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营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报告.docx
台湾民营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报告台湾银行业发展历程前言本文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昶皓,他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台湾银行业从1945年至今的发展历程。1945-1980年的台湾银行业是公营银行绝对主导的大一统体系,1960年后,引进外资银行和准民营银行的尝试,使得这种大一统体系有所松动,但是公营银行体系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1980年代开始,岛外"金融自由化"浪潮,岛内僵化的公营银行体系难以满足台湾经济腾飞的需求,这两股力量推动台湾的银行业逐步开放。此后,银行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于1999年爆发了本土性金融危机。进入新世纪,台湾认识到银行业恶性竞争的弊病,分别于2002年和2005开启两次金融改革第一次金融改革效果明显,二次金改结果却差强人意。金改过后,信用卡和现金卡便成为了银行新的角力场,银行大肆发放信用卡,最终触发偿债危机即所谓"双卡风暴",此后,监管政策不断加强,台湾银行业发展的逐渐回归常态。写在前面:古人说以史为鉴,大陆银行业的发展,很多时候都能从台湾银行业的历程中看到一些影子。1945-1980:公营银行绝对主导1.1 大一统体系1945年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便开始接收日本在台的产业,其中,日本人经营的“株式会社台湾银行"被改组为"台湾银行",这就是台湾最早设立的公立银行,并在1949年开始发行区域性货币"新台币"。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后,由于人员编制紧缩,包括货币发行、收受各银行存款准备金等业务,均由台湾银行代为完成,成了事实上的中央银行。晴行BANKOFTAIWAN很有民国范儿的台湾银行logo除台湾银行外,台湾土地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彰化商业银行等,也是这一时期改组或合并成立的。同时,随国民党政府迁台的交通银行(4.720,-0.04,-0.84%)、中国银行(3.150,0.01,0.32%),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等,也先后在台复业,它们构成了台湾最初的银行体系。其中,台湾银行、台湾土地银行的资金由国库直接划拨,其余银行虽然是股份制公司的形式,但政府持有的股份均为50%以上,因此事实上都为政府所控制,就是所谓的公营银行。而政府为稳定台湾局势,对银行业准入、存贷款利率、分支机构设立等均作了严格限制。这种"大一统”的公营银行体系,虽然有助于稳定秩序、恢复生产,但也造成了诸多问题。其一,是银行体系效率低下,却享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如台湾前三大商业银行(华南银行、第一银行和彰化银行)利润率都很高;其二,公营银行体系因缺乏竞争导致作风保守,而彼时台湾的农林牧渔等产业十分发达,中小企业和家庭有旺盛的融资需求,银行却无法满足,存在"贷款难”问题。1.2 体系的松动I960年后,有两股力量使银行体系有所松动。其一是引进外资银行,其二是准民营银行的尝试。为了拓展对外贸易及引进外资,台湾自I960年代开始逐步放开外资银行设立分行,但每年只能设立2家。1959年,台湾核准日本劝业银行在台北开设分行,是为第一家外资银行。1964年12月公布外国银行设行细则及业务范围后,如美国花旗银行、泰国盘古银行等陆续开设分行。到1970年代末,台湾共有14家外资银行。同时,在1950年代前,台湾就已有区域性的民间"合会"。这一种提供小额信贷的互助会组织,也从中赚取利息,其实就是民间借贷。在公营银行体系垄断的情况下,合会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1975年7月,台湾第一次修订银行法,将"台湾合会储蓄公司"重组为"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并在1978-1979年间分别批注成立台北区、新竹区等7家中小企业银行这些都是纯民营资本控制的银行。但是,上述两类银行的实力有限,市场份额也几乎可以忽略,同时还依然受到严格的业务和分支行设立的管制。因此,在1980年代以前,台湾维持着公营银行体系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1980-2000:金融自由化与银行业开放2.1 金融自由化1980年代开始,存在岛内外两股力量,推动台湾的银行业逐步开放。在岛外,随着麦金农教授提出"金融自由化”概念后,掀起了金融自由化浪潮,一部分以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为代表,通过金融创新来摆脱监管的束缚。另一部分则由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市场为代表,要求放开利率、汇率和金融市场。在岛内,197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1980年代正是鼎盛期。但是,由于台湾外向型经济的主导,外汇开始不断积累,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和通胀压力上升。而僵化保守的公营银行体系,也愈发无法满足岛内的融资需求,超发的货币又使得游资泛滥,产生了各类脱离监管的“影子银行"。在此背景下,政府提出经济自由化方针,首先便是放开利率和汇率。利率方面,1980年颁布的银行利率调整要点,开启了利率自由化进程。在1985年废除利率管制条约,各银行可在规定的区间中自行决定基本贷款利率及浮动水平。到1989年7月,全面取消利率管制。汇率方面,自1978年开始,台湾由固定汇率制度改为机动汇率制度,并成立外汇市场。1981-1987年间,外汇市场操作方式多次调整,并最终在1989年实现台币汇率自由化。2.2 开放银行业在利率、汇率均已放开的基础上,开放银行业就顺理成章了。1989年7月,台湾第二次修订银行法,1990年又颁布商业银行设立标准。至此,设立民营银行终于有了法律依据,但资本金要求要达到100亿新台币,远高于当时公营银行的自有资本。并且,民营银行只许设立5家分行,也远低于公营银行超过50家分支机构的平均水平,业务方面,也仅放开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仍然有大量的银行开设。自1992年4月开始,最初核准的16家民营银行陆续开业。除新设立银行外,政府也批准信托投资公司、大型信用合作社及中小企业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此外,在1990年代末还大力推行了公营银行民营化。这使得岛内本地银行的数量随之迅速增长,民营银行数量从1990年的11家增长到1999年的47家,公营银行则有13家减为5家。民营银行的资产规模占比,由1991年的8.89%上升至IJ2001年的51.5%,公营银行由53.68%下降至(J19.7%o但是,由于此前货币超发导致游资泛滥,资金纷纷进入股市。股市泡沫在1990年破灭,8个月时间从12000点跌到2800点,实体经济遭受冲击,GDP增速逐年下行,投资和融资的需求都十分低迷,存、贷款同比增速仅在1990-1992年银行业开放的时期有所回升,随后又掉头向下,直到2000年前后接近0增速。IOooO股价指数(1966年=100)1990年台湾股灾50.0%贷款增速一存款增速存贷款增速放缓在这一背景下,民营银行可谓生不逢时,银行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方面,由于仅放开了存贷款业务,存贷款利差迅速收窄。虽然从加权存贷款利率的利差看,整个1990年代均维持在约3%的水平,但这其实是因为银行通过期限错配才勉强得以维持。如果考察基准放款利率和一年期存款牌告利率之差可见,从1988年的1.9%迅速下降至1993年的0.44%,整个90年代平均也仅1%左右。作为对比,2016年这一数据是1.591%o另一方面,则是逾放比(不良指标,指金融机构逾期贷款占贷款总额比率的迅速抬高。该数据自1989年的0.88%逐年上升,最高达到2001年的11.26%o说明银行为了盈利,将贷款投向了此前的非合意客户,或是集中授信现象严重,在加权利差平稳的背后实际上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当然,也有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激烈竞争的结果就是,从1990年到2001年,台湾本地银行ROE率由20.79%的高峰降为3.61%,ROA则由0.9%降为0.26%。2000年银行分行达到5600余家,平均每3000人对应一家金融单位,而公认金融机构最密集的日本和新加坡,该指标都在5000人。此外,虽然台湾侥幸躲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危机期间,岛内部分企业加高杠杆扩张信用,而经济始终不见起色,最终于1999年爆发了本土性金融危机,银行逾放比高涨,坏账堆积严重,部分银行出现亏损,银行业的恶性竞争急需治理。2000至今:二次“金改与双卡风暴3.1 二次金改进入新世纪,台湾当局认识到银行业恶性竞争的弊病,因而开启第一次金融改革,出台银行二法和金融六法",并将2002年订为"金融改革年",重点工作在于降低过高的逾放比,并推动银行业的兼并重组。这既有助于缓解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也为一些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的银行提供了退出机制,本地银行的数量由2000年的48家缩减为2008年的37家,并新成立了14家金融控股公司。逾放比下降到2004年的3.8%,而银行业的ROE则回到10%以上。不过,为了弥补银行的不良贷款,台湾当局也付出了L4万亿新台币的代价。在一次金改的系列政策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台湾当局顺势开启第二次金融改革,试图扩大金融控股公司规模,着力打造数家有国际竞争力的金控公司,具体目标为:提升3家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占有率至过10%、公股银行减半为6家、金融控股公司减半为7家、至少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到海外挂牌或引进外资。其中,前两项限期2005年底前完成,后两项限期2006年底前完成。为了适应混业经营的趋势,台湾于2004年新设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金管会),实现了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转变,下辖银行局负责银行业监管事项。但是,二次金改要求限时限量完成金融机构整并,政府将一些公营银行卖给民营金融机构,被认为存在利益输送。如彰化银行曾是台湾排名前三的商业银行,总资产达L3万亿元新台币,2002年的营业收入就有423亿元,却被台新金控以366亿元的低价买进。最终,政府于2006年9月宣布"二次金改"的若干方案难以在期限内完成,事实上宣告其失败。3.2 双卡风暴由于此前银行的逾放比高涨,因此金改过后,银行对公业务承压。加之进入升息周期,加权利差开始收窄,必须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信用卡和现金卡(现金卡可透支消费和提现,无免息期,办理门槛较低)便成为了银行新的角力场。2000年,信用卡与现金卡只有1830万张,但到2005年底,台湾的金融机构共发行各种金融卡L3亿多张。大肆发放信用卡,其实与向非合意用户放款类似,很多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在无法还清欠款的情况下,通过申请多张新卡来"以卡养卡",这样一来的循环利率高达20%。最终引发偿债危机即所谓"双卡风暴"。银行信用卡的预借现金规模从2005年的2156亿新台币大幅缩减至2006年的880亿,信用卡张数也从4500余万张跌至3800万张。信用卡流通卡数(千张,右轴)2005年双卡风暴原地爆炸此后,监管政策不断加强,并遵照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规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要求,台湾银行业发展的逐渐回归常态,盈利指标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