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虎改扩建-施工组织 - 2022.10.10.docx
4.3.2 互通立交总体方案144.3.3 主要技术指标表145施工方案研究155.1 施工组织安排155.1.1 建设总体目标155.1.2 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155.1.3 主要材料供应、运输方案及临时工程的安排165.2 施工周期总体安排165.3 施工便道设理方案165.3.1 设置原则165.3.2 标志要求175.3.3养护185.3.4便道、便桥设置图表185.4 施工场地布置185.4.1 混凝土搅拌站185.4.2 预制I场205.4.3 沥青混合料拌合站、水稳拌合站215.4.4 小型构件预制场225.4.5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加工场地245.4.6 施工场地设置统计255.5 临时用电275.5.1 基本原则275.5.2 电气设备管理275.5.3 雨季施工用电285.5.4 临时用电设置图表285.6 临时用水285.7 临时通讯线路285.8 施工场地管理、安全保障措施285.9 施工方案295.9.1 准备工作29目录1编制总说明11.1 编制范围11.2 编制依据11.3 编制原则12项目概况22.1 项目背景22.2 设计标准22.3 路线走向32.4 工程规模32.5 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及测设单位组成33项目建设条件53.1 地形地貌53.2 气象水文53.2.1 气象53.2.2 水文53.3 地质条件63.3.1 地层岩性63.3.2 地质构造73.3.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83.3.4 水文地质条件93.3.5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93.4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103.5 沿线交叉道路及轨道线情况调查114总体设计124.1 项目特点、难点124.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及设计原则和思路124.3 总体设计方案134.3.1 路线总体方案135.9.2 道路工程295.9.3 桥梁工程325.10管理措施375.10.1 特殊天气的施工安排375.10.2 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85.10.3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405.10.4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415.10.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75.10.6 文明施工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95.10.7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516其他施工保障措施556.1 水泥混凝土拌合厂556.1.1 东莞市亨达混凝土有限公司556.1.2 东莞市长兴混凝土有限公司566.1.3 东莞市全鑫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566.1.4 东莞市东田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576.1.5 东莞市中泰混凝土有限公司576.1.6 东莞市华升混凝土有限公司576.1.7 东莞市慈江混凝土有限公司586.2 沥青混凝土拌合厂586.2.1 广东碧磊实业沥青搅拌站(广东碧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86.2.2 广州市路邦沥青混合料有限公司586.3 预制场583、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全面规划,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4、遵循专业化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设置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机构,配置各类施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专业化施工为基本形式,合理配置各类施工机械设备,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已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5、遵循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施工图纸中的工程内容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资源并充分考虑气候、节假日等对工期的影响,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6、遵循确保质量的原则:确定本工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计划,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工序的施工技术措施,确保每道工序、每个分部工程质量均达到合格的要求。7、遵循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计划动态管理原则:施工过程中,对本组织设计的方案、施工计划进行进一步优化,研究和确保质量与安全和缩短“技术性中断”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8、遵循新工艺、新材料,开展科技创新的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技术先进、科学管理、经济适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的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作用。9、遵循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把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交通组织作为重点内容。10、遵循交通组织原则:严格直行交通组织方案中的各项要求,同时充分与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门联系,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高速公路和地方道路通行车辆的和行人的膨响。扩建工程时总体上采取“边施工、边通车”的原则,货车适时分流:高速公路上尽力保障小车、客车通行,局部施工段落并道行驶,不中断交通。甬莞莞佛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门段及虎门港支线一期改扩建工程SJA3合同段施工组织说明1编制总说明1.1 编制范围2022年2月通过勘察设计投标,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我司”)承担了甬莞莞佛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门段及虎门港支线一期改扩建工程SJA3合同段(下简称“本合同段”)的勘察设计工作,本合同段为常虎高速改扩建工程K16+613K30+641段,路线全长14.028公里。甬莞-莞佛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门段及虎门港支线一期改扩建工程SJA3合同段路线招标起点桩号K16+613,终点桩号K30+641,路线里程14.028km;路线设计研究起点桩号K14+230,终点桩号K30+641,路线设计研究里程总长16.411km。1.2 编制依据1、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讥2、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讥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4、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标准化管理指南。5、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全规程、试验规程等。7、甬莞莞佛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门段及虎门港支线一期改扩建工程SJA3合同段勘察设计成果。1.3编制原则施组方案编制应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为前提,以优化工期、资源配置和投资效益为目标,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稔定,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与组织。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工期,招标合同条款、招标文件及合同中的各项要求,按照招标文件及合同中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2、遵循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注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照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要求。认真执行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选,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莞佛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门段及虎门港支线一期改扩建工程SJA3合同段(下简称“本合同段”)的勘察设计工作,本合同段为常虎高速改扩建工程K16+613K30+641段,路线全长14.028公里。图2.1-1项目地理位置图2.2设计标准根据常虎高速改扩建工可报告、预测交通量,考虑其功能定位、通行能力及改扩建条件等因素,推荐全线设计速度为120kmh。常虎高速主线推荐采用由双向6车道扩建为双向10车道标准断面,局部交通量较大的路段采用分离扩建为双向12车道方案。其中本合同段均由双向6车道扩建为双向10车道。全线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其余技术指标均遵照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规取值。本合同段采用不设置左侧硬路肩的双向十车道整体式扩建为主,起点至常平互通段单侧分离增建半幅为辅的扩建方式。表2.2-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原技术指标扩建后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鬲速公路2基本车道数双向六车道整体双向十车道为主,局部单停分离新建半幅五车道2项目概况2.1项目背景甬莞-莞佛高速公路谢岗至虎门段及虎门港支线一期原名虎岗高速,由惠常段(莞惠高速东莞段)、常平到虎门段(常虎高速主线段)、虎门港支线段、五点梅支线段四段组成,本次改扩建实施甬莞莞佛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门段及虎门港支线一期由常平到虎门段(常虎高速主线段)、虎门港支线段(原常虎高速新联支线,后改名常虎高速虎门港支线)、五点梅支线段(常虎高速五点梅支线)三段组成,位于东莞市中心区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的横六线的一段,同时也是东莞市“五纵五横五连”高速骨架路网中的第二横,是横向贯穿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性大动脉,连接了南沙并穿越了东莞市西南部沿海发达镇中心地带以及国家级科学中心松山湖。由于本项目属于改扩建工程,为延续名称习惯,以下论述中简称为“常虎高速公路二现状常虎高速公路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35m,于2002年7月立项核准,2003年5月开工建设,2005年9月28日正式通车试运营。常虎高速自建成通车以来,一直承担莞深广区域交通及东莞市内部各组团之间的交通,承担着非常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为莞深广及整个东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掾和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承担的交通压力日益增长,交通量逐年迅猛增长,截至目前全线服务水平常年维持在四五级,部分路段甚至呈现常态化拥堵的状况,现有通道已不能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国家公路安全、大通道畅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更不能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纲要的实行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湾区东西两岸交通联系将进一步加强;珠三角一体化进程、莞深广惠都市圈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联系将更加密切:东莞市经济转型对常虎高速的依托也越来越强。因此,开展常虎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落实交通强国广东方案,打造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缓解道路通行压力、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及人民对美好出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挖掘存量资源、集约利用土地精神,推进土地综合开发;持续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大湾区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目前,拟建常虎高速改扩建工程已列入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在此背景下,开展常虎高速的改扩建工作非常必要。2021年2月通过勘察设计投标,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我司”)承担了甬莞2.5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及测设单位组成根据勘察设计招标结果,全线共分为2个标段类别6个合同段,各勘察设计合同段里程范围及工作内容如下表所示。表2.5-1勘察设计合同段划分一览表合同段编号A类(土建士程)B类(交通工程)SJAl(总体标)SJA2SJA3SJA4SJASSJBl桩号常虎高速:K3O+641K38+950莞深高速:K17+500K24+2常虎高速:K38+950-K62+106476(常虎高速主线和虎门港段)K51+944.77-FK57+031.7911五点梅支线)常虎高速:K16+613-K30+641莞深高速:K24+200K46+552莞深高速:K0+O00-K17+500及龙林支线LKO+80(TLK9+900常虎高速50.58Ikm;莞深高速55.652km;路线长度(km)15.928.24414.02822.35226.6106.233中标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为限公司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其中我司承担的SJA3合同段全长14.028km(K16+613-K3O+641),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里程范围内的路线、路基、路面、桥涵、路线交叉的勘察设计;< 2)里程范围内的环保(含声屏障、隔油池、应急池等环保设施)、水保及景观绿化的勘察设计;< 3)里程范围内的桥梁段防撞护栏、服务设施(含管理、服务、养护等房屋建筑及相应的绿化景观工程、房建消防防雷及收费雨棚)的勘察设计;(4)里程范围内的既有路面、桥涵检测及评估,既有公路结构物加固设计:< 5)里程范围内的给排水、污水、通讯、工业管道、输油、输气等管线及设施迁改工程迁改设计:< 6)配合总体勘察设计单位做好设计协调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编制各专业通用图(标准图)、造价指标及各类配套表格、常规预制结构(空心板、T梁、小箱梁、圆管涵管节等)、防撞墙设计通用图、预制装配式桥涵结构通用图或标准图等):上述设计包括初勘、初测、初步设计(含技术设计,如果有)、详勘、定测、专题研窕、施工图设计、概预算和工程量清单(含清单预算)文件及施工专用技术规范条款编制、既有公路相关结构物及交通设施拆除方案设计文件(含既有道路及各类结构物调查与评价)、专项设计(施工期交通组织序号项目原技术指标扩建后技术指标3设计速度120kmh120kmh4路基宽度35m整体式十车道:49.5m:单他分离新建半幅五车道:(既有高速35m+分离新建半幅五车道24m5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公路一I级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0.05g7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路基、大、中、小桥1/100特大桥1/300.路基、大、中、小桥1/1002.3路线走向常虎高速工可推荐方案实施范围50581km,起于东深互通东侧,向西经常平镇、大朗镇、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大岭山、大岭山林场、长安镇,在花灯盏处向西下穿广深铁路,止于虎门港段新联互通。项目在花灯盏分为两支,主线至虎门港段新联互通;支线经五点梅水库接广深高速。其中本合同段(SJA3合同段)位于东莞市常平镇和大朗镇境内。起点位于常平镇朗洲村石马新河东侧,上跨东深路设东深互通,向西上跨东深供水渠后与从莞深高速交叉设置常平枢纽互通,同时设置东莞东互通连接环常南路,向西在卢屋上跨广深铁路(I、II线轨道为广深城际铁路,III、IV线轨道为广九铁路),而后于万科城北侧设置常平互通连接新城大道,继续向西在石龙岭处设莞樟路互通,跨富民路后到达本合同段终点(K3O+641),于大朗镇风山与SJAl合同段起点顺接,路线全长14.028km。2.4工程规模SJA3合同段路线招标起点桩号K16+613,终点桩号K30+641,路线里程14.028km:路线设计研究起点桩号K14+230,终点桩号K30+641,路线设计研究里程总长16.141km.(1)现状旧路桥梁规模现状旧路的主线共设置桥梁5253.91m24座(包含研究起点桩号之内的两座中桥120.48m2座其中特大桥121L95ml座,大桥3487.6m12座,中桥482358m9座,小桥720m2座,通道1道,涵洞16道。桥梁占路线总长的比例为32.015%(2)扩建后推荐方案桥梁规模按推荐方案扩建后,总规模:桥梁共7592.858m22座,其中大桥7218.38m15座,中桥374.478m7座,通道4道,涵洞16道。桥梁占路线总长的比例为54.1%。在推荐线共设置互通立交4处(东深互通、常平抠纽+东莞东复合式互通、常平互通、莞樟互通),推荐方案、交叉位置与现状方案基本一致。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设计、景观提升)、扩建实施期间各类保通及临时迁改方案设计文件、BIM图2.5-1勘察设计标段划分示意图3.2气象水文3.2.1气象项目区位于北回归线以东南,终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L8C。其中以7、8两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8°C,极端高温可达3539.1C01、2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3*C,极端气温亦在0以上。受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区内降雨极为丰富,年降雨在168918765mm,其中每年以58月份是雨季,月最大降雨量在6月,平均为287.4mm。冬季少雨,11月份到翌年2月份,降雨量仅占全年10%,日降雨量小于50mm。本区以季风为主,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风力24级,最大67级,阵风8级。夏季为东南风,风力12级,灾害性强热带风暴和强台风多集中发生在69月份,风力69级,最大可达12级,最大风速大于33.7ms,为本区自然灾害。影响线路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暴雨、干旱、寒潮霜冻、寒露风及春季低温阴雨等。每年510月是广州热带气旋活动的季节。3.2.2水文项目区水文属于东江流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三角洲的中北部。地势低平,河网发育,具有径流途径长,汇水面积大,流量大,降雨期间河水易涨、含砂量低、下游入海处还受到潮汐的影响及洪涝灾害一般等特点,属南方丰水地区。评估区沿线地表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库及鱼塘。(一)河流:主要有石马河、寒溪河水及其它部分小型河沟及东深河渠。流量及水位受气候影响。项口沿线河流主要有石马河、东深渠、寒溪河等,水库主要有吓角水库、仙村水库、莲塘头水库以及清泉水库等。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常虎高速公路自全线建成通车以来,沿线桥梁、涵洞、通道设置基本合理,能够满足河流行洪、引水灌溉等的需要,未发生公路水毁事件。加宽仅在原有构造物两侧继续拼接即可。沿线河道的具体信息如下:表321河道信息表河道序号桩号名称宽度(m)河道等堀通航情况1K17+300石马河70一级均不通航2K18+220东深渠32二级3项目建设条件3.1地形地貌本项目经过的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丘陵、冲积平原及丘间谷地三种,路线起点在东莞与惠州交界处,南面为低山,北面为平原。路线终点为低山丘陵区,海拔最高为139.9m,最低标高13.0m,地势起伏较大。路线所经地区为山前低丘,地貌复杂程度为中等。按成因类型路线区可分为冲积平原地貌、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及侵蚀堆积谷地地貌三种,现分述如下:(一)冲积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本合同段线路K14+64LK14+970、K16+940K18+150、K2O+73OK21+l.K26+930-K27+220sK28+220K28+420、K28+750K30+640段,地势平坦、开阔,相对高程510m,主要为水田、鱼塘,居民点沿平原与丘陵交界处山脚带状分布。分布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粉质黏土、砂、砂砾、圆砾、卵石,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砂岩、石英砂岩。该地貌该段地貌单元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为地表分布大量水田、鱼塘、河流,由于第四系上层常年在水中侵润,普遍存在厚约0.5lm软土,呈流塑软塑状,河流及两侧存在较厚碎石类土,施工过程中,孔壁易坍塌。(二)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分布于K14+230K14+640、K14+970K16+940K18+150K20+730K21+100K26+930、K27+220K28+220K28+420K28+750带,低丘呈珑状或串珠状排列,地形波状起伏,坡度较陡,坡角2038°.植被发育,岩性为侏罗系砂岩。(三)侵蚀堆积丘间谷地地貌路线区较广泛分布,周边山丘经过长期剥蚀、切割最终在山间堆积下来形成地形平坦的谷地地貌。图3.1-1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图3.1-2冲积平原地貌图3.1-3丘间谷地地貌3.3.1.1 第四系(Q4)主要发育河谷冲积平原地貌,岩性主要为冲洪积灰白、灰黄色砂砾、块石、砂、粘土、粉砂质粘土、卵砾石层等,局部夹淤泥和泥炭层,沿河流谷地和盆地分布。山间或丘间谷地、山前坡地、岗地分布有坡残积含砂砾粘土和粉砂质粘土、角砾土和碎石土。冲积、洪积层多位于沟谷低缓地带。残积、坡积层主耍分布在侵蚀中低山洼地及坡地,成分和就近的母岩组分一致,其组分主要为碎屑岩,为块石碎石土、碎石土、角砾土、粘性土等,厚度在低洼处较厚,最厚可达十几米,由于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山体及沟谷较陡,在这些地段崩塌岩堆较为发育,成分多为块石土,多呈松散状态,局部被钙质胶结成岩。沿线残积、坡积土层较厚的低洼区往往是大桥和高路堤等构筑物的设置处,对地基持力层的选择和基坑开挖支护等具有一定的影响。3.3.1.2 早侏罗系下统桥源组Jq主要分布于线路A3起点K14+970-K15+200.K16+470-K25+860与下伏金鸡组地层呈整合接触C受区域小断层影响,岩层产状较紊乱,地层产状较陡,岩层产状为191°-239°/30°-50°,路线走向与地层走向近于垂直或小角度相交,处于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地形较缓。岩性主要为灰白、浅灰、浅紫红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表层多为全强风化,岩石极破碎。发育于本地层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软软质岩及软弱结构面对在右侧边坡形成顺层坡,对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3.3.1.3 早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j主要出露于线路A3起点YK14+230-K14+970.K15K16+470,K25-K30+641终点一带低山丘陵区,地形较陡峭。地层产状较陡,岩层产状为107。-239°Z30o-40c,路线走向与地层走向近于直交或大角度相交。其岩性底部为灰白色砂砾岩、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灰白色、浅紫色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质页岩、泥质页岩、局部夹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表层多为全强风化,岩石极破碎。发育于本地层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软软质岩及软弱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对开挖边坡的稔定性影响较大。三级3IK26+464I塞溪河I20(二)水库:零星分布,如凤山水库、坡头吓水库等。(三)鱼塘:零星分布。图3.2-1石马河图3.2-2鱼塘图3.2-3凤山水库图3.2-4东深河集33地质条件3.3.1地层岩性SJA3合同段沿线地层自新而老依次有第四系、早侏罗系下统桥源组Jq:灰白、浅灰、浅紫红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和早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j:底部为灰白色砂砾岩、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灰白色、浅紫色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质页岩、泥质页岩、局部夹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三叠系上统小坪组Tx:灰白、浅灰色砂砾岩、复成份砂岩、含砾石英砂岩夹灰黑色炭质页岩,中上部为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质页岩薄层:震旦系黄婆山组Zh:浅灰、灰绿色含变质矿物长石云母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偶夹炭质板岩,局部为混合质黑云斜长片麻岩。发育前第四纪岩性主要为浅变质的粉砂岩、细砂岩、砂岩,夹炭质板岩和泥质板岩。第四纪岩性主要为粉砂、砂、粘土、粉砂质粘土、卵砾石层等,现代河流谷地和盆地分布,构成34级河流阶地以及河漫滩。现分述如下:图3.3-2项目区区域地质图表331沿线地层岩特征表系统群组地层代;区域层厚(m)主要岩性特征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Q0-15种植土、人工填土;冲积层:淤泥、淤泥质土、粉旗粘土、粘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砂砾、碎石土、卵石土:坡残积层:粉质(砾历)粘土、粘土、碎石土侏罗系下统桥源组Jq>400灰白色、浅灰色、浅紫红色细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皆、粉砂质泥岩互层金鸡组Jj135.3底部为灰白色砂砾岩、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灰白色、浅紫色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质页岩、泥质页岩、局部夹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3.3.2A蜥构造33.2.1区域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项目区位于号东北一粤中拗陷带的紫金一惠阳四褶断束中,东西向高要一惠来断裂带横贯本区,具有较为复杂的构造背景。区内地层较为复杂,震旦纪-新生代地层均有揭露,加里东、海西一印支、燕山运动都给它们留下不同程度痕迹。区内褶皱构造也相当发育,且形态多样复杂。根据区内褶皱的成生环境,主要为大陆边缘活动带褶皱。区内的断裂构造,主要是在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库拉图3.3-1侏罗系砂岩断面3.3.1.4三叠系上统小坪组Tx主要出露于线路里程两侧以外低山丘陵岗地零星分布,地形较平缓。岩性为灰白、浅灰色砂砾岩、复成份砂岩、含砾石英砂岩夹灰黑色炭质页岩,中上部为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质页岩薄层,对路线稳定性影响较小。33.1.5震旦系黄婆山组Zh主要出露于线路里程两侧以外低山丘陵岗地零星分布。其岩性为浅灰、灰绿色含变质矿物长石云母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偶夹炭质板岩,局部为混合质黑云斜长片麻岩,对路线稳定性影响较小。岩,发育断面,呈舒缓波状,偶见反阶步,断面附近充填几厘米厚的断层泥。断层无活动性,该断层对线路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断层通过处,岩体极破碎,主要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切坡后易引起崩塌、垮塌。<-)北西向断层组(1)F3断层(城洞村断裂):位于城城洞村西北侧,在线路K16+500处与线路呈59。斜交。区域上该断层长约5Km,宽约3m,该断层走向约40°,产状约130°/70:为牛屎凹断裂组,呈左旋斜冲。发育硅化带,硅化岩具有结晶现象,硅化石英呈微粒状,并具有较强破碎,呈角砾状。两侧岩层产状紊乱。断层无活动性,该断层对线路具有一定的影响,该断层对线路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膨响边坡的稳定性,切坡后易引起崩塌、垮塌。3.3.2 3褶皱项目区的各构造层,因经历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受力方式和强度的不同,产生的褶皱形态各异。该线路附近褶皱主要分仿松元背斜,田美向斜.线路从中穿过,属于大陆边缘活动带褶皱,总体以50-60。方向展布,背斜向斜相隔,不同程度叠加了后期的断裂构造,与褶皱相向平行排列。其中松原背斜轴向50-60°,由侏罗纪地层所组成,背斜核部为桥源组,两翼依次为桥源组、墉厦组,北西翼岩层产状为320°/35°,南东翼岩层产状为140。/40-50°。轴面略向北西倾斜。转折端平缓,为开阔圆滑型褶皱:出美向斜轴向50-60°,槽部为早侏罗世金鸡组,两翼分别为小坪组。北西翼受断层切割,出露不完整。北西翼岩层产状1400/20-30°,南东翼岩层产状320°/30-40",两翼近于对称,转折端平缓,为开阔圆滑型褶皱。3.3.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3.3.3.1 新构造运动项目区位于雪东北一粤中拗陷带的紫金一惠阳凹褶断束中,东西向高要一惠来断裂带横贯本区,具有较为复杂的构造背景。区内地层较为贪杂,震旦纪-新生代地层均有揭露,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运动都给它们留下不同程度痕迹。区内褶皱构造也相当发育,且形态多样复杂。根据区内褶皱的成生环境,主要为大陆边缘活动带褶皱。区内的断裂构造,主要是在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库拉板块对欧亚大陆的持续碰撞,陆绿区隆起的构造环境下,发生剪切、破裂并滑移所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线路范围内主要受大陆边缘活动带褶皱、谢岗断裂组、青塘断裂组的影响。33.3.2 地It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OO11-2O1O,2016年版),本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路线段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区。因此,褥要对大桥、特大等控制性工程采取相应的板块对欧亚大陆的持续碰撞,陆缘区隆起的构造环境下,发生剪切、破裂并滑移所形成的种构造形迹。线路范围内主要受大陆边缘活动带褶皱、谢岗断裂组、青塘断裂组的影响,褶皱与断裂详见如下。33.3.3 2断层调查区内断层比较发育,可划分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二组断层。(一)北东向断层组(1) Fl断层(刁龙村断裂):位于刁龙村北侧,属于谢岗断裂组,推测与设计路线里程K13+050处呈156°斜交。区域上该断层可见长度约5Km,宽约4m,走向320。,倾向50°,倾角80。,推测为斜滑断层。断层两侧发育硅化岩、硅化碎裂岩。硅化岩为致密状,内含较多砂岩角砾,为次棱角状,大小不一。两侧岩石具破碎现象。作右旋斜落滑移。该断层对线路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耍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切坡后易引起崩塌、垮塌。(2) F2断层(椅岭村断裂):位于椅岭村北侧,推测与设计路线里程K14+400处呈159'相交。区域上该断裂以320°方向北西南东斜贯本区,倾向南西,倾角约65°,延伸长约30Km。本断裂经历三次活动过程,早期(晚侏罗世),发育15-2Om的硅化、褐铁矿化碎裂岩、角砾岩带,带内岩石劈理化强烈,发育平克断面,可能有斜冲滑移过程;中期(早白垩世一晚白垩世),发育硅化岩、构造角砾岩。构造角砾为棱角状,混杂堆积,发育具碎裂现象的团包状石英。作右旋斜落滑移;晚期(晚白垩世晚期)张裂,顺断裂贯入犬牙状石英脉。断层无活动性,该断层对线路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切坡后易引起崩塌、垮塌.(3) F4断层(青墉断裂):位于青塘西南侧,在线路K2O+2OO处与线路呈105°斜交。区域上该断层长约20km,该断层以310320°方向北西南东斜跨,倾向南西,倾角7580°,该断裂在空间上呈舒缓波状,地貌上呈珑岗状,局部形成断层陡崖,发育宽5-2Om不等的碎裂岩、角砾岩、懈砾岩及硅化岩带,普遍伴随硅化或铁矿化。构造岩具有较明显的分带性。断层无活动性,该断层对线路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断层通过处,岩体极破碎,主要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切坡后易引起崩塌、垮塌。(4) F5断层(旗岭断裂):位于旗岭村北侧,属于青塘断裂组,区域地图上距离线路里程在YK22+120处约480m。区域上该断层长约5km,宽约3m。该断层走向约310°,产状220°Z50e,发育断裂破碎带,由碎裂岩及角砾岩组成。顺断裂的砂岩、泥质粉砂岩等脉发育,并有破碎现象。沿裂隙常有犬牙状石英脉穿插。作右旋斜落滑移。断层无活动性,该断层位于线路以外约480m,对线路影响较小。(5) F6断层(油甘埔断裂):位于油甘埔西南侧,推测在里程K24+0处呈85°相交。区域上该断层长约IOkm,以320°方向伸驰,倾向南西,倾角60-80°不等,发育宽15-2Om的褐铁矿化、硅化碎裂岩、角砾岩、硅化岩带,具不对称分带现象。南西一北东依次为碎裂岩、断裂角砾岩、硅化335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3.3.5不良地质本项目穿越地层以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侏罗系碎屑沉积岩为主,地层岩性清整。工程地质调绘成果显示,沿线发育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崩塌、地震液化等。根据既有路竣工图资料及现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沿线崩塌规模小,主要为人工开挖形成,易于清除和治理。()K21+680左侧100m西南侧边坡崩塌B1:该处崩塌体高约2m,长约6m,宽约4m,主要为表层坡残积土层发育崩塌,坡底崩塌物堆积约0.5-lm,且已做被动网防护,口前基本稳定,危害程度小。(二)K26+350左30m北西侧边坡崩塌B2:该处边坡高约4m,沿线长约5m,宽约3m,主要为表层坡残积土层发育崩塌,目前基本稔定,且位于拟扩建高速公路背侧山体坡脚,对拟建高速公路无危害。图335K21+680左侧Ioom西南倒边坡崩塌Bl图"6K26+350左30m北西侧边坡崩埸B23.3.5.215性岩土(一)软土的分布本标段范围内软上主要零星分布于河谷、沟谷、冲洪积平原区走廊带等第四系地层中,路线所经低山丘陵区域只有局部如谷地、低洼地带等第四系、河谷地段及部分山间洼地可能有浅层软土赋存。本项目软上多为浅层软二匕主要为淤泥质粉质黏上等淤泥类软.上及软塑状黏性上等非淤泥类软土组成,多呈点状或透镜体状分布。地表未见明显软土地貌分布,多数为透镜体潜伏在第四系土层中。建议钻探时针对路基段揭露软土地层情况分布其软土路段。抗震措施。对特别重要的构筑物建议适当提高抗震设防等级。图3.3-3地It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图3.3-4地It动峰值加速度333.3区域稳定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工程地质调绘成果,本路线段未发现区域深大活动断裂,新构造运动不强烈,处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影响相对微弱即较稳定的地质环境。历史上无大的地震灾害记录,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6-2015),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基本地震烈度为Vl度,为地震活动弱的地区,地壳稳定,适宜公路工程建设。3.3.4水文地质条件33.4.1地表水沿线地表水系不甚发育,石马河、寒溪河水及其它部分小型河沟及东深河渠,水量一般,水位受季节影响涨落。3.3.4.2地下水地下水的分布及埋藏特点与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条件密切相关。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等综合因素,公路沿线调查区地下水的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大基本类型。测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包括第四系残坡积和冲洪积堆积物中赋存的地下水。第四系残坡积物沿线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坡体上,冲洪积物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及冲洪积平原区的低洼地段等。含水层厚度一般较薄,一般l-5m,为卵石土层、粘土层、圆砾土层等,含水量贫泛,泉点流量般仅0.01-0.51/s。(2)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貌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侏罗系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的裂隙中。裂隙水沿节理、层面呈片流流出,地下水较丰富。图3.3-8软土表3.3-3软土路段工程地质评价表序号路段范用内工程地质特征描述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1K16+625-K17+100右例约15m主要由砖块,碎石,生活垃圾,粉黏土等回填而成,厚约0.325m沿线路右侧段均有分布。清除换填处置2K21+32OK21+38O右侧约IOm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碎石,块石,粉黏上等堆枳埴筑而成,厚约0.5-2.00m0分布面积825清除换填处置3K22+26OK22+32O左侧约55m生要由碎石,块石,粉黏土等埴筑而成,厚约0.5-3.5m.分布面积4500m?清除换填处置3.4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1)筑路材料本项目沿线块石、料石、碎石料场均已停产,基本都需从周边市调运,岩性多为辉绿岩、闪长岩、花岗岩,石质坚硬,可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块石和碎石,能够满足工程要求。路面上面层石料以外购为主,所需石料和砂料可从惠州、河源、东莞、深圳等地采购,岩性为优质辉绿岩、闪长岩,石质坚硬,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砂料:东莞有优质河砂,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属于中粗砂,成分为石英、长石,砂质均匀,含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