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指南.docx
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5区域开发方案分析56现状调查与评价57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6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9区域开发方案综合论证与优化调整建议910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1011区域开发的管理1112公众参与1113评价结论1114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要求12附录A(资料性)环境现状评价收集引用资料13附录B(资料性)现状调查内容14附录C(资料性)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推荐指标17附录D(资料性)碳排放评价参考方法22附录E(资料性)常见化石燃料特性参数推荐值24附录F(资料性)区域各类项目环评告知内容推荐格式25附录G(资料性)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参考提纲26参考文献29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开展区域评估(环境影响)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不含工业用地开发建设、重大环境卫生设施、海洋工程的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033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1255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U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9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CJJT4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DB35/322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T772福建省行业用水定额DB3503/Z5016厦门市主要工业及生活用水定额3术语和定义HJ2.1、HJ1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1 3.1区域评估(环境影响)regionalassessmentforenvironmentalimpact以城市区域开发方案为评估对象,开展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管控要求。3. 23.2重大环境卫生设施majorenvironmentaIsanitationfaciIities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危险废物利用及处置(产生单位内部回收再利用的除外;单纯收集、贮存的除外)、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纯收集、贮存的除外)、一般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填埋场或焚烧厂、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等。4总则4.1评价目的摸清区域资源和环境状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论证区域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适宜性,提出方案优化调整建议;明确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提出各类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为区域规划决策和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管理、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依据。4. 2评价原则4. 2.1早期介入、全程互动评估应在区域开发方案编制的早期介入,全过程参与开发方案研究、论证,并提出优化建议。4. 2.2适当简化、突出重点针对区域开发污染影响程度和范围相对较小的特点,可适当简化大气、水环境、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内容,侧重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关注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评估区域开发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4. 2.3绿色低碳、协同增效衔接“三线一单”成果、国土空间规划、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划,统筹自然资源集约节约、能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优先等需求,优化区域开发方案,实现区域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协同管理4.3评价范围4.3.1时间维度上,包括区域开发方案分区分阶段实施的建设期和运营期。4.3.2空间尺度上,根据区域开发方案及拟开发项目类型的环境影响特点,兼顾区域、流域污染物传输扩散特征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4.3.2.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开发区域为评价范围,当区域周边存在可能影响本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源时,将评价范围延伸至该污染源。4.3.2.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包括区域内地表水系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出水受纳地表水体,并参照HJ2.3考虑上下游的水力连接适当延伸评价范围。4.3.2.3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以开发区域为评价范围,如区域周边现状及历史上存在涉重金属企业、化工企业等可能影响本区域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源,将评价范围延伸至该污染源。4.3.2.4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范围以开发区域为评价范围,如区域周边现状及历史上存在涉重金属企业、化工企业等可能影响本区域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将评价范围延伸至该污染源。4.3.2.5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以开发区域为评价范围,并考虑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参照HJ19适当扩大评价范围。4. 3.2.6声环境评价范围以区域边界外延200米为评价范围;如区域存在高噪声项目,其影响贡献值到区域边界外200米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4.4技术流程4.4.1区域评估(环境影响)的技术流程见图Io4.4.2确定评价重点和技术线路初步分析区域开发方案,根据规划用地类型,判断可能引进的项目类别,识别环境影响特点,确定评价范围与评价重点。4.4.3区域开发方案分析与现状调查研究相关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三线一单”成果,分析区域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收集区域环境基础资料,调查区域污染源及环境敏感目标,完成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识别区域开发的主要环境影响和节能减碳潜力,明确资源、生态和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4.4.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分析、预测和评价区域开发方案实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利用影响、各环境要素和累积性生态环境影响。4.4.5综合论证与对策建议深入论证区域开发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及环境效益。提出必要的优化调整建议及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对区域内建设项目分类提出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管控要求,形成告知内容清单,提出区域开发的管理要求,明确后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及区域方案调整的评估要求,得出评价结论。4. 4.6在规划协调性分析、现状调查、制约因素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影响预测、区域开发方案综合论证及环境保护措施等各专题中,全过程引入公众参与。图1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技术流程图5区域开发方案分析5.1区域开发方案概述5.1.1 对区域已开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重点分析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5.1.2 介绍区域开发方案的编制背景,梳理分析开发范围、发展定位与目标、发展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等)、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给排水、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等市政基础设施的选址、规模)、开发时序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的建设内容。如区域开发方案包含的建设项目已明确设计内容,说明其选址、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时段。5.1.3 梳理分析区域可能引进的建设项目类型并列出清单,确定各类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5.2规划协调性分析收集上层位与同层位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分析区域开发方案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关系或衔接关系(或依托关系),明确在空间布局、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降碳等方面的不协调或潜在冲突。5.3“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5. 3.1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5. 3.1.1陆域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主要对照厦门市生态控制线和国土空间规划“三线”划定成果,分析开发区域的各类功能布局与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线的交叉情况,分析交叉区域开发内容与相应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明确不协调或冲突内容。5. 3.1.2岸线资源利用符合性分析主要对照区域岸线空间划定成果,分析岸线区域的环境敏感性,论证岸线利用或保护方案的合理性。5. 3.2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分析对照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与管控相关要求,分析发展目标、结构布局、发展规模等开发内容与环境质量底线的协调性。5. 3.3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在全市层面统筹考虑,分析区域资源利用合理性和节能降碳潜力。5. 3.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对照厘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析区域开发方案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资源利用效率等要求的符合性。6现状调查与评价5.1 调查原则优先采用生态环境部门所发布的有效环境状况信息、已开展的常规例行环境监测、生态环境调查数据,也可收集区域内及附近区域其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等,资料来源推荐见附录A。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需补充监测或调查。6. 2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生态状况、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环保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调查,主要调查内容见附录B。可根据区域开发方案的环境影响特点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适当调整调查内容。6.1 现状分析与评价6. 3.1按HJ2.2、HJ2.3、HJ2.4、HJ964等,分析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明确主要污染因子;采用近5年或更长时间段资料,分析区域水、大气、声、土壤等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己建项目、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现状及历史变化,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可否满足DB35/322、DB35/323等标准要求。7. 3.2按HJ19和HJ192,统计评价范围内的植被类型和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生态系统类型及面积;分析评价范围内的物种分布特点、重要物种的种群现状以及生境的质量、连通性、破碎化程度等;结合区域生态问题调查结果,分析评价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状况以及总体变化趋势;涉及生态敏感区的,分析其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8. 3.3分析现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布局、规模等是否满足区域当前及未来环境保护要求。9. 3.4收集评价范围内所发生的环保投诉、环境污染纠纷、污染事故情况,分析投诉热点及成因、问题解决情况等。6.2 制约因素分析分析评价区域资源利用水平、生态状况、环境质量等现状与区域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等管控要求之间的关系,从区外“邻避工程”、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区内与周边现有工业用地或排污单位情况、依托市政基础设施情况、生态红线和土壤污染状况等方面开展分析,明确提出开发区域资源、生态环境制约因素。7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6.3 基本要求识别区域开发可能产生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区域周边邻近的重大污染源可能对开发区域的影响,明确环境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6.4 环境影响识别7. 2.1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从开发区域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开发规模和人口规模、空间结构与布局、基础设施及可能引进的建设项目类别等方面,识别区域内及周边开发活动对资源利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等的影响途径与方式,明确区域主要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重大、长期、潜在环境影响,确定重点评价内容。7. 2.2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判断矩阵法和网络法等方法,以图、表等形式,建立区域开发主题与资源利用、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7.3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7.3.1确定环境目标针对区域开发过程可能涉及的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及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根据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政策、资源利用法规和政策的目标及要求,结合区域用地性质、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特征,确定区域的资源利用、环境质量改善、生态功能保护、污染防治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环境目标及要求。7.3.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7. 3.2.1在环境影响识别基础上,结合区域开发特点及环境现状,采用情景分析、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方法,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资源环境法律法规,现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和规范,结合厦门市“三线一单”成果中对区域环境控制单元的各项指标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8. 3.2.2选取的评价指标应能表征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功能状态及资源禀赋和承载力;体现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的要求;指标宜尽可能量化,易于统计、比较;针对区域开发方案特点和影响特征,指标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可操作性。推荐指标体系见附录Ce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1基本要求8.1.1 依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预测与评价区域内及周边开发内容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析区域开发后能否满足环境目标要求。8.1.2 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预测和评价可参考执行HJ2.2、HJ2.3、HJ2.4、HJ19、HJ169、HJ610、HJ623、HJ964o8.2环境要素影响预测与评价8. 2.1生态膨响分析8. 2.1.1重点评价结构布局、土地利用变化、基础设施等规划内容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直接、间接或累积性影响。分析区域开发所占用的植被类型、面积及比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等变化情况;分析重要物种的分布、种群数量、生境状况等变化情况;分析区域开发占用的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及比例;结合生物量、生产力、生态系统功能等变化情况预测分析区域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区域开发对景观生态格局和景观完整性可能产生的影响;涉及生态敏感区(自然景观、自然遗迹、保护野生动植物、极危、濒危物种等)的,结合主要保护对象开展预测评价。8. 2.1.2从区域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功能(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环境净化、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文化服务功能(知识、休闲娱乐等非物质体验、生态旅游等),结合区域实施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如绿化工程、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等),分析区域生态产品价值的变化方向。8. 2.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 2.2.1分析施工期扬尘污染特点,评价可能对周边敏感目标产生的影响时段、影响范围和程度。8. 2.2.2分析交通运输、商业办公和居民生活使用能源等所产生的燃烧废气、汽车尾气和碳排放变化,对区域空气质量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碳排放评价方法可参考附录Do8. 2.2.3分析餐饮油烟,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施、泵站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恶臭,对环境保护目标的“邻避”影响。8. 2.2.4如周边存在可能影响评估区域的已建或已批拟建/在建的大气污染源,应分析评价其可能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8. 2.3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 2.3.1估算区域开发实施产生的污水排放量变化,预测与评价对周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如有依托的市政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应分析能否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8. 2.3.2区域内如存在入河或入海排污口,分析雨污分流系统规划是否可解决现有水污染问题,并对遗留问题提出解决方案。8. 2.3.3分析区域开发对区域原有雨水排放系统的影响,包括行洪排涝、蓄滞洪条件等。8. 2.4近岸海域环境影响分析对涉及海岸线的区域,对照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生态修复规划等相关规划和规定,分析区域开发可能对岸线利用、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入海污染物变化、入海排污口整治等方面的影响,明确是否落实了相关海域保护政策要求。8. 2.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分析区域内可能造成污染物渗漏的工程如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加油站、医院、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由于防渗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污水入渗而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评价范围内存在污染地块的,收集污染地块所开展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方案、修免效果评估等,分析污染地块的地下水环境影响特点、可能影响范围和程度,评价污染地块及周边影响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开发时序合理性。8. 2.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对区域内潜在土壤环境污染源如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加油站等,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土壤污染风险及主要受影响的地块。对评价范围内存在污染地块的,应分析污染地块的土壤环境影响特点、可能影响范围和程度,评价污染地块及周边影响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开发时序合理性。8. 2.7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 2.7.1分析区域开发阶段的施工噪声影响特点,评价可能对周边敏感目标产生的影响时段、影响范围和程度。8. 2.7.2预测主要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主、次干道等)、大型公共与商业设施建设后对区域声环境质量水平、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范围、程度,评价声环境质量的变化能否满足相应的功能区目标O8. 2.7.3如周边存在可能影响评估区域已建或己批拟建/在建的噪声源,应评价其可能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8. 2.8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按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估算区域固体废物种类与产生量。分析施工期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方式的合理性;运营期区域配套或依托的环卫设施能否满足区域发展需求。8. 2.9环境风险分析8. 2.9.1针对区域内潜在的环境风险源类型(如加油站、燃气管道、危险化学品运输等),分析其可能对环境保护目标的风险影响类型、影响范围和程度。8. 2.9.2识别影响评估区域的周边潜在环境风险源,分析其可能对区域内环境保护目标的风险影响类型、影响范围和程度。9. 2.10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分析区域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文物保护单位或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单位(如古代风貌建筑)的影响。8.3资源利用评价分析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利用、碳排放对所在地区或相关环境管控单元资源利用上线及碳排放总量的占用情况,评估所在地区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9区域开发方案综合论证与优化调整建议9.1基本要求综合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论证区域发展定位、目标、规模、布局、结构等要素的环境合理性以及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判定区域开发方案实施过程有无重大资源、生态环境制约因素,说明制约的程度、范围、方式等,提出区域开发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9.2区域开发方案综合论证9. 2.1区域开发方案环境合理性论证9. 2.1.1发展定位和目标的环境合理性对接所在地区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管控目标,结合各层次规划协调性分析结论,论证区域发展定位和目标的环境合理性。9. 2.1.2开发规模的环境合理性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结合所在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管控要求,综合论证区域开发规模的环境合理性,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和各类型用地开发规模的环境合理性。9. 2.1.3区域空间结构与布局的环境合理性论证区域空间布局与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线、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其他生态环境敏感区的位置关系,结合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论证区域用地结构、交通系统、绿地系统、市政基础设施等布局的环境合理性9. 2.1.4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环境合理性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论证区域给排水系统、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能否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明确其环境合理性。9. 2.1.5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明确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设定环境目标的可达性。10. 2.2生态环境效益论证分析区域开发方案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改善城市风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保障人居健康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益。9.3开发方案优化调整建议1. 3.1根据区域开发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环境效益论证结果,对发展定位和目标、开发规模、空间布局和结构、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绿地系统、建设时序等内容中存在不合理的部分,提出优化调整建议。9. 3.2列出区域评估期间向区域开发方案编制部门或组织实施部门反馈的建议及其被采纳情况。10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10.1总体要求针对区域开发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在评估区域开发方案中所列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相关措施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需补充或改进的生态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10. 2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11. 2.1将区域内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线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河流水系、湿地、岸线、山体、绿地等,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或保护性开发要求。12. 2.2针对区域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按施工建设期与运营期分别提出解决方案,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3. 2.3如周边存在可能影响评估区域的重大污染源或风险源,应提出联防联控对策和措施。2. .3斐源节约对策10. 3.1节约利用水、土地资源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地区中水回用规划提出评估区域的中水回用方案和对策。针对用地规划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议。11. 3.2节能降碳措施提出区域节能降碳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措施建议,包括绿色清洁能源利用、节能建筑建设、绿色交通路网及绿色出行、低碳社区创建、废物低碳化处置等方面。10.4各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告知内容清单按区域内可能布局的建设项目类型,分别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等方面,以清单方式提出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形成区域各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告知内容清单。参考格式见附录F。11区域开发的管理11.1 区域方案所包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11.1.1 符合区域开发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的轻污染类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不再单独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照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告知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各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1.1.2 对于符合区域开发方案,但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可组织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区域评估中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果仍具有时效性的前提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可适当简化。11.2 区域方案调整的评估要求对已经批准的区域开发方案在用地范围、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者修订的,相关责任单位应当重新或者补充开展区域评估(环境影响)。12公众参与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公开的规定执行,包括公开区域评估(环境影响)信息、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向利益相关者发放公众意见表并进行整理。对于收到的意见,已采纳的,应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明确说明修改的具体内容;对于未采纳的,应说明理由。13评价结论13.1 斐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包括区域资源利用现状和演变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状况和演变趋势,主要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制约因素。13.2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明确区域开发对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结论,如存在外部污染源的应补充其对区域的影响评价结论;明确所在地区水、土地、能源等各类资源要素和大气、水、土壤、声等环境要素对区域开发的支撑能力评估结论。13. 3区域开发方案综合论证结论明确区域开发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环境效益论证结论、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结论,归纳区域开发的优化调整建议等。13.4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总结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管控要求、资源节约对策。13.5公众意见分析和采纳情况总结公众意见分析和采纳情况。13.6区域开发的管理主要内容和要求明确区域开发的管理主要内容和要求。14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要求参照执行HJ130要求,并根据区域实际,对报告章节设置、主要内容及图件进行适当增减。参考编制提纲见附录G。附录A(资料性)环境现状评价收集引用资料环境现状评价中的资料收集主要来源见表A.1。表A.1环境现状评价收集引用资料环境要索资料来源地表水生态环境部门所发布的地表水环境状况信息;国控、省控、市控、区控等监测断面(点位)的常规例行监测数据;区域内或周边开展的跟踪性监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补充监测、企业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等所开展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地下水生态环境部门所发布的地下水环境状况信息;区域内已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区域内或周边开展的跟踪性监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补充监测、企业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等所开展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空气环境生态环境部门所发布的空气质量状况信息;区域内及周边自动监测站的连续监测数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企业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等所开展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声环境生态环境部门发布的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噪声和交通噪声环境状况信息。土壤环境区域内已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区域内及周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企业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等所开展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陆域生态状况及生态功能农林部门所开展的林相/植被、耕地等调查资料;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完成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自然保护区划定、生态环境状况专题调查研究成果、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进展等。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部门所发布的近岸海域水质量及海洋生态状况信息;周边海洋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或海域使用论证中所开展的海洋环境监测和生态调查数据。附录B(资料性)现状调查内容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所包括的主要调查内容见表B.I0表B.1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容调查要素主要调查内容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现有成果,确定区域主要用地类型、面积及其分布,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附土地利用现状图。调查利用水利行业规划现有成果,确定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和耗用状况。调查利用能源行业规划现有成果,确定区域能源利用上线及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结构及利用效率。调查利用旅游行业规划现有成果,确定区域旅游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开发利用状况等,附相关图件。地表水环境L调查区域的地表水系分布情况(含地表溪流、排洪渠、滞洪区、景观水体等),明确其使用功能,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2 .水污染源调查,调查统计与评估区域相关的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水污染源,明确是否存在入河/湖/库排污口(含雨污混流口)及其分布情况。3 .区域雨水排放系统调查,包括排洪口、滞洪区、雨水管网等。4 .收集已有地表水水质信息数据,无可引用数据时参照HJ2.3要求适当开展补充监测。5 .附水系图、水环境功能区划图、水源保护区等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和现状监测点位图。地下水环境1 .调查区域地下水利用现状。2 .收集己有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地下水水质达标情况,无可引用数据时参照HJ610要求适当开展补充监测。3 .附现状监测点位图。土壤环境1.调查区域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收集区域内及周边已完成的土壤污染物监测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资料,并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方式开展土壤污染识别,明确区域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的污染源,如电镀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体废物处理、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存储与转运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或活动。2.调查区域内无可引用数据时,参照HJ964要求适当开展补充监测。3.附土壤现状监测点位图。大气环境L收集已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分析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开展所在区域达标判定。如区域内与周边存在其他污染物的污染源,且无可引用数据时在区域内适当开展补充监测。调查要素主要调查内容2 .调查区域内及周边可能影响本区域的大气污染源,明确其分布、污染物种类污染源强及防护距离要求。3 .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主要污染源分布图和现状监测点位图。声环境L调查声环境功能区划、保护目标及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可采用网格布点法同时结合敏感目标分布特点,监测功能区噪声和交通噪声水平。2.附声环境功能区划图和现状监测点位图。生态状况及生态功能生态现状调查要调查区域的生态背景特征和显存主要生态问题,参照HJ19二级评价的深度开展调查,即生物量调查和物种多样性调查科依据已有资料虱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如果区域范围较小且区内生态环境类型简单,则可适当简化调查内容。1 .收集与分析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与管控要求。2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用地现状结构、生态环境类型(林地、荒地、湿地、水域、农田、城镇等)及分布,植物区系与主要植被类型,关注古树名木资满分布情况。3 .敏感生态目标,特别关注濒危或珍稀野生物种资源、重要野生动物如鸟类的集中栖息繁殖地等。4 .分析主要生态问题的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5 .附生态保护红线图、生态控制线图、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图、古树名木分布图等。近岸海域对区域开发红线范围涉及海岸线利用或生态修复,或区域涉及河(溪)流或雨水排洪渠入海的,应对区域周边的近岸海域环境进行调查。1 .调查入海排污口、入海河流、排洪口(含雨污混流口)及其分布情况。2 .调查区域涉及的岸线、滩涂资源的利用、岸线整治或修复情况。3 .收集近岸海域水质量及海洋生态状况数据,对涉及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4 .附入海排污口分布图、岸线利用现状图、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图等。电磁与电离环境1.由于电磁与电离环境与具体项目的关联性强,区域评估阶段具体项目未落地,对于未确定具体用地红线和项目方案的核与辐射类项目,暂不考虑电磁与电离环境背景监测,由具体项目实施前开展相应背景监测,以便建成后进行跟踪管理。2对计划引入U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输变电项目或±10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项目,项目建设前应开展电磁环境背景值监测,交流输变电工程监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直流输电线路监测合成电场;换流站监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合成电场。3对可能引进的核技术利用项目(如医疗或研发机构等拟引入的射线装置)项目实施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电离环境背景监测。社会经济概况评价范围内的人口规模、分布,经济规模与增长率,区域内道路交通布局及对外交通等;重点关注评价区域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及其布局、周边重大环境卫生设施布局、文物古迹情况等,附相应图件。调查要素主要调查内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评价范围内或依托的污水处理设施(含管网、泵站)规模、分布、处理能力不处理工艺、服务范围;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方式利依托的利用处置设施情况(包括规模分布、处理能力、处理工艺、服务范围和服务年限等);现有生态保护工程及实施效果。附录C(资料性)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推荐指标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推荐指标见表C.1。表C.1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推荐指标环境主题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指标说明资源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利用总量占区域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比例,可参照GB/T51255提出目标值。分布式能源设施建设区域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站点和设施,为社区居民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便捷条件。可采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置率表征,即已建设或预留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占规划停车位总数量百分比,可参照厘门市低碳社区验收技术规范(试行)等提出目标值。绿色交通路网建设满足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使城市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交通体系。区域建立优先绿色交通出行的交通体系,设置绿道系统,可参照GB/T51255提出目标值。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用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分析区域开发方案实施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及城市可供水量是否平衡,是否存在供应缺口制约。综合用水定额(L/人d)区域人均综合用水量,可参照GB/T50331、GB/T51255、DB35/T772或DB3503/Z5016提出目标值。效率,保证生态用水量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非传统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并合理建设市政就生水供水系统,保证再生水供应能力与之配套的再生水供水管网覆盖率,可参照GB/T51255提出目标值。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环境主题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指标说明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也可以采用区域开发建设后与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时的径流排放量变化进行分析,可参考GB/T51255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等提出目标值。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年径流污染控制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控制目标之一,既要控制分流制径流污染物总量,也要控制合流制溢流的频次或污染物总量,一般可采用SS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指标,或者以经过径流污染控制设施处理后的雨水水质为评价指标,可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等提出目标值.,提高土地资源利建设用地集约度(m2/人)区域各水平年城市建设用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可对照相关上位城市发展规划提出目标值。土地资源用效率,保证生态用地区域用地与厦门市生态控制线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协调性关注区域各类用地开发方案/规划是否占用生态控制线或生态保护红线,交叉部分的规划用地功能是否与相关管控要求协调。生态环境水环境保证水质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和城市环境保护要求污水收集与达标处理率(%)建成区内经过市政管网收集并经市政污水处理厂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水量占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可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厦门市及评估区域所在行政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相关指标设计提出目标值。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比例(%)实施综合整治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数量占所有排污口的比例,可参照厦门市及评估区域所在行政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相关指标设计提出目标值。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应执行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占所有控制断面环境主题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指标说明的比率,可参照原门市及评估区域所在行政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相关指标设计提出目标值。环境空气保证空气质量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和城市环保要求,减少区域居民呼吸性疾病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可参照HJ2.2关于达标区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碳排放强度行政区域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用来衡量经济增长同碳排放增长之间的关系。衔接评估区域所在行政辖区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可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厦门市及评估区域所在行政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相关指标设计提出目标值。“邻避”工程与居住学校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