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耳的应用解剖.docx
耳鼻咽喉科耳的应用解剖一、颗骨颗骨位于颅骨两侧,镶嵌在顶骨、蝶骨、颤骨和枕骨之间,参与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的侧壁和底部。颗骨是一个复合骨块,由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组成,上方与顶骨、前方与蝶骨及额骨、后方与枕骨相连接。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及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内耳包括骨迷路及膜迷路,膜迷路藏于骨迷路内,分为耳蜗、前庭及半规管。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均包含在颗骨之中。(一)鳞部鳞部形似鱼鳞,前接蝶骨大翼,上接顶骨,后连乳突,内连颈骨岩部。有内、外两面及后上、前下二缘。外面光滑略外凸,有颗肌附着,表面有浅细的颗中动脉沟,内面呈凹面,为大脑颗叶所在区。有大脑沟回的压迹及脑膜中动脉沟。鳞部下方是额突及其前后根,颤突向前伸出与颤骨颗突相连形成颤弓。额突后根接额突上缘,向后延伸为颈线,颗肌下缘止于此,颗线常作为估计颅中窝硬脑膜平面的标志。额突后根与外耳道后壁之间有外耳道上三角,内含有许多小孔,故称此区为筛区。外耳道后上方有高InIn1、长5m条状或三角形突起,称外耳道后上棘。外耳道后上棘和筛区是乳突手术时指示鼓窦位置的重要解剖标志。鳞部内面与岩部相连,形成岩鳞健或称为岩鳞裂,成人仅可见痕迹,幼儿比较明显,是中耳感染向颅内侵犯的途径之一。(二)鼓部鼓部位于岩部之外,鳞部之下,乳突部之前,为一“U”形骨板,构成骨性外耳道前壁、下壁和部分后壁。其前上方以鳞鼓裂和鳞部相连;后部以鼓乳裂和乳突部相邻,成人此裂多已闭合,儿童多留有痕迹;内侧以岩鼓裂和岩部相连,岩鼓裂位于下颌窝中,在鼓室前壁,有鼓索神经穿出,并有上颌动脉鼓室支经此进入鼓室。鼓部内侧端为鼓沟,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嵌入沟内,鼓膜附着于此,其上部有缺口,称作鼓切迹,此处无鼓沟和纤维软骨环,鼓膜直接附着于频骨鳞部,形成鼓膜松弛部。在鼓鳞裂后的鼓部外侧骨质形成外耳道后上棘。(三)乳突部乳突部位于颗骨鳞部后下方,呈一锥形突起。乳突外侧面粗糙,有枕肌及耳后肌附着,外下方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长肌附着。外面有一不恒定的孔,名乳突孔,有乳突导血管穿过,使耳后静脉或枕静脉与乙状窦相通。乳突尖内侧有深沟名为乳突切迹或二腹肌沟,二腹肌后腹起于此处;与二腹肌沟相对应的弧形凸起的骨崎,称作二腹肌崎。乳突内侧面有一弯曲的深沟名乙状沟,乙状窦位于其内。题骨发育过程中,鳞部过分地向乳突方向伸展,形成一骨隔称为克氏隔(Korner隔),将乳突气房分为内、外两部分。乳突气房发育可分为4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任何2型或3型混合存在)。乳突在新生儿时并未发育,以后才逐渐气化,2岁以前婴幼儿茎乳孔处无乳突作为屏障,面神经位置表浅,行耳后切(四)岩部岩部为一横卧的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在枕骨与蝶骨之间,内含听觉与平衡器官。它有一底、一尖、三面和三缘。岩部的底与颗骨鳞部和乳突部融合,尖端向内前方微向上,嵌于蝶骨大翼后缘和枕骨基底部之间,并与其共同围成破裂孔。岩尖前下方有颈动脉管内口穿过,并组成破裂孔的后外界。岩部前面组成颅中窝的一部分,中部有上半规管形成的弓状隆起,其外侧稍凹,为鼓室盖。弓状隆起的内侧有两个小沟与锥体长轴平行,外侧是岩浅小神经沟,内侧是岩浅大神经沟。两沟的前内近岩尖处有三叉神经压迹,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所在处。岩骨后面组成颅后窝前壁,岩部后面的中部有内耳门通内耳道。内耳道的外下方,有一个被骨板遮盖的裂隙称为内淋巴囊裂,其深面有前庭导水管外口。内耳道长约1cm,外端以垂直并有筛状小孔的骨板封闭,称作内耳道底。内耳道底由一横幡分为大小不等的上、下两部分,上区又被一垂直的骨幡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上部凹陷为面神经管区,为面神经管入口处,面神经进入此骨管即为面神经迷路段;后上部凹陷为前庭上区,前庭上神经终末支经此穿过。下区前方为蜗区,蜗神经纤维经此通过;后方为前庭下区,为前庭下神经终末支的球囊神经通过,前庭下区的后下方有一个单独小孔,称作单孔,有前庭下神经终末支的后壶腹神经通过。内耳道内含有面神经、位听神经和迷路动、静脉。岩骨下面凹凸不平。在下面近尖处为腭帆提肌和咽鼓管软骨附着处。下面有前内、后外两个相邻的深窝,前内侧的深窝为颈内动脉管的外口。颈内动脉管外口后方有颈静脉凹。颈静脉凹与颈内动脉外口之间是一薄骨崎。帽上有舌咽神经的鼓室支所通过的鼓室小管下口。颈静脉凹内有迷走神经耳支穿过的乳突小管口。颈静脉凹内侧,有一三角形小窝,内有蜗水管外口,通到骨迷路耳蜗基底近蜗窗处,称作蜗水管,是蛛网膜下隙与耳蜗骨阶间的通路,外淋巴液通过小管向蛛网膜下隙引流。(五)茎突茎突起于颈骨鼓部的下面,伸向前下方,长短不一,平均长度2.5cm(O.25.2cm)o近端被颗骨鼓部的鞘突包绕,远端有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茎突下颌韧带附着。茎突后方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题骨。婴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完全,茎乳孔位置表浅,乳突手术耳后切口不宜向下延伸,避免引起面神经损伤。二、外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一)耳郭耳郭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于头颅侧面。与头颅约成30。夹角,分前外面和后内面,前外面凹凸不平,有一突出翻卷的边缘称耳轮和耳轮脚。耳轮后上部有小结节称耳郭结节。耳轮前方有一与其约相平行的弧形隆起称对耳轮,其上端分叉成为上、下两个崎状突起,称对耳轮脚,二脚间的凹陷称三角窝。耳轮和对耳轮之间的凹沟称舟状窝。对耳轮的前方有一深凹称耳甲,它被耳轮脚分为上部的耳甲艇和下部的耳甲腔两部分。外耳道口前方突起称耳屏,耳屏的对侧对耳轮的前下端突起称对耳屏,二者之间为屏间切迹。对耳屏的下部为耳垂。耳屏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称作耳前切迹。耳郭后内面稍膨隆,与颅骨侧面形成耳后沟。(二)外耳道外耳道起自外耳门,内至鼓膜,成人全长2.53.5cm,略呈“S”形弯曲,外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上,中段向内、向后,内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下。故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将耳郭向后上提起,使外耳道呈一直线。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两部交界处最狭窄称为峡部。外耳道顶部则无软骨,后上方形成一个缺口,为结缔组织充填,称外耳道软骨切迹,它可增加耳郭的可动性,行耳内切口时经此不伤及软骨,外耳道炎症可经此侵及腮腺和颗下颌关节。外耳道皮肤较薄,与软骨膜和骨膜附着紧密,故外耳道皮肤有炎症时疼痛剧烈。软骨部的皮下组织含有盯野腺,分泌盯聘。软骨部皮肤富有毛囊和皮脂腺,外耳道疗肿只发生在软骨部;骨部皮肤菲薄,既无毛囊也无腺体,皮下仅有颗骨骨膜。(三)外耳的血管及神经外耳的血供由颈外动脉的颗浅动脉、耳后动脉和上颌动脉所供给,静脉流回流入颈外静脉、上颌静脉和翼丛,耳后静脉可经乳突导血管与乙状窦相通。外耳的神经由三叉神经下颌支的耳颈神经,分布于外耳道前半部;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面神经的耳后支、舌咽神经的分支,分布于耳郭和外耳道皮肤;迷走神经的耳支分布于耳郭后面、耳甲艇、耳甲腔、耳轮脚、三角窝、外耳道后半部和鼓膜外面的后部。三、中耳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一)鼓室鼓室在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向前经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借鼓窦口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外侧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邻,内侧借鼓岬、前庭窗、蜗窗与内耳相邻。鼓室内含有听骨链、肌肉、韧带、神经。鼓室分为3部分:位于鼓膜紧张部上缘平面以上的部分为上鼓室;鼓膜紧张部上、下缘平面之间的部分为中鼓室;鼓膜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的为下鼓室。鼓室的上下径约15m,前后径约13mm,内外径在上鼓室约为6mm,在下鼓室约为4mm,在中鼓室鼓膜脐部与鼓岬之间距离最短,约为2m,鼓室容积为12mL。鼓室在鼓膜紧张部后缘以后的部分称为后鼓室。L鼓室六壁鼓室有顶、底、内、外、前、后6个壁。(1)外侧壁:大部分为鼓膜所占,鼓膜以上的骨部是上鼓室的外侧壁。鼓膜为一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前后径约8mm,上下径约9mm,厚约O.1mm。鼓膜与外耳道底约成45°角。鼓膜边缘大部分借助纤维软骨环附着于鼓沟内,称为紧张部。附着于鼓沟上部鼓切迹的鼓膜薄而松弛称松弛部。鼓膜前上部有灰白色小突起,称锤骨短突;自锤骨短突向下、微向后到鼓膜中央,呈白色条纹状,称锤骨柄;鼓膜的结构外为上皮质,内为黏膜层,中为纤维组织层,锤骨柄附着在纤维层中间,(松弛部无此层)向内牵引鼓膜,使其外观呈漏斗状。其中央最凹的部分称鼓膜脐。自锤骨柄末端向下向前达鼓膜边缘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锤骨短突向前至鼓切迹前端有一条黏膜皱裳,称作锤骨前裳,向后至鼓切迹后端有一条黏膜皱裳,称作锤骨后赞。前后赞以上的鼓膜为松弛部,其下为鼓膜紧张部。临床上经锤骨柄作一延长线,另作一线经鼓膜脐与之垂直,将鼓膜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后下四个象限。(2)内壁:即内耳的外侧壁,中部隆起为鼓岬,是耳蜗底周起始部向外隆起所形成。鼓岬表面有鼓室丛。在鼓岬的后上方为前庭窗,又称卵圆窗,镣骨底板借环韧带嵌于前庭窗上。在前庭窗的上方为面神经水平段。在面神经管上后方有水平半规管凸。在前庭窗的前上方有匙突,鼓膜张肌腱经过匙突向外附着于锤骨颈部之内侧。在鼓岬的后下有蜗窗,又称圆窗,呈圆形,上有圆窗膜封闭,也称第二鼓膜,向内通向耳蜗鼓阶起始部。(3)顶壁:亦称鼓室盖或鼓室天盖,将鼓室和颅中窝大脑颗叶分隔,向后和鼓窦盖相接,向前和鼓膜张肌管的顶相连续。鼓室顶有岩鳞裂,硬脑膜的细小血管经此与鼓室相通,婴幼儿时,岩鳞裂尚未闭合,中耳感染可经此途径进入颅内。(4)底壁:为一层薄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向前和颈动脉管的后壁相连。(5)前壁:上部有两个开口:上方是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方是咽鼓管半管的鼓室口,下部以薄骨板隔开鼓室与颈内动脉管后壁。(6)后壁:又名乳突壁,鼓室后壁上部相当于上鼓室后壁的部位有一个小孔,为鼓窦入口,上鼓室借此孔与鼓窦相通。鼓窦入口底部为砧骨窝,容纳砧骨短脚。鼓窦入口内侧为外半规管凸,适在面神经水平段的后上方。鼓窦入口下方,相当于前庭窗的高度有一锥状突起,称为锥隆起,镣骨肌腱由此进入鼓室附着于镣骨颈后面。在锥隆起的外侧,鼓沟后上端的内侧有鼓索神经穿出,进入鼓室。2,鼓室内容物包括听骨链、韧带、肌肉、神经和血管等。(1)听骨:由锤骨、砧骨和镣骨构成听骨链。锤骨:位于鼓室中部和最外侧,长89m,上端膨大部为锤骨头,位于上鼓室前段,其后内侧有凹面,与砧骨体前面的鞍状关节面形成锤砧关节,锤骨头下方稍细,称作锤骨颈,锤骨柄向下延伸,位于鼓膜黏膜层与纤维层之间。锤骨柄上部有向外侧的突起名锤骨短突。砧骨:由体、长脚和短脚组成。砧骨体位于上鼓室后部,前有关节面和锤骨头相接形成锤砧关节。砧骨短脚位于鼓窦入口底部的砧骨窝内,长脚向后下伸出,末端向内侧稍膨大,形成豆状突,与链骨头相接形成砧镣关节。镣骨:呈马镣状,有头、颈、前脚、后脚和足板,镣骨头与砧骨长脚豆状突相关节,镣骨有镣骨肌腱附着,镣骨前脚较短而直,后脚稍长且弯,镣骨足板为薄骨片,呈椭圆形,借环状韧带封闭前庭窗。(2)鼓室肌:鼓膜张肌:在鼓膜张肌半管中,起自咽鼓管软骨部及蝶骨大翼,鼓膜张肌腱绕经匙突,附着于锤骨柄与颈部交界处的内侧面。由三叉神经下颌支的鼓膜张肌神经支配,主要作用为牵引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力。镣骨肌:起于锥隆起内,止于镣骨颈后侧的镣骨肌突上。由面神经分支的镣骨肌神经支配,主要作用为牵引镣骨小头向后,使镣骨底板的前端斜向后外,以减轻对内耳的压力。(3)听骨韧带:听骨借韧带固定于鼓室内。锤骨上韧带:连接锤骨头与鼓室盖。锤骨前韧带:起自锤骨长突至鼓室前壁,经岩鼓裂止于蝶骨角棘或蝶骨下颌韧带。锤骨外侧韧带:连接锤骨颈与鼓切迹。砧骨上韧带:连接砧骨体上部与鼓室盖。砧骨后韧带:连接砧骨短脚与砧骨窝。镣骨环韧带:连接镣骨底边缘与前庭窗缘。(4)鼓室的神经:鼓索神经:面神经垂乳突段距茎乳孔约6mm处分出,在鼓索小管内向上向前,于锥隆起的外侧穿出骨管,进入鼓室。经过锤骨柄和砧骨长脚之间穿过鼓室,向前经岩鼓裂出鼓室,与舌神经吻合。鼓室丛:由舌咽神经的鼓室支和颈内动脉交感丛的上、下颈鼓支,以及起自膝状神经节的面神经鼓室神经交通支等向吻合所组成,位于鼓岬的表面,司鼓室、咽鼓管及乳突气房黏膜的感觉。镣骨肌神经:自面神经垂直段分出,支配镣骨肌的运动。面神经:在题骨内分四段,包括迷路段、鼓室段、锥曲段和乳突段。(5)鼓室的血管:鼓室内有丰富的血管。动脉的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上颌动脉的鼓前动脉供应鼓膜及鼓室前部。耳后动脉的茎乳支供应鼓室后方及乳突气房。脑膜中动脉的鼓室上动脉及岩浅动脉供应鼓室盖及内侧壁,咽升动脉的鼓室下动脉供应鼓室下部及鼓室肌肉,颈内动脉的颈鼓支供应鼓室前壁。静脉血回流汇入岩上窦和翼丛。(6)鼓室隔与鼓室隐窝:鼓室隔:在中、上鼓室之间,除了通过两个小孔,几乎全被听骨和黏膜皱赞分隔。这个间隔称为鼓室隔,两个小孔分别称为鼓前峡和鼓后峡。鼓前峡位于鼓膜张肌腱之后,镣骨和砧骨长脚之间,内侧为骨迷路,外侧为砧骨体。鼓后峡后界为鼓室后赞及锥隆起,前界为砧骨内侧皱装,外侧为砧骨短脚及砧骨后韧带。内侧为镣骨及镣骨肌腱。鼓室隐窝:包括鼓膜上隐窝、锤骨前隐窝、砧骨上隐窝、砧骨下隐窝、鼓膜前隐窝、鼓膜后隐窝。鼓膜上隐窝:位于黏膜松弛部与锤骨颈之间,上界为锤骨外侧韧带,下界为锤骨短突。锤骨前隐窝:位于锤骨头、鼓室前壁和前、上锤骨韧带之间。砧骨上、下隐窝:位于砧骨短脚上、下方。鼓膜前、后隐窝分别位于鼓膜与锤骨皱赞之间;前者较浅小;后者居于中鼓室后上部,较深大。(二)咽鼓管咽鼓管是沟通鼻咽部与鼓室之间的管道,成人咽鼓管全长约35m,外侧端为骨部,占全长的1/3,位于题骨鼓部与岩部交界处,上方仅有薄骨板与鼓膜张肌相隔;内侧端为软骨部,占全长的2/3,鼓室端开口在鼓室前壁上部,鼻咽部开口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部约ICm处的鼻咽部外侧壁。开口的后上部有一隆起,内含软骨,名咽鼓管隆起,成为鼻咽开口的后壁,即咽隐窝的前壁。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最狭窄,名咽鼓管峡。咽鼓管与水平面成40°角,与矢状面约成45°角。骨部咽鼓管经常开放;软骨部咽鼓管仅在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收缩时才暂时开放,静止状态时闭合呈裂隙状。当张口、吞咽、打呵欠、歌唱时借助于以上肌的收缩使咽鼓管咽口开放,调节鼓室内压力,保持鼓室内、外压力的平衡。咽鼓管是中耳感染的重要途径。婴儿和儿童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且咽鼓管较短,管腔宽大,故儿童的中耳较成人更容易受炎症感染。(三)鼓窦鼓窦是鼓室和乳突之间的含气腔,其向前借鼓窦入口与上鼓室相通,鼓窦入口下方有砧骨窝,容纳砧骨短脚,鼓窦向后下与乳突气房相通,顶部为鼓窦盖,与鼓室盖相连续,其上为颅中窝,内侧壁为外半规管凸,适在面神经凸的后上方,外壁为乳突皮质,相当于外耳道上三角区(Macewen三角),其表面有许多小孔供血管通过,又称筛区。鼓窦内为纤毛黏膜上皮所覆盖,向前与鼓室和咽鼓管的黏膜相连续,向后与乳突气房黏膜延续。(四)乳突乳突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气房,各气房彼此相通,向上向前与鼓窦、鼓室和咽鼓管的黏膜相连续。乳突的上界为与题叶硬脑膜相隔的骨板,后界为乙状窦骨板,前界为外耳道骨部的后壁,内侧界为迷路和岩部底。出生时乳突尚未发育,2岁后有鼓窦部向乳突部逐渐发展,6岁左右乳突气房已有广泛的延伸。根据乳突发育的程度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气化型:乳突全部气化,气房较大而间隔的骨壁较薄,此型约占80%o板障型:乳突气化不良,气房小而多,如头颅的板障。硬化型:乳突未气化,骨质致密,多由于婴儿时期鼓室受羊水刺激,感染或局部营养不良所致。混合型:上述3型中任何2型同时存在或3型均存在。四、内耳内耳又称迷路,内含听觉和位置觉感受装置。外有骨壳,称骨迷路,位于题骨岩部内。骨迷路内包含膜迷路,膜迷路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膜迷路内含内淋巴液,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空隙,称淋巴隙,含外淋巴液。内、外淋巴系统互不相通。(一)骨迷路骨迷路由致密骨质构成,长约20mm,厚23mm,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L前庭略呈椭圆形,位于骨迷路的中部,耳蜗之后,半规管之前,容纳椭圆囊及球囊。外壁是鼓室内侧壁的一部分,有前庭窗,由镣骨底板和环韧带所封闭。内壁即内耳道的底,前庭腔内面有从前上向后下的弯曲斜形骨崎,称前庭崎,在前庭崎的后面有椭圆囊隐窝,内含椭圆囊,在前庭崎的前面有球囊隐窝,内含球囊,在椭圆囊隐窝的后下有前庭导水管内口,与位于岩骨后面的前庭导水管外口相通,膜迷路的内淋巴管经导水管通过内淋巴囊。前庭前壁有一椭圆孔通入耳蜗前庭阶,前庭后上部稍宽,有3个半规管的5个开口通入。2,骨半规管有外半规管、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相互垂直,每个半规管的一端有膨大部分,称壶腹。由于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一端合并后组成总脚,外半规管内端为单脚,所以3个半规管只有五个孔通入前庭。外半规管在头位前倾约30°时与地面平行,又名水平半规管。同侧每个半规管与其他两半规管互相垂直。两侧的外半规管在同一平面上,而一侧的上半规管与对侧的后半规管相平行。3.耳蜗在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骨蜗管旋绕蜗轴:周,全长3032mm,蜗底至蜗顶高约5mm。蜗底突出于鼓室内壁,相当于鼓岬。蜗底向后内方构成内耳道底。耳蜗神经穿过蜗底上的许多小孔进入耳蜗。耳蜗尖指向前外方,靠近咽鼓管鼓室口。蜗轴在耳蜗的中央,呈圆锥形。围绕蜗轴有螺旋板伸入骨蜗管内,达管径的一半,有基底膜连续骨螺旋板达骨蜗管的外侧壁,这样骨蜗管被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又由前庭膜分成两腔,即骨蜗管内有3个管腔,上方为前庭阶,中间为膜蜗管,又称中阶,下方者为鼓阶。前庭阶和鼓阶在蜗顶处借蜗孔彼此相通。前庭阶起端于前庭前壁的前庭窗,是前庭阶与前庭的沟通处。鼓阶起自蜗窗,为蜗窗膜及第二鼓膜所封闭。在耳蜗底周的最下部有蜗小管的开口,外淋巴液经此与蛛网膜下隙相通。(二)膜迷路膜迷路与骨迷路形状相似,借纤维束固定在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膜蜗管组成。膜迷路内含内淋巴液,膜迷路和骨迷路之间有外淋巴液。每个膜半规管的一端膨大为壶腹,壶腹腔内有一横位的镰状隆起,名壶腹幡。膜半规管借五孔通入椭圆囊。椭圆囊和球囊各伸出一小管合并为椭圆球囊管后在前庭导水管内移行为内淋巴管至内淋巴囊,球囊借连合管通蜗管。L椭圆囊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借结缔组织纤维,微血管和前庭神经椭圆囊支紧密连于骨壁。底部前外侧有椭圆形感觉上皮区,即椭圆囊斑,分布有前庭神经椭圆囊支纤维,感受位置觉。前壁内侧有椭圆球囊管,连接球囊与内淋巴管,内淋巴管经前庭导水管止于岩部后面的内淋巴囊。2 .球囊位于前庭下方的球囊隐窝中,其前壁有球囊斑,有前庭神经球囊支纤维分布。后下部借内淋巴管及椭圆球囊管,球囊下端经连合管与蜗管相通。3 .膜半规管附着于骨半规管外侧壁,借5孔与椭圆囊相通,膜壶腹内有一横位的镰状隆起称作壶腹崎,壶腹帽上有高度分化的感觉上皮,分布前庭神经壶腹支纤维,是重要的平衡觉感受器。此感觉上皮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毛细胞纤毛较长,插入圆顶形的胶体层,后者称塔帽或终顶。4 .膜蜗管又称中阶,位于蜗螺旋管内的骨螺旋板与外侧壁之间,前庭阶与鼓阶之间,内含内淋巴液。膜蜗管是一条螺旋形的膜性盲管,顶端终于螺旋板沟,参与围成蜗孔;前庭部称前庭盲端,近前庭盲端有小孔接连合孔,与球囊相通。膜蜗管的横切面呈三角形,有上、下、外3壁。上壁为前庭膜。外壁为螺旋韧带,上覆盖单层立方上皮,内含丰富血管,称血管纹。血管纹有边缘细胞、中间细胞、和基底细胞等3种细胞组成。下壁由骨螺旋板上面的骨膜增厚形成的螺旋缘和基底膜组成。螺旋器位于基底膜上。螺旋器(Corti器)位于基底膜上,由各种感觉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盖膜构成,是听觉感受器。5 .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一半位于前庭导水管内,囊的另一半位于两层硬脑膜之间。内淋巴囊区的界限是:前方为面后区域,后方偏外侧是乙状窦,上方为后半规管,下方为颈静脉球。内淋巴囊是内淋巴液的主要吸收部位。(三)听神经及内耳血管位听神经为感觉神经,在内耳道内分为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耳蜗神经穿入蜗轴,连接螺旋神经节,经骨螺旋板止于螺旋器。前庭神经在内耳道内形成前庭神经节,节内的双极细胞的远侧突,形成前庭上神经终末支,前庭下神经终末支(包括球囊神经、后壶腹神经),终止于3个半规管的壶腹崎、椭圆囊和球状囊斑。内耳的动脉主要由迷路动脉供给,间或由耳后动脉的茎乳支供给,迷路动脉可来自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随面神经、听神经进入内耳道后分出耳蜗总动脉和前庭前动脉。分别分布于耳蜗、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壶腹崎。此动脉为终末支,无侧支循环,发生阻塞时,不能由其他动脉血供加以补偿。耳蜗静脉引流主要依靠前、后螺旋静脉,两者汇合形成蜗轴总静脉。前庭静脉主要有前庭前静脉和前庭后静脉,两者汇合与蜗窗静脉共同形成前庭耳蜗静脉。蜗轴总静脉和前庭耳蜗静脉汇合,共同形成耳蜗水管静脉。半规管引流依靠前庭导水管静脉,以上各静脉经岩上窦、岩下窦、侧窦或横窦,均回流至颈内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