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八八战略”背景下绿色发展的实践及启示.docx
-
资源ID:888600
资源大小:23.3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八八战略”背景下绿色发展的实践及启示.docx
浙江“八八战略”背景下绿色发展的实践及启示“八八战略”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基于深入调研和深邃思考,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浙江发展总方略,至今已实施20周年。该战略在2003年7月10日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20年来,浙江持续践行“八八战略”,坚持推进绿色发展实践,生态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绿色发展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财富意涵、发展取向、发展过程和发展治理四个方面,对此,浙江“八八战略”背景下绿色发展实践分别以绿色发展的财富观、人民性、可持续和治理观作出了富有特色的解答。一、树立绿色发展的财富观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对财富的正确理解至关重要,否则难以对经济社会活动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引导。“八八战略”深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财富观精髓,在全面理解财富内涵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纳入财富范畴。(一)全面理解财富内涵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于什么是财富,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理解:一是使用价值维度,财富应该具有有用性,它可以是有形的物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二是价值维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是价值的化身,或者说是价值的承担者;三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相统一的维度,财富是一种社会权力。财富的三个维度内涵是内在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长期以来,对于生态环境,人们没有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财富观,虽了解生态环境的有用性,但无视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化身和社会权力的属性,在生产生活中常常无偿和随意地利用其有用性,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二)生态环境也是财富“八八战略”回击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扭曲的财富观。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要求在干部实际工作和考核中,重视生态环境的财富价值属性,以正确的财富观扭转不恰当的工作方式和考核方法。为此,湖州市从2004年起率先探索绿色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取消单纯的GDP指标考核;2013年,浙江省对丽水市作出“不考核GDP和工业总产值”的决定,要求丽水市更加注重绿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质量。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指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分别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属性和价值属性;同时他又指出,“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环境作为财富所具有的社会权力。可见,生态环境作为财富的有用性、价值化身和社会权力在“八八战略”实践中已得到完整的体现。“八八战略”实践所蕴含的正确的生态环境财富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财富观,拓宽了发展的思路,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二、坚持绿色发展的人民性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把生态环境纳入发展的全过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妥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八八战略”在正确把握绿色发展财富观的基础上,对绿色发展所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坚持了绿色发展的人民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绿色发展为了人民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那种高投入、高污染排放的增长模式也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降低,环保上访不断。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的道路,环境的承载将不堪重负,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会适得其反。”“八八战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整治。(二)绿色发展依靠人民一是问计于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就是一个问计于民的典型例子。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第二次到安吉调研,在余村的村会议室听取市、县、镇、村的汇报后指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此,“两山”理念正式提出。二是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这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县,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发展竹子产业、白茶产业、生态旅游业,实现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促进了绿色发展。又比如,嘉兴市在解决水环境问题过程中,形成了以“大环保、圆桌会、陪审员、道歉书、点单式”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绿色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浙江在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过程中,特别强调民众的实际获得感,实施了一批绿色民生实事工程,尤为突出的有四项。一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自2003年起实施,至今已连续实行了3期,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二是“五水共治”行动。浙江自2014年起用7年时间推进“五水共治”行动,剿灭了劣V类水,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水环境的改善实实在在惠及全省人民。三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2016年9月浙江出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全省IoOO多个小城镇参与了这一行动,小城镇的环境质量明显改进、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全域“大花园”建设工程。2018年6月以来,浙江省开展了全域“大花园”建设,把建设“诗画浙江、美好家园”作为一项惠及每个人、惠及子子孙孙的重大工程来抓,提升了“美丽浙江”水平,改善了民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面貌。三、注重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意味着要保护好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财富,使财富免受破坏,但发展在本质上是财富的积累过程,简单的财富保护并不是真正的绿色发展。浙江在实施“八八战略”过程中,从来不是简单地为生态环境保护而保护,而是秉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在偿还历史欠账的基础上,推动绿色生产,推行绿色分配,促进绿色交换,鼓励绿色消费,做到在保护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确保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运行。(一)偿还历史欠账针对不可持续的传统发展模式所留下的生态环境欠账,浙江积极行动,努力偿还,争取发展的主动权。自2004年10月起,浙江开展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对省内八大水系、11个设区市和11个污染特别突出的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进行污染整治,改善环境质量。尤其是“五水共治”行动,以治污水为关键,对过去粗放发展造成的水污染进行彻底整治,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推动绿色生产浙江通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生产。一方面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05年初浙江推出了“腾笼换鸟”战略,加快产业转型,探索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浙江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有“破”有“立”。“破”突出表现在2013年推出的“三改一拆”行动,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通过“三改一拆”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和违规生产,整治环境,促进城乡面貌改观。“立”突出表现在同期推出的“四换三名”工程,“四换”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三名”指培育名企、名品、名家。通过实施“四换三名”工程,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一是2005年之后持续实施“991行动计划”,明确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域、项目、载体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二是把好入口关,重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把好环保和能耗关,拒绝污染严重的项目,严控高能耗项目。三是健全机制,2018年1月,浙江出台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绿色高效发展评价和要素配置机制,推动绿色生产。(三)推行绿色分配浙江是我国开展生态补偿的先行省,对绿色分配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浙江于2006年对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行省级财政专项补助;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推行生态环境保护财力转移支付,以省对市县财政体制结算单位为计算、考核和分配转移支付资金的对象,扩大了分配范围,共涉及45个结算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的资金总量一年一定,列入当年省级财政预算。之后,生态补偿财政分配拓展至省际,2012年起浙皖两省开展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通过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分配,优化钱塘江流域和千岛湖的生态环境。(四)促进绿色交换富有特色的绿色交换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排污权交易。嘉兴市于2007年11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形成了“一个中心,两项控制,政府监管”模式。二是在全国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19年3月,浙江出台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加快推进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建设。三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嘉兴银行针对部分中小企业因购买排污权而导致的资金紧张问题,开展了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出了绿色金融的一个路径。2019年8月,丽水市出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试行),促进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相挂钩的“生态贷”“GEP贷”,实现GEP可质押、可变现、可融资,并积累了可推广的经验。(五)鼓励绿色消费浙江在实施“八八战略”中注重鼓励绿色消费,比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垃圾回收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浙江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已建立良好的垃圾回收处理制度,大多数居民基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2009年,浙江发布“公民低碳绿色生活准则”,内容涉及节约用电、出行少开车、巧用废旧品、提倡水循环、办公无纸化、远离一次性物品、拒绝塑料袋、绿植点缀、争做志愿者等方面,导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四、践行绿色发展的治理观浙江在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过程中,以此引遵循科学的绿色发展治理观,充分发挥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主体作用。科学的绿色发展治理观主要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关于落实“八八战略”、推动绿色发展所作的诸多论述中,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生命共同体”治理观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人与自然关系,把人与自然、山水林田湖看作是生命共同体。浙江在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治理观。一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习近平同志在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文中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以系统的思维进行综合治理。浙江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全方位、多渠道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搞生态省建设,好比我们在治理一种社会生态病”“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工(二)“狠抓落实、久久为功”治理观“狠抓落实、久为功”治理观强调绿色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艰苦实践和长久努力才能取得成效。200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一文中指出,对生态省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如何打好持久战?习近平同志指出,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去抓落实,“咬定目标,一任接一任、一届接一届地抓下去”,做到善作善成、善始善终。浙江在“八八战略”确定之后,把重点放在了落实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决策部署作出以后,对广大干部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如何狠抓落实?习近平同志在不兴伪事兴务实一文中指出,在落实的认识上,要讲求一个“深”字;在落实的要求上,要讲求一个“新”字;在落实的步骤上,要讲求一个“韧”字;在落实的举措上,要讲求一个“实”字。(三)“以文化人”治理观发挥精神对物质的相对独立作用,发挥人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积累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在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一文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省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浙江在“八八战略”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生态文化的作用,从宣传教育基地、基础设施、作品、承载平台、重要时点等方面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开展绿色认证和绿色单位创建,从制度层面把生态文化植入到产品和组织运行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效果。五、几点启TF20年来,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树立了绿色发展的财富观、坚持绿色发展的人民性、注重绿色发展的可持续、践行绿色发展的治理观,绿色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启示。第一,发挥好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绿色发展不是自发的,需要战略引领,政府是制定和落实发展战略的主体,浙江绿色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有正确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浙江工作期间领导制定和实施了“八八战略”,并在党的十八大后加强对实施“八八战略”的指导,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20年来,浙江各级政府忠实践行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部署,推动了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第二,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绿色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越要重视绿色发展,避免这种能力对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说40多年前确定的开放战略是发展的需要,那么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绿色发展是生态环境有效融入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与开放一样涉及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像抓开放那样抓绿色发展,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绿色发展。第三,深化对基于绿色发展的共同富裕的认识。共同富裕是包括生态环境财富在内的共同富裕,那些靠损害生态环境而“富”的地区并不是真正的富有者。共同富裕应该是高质量的共同富裕,如果一些地区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实现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那么需要改进这种差距,这样实现的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它意味着共同富裕是基于绿色发展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