户,达到157户(目前增量位列县市区第一);新增跃纳科技、宝泰人防等创新型中小企业24户,达到34户;新增天雄药业、科勤环保、爱联科技国省专精特新企业10户,达到28户(其中小巨人3户);新增国省市各类创新平台9户,达到49个。今年来,爱联科技公司2023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中油九洲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四川省新经济示范企业。二是加强数据监测。对新升规的折皓科技、跃纳科技等企业实施企业专员服务。强化运行监测和趋势研判,做到对规上工业企业及规下样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精准化服务。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按照“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原则,坚持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构建“问题征集、问题汇总、问题解决、解决情况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及时了解和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运用区级领导联系“四上”企业制度和“千企大走访”等活动,解决企业困难问题31个。(三)强化科技发展,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施“雁阵培育”行动,摸排科技型企业200余家,开展规上企业辅导培训3场次,专项培训和点对点辅导30余次,组织25户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突破*万元。银河化学建成全区首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四川环龙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成功创建四川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东方魔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成功创建绵阳市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四川科学城久信科技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四)加快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工业项目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区长和科技、新绵汽车、龙腾嘉业等27个新开工项目正加快建设,华意达铝锐高值化利用项目、佳泰耀电气开关设备项目等13个项目已如期竣工。全年共计办理长虹双创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融合升级项目、装备机械零部件及科学仪器核心关键零部件共线扩产生产线建设项目技改备案49个。(五)推进设施建设,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完善的生产要素保障机制,切实解决要素保障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督促国网安州供电公司做好企业获得电力相关工作,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及其他低压用户电力接入“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高压用电“省力、省时、省钱”服务。截至目前,新建4G基站20个,累计建成4G基站1034个,进一步解决农村覆盖盲点问题。投资*余万元,新建5G基站203个。基本实现乡镇场镇区域5G网络全覆盖,并有序推动5G网络向乡村延伸。(六)促进绿色发展,提升企业安全环保水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2023年先后10次组织乡镇部门研究工业领域安全环保形势,5次召集全区重点企业召开安全环保工作会议,部署全区工业领域安全环保和绿色发展工作,牵头组织开展工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工业高风险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区工信科技局按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先后到企业指导安全环保工作共计295次,发现隐患384条,并指导企业完成整改,落实闭环管理。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省级绿色工厂5个。二、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确保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8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制造业投资增速实现10%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以上、国省“专精特新”企业8户以上。(一)推动工业稳定增长,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向好一是强化工业运行监测。落实“周监测、月分析、季调度”工作机制,聚焦企业稳产增产、重点行业和领域稳定增长等,及时调度掌握全区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运行态势,强化相关数据监测分析,研判制定应对措施。及时协调解决突出困难问题,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增势。二是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委、市委和区委稳增长专题会议决策部署,鼓励支持企业享受各类惠企政策,确保重点行业、企业有效组织生产。围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促进2024年工业良好开局、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政策,落实优势工业企业梯次培优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二)狠抓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推动签约项目落地。落实好项目专员等制度,指导企业做好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降耗等前期工作,推动成熟项目落地建设,重点推动安县中联水泥、绵阳启明星磷化工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落实好“五个一批”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管理服务及多部门联动配合,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重点推动所皓科技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二期)、龙腾嘉业等18个项目加快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是促进项目竣工达产。建立项目推进台账,集聚优势要素保障资源,抓牢抓实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全力推动项目按期竣工投产达效,重点推动折皓科技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二期)、新绵汽车内饰生产基地项目等16个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效,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6亿元。四是抓好项目引进储备。围绕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依托折皓、长虹等龙头企业,做好精准招商,引进储备一批产业优质大项目。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四川省“贡嘎培优”计划等机遇,深度聚焦国家、省政策,做好项目包装,完善项目要件,加强对上沟通汇报,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大盘子”,全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三)培育优质工业企业,加速构建梯次发展格局一是全力扶持培育优势企业。整合政策资源和要素资源,集中力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引导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深入开展创业素质培训,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强化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培育科技型、成长型工业企业。全面推动优势企业和主导产业倍增跨越。二是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攻坚。做好调研摸底工作,加大指导力度,重点培育掌握核心技术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冲击单项冠军潜力的企业,支持加强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力争培育更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三是实施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攻坚。以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为重点,遴选和培育专注于细分市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新增国省“专精特新”企业8户以上。四是实施企业“小升规”攻坚。建全“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开展中小企业精准服务辅导,力争新升规工业企业15户以上。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培育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家以上,全年开展中小企业服务200次以上。(四)实施创新发展引领,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充分调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掌握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大企业创新项目工作力度,指导企业做好科技项目提炼、筛选、储备和申报工作。二是以创新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把握政策导向,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推动科技型企业“双量”提升。建立高企培育后备库,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引领能力的企业;立足我区新能源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医药食品等产业,用好投融资平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三是突出人才建设强化引资引智。全面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依托安州高新区和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强化与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合作,开展专业招商。加大力度在高校引进科技人才、在校大学生、高校毕业生来安州创新创业,进一步优化服务、优化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在安州转化。(五)增强要素资源保供,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一是加强要素资源保供。提高要素资源供给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是*电网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证。另一方面是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加强天然气、成品油供需监测,积极对上争取增加天然气合同资源量,督促燃气企业加大资源组织和保供力度,切实做好成品油零售经营管理工作。二是强化产业金融保障。加强产融合作,及时收集推送企业融资需求,大力推广“信易贷”“天府信用通”等银企在线对接平台。完善政策措施,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降低担保费率,推动产业链金融加快发展,探索开展“订单贷”等金融创新服务。三是提升工业用地保障。推进工业标准地建设,实施企业用地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应方式,开展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工作,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等提高利用率,增加容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