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范围及特点.docx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范围及特点一、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的范围和要求上世纪50年代后期,由LeaVeH和CIark提出的预防分为三级的概念,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医疗行为和护理内容的全过程,迄今仍奉为经典。其创意可从疾病发展自然史来理解,即一种疾病在自然环境下由病前期发展,必然将通过其早期阶段;在经过疾病急性期后(经过或未经过医疗干预),可发展为完全或部分病愈,也可恶化极致引起死亡;那些部分病愈的病例,可持续发展或呈慢性化状态。在此意义上,预防及护理所涉范围,不仅针对疾病发生前和发生中,而且还针对疾病一旦发生后的病情进一步加剧、复发或出现并发症等环节。(一)一级预防为病因学预防,在于预防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是在发病前采取措施。护理服务对象为精神及心理健康者,即精神健康及心理危害发生前的人群。早期概念就强调,除积极探索病因、开展特异性措施外,还应将“健康促进(healthpromotion)”工作列入一级预防之列。例如,在整体健康服务领域,对某种疾病采用免疫接种就属于特异性病因预防;而通过宣传教育,提倡适当的营养摄入和体育锻练等非特异性手段,以增强对疾病抵抗力则是广义的一级预防内容。特异性病因预防对多数病因不明的精神障碍确有困难,然而,必须强调的是,精神障碍一级预防的概念也应拓宽,既要努力开展病因学研究、寻找特异性的预防途径;也要重视全社会人群“健康促进”、尤其是针对各类精神卫生亚健康人群的预防性工作,积极探索素质因素及环境因素的致病作用。换言之,在重点人群(儿童青少年、孕产期妇女、老年、灾后、在职、被监管人群)中,通过开展心理保健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达到一定“知晓率”指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早期监测的相关工作,属于一级预防的范畴。(二)二级预防服务对象为疾病发生前期的病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是其主要内容,防止和避免疾病的慢性化发展是其主要目标。同时,积极识别和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复发、减免影响整体心身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等,都是二级预防的题内之意。推衍到现代概念,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提出的,要达到对若干重点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老年性痴呆)“提高识别率、降低未治率”指标的相关任务,无疑属于二级预防的工作。同理,近期对于精神障碍与躯体障碍共病现象(COmOrbidity)的调查和研讨,正成为世界性整体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200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让精神健康和躯体健康持续终生”主题口号的提出,从某种角度看,也为50年前提出的二级预防概念作出了当代诠释。(三)三级预防服务对象为需要康复和长期照顾的病人。与传统意义的康复(rehabilitation)服务的内容密切相关。指疾病一旦发生后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尽量减少疾病对病人各种功能的影响;并通过针对性功能训练,补偿病人已经引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残损(impairment)、残疾(disability)和残障(handicap);恢复病人的学业、职业、人际交往、生活自我料理等病前社会角色功能。当然,当代概念的康复,已拓展到“调整周围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层面,还包括纠正和处理疾病继发的观念、情绪、行为的紊乱,即心理健康的促进;尤其是将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平等机会”和“社会一体化”列入了康复的总目标。“消除偏见、勇于关爱”的口号就体现了这一精神。总之,三级预防和康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慢性疾病病人和残疾人。在精神医学领域,目前主要是那些呈慢性病程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精神障碍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病人。主要服务的场合是社区,即社区康复(CBR),是三级预防的主战场。对此,在社区可针对上述三个层次开展护理工作:(一)一级预防保健中护理工作的范围和要求1 .健康教育注意从青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包括各生理阶段的精神卫生指导,个体应变能力的培养,提倡娱乐活动,加强一般和特殊学校的精神卫生工作等。2 .咨询各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医院应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包括对父母的咨询、婚姻咨询、高危儿童咨询、为某些教育者咨询等。3 .增进精神健康的工作如服务对象的自我精神健康保健,社会及环境精神卫生,良好的个人生活方式、工作或劳动条件,适宜的锻炼和劳逸结合等方面。4 .特殊预防工作如消除精神障碍或疾病病因,减少致病因素,提高个体及家庭成员的适应能力,保护高危人群等。(一)二级预防保健中护理工作的范围和要求1 .早期发现精神障碍可通过定期精神健康调查,社区居民中自我精神健康评估检查,家访巡回和提供咨询等护理活动时发现。2 .确认精神健康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因素收集影响精神健康并造成精神障碍、精神障碍边缘状态及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3 .及时帮助和护理精神隙碍病人及家庭如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及时要求病人求医和尽早合理用药,防止各种暴力和意外事故发生。4 .联系会诊、转诊发现行为异常者,要及时通过与社区人员协作,联系专科医师会诊或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三)三级预防保健中护理工作的范围和要求1 .防止病残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使病人恢复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预防疾病的复发,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2 .康复护理坚持做好康复护理工作,使病人早日恢复家庭生活,重获社会生活的能力。康复护理的主要内容为:功能性或调整性的心理康复,各种工娱治疗站、作业站、娱乐站内病人的护理与训练指导,与精神康复有关的健康教育、咨询等。3 .调整环境指导并协助家庭成员调整出院病人或家居病人的生活环境,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日程,调剂其娱乐与休息,适当地解决与病人精神有关的问题等。4 .督导病人巩固治疗为做到病人在家庭、社会生活时能继续进行治疗,如访视时督促、协助病人或家庭成员能认真落实按时、按量服药,自理生活、社会技能训练等。5 .做好管理工作包括康复之家、病人公寓、寄养之家的管理,如制定规章制度,注意环境的布置和设施的装备,病人及照顾者的管理等。管理好这些机构,使其工作正常运行,以扶持病人享受社会生活,预防疾病复发,减轻医院和家庭负担。总之,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是一项主动的、综合的精神卫生护理服务。它以社区为单位,工作范围包括:精神障碍的预防保健、医疗与康复服务活动中的各项由护士承担的任务。服务范围及内容包括:参与社区精神障碍的门诊、住院、工疗站、家庭病床、家庭访视、转诊与会诊、功能训练、自学服务、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各种宣传活动、社区病人的管理、维护社区安全秩序等。二、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的特点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患病个体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后期的康复,而且也面向整个社区促进群体的精神卫生水平,减低社区内精神障碍的诱发因素,提供社区内精神卫生教育、咨询、急诊、治疗和预防等工作。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系统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在社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下进行。服务计划通过社区评估后在社区中实施,实施过程中措施应能被社区接受,并能得到社区的支持。业务上能得到上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定期指导。(二)提供系统及持续性服务服务内容包括门诊、住院、会诊、咨询、入院前评定,出院后随访,并解决儿童、老年、药物滥用及酒精中毒等各种心理问题。还对各类精神障碍病人及其家属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对精神智力残疾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及适应障碍进行训练,让他们逐步恢复或部分恢复其社会功能,以求重返社会。(三)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服务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队伍一般由精神科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治疗家等组成服务网络,他们分工合作,发挥各人的专长,为社区的全体居民提供最好的全方位的服务。(四)多层次、多方位的人员参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强调公众、家庭及病人本身的积极参与,他们既是服务对象,又是计划的制定者和评定者,以及计划的执行者。(五)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与咨询不仅对就诊者或病人提供咨询,还对其家属和某些教育者提供咨询。也可以从精神卫生的角度对某一具体的社会方案提供建设性意见。通过精神卫生咨询,让更广泛的社会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六)丰富的社区资源与基层保健机构及其他社会机构广泛联系。社会上有许多与精神卫生有密切关系的力量和资源,包括基层保健机构、其他卫生机构、地区行政机构、公安机构、学校、群众团体、病人的工作单位和家庭等,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应充分动员和协调各种有用的力量,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发展理想的精神卫生服务系统。总之,社区慢性精神障碍病人精神卫生的护理具有以下特点:康复护理贯穿于护理服务的整个过程;防治结合与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护理服务;系统的、持续的、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社区基层保健机构、学校团体、病人单位及亲友家属等各种资源参与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