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供应室(中心)消毒灭菌与管理.docx
医院供应室(中心)消毒灭菌与管理一、科学规范管理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为此必须从建筑布局、设备材料、消毒与灭菌技术实施、人员素质提高及科学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1 .建筑与布局供应室的环境布局与预防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对各级医院消毒供应室整体建筑和布局做出了要求:位置接近临床科室独立区域,周围环境无污染源,其环境和设施应符合卫生要求。严格区分三类物品: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内部严格划分三个区域: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指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称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成的区域)。物品处理按序进行,由污到洁,不得逆流与穿梭。各室内设有冷热水供应,设有回收问、洗涤间、组装间、灭菌间、无菌物品储存间、发放间、办公室、更衣间和卫生间等。各区域做到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消毒物品与未消毒物品分开,非工作区与工作区分开,人流与物流分开等四个分开,避免交叉感染,以保证医疗质量。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顺利供应。2 ,设备及材料消毒供应室应有先进的消毒灭菌设备,形成机械化操作流程,同时要求使用高质量的材料。自动清洗消毒机兼有清洗、消毒和干燥三项功能,在清洗过程中可以加入清洗剂特别是酶洗剂确保清洗质量,在消毒过程中可以加入消毒剂,在干燥过程中自动清洗消毒机在8095oC区间设置了5个档次可以选择,经过机器处理过的医用器材通过分检、打包等步骤之后进入高压灭菌阶段。对于纤维内镜、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器械以及电刀等怕热怕湿器械,可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等,进行安全无损坏灭菌处理。在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所需要的包装材料,如聚酯含碳纤维包布,具有防水性、透气性、舒适性、抗溃性、抗酸碱性和抗静电性,无棉絮颗粒,有效期长。皱纹纸是不用回收的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有利于环保。3 .消毒与灭菌目前,多数医院采用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其优点是灭菌温度高,时间短,灭菌后物品干燥,提高了医疗器械灭菌质量。供应室洁净区作为II类环境,均为有人活动的空间,必须采用对人无毒、无害,能持续工作的空气消毒设备。多因子组合循环风空气消毒器主要由高强紫外线灯、静电除菌系统和中高效过滤系统组成,既能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又能除菌和杀菌;层流空气洁净系统通过高效或超高效过滤技术和压差控制气流由高洁净度的区域流向低洁净度的区域流动,可达到控制医院空气环境细菌总数的卫生标准;邻苯二甲醛具有较戊二醛使用浓度低、腐蚀性小、刺激性小、毒性低的优点,最有可能作为戊二醛替代品,用于纤维内镜消毒时间短和效果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前景;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低PH值、含低浓度有效氯的水,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和快速杀灭微生物作用,但容易受有机物和水的硬度影响,故可用流动冲洗法进行消毒。4 .业务人员素质供应室的护理人员、消毒员和工人必须具备专业的清洗、消毒知识,有进取心,有管理才能,有敬业和协作精神。同时,医院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供应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使供应室工作管理更趋向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有效实施各项技术措施,确保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效果。5 .科学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部分医院引进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医院科学化管理。IS09001标准应用于医院管理时,主要要素是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约束机制;体系结构包括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制度结构、环境结构、基本条件结构、信息结构;工作体系大致可分为决策指挥系统、运行系统、评价系统、信息系统、条件保证系统、仲裁督导系统等。医院供应室通过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应用ISo质量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等级医院的创建及评审竞争机制的强化有利于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供应室的管理水平,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和条理化管理。二、消毒灭菌管理(一)相关术语和定义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sterilesupplydepartment,CSSD):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去污区(decontaminationarea):CSSD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的区域,为污染区域。(2)检查、包装及灭菌区(inspectionandpackingsteriIizationarea):CSSD内对去污后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及灭菌(包括敷料制作等)的区域,为清洁区域。(3)无菌物品存放区(Sterilizedarticlesstorearea):CSSD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4)去污(decontamination):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5)外来医疗器械(Ioanerinstrumentation):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医院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内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依据卫生部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也可集中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外来医疗器械应按照WS310.2的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理顺CSSD的管理体制,使其在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将CSSD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二)卫生区域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原因,掌握专用器械、用品的结构、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L污染区主要是对再生医疗器械包进行回收、分类、清洗。对有感染症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先消毒后再分类、清洗。病区使用后的器材、器具已成为医疗废弃物一律不准带入供应室。该区工作人员应穿隔离衣,带隔离帽、手套、口罩,穿防护鞋。采用手洗的人员还应佩戴目镜,操作前和脱手套、隔离衣后均要洗手。每天班前班后进行3次卫生清扫,并进行空气消毒。卫生洁具专区专用。2 .清洁区主要是对医疗器械、辅料包选配、包装、灭菌。未进行清洁处理的器械、物品不准入内,该区工作人员穿清洁区工作服、工作鞋、戴护发帽。操作前均要进行手部卫生清洗,每天班前班后进行卫生清扫和空气消毒,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卫生洁具专区专用。3 .无菌区主要是存放、发放无菌医疗器械及用品,非无菌物品禁止入内。该区人员严格控制,人员进入穿无菌隔离衣、戴口罩、戴帽、换鞋。工作前后在该区进行洗衣,一次性器具进入必须用中、小包,每日班后2次卫生清扫,并进行空气消毒。卫生洁具专区专用。4 .应急管理在出现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处于应急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应严格控制进入的污染物品,所有回收物品、器械均先消毒后清洗。对可能被污染的区域实行隔离消毒,污染的室内空气和表面可采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按10mlm3进行气溶胶消毒,严格控制传染源进入供应室。(三)污物管理(1)再生性污物管理:所有回收的再生性污染物品,必须分情况进行清洗、消毒或消毒后清洗再消毒处理。(2)污染废弃物管理:经分类确定的废弃物或供应室自身使用后的污染废弃物,均按规定分类存放于不同标志的污物袋内,按规定处理。(3)污水管理:供应室清洗污染物的污水部分带有化学残留液等,必须按规定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三、医疗器械管理(一)再生医疗器械处理流程的管理L污染器械的回收消毒供应室对病房使用后的污染器材一般实行下收,定点回收;下收时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车,内装封闭装载箱,按规定应走污染电梯,专人专车;下收工作人员必须穿隔离服,戴手套、口罩。病区将使用后器械包应做初步处理,能再次使用的器械由供应室回收,一次性使用的物品由病区按废弃物处理。回收时检查器械质量、数量,分类放置。2 .回收后的器械立即进行去污处理将其打开关节,能拆卸的拆开,采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注意关节、缝隙、齿槽部位,不要时采用多酶洗涤进行浸泡涮洗,然后用流水冲洗,再放入烤箱烤干。有条件的医院尽可采用清洗、消毒机清洗,既到达清洁的目的,又控制污染源的扩散,保护环境及工作人员。污染区的装载箱、筐,运送车辆限定在污染区使用,每使用后均要进行消毒、清洗。如遇感染症患者使用的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洗。(1)清洗方法。自来水清洗: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但对软化或清除的污物无效;自来水只适于污染较轻、无有机物污染、表面光滑物品的清洗。清洁剂: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松解干的污物,但需配合其他机械活动清除污物。注意很多清洁剂尤其是家用洗涤剂有一定腐蚀性,使用时应防止对金属器械尤其是一些精密医疗仪器的破坏。酶清洗剂:酶可有效地分解和清除干和湿润的污物。酶有单酶和多酶,前者只能分解污物中的蛋白质,后者可分解所有的有机污物,如配合使用自动清洗器、超声波等则清洗效果更佳。酶主要用于污染较重,尤其是有机物污染、物品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物品的清洗。pHV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无机物的清洗;pH>7的洗涤剂主要用于有机物如血、脂肪和粪便的清洗;金属器械选择弱碱性洗涤剂。(2)洗涤过程。洗涤过程包括6个步骤:分类、浸泡(包括多酶液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分类。最好使用完毕即进行分类,尽量不要直接用手进行分类,锐利物品必须放在防刺容器内运输,污物要保持湿润防止干燥,如不能在12h之内及时清洗,须将物品浸于冷水或含酶液体中。浸泡。可防止污物变干和软化或清除污物,对于有大量有机物污染或污染物已干可先用酶洗涤剂浸泡至少2min。清洗方式包括人工清洗、清洗器清洗、超声波清洗。a.手工清洗。对于无机器设备或一些复杂物品如内镜、导管等必须手工清洗;清洗人员必须注意自身保护(戴厚的橡胶手套,戴面罩以保护眼、鼻、口黏膜,穿防水衣或穿围裙和袖套,头套要完全遮盖头发)。需有专门的清洗槽和清洗空间,清洗时避免水的泼溅和气溶胶形成。手工清洗完毕可先用自来水漂洗,接着用去离子水漂洗。b.清洗器清洗。有全自动和半自动清洗器和专业设备清洗器;这些清洗器一般包括冷水清洗、洗涤剂清洗、漂洗和最后热水消毒(水温为809(C,至少可达中等水平消毒)和干燥过程。因此,机器清洗勿须先预处理消毒。c.超声波清洗。超声波主要是用于消除医疗器械内小的碎屑,为此超声清洗前必须先初步清洗以除去大的污物;在使用前应让机器运转5IOnlin以排除溶解的空气。d.干燥。漂洗完毕后,应尽快将湿的物品擦干和烘干。(3)注意事项:保证每次清洗彻底,否则污物凝固影响以后清洗效果和破坏物品。清洗前避免污物变干。复杂物品必须手工清洗,有机物污染较重、污物已干、物品较复杂应预先用酶洗涤剂浸泡2min以上。一般情况下主张先清洗,但必须注意自身保护;尽量不要直接用手对尖锐物分类和清洗;避免污物与身体的直接接触。因条件所限和其他原因不能很好地做到自身防护应先消毒后清洗。3 .立即分类包装清洗后的器械立即进入清洁区包装,将洗涤后的器械进行整理并检查器械的各部位是否清洗干净,然后按照各类器械包的要求配置器械包。采用与灭菌相适应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包装不宜过紧过松,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体重不得超过7kg,体积20CnIXI5cmX15cm的器械包内放指示卡,并注明品名、内容物、失效日期等标志。(二)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L掌握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者应熟知国家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产品的标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按产品的标准控制进入医院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质量,防止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临床。并在医院感染科的监督指导下进行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申请计划:消毒供应室应按照常规器材的供应项目,根据月季度使用情况向器材科提供合理的各类器材的申请计划单。保证临床供应,不造成积压、过期和浪费。4 .严格验收对器械科采购后的器械送消毒供应室后,应有专人负责,对每次进入供应室的一次性器材进行质量验收。首先,查对国家规定的有效证件。其次,检查大、中、小包装的材料,标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各类标志是否清晰规范,进货数量是否准确。第三,开箱随机抽样物理性能,对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内的器械必须进行无菌热源检测,对无菌器材进行无菌试验。合格后才进入备发状态,以上均有记录备案。5 .储存管理对验收合格产品,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入册,认真记录每次到货时间、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产品批号、灭菌时间、有效期限、失效日期及供应室发出日期。各类器械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库存放。堆放时距离地面220Cnb距离墙面25cm;卫生条件符合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的HI类环境要求。6 .发放管理消毒供应室对一次性医疗器械实行下送发放或定点发放,下送车专人负责专人下送。发放数量、品种由临床科室持一次性医疗器械申请领物单,消毒供应按临床要求进行发放。在发放时应严格查对科室、品名、数量及领物者签名,对产品应查对失效期、包装完整性、包内无肉眼可见物等。不得将不合格产品发至使用科室。综合性医院如遇到SARS一样的疫情时应实行电话预约供应,专人专车专送并进行消毒处理。发放到使用科室的一次性器械,一律不准再回收消毒供应室,防止外来物对消毒供应室的污染。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已转变为医疗废弃物,由使用科室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物管理办法中规定进行处理。不应该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回收,造成医院环境的污染及消毒供应室的环境污染。(三)医疗器械灭菌管理L合理选择消毒方法供应室回收再生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材质不同。因此对消毒方法的适应性也不同,选择适合于不同类型器械的消毒方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供应室回收的器械多数都是能耐高温的金属器械,此类器械均可采用蒸汽灭菌处理或干热灭菌处理。对于特别少数的不耐高温,甚至怕温的器械,可选择环氧乙烷消毒设备进行灭菌。7 .灭菌处理前提凡进入灭菌程序的器械物品,必须是在净化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包装,按照类别不同等待灭菌处理。8 .合理装载经包装后的各类器械物品进行合理装载。压力蒸汽灭菌处理要求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大包放在上层、中层隔架上,中包放在下层隔架,小包放在网篮中,敷料包放在上层,金属包放在下层,器械包应平放,盘碗等竖放,敷料包应使折叠式方向成垂直状态下摆放,瓶、罐、筒等开口处应侧放。有启闭筛孔容器应打开筛孔,以利于灭菌气体的有效接触。灭菌柜的装载量,下排气灭菌柜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80%,预真空灭菌柜不得超过柜室的90%o9 .立即灭菌经装载后的器械包及物品应立即进行灭菌处理,按操作程序将灭菌柜上的汽、水、电接通,并对灭菌柜内的冷凝水排尽。根据压力蒸汽灭菌柜性能(脉动真空或下排气式),外柜压力达到L05kgcm2或Llkg/cm?时将灭菌架推入灭菌柜内,关闭柜门并扣紧,选择灭菌程序启动灭菌开关。下排气灭菌器的压力1.05kgcm2,温度12UC,持续灭菌时间20min或40min。根据物品性质的有关情况来确定预真空灭菌柜,压力在2.lkgcm2,温度132C,持续灭菌时间46mino下排气灭菌柜,必须在灭菌物品冷却后取出。10 无菌存放经灭菌后的器械包、物品包应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包的干燥情况、包外指示胶带变色状态及包外的标识等均应达到合格的要求。灭菌后器械及物品应按顺序分类放入无菌区的储存架上或下送车内,并按批号记录灭菌器材包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灭菌时间、灭菌日期、灭菌柜次数、操作者等内容。灭菌柜带有记录装置的应将记录纸归档备查。灭菌器材应放置离地面20Cm以上,离墙5cm的载物架上,室内温度控制在22±2,湿度60%±10%,洁净度应符合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4.1规定。无菌存放区专人负责,限制无关人员出入。所使用的装载筐、运送车限制在该区域内禁止外出。存放有效期,布包装在洁净度符合以上要求的条件下一般不超过7d;一次性纸包装,一次性塑料包装,一次性无纺布包装,应考虑包装的情况、储存的环境,并且需以细菌培养结果来定准存放时间。11 无菌器械包装及物品的发放消毒供应室对灭菌处理后的器械及物品包实行定点供应、下送供应。下送发放人必须专车专人专用,下送车设置必须全封闭式。病区工作人员持再生器材领取单领取各类医用器械包及物品包。发放时再次检查包的完整性、干燥度、包外灭菌标识、有效日期。并进行查对品名、数量、科室、失效日期、签名等。使用科室退回过期的器械包一律打开重新处理。四、供应室(中心)感染管理制度(1)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2)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3)供应室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4)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5)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和专职人员。(6)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净擦干,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7)下收下送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8)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必须每锅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9)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通风,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10)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11)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12)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7d。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13)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2次,每次60min,并有记录。(14)供应室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监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备查。(1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