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概念作文教学案例设计-三年级作文-古代课文.docx
-
资源ID:891451
资源大小:16.9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心概念作文教学案例设计-三年级作文-古代课文.docx
心概念作文教学案例三年级作文古代课文一、教师备课1、教学内容(课题名称):古代课文2、教学目标:通过诵读百家姓、千字文等以前的启蒙读物,让学生体会古代课文的押韵美,并且在学习理解课文后,完成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3、教学重点:古代课文是堂返璞归真的作文课,教师利用古时候小朋友的启蒙读物,类似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些通俗易懂的名篇,选取其中的精华章节,从百家姓开始讲述起,可以追溯到每位学生的姓氏由来和历史,激发他们对祖先是谁的兴趣和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加深对古代课文的感悟。到千字文的教学时,千字文中有很多与现代知识或常识挂钩处,教师可通过联系学习生活,加深千字文含义的理解。二者的教学呈现互补共通,以达到知识的迁移与最后融入写作的教学目的。4、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千字文中几个篇目的理解,如:“玉出昆岗,金生丽江J其中很容易造成误解的两个地名,分别是昆岗和丽江,正解应是昆仑山的山岗,与金沙江的江底。另有:“果珍李奈,菜重芥姜。”此句在学生中会造成不小的讨论和疑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先不公布结果,以便鼓励学生展开积极讨论,等有不同的结果后再将答案公布,分别是古人认为果子中李子和亲子是珍稀品,而蔬菜中他们则比较看重芥菜与姜菜。通过一场激烈的辩论后,这个答案也就让学生们铭记于心了,也能为后续的写作积累相应的素材。二、上课过程1、教学导入课程开始前,老师发给学生看几篇印刷占老的文献,如果有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可提问让其挑选其中的几句分别解释,激发学生们对古代课文的兴趣。2、教学方法本课以古代启蒙儿童教科书的内容为主,应该说除了千字文外其他并没有难度,因此只要让学生了解这两种古代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并且能够对其中的句子略知一二,也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另一方面,本课课文都是韵文,因此朗朗上口,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们开口大声地进行朗读,感受一下韵文的魅力,韵文读完后,也不要忘了让学生写随笔,谈一谈今天学习和阅读古代孩童课文的感受。3、教学过程1 .学生阅读“学案”,有疑问向老师提出2 .学生阅读“学案”有关百家姓的介绍3 .背诵百家姓有关自己姓氏的部分,把含有自己姓氏的相邻24个姓氏背诵出4 .学生阅读“学案”有关千字文的介绍5 .带领全班朗读并理解千字文的部分片段6 .读了两本古代教科书的片段,教师请学生自己默写其中的句子,即使是一句也可以7 .为本节课的背诵以及讨论的过程写一篇记叙文三、教学总结关于千字文部分的理解与讨论,其中例如“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教师要有意挑选出学生在这个年龄段,能够用己有的知识解释的句子,然后在全班进行讨论与提问。最后得出结果后,将其意思迁移进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古文言其实不难,说的大部分知识连自己都知道,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侧重点,讲到例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时候,不需要逐字进行详细地解释,而应泛读不求甚解。等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达到时,再回头来看看这些句子也不错。四、教学反思1 .课堂记录如何将本课针对千字文部分句子的讨论过程写好,是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在学生们产生争议时,教师应及时刺激并展开讨论,最后别忘了把结果完整记录下来。2 .导师评语这次写作课程是一回穿越到古代,阅读古代启蒙读物,感同身受的别样旅程,学生都很享受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在优美的经典读物中完成背诵与理解,并留下写作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