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m3气候箱校准规范-报批稿.docx

    • 资源ID:903637       资源大小:134.5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m3气候箱校准规范-报批稿.docx

    -H .SraMMH(皖)国1三JI三安徽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皖)×××一××××甲醛释放量检测用In?气候箱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1-cubic-meterChamberofDeterminationFormaldehydeEmission(报批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甲醛释放量检测用lm3气候箱归口单位:安徽省热工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参加起草单位:淮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本规范委托安徽省热工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樊承彪(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姬兴志(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宇超(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李明超(淮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赵峰(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参加起草人:段金连(滁州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JJF(皖)XXXX-2023目录引言(II)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1)4概述(2)5计量特性(2)6校准条件(3)6.1 环境条件(3)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3)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4)7.1 外观和通电检查(4)7.2 气密性检查(4)7.3 温度、湿度参数校准(5)7.4 数据处理(6)7.5 容积误差(8)7.6 进气口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示值误差(9)8校准结果表达(9)9复校时间间隔(10)附录A校准记录参考格式(11)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13)附录C温度参数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4)附录D湿度参数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20)附录E流量示值误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26)引言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以及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的计量特性、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参考了JJFIl(H-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和LY/T1612-2023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气候箱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本规范为首次发布。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nr?气候箱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气候箱(下称气候箱)的校准。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GB/T5170.1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LY/T1612-2023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气候箱技术要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3.1 甲醛释放量检测用In?气候箱一种用于检测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的小型气候箱。3.2 温度偏差气候箱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实测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上下偏差。温度偏差包含温度上偏差和温度下偏差。3.3 相对湿度偏差气候箱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实测最高相对湿度和最低相对湿度与设定相对湿度的上下偏差。相对湿度偏差包含相对湿度上偏差和相对湿度下偏差。3.4 温度波动度气候箱稳定状态下,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任意一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量。3.5 相对湿度波动度气候箱稳定状态下,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任意一点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量。3.6 温度均匀度气候箱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在某一瞬时任意两点温度之间的最大差值。3.7 相对湿度均匀度气候箱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在某一瞬时任意两点相对湿度之间的最大差值。3.8 空气置换率在单位时间内,通入气候箱气体的体积与气候箱容积的比值。4概述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气候箱是用来检测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的专用计量器具。气候箱通常由载气供给装置、载气净化装置、气体流量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湿度控制装置、气候箱箱体、箱内载气循环控制装置、温湿度和风速传感器及监测记录装置、混合气体出口、气体采样连接装置与样品架等组成。其组成示意图见图Io101。I13234568UFr1载气入口;2载气供给装置;3载气净化装置:4-气体流量控制装置;5载气湿度控制装置;6载气温度控制装置:7气候箱箱体:8箱内载气循环控制装置;9一温湿度和风速传感器;Io-温湿度和湿度监测记录装置:Il混合气体出口;12气体采样装置;【3样品架。图1气候箱组成示意图使用时,将1?表面积的样品放入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置换率控制在一定值的气候箱内。甲醛从样品中释放出来,与箱内空气混合,定期抽取箱内空气,将抽出的空气通过盛有蒸储水的吸收瓶,空气中的甲醛全部溶入水中;抽气是周期性的,直到气候箱内的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达到稳定状态为止。测定吸收液中的甲醛量及抽取的空气体积,计算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甲醛量。5计量特性5.1 气密性气候箱进口和出口气体流量差小于5%。5.2 气候箱温度调节范围至少为:(1830),相对湿度调节范围至少为:(4060)%。温度偏差、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相对湿度偏差、相对湿度波动度、相对湿度均匀度技术要求见表1。表1气候箱温度、湿度参数技术要求参数名称技术要求偏差温度±1.0湿度±3.0%RH均匀度温度1.0湿度3.0%RH波动度温度±0.3湿度±2.0%RH5.3 容积无负荷时箱内总容积为ln,误差不超过±0.0Im3。5.4 进气口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示值误差气候箱进气口所用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的调节范围至少为(033.4)L/min,误差不超过±3%O注:校准工作不判定合格与否,上述计量特性要求仅供参考。6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6.1.1 温度:(1535);6.1.2 湿度:不大于85%RH;6.1.3 供电电压:(220±22)V或(380+38)V;6.1.4 供电频率:(50±0.5)Hz;6.1.5 气候箱所处环境应无阳光直接照射、无强烈气流直吹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周围应无强电磁场干扰。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6.2.1 校准所需的标准器应满足表2要求。允许使用满足技术要求的其它测量设备进行校准。表2校准用标准器及主要技术要求序号设备名称测量范围技术要求备注1温度测量标准(18-3O)温度测量标准一般应选用多通道温度显示仪表或多路温度测量装置,传感器宜选用四线制伯电阻温度计,通道传感器数量不少于9个。分辨力:不低于o.oIe最大允许误差:±(0.15+0002M)2湿度测量标准(4060)%RH湿度测量标准一般应选用多通道温湿度显示仪表或多路温湿度测量装置,通道传感器数量不少于3个。分辨力:不低于0.1%RH最大允许误差:±2.0%RH3气体流量计(035)L/min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1.0%两套4钢卷尺(02)m准确度等级:I级注:1)测量范围为一般要求,使用中以能覆盖被校气候箱实际校准范围为准。2)测量标准技术指标为包含传感器和采集设备的整体指标。3)各通道的测量结果应含修正值。4)M为温度的绝对值,单位为C。6.2.2其他仪器和辅助设备a)气体连接导管等。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外观和通电检查7.1.1 气候箱应在明显部位设有固定铭牌,铭牌上应标有产品型号、名称、制造厂名称、出厂编号等。7.1.2 气候箱外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露底、起层、鼓泡。7.1.3 气候箱开机运行各部分功能正常,按键灵活自如,显示装置清晰可辨。7.2 气密性检查将气候箱进气口所用气体流量控制装置调至16.7L/min附近或根据客户要求选择流量点。气体流量控制装置固定的气候箱,选取该固定点或默认点。关闭气候箱门,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用气体流量计同时测量气候箱进、出气口的气体流量值、待气体流量计示值稳定后同步读取进、出气口的气体流量值。连续测量3次,按公式(1)计算该气候箱的气密性。(1)EO=QP出X100%QQiii式中:EQ气密性检查结果,%;公进气口3次测得的气体流量平均值,L/min;瓦出气口3次测得的气体流量平均值,L/mino7.3 温度、湿度参数校准7.3.1 温度、湿度校准点的选择气候箱温度、湿度校准点首选为23°C、50%RH点、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选择常用的温度、湿度点进行。7.3.2 温度、湿度测量点位置及数量传感器布点位置应布放在气候箱工作室内的三个校准层面上,称为上、中、下三层,中层为通过工作室几何中心的平行于底面的校准工作面,各布点位置与气候箱内壁的距离为各边长的1/10,遇风道时,此距离可加大,但不应超过边长的1/5。如果气候箱带有样品架或样品车时,下层测量点可布放在样品架或样品车上方IOmm处。传感器测量点布放位置也可根据用户实际工作需求进行布置。温度传感器布点用1、2、39数字表示,湿度传感器布点用A、B、O字母表示。温度布点为9个,湿度布点为3个,温度点5、湿度点O位于气候箱工作空间中层几何中心处,如图2所示。7.3.3 温度、湿度校准方法按照7.3.2的规定布放温湿度传感器,将气候箱设定到被校准温度、湿度点,开机连续运转,当气候箱内温度、湿度达到规定值且处于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温度、湿度值,记录时间间隔为2min,30min内共记录16组数据,或根据用户校准需求确定时间间隔和数据记录次数,并在原始记录和校准证书中进行说明。稳定时间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书中没有给出的,一般按以下原则执行:温度、湿度达到设定值,30min后可以开始记录数据,如箱内温度、湿度仍未稳定,可按实际情况延长30min,温度、湿度达到设定值至开始记录数据所等待的时间不超过60min0如果在规定的稳定时间之前能够确定箱内温度、湿度已经达到稳定,也可以提前记录。稳定时间须以气候箱达到稳定状态为主要判断标准,应在气候箱达到稳定状态后才可开始进行校准。7.4 数据处理7.4.1 温度参数数据处理7.4.1.1 按照公式(2)、(3)分别计算温度上偏差、温度下偏差。式中:rx温度上偏差,;rnin温度下偏差,;U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得的最高温度,;rmin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得的最低温度,;ts气候箱设定温度值,°C。7.4.1.2 温度均匀度气候箱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30min内(每2min测试一次)每次测量中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算术平均值。按照公式(4)计算该气候箱的温度均匀度。M=SQimaXTimin)/=1式中:fu温度均匀度,C;max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高温度,;rf.min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高温度,;测量次数。7.4.1.3 温度波动度气候箱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30min内(每2min测试一次)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一半,冠以“土”号,取全部测量点中变化量的最大值作为温度波动度校准结果,按公式(5)计算。rf.=±rnax(r7max-rymin)2(5)式中:/f温度波动度,;Gmax测量点/在次测量中的最高温度,;Omin测量点/在次测量中的最低温度,。7.4.2 相对湿度参数数据处理7.4.2.1 按公式(6)、(7)计算相对湿度上偏差、相对湿度下偏差。九必二%"A%-4式中:MmaX湿度上偏差,%RH;,n湿度下偏差,%RH;max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得的最高湿度,%RH;mn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得的最低湿度,%RH;s气候箱设定湿度,%RHo7.4,2,2相对湿度均匀度气候箱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30min内(每2min测试一次)每次测量中实测最高湿度与最低湿度之差的算术平均值。按照公式(8)计算该气候箱的湿度均匀度。儿这(4ma-%min)/i=l式中:u湿度均匀度,%RH;himax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高湿度,%RH;himin各测量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低湿度,%RH;n测量次数。7.4,2.3相对湿度波动度气候箱在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30min内(每2min测试一次)实测最高湿度与最低湿度之差的一半,冠以“土”号,取全部测量点中变化量的最大值作为湿度波动度校准结果,按公式(9)计算。M=土max(max-%min)/2式中:f湿度波动度,%RH;%11三测量点/在几次测量中的最高湿度,%RH;¼mn测量点/在次测量中的最低湿度,%RHo7.5容积误差在气候箱无负荷条件下用钢卷尺分别测量箱内长度、宽度以及高度,每个参数在气候箱体不同位置测量3次,以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该参数测量结果,按公式(10)、(11)计算气候箱实际容积值、容积误差值。V=a×b×c(10)Ev=V-I(11)式中:V气候箱实测容积值,m3;a气候箱箱内长度3次测量平均值,m;b气候箱箱内宽度3次测量平均值,m;c气候箱箱内高度3次测量平均值,m;Ev气候箱容积误差值,m3o7.6进气口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示值误差在流量计流量范围内,一般应选择不少于3个流量点进行校准,其中应包含16.7L/min流量点,每一流量点的校准次数为2次。流量固定的气候箱选择其固定流量点进行校准。将被校流量计串联在标准流量计下游(或上游),缓慢打开被校流量计调节阀,调至被校准流量点,当标准流量计的示值达到稳定时,读取标准流量计的指示流量,按公式(12)计算该流量点示值误差。Er=Q',二QXlo0%(12)Qn式中:Er进气口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示值误差,%;QYS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的流量示值,L/min;Q1标准流量计两次测量平均值,L/minO8校准结果表达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进行校准的日期;h)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j)校准环境的描述;k)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1)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m)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n)校准人和核验人签名0)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性的声明;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校准证书的声明。9复校时间间隔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一般建议为1年。Wa校准记录参考格式委托单位/单号记录编号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制造单位校准地点校准依据测量范围本次校准所用主要标准器具标准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溯源证书号有效期至校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校准项目校准结果外观和通电检查气密性检查1(L/min)2(L/min)3(L/min)平均值(L/min)气密性()进气出气温度参数温度设定点:次数温度(C)各测量点之间的最大差值12345678912345678910111213141516每一测量点中的最大差值上偏差U=(=2)下偏差U=(k=2)均匀度U=(k=2)波动度U=(k=2)湿度参数湿度设定点:次数温度(%RH)各测量点之间的最大差值ABO12345678910111213141516每一测量点中的最大差值上偏差U=(=2)下偏差U=(k=2)均匀度U=(k=2)波动度U=(k=2)容积误差次数长度(m)宽度(m)高度(m)实测容积(m3)误差(m3)123平均值进气口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示值误差流量点(Lmin)第一次(LZmin)第二次(Lmin)平均值(LZmin)误差(%)校准员:核验员:校准日期: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校准项目校准结果外观和通电检查气密性检查温度参数上偏差:卜偏差:波动度:均匀度:湿度参数上偏差:下偏差:波动度:均匀度:容积误差进气口气体流量控制装置示值误差本次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狂2):温度偏差: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湿度偏差:湿度波动度:湿度均匀度:容积误差:流量误差:以下空白附录C温度参数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温度上偏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C.1.1测量方法按照本规范7.3.2的规定布放温度传感器,将气候箱设定到23点,开机连续运转,当气候箱内温度达到规定值、且处于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温度值,记录时间间隔为2min,连续测量30min共记录16组数据。本次校准所用标准器具为:温湿度巡检仪,最大允许误差为:±(0.15+0.002")C.1.2测量模型Max=Lx(C.1)式中:rx气候箱温度上偏差,°C;rnax温湿度巡检仪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测得的最高温度,;ts气候箱设定温度,°C。C.1.3方差和传播系数依照公式:=标(七),上式可得:/=I方差:W=M(Tx)/(*x)+W(4W(4);灵敏系数:CamX)=gnma(%J=c()=5zmax()=-lC.1.4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气候箱温度上偏差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温湿度巡检仪测量重复性、标准器分辨力、标准器误差、标准器稳定性。C.1.4.1气候箱温度偏差测量重复性与标准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对气候箱进行10次重复测量,计算每次测量的温度上偏差,得到测量列分别如下:温度上偏差加ma°C:0.33、0.29、0.33、0.25、0.24、0.26、0.25、0.300.26、0.27;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则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卬二S(Max)=°°33°C温湿度巡检仪的分辨力为0.01C,区间半宽度为0.005°C,服从均匀分布,则由多点温湿度测试仪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甯=。.003。C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远大于标准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取其中较大者,则:wi=M11=0.033C.1.4.2由温湿度巡检仪误差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根据规范要求,温湿度巡检仪的温度最大允许误差为:±(0.15+0.002),在23时标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20C,按均匀分布考虑,则标准器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20=0.115 C. 1.4.3由温湿度巡检仪的稳定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3温湿度巡检仪年稳定性为0.10,按均匀分布计算,则由其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10=0.058 C.1.5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表C.L表C.1温度上偏差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不确定度分量Ui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C灵敏系数/CiCiMjCWi温度上偏差测量重复性0.033+10.033Ui温湿度巡检仪最大允许误差0.115-I-0.115U3温湿度巡检仪年稳定性0.058-1-0.058C.1.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因各分量彼此独立,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Mcmax=Jgq=0.133C.1.7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上2,气候箱在23C点的温度上偏差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27(k=2)C.2温度均匀度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C.2.1测量方法按照本规范7.3.2的规定布放温度传感器,将气候箱设定到23°C点,开机连续运转,当气候箱内温度达到规定值、且处于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温度值,记录时间间隔为2min,连续测量30min共记录16组数据。本次校准所用标准器具为:温湿度巡检仪,最大允许误差为:±(0.15+0.002")C。C.2.2测量模型M=£(一)/(C.2)/=1式中:ru气候箱的温度均匀度,;max温湿度巡检仪在第i次测量时测得的最高温度,;rfmin温湿度巡检仪在第i次测量时测得的最低温度,;n测量次数。C.2.3灵敏系数设M=MmaX-Mmi”,i=l、.、n,则上式变换为:M=ZM/i=l贝!:“(A%)-w(.)w灵敏系数:c=l/C.2.4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气候箱温度均匀度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温度均匀度的测量重复性、标准器的分辨力、标准器通道间差值的一致性。C.2.4.1温度均匀度的测量重复性与标准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修(4,)对气候箱进行10次重复测量,计算每次测量的温度均匀度,得到一组测量列如下:温度均匀度:oC0.16>0.18、0.17>0.14>0.16>0.18>0.16、0.14>0.17>0.16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则由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ia(Ari)=S(q)=0.013标准器分辨力为0.01,区间半宽度为0.005,服从均匀分布,则由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M)=0.005°C3=0.00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大于标准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取其中较大者,则:ui(.)=uia(Aa)=0.013C.2.4.2标准器通道间差值一致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加)温湿度巡检仪通道间温度差值的一致性不超过0.03C,区间半宽为0.015C,服从均匀分布,则:w2(rz)=0.015oC3=0,008C.2.5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表C.2表C.2温度均匀度测量不确定度汇总表序号标准不确定度符号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rc灵敏系数H½(rz)oc1M1()温度均匀度的测量重复性0.013n0.00122(M)标准器通道间差值一致性0.00810.008C.2.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场(包)、的(纨)互不相关,则温度均匀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Af,)为:Mf(r.)=y(c1wl(.)2÷(c22(-)2=0.009C.2.7扩展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左=2,则气候箱温度均匀度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ku,3)=0.02C.3温度波动度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C.3.1测量方法按照本规范7.3.2的规定布放温度传感器,将气候箱设定到23点,开机连续运转,当气候箱内温度达到规定值、且处于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温度值,记录时间间隔为2min,连续测量30min共记录16组数据。本次校准所用标准器具为:温湿度巡检仪,最大允许误差为:±(0.15+0.002")C。C.3.2测量模型M=±max(rynax-r.min)/2(C.3)式中:rf气候箱的温度波动度,;max测量点j在n次测量中测得的最高温度,;tjmin测量点j在n次测量中测得的最低温度,°C;j测量点序号。C.3.3灵敏系数设M=MmaX-A。向n,j=l,则上式变换为:rf=max(r7)则:w(rf)=w(.)灵敏系数:c=lC.3.4标准不确定度气候箱温度波动度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温度波动度的测量重复性、标准器的分辨力。C.3.4.1温度波动度的测量重复性与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A/,)对气候箱进行10次重复测量,计算每次测量的温度波动度,得到一组测量列如下:温度波动度:w(r)0C:0.16、0.18、0.15、0.12、0.14、0.14、0.17、0.14、0.16、0.14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则由重复测量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为:wjrf)=5(rf)=0.018C.3.4.2由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以(加J标准器分辨力为0.01C,区间半宽0.005,服从均匀分布,则由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h(rf)=0.005/3=0.003测量重复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大于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取其中较大者,则:w(rz)=Mu(rf)=5(rf)=0.018C.3.5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温度波动度测量不确定度汇总见表C.3o表C.3温度波动度校准不确定度汇总表序号标准不确定度符号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灵敏系数IdM7"C1w(ry)温度波动度的测量重复性0.01810.018C.3.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则温度波动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ry)=W(M)=O.018C.3.7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4=2,则气候箱温度波动度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0.04附录D湿度参数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D.1湿度上偏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D.1.1测量方法按照本规范7.3.2的规定布放湿度传感器,将气候箱设定到50%RH点,开机连续运转,当气候箱内湿度达到规定值、且处于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湿度值,记录时间间隔为2min,连续测量30min共记录16组数据。本次校准所用标准器具为:温湿度巡检仪,湿度最大允许误差为:±2%RHoD.1.2测量模型ux=u-¼(D.1)式中:nm湿度上偏差,%RH;nax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得的最高湿度,%RH;hs设备设定湿度,%RHoD.1.3灵敏系数及方差依照公式:=xi)w2(x,),求得:/=I方差:=C2(Zzmax)U2(Amax)+c2()w2()灵敏系数:CSmaX)=AMa/明皿=1c()=5AmaxIdhs=-1D.1.4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气候箱湿度上偏差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被测气候箱测量重复性、标准器分辨力、标准器误差、标准器稳定性。D. 1.4.1气候箱湿度偏差测量重复性与标准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修对气候箱进行10次重复测量,计算每次测量的湿度上偏差,得到测量列如下:湿度上偏差A*uRH:0.6%、0.8%、0.7%、0.6%、0.5%、0.8%、0.8%、0.6%、0.8%、0.9%;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则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w11=5(m)=0.13%RH温湿度巡检仪的湿度分辨力为0.1%RH,区间半宽度为0.05%RH,服从均匀分布,则由温湿度巡检仪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0.05=0.03% RH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远大于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取其中较大者,则:W1=M11=0.13%RHD.1.4.2由温湿度巡检仪的湿度修正值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犯温湿度巡检仪湿度修正值的不确定度U=1.0%(k=2)f则温湿度巡检仪的修正值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_ 1.0% 2=0.5 % RHD.1.4.3由温湿度巡检仪的湿度稳定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3温湿度巡检仪的湿度年稳定性为预计不超过±0.5%RH,按均匀分布计算,则由其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为:竿=0.29%RH3D.1.5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表D.10表D.1湿度上偏差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不确定度分量Ui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RH灵敏系数/Ci标准不确定度CiW%RHWi湿度上偏差测量重复性0.13+10.132温湿度巡检仪湿度修正值0.5-I-0.5“3温湿度巡检仪湿度年稳定性0.29-1-0.29D.1.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因各分量彼此独立,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emaX=2.=0.6%RHD.1.7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2,气候箱在50%RH点的湿度上偏差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t=1.2%RH伏=2)D.2湿度均匀度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D.2.1测量方法按照本规范7.3.2的规定布放湿度传感器,将气候箱设定到50%RH点,开机连续运转,当气候箱内湿度达到规定值、且处于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湿度值,记录时间间隔为2min,连续测量30min共记录16组数据。本次校准所用标准器具为:温湿度巡检仪,湿度最大允许误差为:±2%RHoD.2.2测量模型u=(¼ma-nun)/(D.2)/=1式中:儿气候箱的湿度均匀度,%RH;max温湿度巡检仪在第i次测量时测得的最高湿度,%RH;himin温湿度巡检仪在第i次测量时测得的最低湿度,%RH;测量次数。D.2.3灵敏系数设=max-阳min,i=l,.,n,则上式变换为:u=Zf/n/=I则:w(u)F(Ah)/n灵敏系数:c=nD.2.4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气候箱湿度均匀度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湿度均匀度的测量重复性、标准器的分辨力、标准器通道间差值的一致性。D.2.4.1湿度均匀度的测量重复性与标准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外(%)对气候箱进行10次重复测量,计算每次测量的湿度均匀度,得到一组测量列如下:温度均匀度:%RHO80.5、0.6、0.4、0.8、0.4、0.6、0.7、0.4、0.9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则由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wl()=s()=0.19%RH标准器分辨力为0.1%RH,区间半宽度为0.05%RH,服从均匀分布,则由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wz,()=0.05°C3=0.03%RH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大于标准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取其中较大者,则:M1(M)=ula(A-)=0.19%RHD.2.4.2标准器通道间差值一致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八九)标准器通道间湿度差值的一致性预计不超过0.5%RH,区间半宽为0.25%RH,服从均匀分布,则:u2()=0.25%RH/=0.14%RHD.2.5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表D.2表D.2湿度均匀度测量不确定度汇总表序号标准不确定度符号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RH灵敏系数d%(j)/%RH1w1(Al.)湿度均匀度的测量重复性0.19Mn0.01922(M)标准器通道间差值一致性0.1410.14D.2.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互不相关,则湿度均匀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y(ciIM1(z1.)2+(c21u2(l.)2=0.15%RHD.2.7扩展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4=2,则气候箱湿度均匀度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M(M)=O.3%RHD.3湿度波动度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D.3.1测量方法按照本规范7.3.2的规定布放湿度传感器,将气候箱设定到50%RH点,开机连续运转,当气候箱内湿度达到规定值、且处于稳定状态后,开始记录各测量点湿度值,记录时间间隔为2min,连续测量30min共记录16组数据。本次校准所用标准器具为:温湿度巡检仪,湿度最大允许误差为:±2%RHoD.3.2测量模型M=±max("max-%min(D.3)式中:f气候箱的湿度波动度,%RH;him

    注意事项

    本文(甲醛释放量检测用1m3气候箱校准规范-报批稿.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