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校准规范 报批稿.docx

    • 资源ID:903478       资源大小:102.9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校准规范 报批稿.docx

    (皖)安徽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皖)XXXX-2023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校准规范CaIibrationSpecificationforAsphaItMixture,sRolIingFormingMachine(报批稿)XXXX-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JJF (皖)XXXX-2023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校准规范CaIibrationSpecificationforAsphaltMixture'sRollingFormingMachine归口单位:安徽省力值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合肥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计量检测有限公司参加起草单位: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本规范委托安徽省力值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方文莉(合肥市计量测试研究院)许光(合肥市计量测试研究院)佟广标(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程晓苏(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计量检测有限公司)严璐(合肥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张阳阳(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计量检测有限公司)余斐(合肥市计量测试研究院)胡佳林(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计量检测有限公司)孙鹏(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曾彪(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计量检测有限公司)目录引言(II)1范围(1)2引用文件(1)3术语(1)3.1 沥青混合料(1)3.2 轮碾成型法(1)4概述(1)5计量特性(2)5.1 扇形轮碾尺寸(2)5.2 轮碾荷载(3)5.3 线荷载(3)5.4 4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3)5.5轮碾运动频率(3)5 .6试模(3)6校准条件(3)5.1 环境条件(3)6 .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3)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4)7 .1外观检查(4)8 .2扇形轮碾尺寸(4)9 .3轮碾荷载(5)10 4线荷载(5)7. 5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5)7.6 轮碾运动频率(6)7.7 试模尺寸(6)8校准结果表达(6)8. 1校准记录(6)8.6 校准证书(7)8.7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7)9复校时间间隔(7)附录A轮碾成型机校准记录格式(8)附录B轮碾成型机校准证书内页格式(9)附录C轮碾成型机线荷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0)引言本规范基于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基础性系列规范进行制定。本规范主要参考GB/T37383-2019沥青混合料专业名词术语、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03-2011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JT/T1084-2016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编制而成。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以下简称轮碾成型机)的校准。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GB/T37383-2019沥青混合料专业名词术语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03-2011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JT/T1084-2016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3.1沥青混合料asphaltmixture;asphaltGB/T37383-2019,3.1由矿料、沥青胶结料等拌合形成的混合物。注:美国用asphaltmixture;欧洲用asphalt3.2轮碾成型法rollingcompactionmethodGB/T37383-2019,6.4用轮碾成型机在规定的行走速率、荷载作用下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方法。4概述轮碾成型机是通过轮碾成型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仪器,其成型试件用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蠕变弯曲性能等力学性能试验。根据轮碾成型轮的荷载加载方式分为液压加压式见图1和杠杆机械式见图2,其主要由轮碾台、导轨轮碾承载板、扇形轮碾、液压加压装置或杠杆加压装置等组成。通过模拟钢筒式压路机的圆弧形碾压轮,在一定频率和压力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轮碾,以得到相应密度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图1液压加压式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结构示意图1一导轨轮碾承载板:2一扇形轮碾;3温度控制仪表:4一液压加压装置;5计数器;6一轮碾台;7-承载板牵引装置图2杠杆机械式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结构示意图1一轮碾台:2一导轨轮碾承载板:3一计数器:4一温度控制仪表:5一扇形轮碾;6一杠杆加压装置;7承载板牵引装置5计量特性5.1扇形轮碾尺寸5.1.1轮宽:(300±2)r三o5.1.2圆弧弧长:(500-600)mm<>5. 1.3圆弧面至中心轴长度:(450550)mm。5.2 轮碾荷载:(90009180)N。5.3 线荷载:(300306)N/cm。5.4 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55.5 轮碾运动频率:(N±l)次/分。注:“N”表示轮碾运动频率标称值。5.6 试模试模模腔几何尺寸见表1。表1试模模腔几何尺寸mm试模模腔长度试模模腔宽度试模模腔厚度300+2300±250÷280±2100±2注:以上所有指标不用于合格性判别,仅提供参考。6校准条件6. 1环境条件7. 1.1环境温度:(20±5)8. 1.2环境湿度:不大于85%RHo6.1.3其他条件:检验室内无腐蚀性气体,仪器底部应平稳,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晃动。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测量标准及设备见表2。表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序号校准项目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技术指标1轮宽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500)mm最大允许误差:土0.05mm2圆弧弧长纤维卷尺测量范围:(0l)m准确度等级:2级表2(续)序号校准项目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技术指标3圆弧面至中心轴长度钢卷尺测量范围:(0l)m准确度等级:H级4轮碾荷载标准测力仪测量范围:(0-20)kN准确度等级:03级5线荷载标准测力仪测量范围:(020)kN准确度等级:0.3级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500)mm最大允许误差:±0.05mm6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贴片式伯电阻温度计测量范围:(0150)准确度等级:B级7轮碾运动频率秒表测量范围:(030)min最大允许误差:+1.6s30min8试模尺寸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500)mm最大允许误差:土0.05mm注:允许使用其他满足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标准器进行校准。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外观检查轮碾成型机应有铭牌,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出厂日期等;扇形轮碾升降自如,运行时不应有异常碰撞、摩擦现象。仪器各部件应齐全,无明显缺损或缺陷,传动系统运转灵活,仪器各开关按键功能正常,电器性能安全可靠。7.2扇形轮碾尺寸7.2.1轮宽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扇形轮碾圆弧底面前、中、后三个位置轮宽,取平均值"乍为校准结果。7.2.2圆弧弧长将纤维卷尺贴合到扇形轮碾圆弧面,绷紧后读取纤维卷尺示值,分别于圆弧宽度面左、中、右三个位置测量圆弧弧长,取平均值作为校准结果。7. 2.3圆弧面至中心轴长度用钢卷尺直接测量圆弧面至中心轴长度,分别在扇形轮碾圆弧底面前、中、后三个位置进行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校准结果。7.3轮碾荷载7.3.1液压加压式轮碾成型机轮碾荷载使扇形轮碾处于自由垂直状态,将标准测力仪放置于导轨轮碾承载板上,标准测力仪清零,缓慢放下扇形轮碾,待标准测力仪示值稳定后,读取标准测力仪显示值。分别测量扇形轮碾左、中、右三个位置压力值,取平均值了作为轮碾荷载。7. 3.2杠杆机械式轮碾成型机轮碾荷载使扇形轮碾处于自由垂直状态,将标准测力仪放置于导轨轮碾承载板上,标准测力仪清零,调节杠杆加压装置,使轮碾成型机指示为9kN,待标准测力仪示值稳定后,读取标准测力仪显示值。分别测量扇形轮碾左、中、右三个位置压力值,取平均值了作为轮碾荷载。7.4线荷载轮碾荷载测量值与轮宽测量值的比值为线荷载,按公式(1)计算线荷载。式中:f线荷载,N/cm;F标准测力仪三次测量轮碾荷载的示值平均值,N;/一一三次测量扇形轮碾轮宽示值平均值,mmo7.5 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在扇形轮碾圆弧面均匀选择5个点,将贴片式能电阻温度计贴附在扇形轮碾表面。测温点的布置如图3所示,O点位于扇形轮碾圆弧面的中心,其余各测温点到扇形轮碾边缘距离为各自边长的1/10。将温度控制仪表设定为100,启动加热装置。当轮碾成型机显示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恒温半小时,分别记录贴片式伯电阻温度计各点示值,按公式(2)计算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T=-fb(2)式中:T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轮碾成型机温度显示值,c;b一一贴片式铝电阻温度计示值平均值,图3温度测量点布放示意图7.6 轮碾运动频率启动轮碾成型机同时按动秒表,记录扇形轮碾运行20次(往返为两次)所需时间,重复测量三次,根据公式(3)计算轮碾运动频率,取平均值作为校准结果。=生乂60(3)t式中:n一轮碾运动频率,次/分;1三次测量扇形轮碾运动20次所需时间平均值,So7.7 试模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模腔长度、试模模腔宽度、试模模腔厚度,每个参数按均匀分布测量三点,取平均值作为校准结果。8校准结果表达8. 1校准记录推荐的校准原始记录内容格式见附录A8.2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包括以下信息:(1)标题:“校准证书”;(2)实验室名称和地址;(3)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4)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5)客户的名称和地址;(6)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7)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8)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9)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10)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Il)校准环境的描述;(12)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13)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14)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15)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16)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推荐的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Bo8.3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按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其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C。9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为12个月。附录A轮碾成型机校准记录格式记录编号:共1页第1页委托单位:委托单位地址:仪器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出厂编号:被校仪器状态(完好“J”):校准前:校准后:校准依据:外观检查:校准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校准地点:标准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有效期至证书编号校准项目技术要求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A=2)123平均值轮宽(300+2)mm圆弧弧长(500600)mm圆弧面至中心轴长(450550)mm轮碾荷载(9000-9180)N线荷载(300-306)N/cm轮碾运动频率(N±l)次/分试模模腔长度(300±2)mm模腔宽度(300+2)mm模腔厚度(±2)nun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5C温度实测值实测平均值仪器显示值温度误差注:表中“N”表示轮碾运动频率标称值;“A”表示试模模腔厚度标称值。校准员:核验员:校准日期:年月日附录B轮碾成型机校准证书内页格式1、外观检查2、校准项目序号校准项目技术要求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户2)1轮宽mm300±22圆弧弧长mm5006003圆弧面至中心轴长mm4505504轮碾荷载/N900091805线荷载/(Ncm)3003066轮碾运动频率/(次/分)N+17试模模腔长度mm300+28模腔宽度mm300±29模腔厚度mmA+210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5注:表中“N”表示轮碾运动频率标称值;“A”表示试模模腔厚度标称值。以下空白附录C轮碾成型机线荷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概述C.1.1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0±5),环境湿度:不大于85%RH0C.1.2校准标准:标准测力仪,测量范围:(020)kN,准确度等级:0.3级;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500)mm,最大允许误差:±0.05mm。C.1.3测量方法: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扇形轮碾圆弧底面前、中、后三个位置轮宽,取三次测量平均值7。使扇形轮碾处于自由垂直状态,将标准测力仪放置于导轨轮碾承载板上,标准测力仪清零,缓慢放下扇形轮碾,待标准测力仪示值稳定后,读取标准测力仪显示值。分别测量扇形轮碾左、中、右三个位置压力值,取三个位置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户作为轮碾荷载。轮碾荷载立与轮宽7的比值即为线荷载。C.2测量模型(C. 1)轮碾成型机线荷载的测量模型:f=式中:f线荷载,N/cm;F测量扇形轮碾左、中、右三个位置标准测力仪示值平均值,N;/一一三次测量扇形轮碾轮宽示值平均值,mm。C.3方差和灵敏系数方差:(C.2)mJ(/)=c(F)2«(F)2+c(Z)2m(/)2灵敏系数:c(F)=X=l;Cd)=2二.绰FIlC.4标准不确定度评定C.4.1输入量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声)由输入量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主耍由轮碾荷载的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测力仪最大允许误差引入。C.4.1.1轮碾荷载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百使用A类评定方法,按本规范7.4.1的方法对被校液压加压式轮碾成型机轮碾荷载进行10次重复测量,重复性试验数据见表C.1:表C.1轮碾荷载测量重复性试验数据N校准次数12345678910实测值9012900790339029902290319015903690219015根据实验数据得算术平均值n_-X=-=9022.1N单次试验的标准偏差为力®-幻2=9.837N/2-1校准时取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校准结果,则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m=云= 5.7C.4.1.2标准测力仪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行)使用B类方法评定,测量标准为0.3级标准测力仪,测量点压力为9022.1N,其最大允许误差为±27.067N,即区间半宽=27.067N,假设服从均匀分布,Z=J,其标准不确定度町(万)为:M2(F)=-=15.63N注:由标准测力仪分辨力所引入的不确定度与其他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相比贡献量小,故对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忽略不计。由输入量不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R)=J%(TV+%(R)2=16.64NoC.4.2输入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C.4.2.1轮宽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外(/)使用A类评定方法,按本规范7.2.1的方法对被校液压加压式轮碾成型机轮宽进行10次重复测量,重复性试验数据见表C2:表C.2轮宽测量重复性试验数据nun校准次数12345678910实测值300.84300.82300.92300.84300.78300.78300.82300.88300.78300.92根据实验数据得算术平均值/1_阳X=300.838mm单次试验的标准偏差为支QT)2上=0.0537mmn-1校准时取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校准结果,则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y= = 0.031mmC.4.2.2游标卡尺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使用B类方法评定,游标卡尺最大允许误差为±0.05Inm,即区间半宽。=0.05mm,假设服从均匀分布,k=6,其标准不确定度2山为:u2(i) = 0.029mm注:由游标卡尺分度值所引入的不确定度与其他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相比贡献量小,故对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忽略不计。由输入量7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7)=向科7存=0.043mmoC.5各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将上述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及灵敏系数列入表C.3。表C.3各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大小灵敏系数IdM“U(F)输入量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16.64N0.033cm10.550N/cm»(/)输入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0.043mm1.017N/cm20.005N/cmC.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线荷载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wc()=c(F)2m(F)2+C(Z)2M(Z)2=0.5502+0.0052Ncm=0.551NcmC.7扩展不确定度U取包含因子左=2,则U=kuc(f)=2×0.551N/cm=1.102N/cm1.2N/cm考虑重复性、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其它被测参数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见表C.4。表C4各被测参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一览表被测参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A=2)轮碾荷载33.3N轮宽0.09mm试模模腔尺寸0.09mm轮碾运动频率0.3次/分扇形轮碾试验控制温度误差1.0

    注意事项

    本文(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校准规范 报批稿.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