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2024.docx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2024摘要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是较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更易引发严重侵袭性和播散性感染的菌株。近年来世界范围内hvKP感染的报道不断增长,甚至还表现出广泛的耐药性。由高毒力和多重耐药性整合形成的碳青霉烯类耐药hvKP(CR-hvKP),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挑战,但目前有关hvKP的检测流程和鉴定方法尚无统一标准。为了促进这一重要病原体的实验室筛查与鉴定、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科学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国内该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达成共识,以规范hvKP的鉴定和鉴别方法,明确诊断hvKP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常导致严重的系统性和多器官侵袭性感染10目前依据其毒力和黏液表型等特性可分为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alK.pneumoniae,cKP)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K.pneumoniae,hvKP过去广泛流行的是院内感染中占主导地位的CKP但近30年全球范围内,hvKP感染的发生率一直在不断上升,已引起临床关注,尤其是耐药hvKP逐渐增多,更加引起临床的高度警惕,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拔2,3o而是否需要开展hvKP的实验室检测,以及如何规范hvKP检测方法和鉴定流程就成为了防控hvKP感染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内该领域的临床微生物专家就hvKP病原学、耐药性、实验室检测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明确了hvKP临床检测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注意事项、生物安全要求、检测和结果解读等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为临床应对和防控hvKP感染提供系统性的参考依据。一、共识的形成过程本共识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与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共识编写组由国内hvKP研究领域10余位专家组成,并通过共识形成会议方式达成共识意见。专家组拟订关键问题和共识提纲后,以'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而寸药"检测""hypervirulentK.pneumoniae""hvKPm"multidrug-resistance"和"detection”为关键词,检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PubMedxEMBasexCochraneLibraryx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网数据库中关于hvKP和耐药hvKP实验室检测相关的中、英文文献,以及不同机构、组织发布的相关研究方案和技术标准,国内外学术组织现行的感染控制、生物安全相关标准、指南和共识等。经起草专家多轮讨论及反复修订,形成共识草案,然后由所有专家对草案进行函审并提出书面意见,共收集函审意见81条(含重复意见),全部意见经专家逐条进行讨论确认,并采纳作为共识部分。本共识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旨在施行并规范hvKP的检测方法与流程,为临床提供规范可靠的检测结果与合理的报告解读。二、hvKP流行病学hvKP是肺炎克雷伯菌的高毒力变种,具备高侵袭性和高致病性,可引发肝脓肿等侵袭性感染1,4o1986年,Liu等5在化脓性肝脓肿合并眼内炎和其他器官侵袭性感染的患者体内分离出hvKPo随后在欧美、非洲及澳大利亚等地陆续报道临床hvKP感染病例,但其流行性传播的国家仍主要集中在亚洲,包括中国、越南和韩国等6L肺炎克雷伯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等1,因此其存在和定植是必然的,但不一定会导致感染。hvKP可长期定植于健康人体内(健康人群定植率10%)7o除定植外,hvKP感染病例在世界范围内的报告也越来越多,在细菌性肝脓肿中hvKP的检出率可高达40%80%8,9o自2010年来,我国hvKP感染病例的检出率逐年上升10,11,调查发现,以检出气杆菌素毒力基因为hvKP判断标准,我国的检出率较高,总检出率为37.8%,且不同城市呈现地域差异性,武汉检出率最高,为73.9%,浙江检出率最低,为8.3%12J30Guo写14调查发现我国院内侵袭性感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hvKP高达22.8%o除我国外,亚洲其他国家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地hvKP感染率也较高,而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感染率则相对较低2o三、hvKP病原学不同于CKP主要来源院内感染,hvKP大多分离自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9,15,能引起肝脓肿、肺炎及脑膜炎等多部位侵袭性感染,通常进展迅速,预后差,且病死率极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菌1,4o(一)hvKP的毒力因子hvKP的毒力因子包括荚膜、脂多糖、菌毛、铁载体、外膜蛋白和6型分泌系统(type6secretorysystem,T6SS)等4z15,其中荚膜和铁载体是hvKP毒力的主导因素16o1 .荚膜(K抗原):临床研究证实,高黏液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更容易引起肝脓肿、化脓性脑膜炎等侵袭性感染,且其毒力明显增强170而这种高黏液性与其荚膜关系密切,荚膜多糖(capsularpolysaccharide,CPS)在病原体的最外层18,主要通过充当物理屏障来抵抗多形核细胞的吞噬作用。hvKP的荚膜抗原(K抗原)也是其毒力增强的重要因素191根据K抗原不同至少可将肺炎克雷伯菌分成82个血清型,也是常用的hvKP分子分型方法。在血清荚膜分型中,K1和K2是hvKP的主要型别18L其他型别K5、KI6、K20、K54、K57和KNl等也有报道15o荚膜相关的黏液表型由位于hvKP染色体及质粒上的rmpA、rmpA2和magA基因调节1,rmpA是一种转录激活因子,可以激活细菌荚膜的产生;magA又名WZykDk,是黏液相关基因,与超级荚膜的形成相关,为Kl型hvKP特有802 .脂多糖(0抗原):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寡糖和可变O-抗原多糖侧链组成,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中O侧链可帮助细菌逃避补体介导的免疫杀伤作用19o根据。抗原不同,现已发现肺炎克雷伯菌有9种血清型,其中01型与肝脓肿的hvKP关系密切20o与脂多糖相关的基因包括uge基因和wabG基因。其中uge基因存在于绝大多数肺炎克雷伯菌株中,表达光滑型脂多糖,致病力强。WabG基因存在于大部分临床分离菌中,能使肺炎克雷伯菌合成脂多糖外柱,从而使毒性增强403 .菌毛:菌毛能帮助细菌黏附定植在上皮细胞,是细菌入侵机体的前提,也是增强细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2oI型菌毛有FimA和FimH两个亚基,由fim基因簇编码。FimH位于菌毛尖端,能够与上皮细胞的D甘露糖糖蛋白结合而黏附定植。工型菌毛在hvKP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In型菌毛为螺旋状结构,有MrkA亚基和MrkD黏附蛋白,主要的编码基因是mrkABCDFoIn型菌毛在hvKP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比工型菌毛更强,与留置导尿管、引流管相关的感染关系密切4o4 .铁载体:铁既是细菌赖以生存和繁殖的重要营养素,也是许多致病菌的重要毒力因子21细菌在缺铁的条件下会分泌一种低分子量的铁螯合剂,即铁载体22o在肺炎克雷伯菌中,吸收铁的主要机制就是通过产生铁载体形成铁-铁载体复合物,辅助细菌从外环境中摄取铁元素,从而促进病原菌分裂繁殖4o因此较高的摄铁能力可介导细菌毒力增强,与hvKP毒力密切相关的铁载体主要包括沙门菌素、气杆菌素、肠杆菌素和耶尔森菌素21o沙门菌素由iroBCDN基因编码,是邻二苯酚盐型铁载体蛋白,通过加快细菌复制造成感染扩散,从而加重感染23o肝脓肿相关的hvKP分离株中90%都能分泌沙门菌素。气杆菌素由iucABCD-iutA基因簇编码,是以羟胎酸盐为基础的铁载体,能帮助细菌在缺铁环境中增加铁的总量,增强hvKP的毒力230肠杆菌素由entABCDEF基因簇编码,也是邻二苯酚盐型铁载体蛋白,具有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而促进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成熟而增强细菌毒力4o耶尔森菌素由irp、ybtxfyu基因编码,主要功能基团是酚盐和竣酸盐,通过降低活性氧的产生,降低机体免疫细胞对细菌的杀伤能力,从而使hvKP毒力增强24o其中在hvKP中检出率最高的是iroB和iucA2105 .其他毒力因子:研究发现与hvKP毒力相关性较高的还有转运蛋白PEG-344等25o其编码基因peg-344位于质粒上,编码内膜转运蛋白,产物是代谢物转运子超家族中的一种渗透酶26o近年来才陆续出现有关该标志物的报道26l27,Liao等27发现PEG-344的诊断敏感度高达99%、特异度为96%、准确性为97%,为检测效能最高的指标。此外,还有PEG-1631(保守假定蛋白XPEG-589(氨基葡萄糖内酯脱碳酶家族调节基因)等也可作为检测效能较高的hvKP毒力标志物25o(二)hvKP的分子分型1 .荚膜血清型:根据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K抗原将其分为不同的荚膜血清型,也是常用的hvKP分子分型方法,详见上节(一)hvKP的毒力因子二2 .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MLST是最常用于细菌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分析菌株的基因型和同源性。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具备地区性克隆流行特征的病原体,在欧美等地最常见的分型为ST258,在亚太地区最常见为ST1128ohvKP也有其特定的ST分型,以ST23、ST86和ST65为主,最常检出的是K1型ST23和K2型ST866,291迄今文献已经报道了不同地区MDR-hvKP至少51种不同ST型和13种血清型(K1、K2、K5、Kl6、Kl9、K20、K24、K47、K51、K54、K57、K62、K64、KL108)8L而其中我国报告的感染病例最多,涵盖至少38种不同的ST型和11种血清型,ST11和ST23型MDR-hvKP分离株最常见6,30o(三)hvKP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是多重耐药细菌(multi-drugresistantbacteriazMDRB)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pneumoniae,CRKP)占比超过20%(X早期研究曾普遍认为高毒力与多重耐药性不会在同一株肺炎克雷伯菌上表达,即相对于CKP的高耐药率,hvKP多表现为对抗菌药物的高敏感性6o但近年来有关hvKP耐药菌株的报道越来越多,甚至不乏多重耐药(multiple-drugresistant,MDR)、泛耐药(extensively-drugresistantzXDR)甚至全而寸药(pan-drugresistantzPDR)菌株,这给hvKP感染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MDR-hvKP也成为了颇受临床关注的新兴'超级细菌8,31o更严重的是,大多数MDR-hvKP的报道都来自亚洲,特别是我国12o我国分离自侵袭性感染的hvKP菌株中检出12.6%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lactamase,ESBL),ST11型CRKP中高毒力株检出率约30%,远高于其他国家6,12,32o在耐药机制上,hvKP与CKP一致,目前报道的与耐药hvKP相关的机制主要有:(1)头泡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产生SHV-12xCTX-M等ESBL是肠杆菌目细菌对B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33o(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碳青霉烯酶,如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pneumoniaeCarbapenemase,KPC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1(NewDelhimetal-lactamase1,NDM-1)和OXA-48,此外产ESBL或高产AmPC酶和孔蛋白如OMPK35/36突变的组合也可能使菌株产生碳青霉炸类耐药性。(3)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和头泡他D定-阿维巴坦耐药: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一直被认为是产生碳青霉烯酶(如KPC和NDM-1)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是稳定、可转移的质粒上携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基因如mcr-1和tet(X)而表现为耐药340新型抗菌药物头抱他咤-阿维巴坦在MDR感染中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可联合氨曲南作为产金属内酰胺酶(metal-lactamasezMBL)的CRKP首选治疗药物,但对产KPC变异体的CRKP菌株无效35o四、hVKP实验室检测(一)hvKP的分离培养1 .样本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灶特征,如出现以下高度怀疑hvKP感染的临床表现:(1)肝脓肿;(2)眼内炎;(3)血流感染;(4)脑膜炎、脾脓肿、骨髓炎和坏死性筋膜炎等,为此类患者开具普通细菌培养+KP毒力鉴定+药敏试验的申请单,并尽可能备注详细的临床信息,为实验室鉴定hvKP提供临床参考依据。另外,若未出现上述高危症状且未开具hvKP表型鉴定的申请单,而实验室在普通细菌培养中发现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黏液性较强或出现拉丝,建议及时与临床沟通,增开相应的申请单。送检合适的样本种类,留取合格的、有高诊断价值的临床样本,建议采集病灶脓液、穿刺液等样本,非无菌样本注意排除正常菌群和定植菌的干扰;样本采集时间最好是病程早期或急性期,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临床样本;若患者已使用抗菌药物,应在下一次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样本,并在申请单上注明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和名称。开展院感主动筛查时,主要采集肛拭子或粪便标本。不同类型的临床样本的采集及送检要求可详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行业标准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WS/T640-2018),所有临床样本采集后都应尽快送检,最好在2h内送达,部分样本量少的样本最好于采样后30min内送达。2 .常规镜检和分离培养:细菌的分离培养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病原学鉴定的金标准,所获菌株也是后续生化反应鉴定、体外药敏试验以及抗菌药物筛选等研究的重要基础。hvKP的样本镜检及培养后初步鉴定均与CKP-致。直接显微镜检查:临床样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显微镜下为革兰阴性杆菌,可见明显荚膜。分离培养:痰、咽拭子、肺泡灌洗液、胸腹腔积液、穿刺液等临床样本,按分区划线法接种于培养基上(可采用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或中国蓝等选择培养基),35°C、5%-10%CO2条件下常规培养1824h后,观察单个菌落形态:血琼脂平板上为大、黏稠、易融合成片的菌落,hvKP可为有拉丝的菌落;麦康凯上为粉红色黏稠的菌落,挑选可疑菌落进行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血培养样本按照血液培养技术用于血流感染诊断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中建议的流程操作36,报阳后转种、鉴定。(二)hvKP鉴定肺炎克雷伯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常见的医源性感染菌之一37,为较短粗的革兰阴性杆菌,无鞭毛,无芽泡,有较厚的荚膜,多数有菌毛1L1 .生化表型鉴定:hvKP与CKP生化表型鉴定几无差别,可参考肺炎克雷伯菌生化表型进行初步鉴定。肺炎克雷伯菌菌种常用生化特征:三糖铁中产酸/产酸产气或产酸/产酸、V-P试验阳性、动力阴性,鸟氨酸脱竣酶阴性。其中产酸克雷伯菌叫I躲阳性,而肺炎克雷伯菌口即朵阴性。鉴定方法:目前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鉴定肺炎克雷伯菌多依据不同种属的病原体,采用商品化的微生物分类鉴定系统,可以全自动或半自动进行微生物分类鉴定,如:手工快速鉴定试剂条、自动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MALDI-TOfMS系统等,严格按照各品牌产品的标准操作规程操作。2 .hvKP确认:确认hvKP菌株的金标准是动物实验,但难以在常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实施。当前临床常用于检测hvKP和评估毒力的方法包括表型和基因检测。hvKP生物学活性(毒力)确认包括:拉丝试验、荚膜分型、铁载体检测和毒力表型检测。拉丝试验:hvKP最早又称为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故而其发现之初,实验室多通过黏液型,即仅依据单菌落拉丝长短来判断菌株毒力强弱4o拉丝试验操作简单,无须额外试剂,具体方法为:使用接种环竖直向上轻轻蘸起血琼脂平板上的单个菌落,菌落拉丝长度5mm为拉丝试验阳性,提示具备高黏液表型38o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发现高毒力和中毒力菌株之间黏度表型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拉丝试验并不能作为检测hvKP和评估毒力强弱的灵敏方法及确诊的指标16,29,仅可作为hvKP的生物学特征之一。荚膜分型:荚膜分型主要有以下2种方法:(1)免疫学方法:基于荚膜K抗原的传统血清学分型应用最为广泛,但血清交叉反应会给结果判断带来一定影响。荚膜血清型在hvKP的生物学鉴定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些荚膜血清型(如K1、K2、K5、K20和K54等)在hvKP中占很大的比例18L(2)分子生物学方法:wzi分型,即采用PCR技术可在短时间内扩增出大量荚膜结构相关基因片段,扩增出荚膜聚合酶基因wzi,测序后上传序列至数据库(https:/bigsdb.pasteur.fr/cgi-bin/bigsdb/bigsdb.pl?db=pubmlst_klebsiella_seqdef&page=query)iS行比对得到菌株K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筛查手段和方法。铁载体检测:铁载体是鉴别CKP和hvKP的重要指标。铁载体检测的具体方法:(1)定性分析:制备含有铭天青S染料的检测培养基,37。(:下过夜孵育后,菌落周围形成不透明的金黄色区域,表明产生了高水平的铁载体。(2)定量分析:制备不同浓度铁载体的标准品,及铁载体分析液,反应混合物培养30min后在630nm处测量OD值,绘制标准曲线并定量计算铁载体含量,浓度报告单位为g/L,0.03g/L能较强烈预测为hvKP(准确性为0.96;敏感性为0.96;特异性为0.94)39o毒力表型检测:hvKP的毒力表型可采用体外试验或动物实验验证。(1)体外试验:操作较为简便,包括人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试验40:以中性粒细胞与细菌共孵育后(杀菌试验后)细菌存活率显示hvKP菌株体外试验的毒力强弱,细菌存活率=加中性粒细胞共孵育的实验组的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不加中性粒细胞共孵育的对照组CFU×100%o血清抗性实验:将细菌与正常人血清(normalhumanserum,NHS)混合,37培养3ho细菌存活率=(使用血清细菌悬液CFU/无NHS的细菌悬液CFU)×100%(2)动物实验:能直接反映hvKP对机体的毒力作用。可采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大蜡螟、小鼠或斑马鱼等,其中大蜡螟试验和小鼠半数致死量试验(Iethaldose50,LD50)最常用于验证菌株毒力,lgLD50=Xk-i(p-0.5),i为相邻两剂量组之对数剂量差值,Xk为最大剂量的对数值,p为死亡率,q为存活率(1-P),p为各剂量组死亡率总和。虽然动物实验能更为直观地验证hvKP菌株毒力情况,但因其操作复杂,对实验人员以及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同时动物实验周期较长且涉及医学伦理等相关问题41,故而在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测中甚少应用,在科学研究中则应用较多。hvKP特异性基因序列确认包括:hvKP相关毒力基因检测、hvKP的高通量测序和质谱鉴定。hvKP相关毒力基因检测:hvKP相关毒力基因决定了hvKP的是否具有高毒力9,42,其中peg344、iroB、iucA、rmpA和rmpA2这些毒力基因联合鉴定可以准确区分hvKP和CKP,准确度可达95%以上,是鉴定hvKP的金标准39ohvKP相关毒力基因的检测一般采用PCR方法,有普通PCR或多重PCR2种43,毒力基因检测因时间短、可操作性强,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推荐普通PCR用毒力基因引物及扩增产物长度见表1。具体检测过程如下:(1)细菌样本收集:收集原始送检样本或细菌菌落,建议使用纯菌落;(2)DNA抽提:使用煮沸法或严格按照商品化试剂盒说明书抽提DNAX3)相关毒力基因的扩增检测:hvKP试剂盒检测靶标一般为常见的毒力基因,推荐选用至少包含血清型K1和K2、rmpAxrmpA2、iroB和iucA的试剂。hvKP的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采用NGS直接检测分离培养出的菌株或原始样本全基因组,再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识别PLVPK样或pK2044样毒力质粒,还可以识荚膜合成基因座(K基因座),快速确认hvKP目前主流应用NGS的测序平台Illumina测序的原理主要为边合成边测序,主要有以下5个步骤44X1)基因组DNA抽提;(2)DNA文库构建;(3)文库构建完毕后上样进行流动池吸附;(4)桥式PCR扩增;(5)测序。质谱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主要利用质谱中的特征峰图谱对待检的细菌或真菌进行判别分类,目前已在微生物检验领域尤其菌种鉴定中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还可以用于细菌分型、细菌毒力检测、微生物亚种水平鉴别以及耐药检测等。MALDl-TOFMS区分Kl型hvKP的具体方/45在MALDl-TOFMS程序中测试支持向量机(SVM)的算法,对由SVM模型生成的兴趣峰的接收器操作特征曲线的分析发现其可准确区分K1型和非K1型hvKP菌株。研究发现MALDI-TOF对K1型和非K1型hvKP鉴定的准确度分别为94.1%和90.0%o但需要注意的是,MALDI-TOFMS方法最好与传统的基因分型技术一起应用为早期快速诊断提供参考。(三)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hvKP耐药性分析与常规CKP的方法一致,包括耐药表型的检测纸片扩散法(K-B法),肉汤宏量稀释法、肉汤微量稀释法、琼脂稀释法、E-test法和自动化药敏系统。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结果判定参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制定的抗菌药物选择原则和判断标准,具体操作方法和结果报告可参考第5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46,以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力明确hvKP菌株,若检出MDR、ESBL或CRKPz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四)hvKP检测流程(略)(五)结果报告hvKP的检测报告应该按照以下流程出具。第一,报告细菌种属鉴定结果肺炎克雷伯菌。第二,报告hvKP毒力表型结果一拉丝试验是否为阳性。第三,报告hvKP毒力因子基因型结果rmpAxrmpA2xiucAxiroB和peg344毒力基因是否为阳性及是否检出经典的毒力质粒pK2044或PLVPK等,并备注局限性:仅用于科研。本条对实验室要求较高,要求实验室具备PCR操作平台;毒力质粒pK2044或pLVPK的检测需要NGS测序数据分析,但NGS目前主要用于科研,其临床大规模应用仍需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第四,报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常规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报告格式相同,报告常规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及ESBL、CRE产酶情况。五、生物安全(一)病原微生物风险分类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的有关规定,hvKP生物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三类,危害级别为三级。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为BSL-2须采取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二)安全设备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离心、研磨、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性样本等),最好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样本时,须采取面部保护措施(眼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洒到面上。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不能重复使用。(三)实验活动中生物危害的预防措施hvKP生物危害程度与CKP相似,采取与其他类型细菌相同的防护措施。六、总结近年来hvKP检出率不断增多,且耐药性愈加严重,其细菌表型与CKP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致病性却显著提升,往往导致严重的临床感染。而目前临床实验室普遍尚未对hvKP进行常规筛查与鉴别,无法为临床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准确的病原学诊断依据。本共识基于现有的研究报道和相关调查,对hvKP常用的检测方法,尤其是菌种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等实验室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建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增开对肺炎克雷伯菌是否高毒力表型的常态化检测项目,为临床抗感染诊疗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协助临床及时、精准应对此类感染。在检测过程中,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还需主动与临床医师沟通,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灶进程及其他实验诊断和影像学诊断(包括肝脏B超或磁共振以及其他部位感染灶的影像结果)综合分析,以期为完善抗hvKP感染诊疗方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病原学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