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临床路径00.docx
妇科疾病临床路径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腺肌病(ICD-10:N8O.OO3)行子宫切除术(1CD-9-CM-3:68.3/68.4/68.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L病症:痛经、月经量增多等。2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3 .辅助检查:盆腔B超及血CA125等提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手术方式:子宫切除术。2 .手术途径: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四)标准住院日为W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L第一诊断符合1CD-10:N8O.OO3子宫腺肌病疾病编码。3 .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1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2 .所必须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5)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3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l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的第3-4天。1 .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2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 .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L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等。5 .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6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L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工程。7 .伤口愈合好。8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L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9 .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10 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ICD-10:D27)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ICD-9-CM-3:65.22/65.24/65.25/65.29/65.4/65.6)(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L妇科检查提示。11 盆腔超声提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手术方式: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2 .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四)标准住院日为WlO天。(五)进入路径标准。L第一诊断符合ICD-10:D27卵巢良性肿瘤疾病编码。3 .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1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2 .所必须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清肿瘤标记物;(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3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工程:腹部超声,盆腔CT或MRl检查,肠道、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1 .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2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 .病理:术后石蜡切片,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W7天。L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2 .术后用药:根据情况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3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L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工程。4 .伤口愈合好。5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L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6 .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7 .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8 .术后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那么转入相应的路径治疗。宫颈癌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宫颈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宫颈癌(ICD-10:C53)Ia2期-Ha期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ICD-9-CM-3:68.6/68.7/40.3/40.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ciassificationsandciinicaipracticeGuidelinesfbrGynecologicalCancer(FlGocommitteeonGynecologicOncology,TheThirdEdition)L病史:不规那么阴道流血或接触性阴道流血等。9 .妇科检查提示。10 组织病理学诊断明确。(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StagingciassificationsandciinicaipracticeGuidelinesfbrGynecologicalCancer(FlGocommitteeonGynecologicOncology,TheThirdEdition)1 .手术方式: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2 .手术途径:开腹或经腹腔镜。(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L第一诊断符合ICD-10:C53宫颈癌疾病编码。3 .FIGO分期:Ia2期-Ha期(肿瘤4cm,已完成术前辅助治疗者4 .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5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1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2 .所必须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盆、腹腔超声,胸部X片,心电图。3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肿瘤标记物(血SCC或血CA125等),盆腔CT或MRL心、肺功能测定,排泄性尿路造影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1 .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2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 .病理:石蜡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L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5 .术后用药:酌情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6 .拔除导尿管后需测剩余尿量。7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L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工程。8 .伤口愈合好。9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 .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相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2 .术中发现无法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仅行卵巢移位,术后放疗。3 .术后根据病理需辅助放化疗。4 .出现手术并发症需对症处理。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000.101)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L病症: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5 .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6 .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L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7 .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8 .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四)标准住院日为WlO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000.1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2 .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L所必须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B-hCG和尿hCG;(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1 .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2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4 .病理:石蜡切片。(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1 .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血B-hCG、血常规、尿常规。2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十)出院标准。L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工程。3 .伤口愈合好。4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L有急诊手术指征入院后应立即施行手术。5 .因诊断不明确,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6 .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7 .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23版)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l0: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L病史:月经紊乱等;8 .体征:子宫增大、质硬;9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L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肌瘤2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病症;(4)可疑恶变。10 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11 术前检查齐全;12 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Wll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必须的检查工程。1 .血常规、血型;2 .尿常规;3 .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 .凝血功能;5 .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 .心电图;7 .胸部X光片;8 .超声检查;9 .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10 .阴道清洁度检查;11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l25、hCG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 .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 .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1 .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2 .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 .输血:必要时;4 .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九)术后住院恢复W7天。1 .必须复查的工程:血常规、尿常规;2 .术后用药;3 .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L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4 .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本正常,体温正常;5 .切口愈合良好。(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L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6 .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7 .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产科临床路径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足月)行阴道分娩(IeD-10:042伴Z3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L主诉有阴道流液。2 .阴道窥器检查见羊水自宫颈口流出。3 .石蕊试纸测PH值7。4 .显微镜下阴道液枯燥涂片见羊齿状结晶。(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1 .观察临产征象。2 .引产。3剖宫产。(四)标准住院日4-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L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042伴Z37胎膜早破(足月)疾病编码。3 .无阴道分娩禁忌症。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天。L必需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3)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5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工程: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响蛋白,心电图、B超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为阴道流液12小时后。2 .宫缩诱导药物:胎膜早破12-24小时内未自然临产者,应积极引产,终止妊娠。(八)分娩方式的选择。1 .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者采用阴道分娩。2 .有剖宫产指征者行剖宫产。(九)产后住院恢复1-3天。1 .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2 .产后用药: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 .一般状况良好。2 .无感染征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L本路径以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假设为剖宫产那么进入剖宫产临床路径。2 .实施本路径时,假设产程中、引产中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难产等),即退出路径。3 .有感染者退出路径。4 .引产至阴道分娩结束时间不确定,跨度可为1-3天,故标准住院天数存在变异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080.0伴Z37)(二)诊断依据。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L孕龄237周。5 .规律性子宫收缩、宫颈扩张伴胎头下降。6 .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三)分娩方式的选择。阴道分娩(包括阴道手术助产(四)标准住院日2-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L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080.0伴Z37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编码。7 .无阴道分娩禁忌症。8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天。1 .必需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工程: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 .宫缩诱导药物:用于宫缩乏力时造成的产程延长。2 .镇静药:根据产妇状态酌情。3 .分娩镇痛:酌情。(八)产后住院恢复1-3天。L复查的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4 .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九)出院标准。1 .产后恢复良好。2 .会阴伤口愈合良好。(十)变异及原因分析。L产程中假设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3 .阴道手术助产者,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4 .产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方案性剖宫产临床路径(2023版)一、方案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手术编码者(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L骨盆及软产道异常;5 .胎儿因素;6 .羊水过少;7 .头盆不称;8 .高龄初产妇;9 .慢性胎儿窘迫;10 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11 孕妇及家属要求。(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L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1CD-9-CM-3: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2 .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的检查工程。L血、尿常规;3 .凝血功能;4 .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七)选择用药。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 .抗菌药物选择第一代头抱类;3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1 .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2 .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 .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D,抗菌药物;4 .输血:必要时输血;5 .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九)术后住院恢复W7天。L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6 .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7 .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代头抱类,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十)出院标准。Li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8 .血、尿常规根本正常;9 .切口愈合良好;10 少量阴道出血。(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L孕妇原因延期手术;2 .子宫复旧不良,并发阴道流血过多;3 .并发产褥感染;4 .切口延期愈合。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2023版)一、完全性前置胎盘(近足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完全性前置胎盘(ICD-10:044.0/044.1)行古典式剖宫产术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lCD-9-CM-3:74.0/74.1)o(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七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症:在妊娠晚期(少数在妊娠中期)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可导致贫血或休克。2 .体格检查:子宫底高度与停经月份相符,但胎先露高浮,或为异常胎位。耻骨联合上缘先露下方有时可闻吹风样杂音,速率和孕妇脉搏一致。3 .超声检查胎盘盖过子宫内口。(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七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L急诊剖宫产:根据病情需要行急诊剖宫产者。4 .方案性剖宫产:妊娠36周。(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WlO天。(五)进入路径标准。L第一诊断必须是符合1CD-10:044.0/044.1完全性前置胎盘疾病编码。5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0-2天。L必需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查者);(4)心电图;(5)B超(需注意观察胎盘有无植入可能)和胎儿监护。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工程:胎儿脐动脉S/D比值、血粘度、大便常规、电解质、C反响蛋白等。(七)选择用药。1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代头狗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2 .宫缩剂、止血药。(八)手术日为入院0-3天。1 .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必要时全麻或局麻。2 .手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子宫下段或古典式剖宫产术。3 .术中用药:缩宫素、抗菌药物、止血药等。4 .输血:必要时输血。(九)术后住院时间W7天。L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工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十)出院标准。L伤口愈合好,生命体征平稳。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有以下情况退出临床路径:因产后大出血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感染等因素需改变治疗方案或延长住院天数。二、完全性前置胎盘(近足月)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完全性前置胎盘(近足月)(ICD-IO:044.0/044.1)行古典式剖宫产术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0/74.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曰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WIO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手术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孕期情况、既往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产科入院记录、常规辅助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时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 完成麻醉科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术前准备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前考前须知 手术(剖富产术) 完成手术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手术日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术后考前须知 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 确定有无麻醉并发症(麻醉科医师随访) 高危新生儿由新生儿科或儿科治疗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产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普食 听胎心1次/4-6小时 胎心监护1-2次/日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 孕期未查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筛查 胎儿超声及脐带血流检查 拟明日上午时在硬膜外或腰硬联合或全麻下行剖宫产术 明晨禁食水 明晨留置尿管 常规备皮 抗菌药物皮试 配血、备血长期医嘱: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禁食水,6-12小时后改流食 测血压:1次/15分钟,2小时血压平稳后,改为每日2次 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口尿管引流接无菌袋口会阴擦洗2次/日 乳房护理 静脉输液1次/日 抗菌药物 缩宫素口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临时医嘱:口低流量吸氧(术后必要时)口维生素K15mgim口注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指导孕妇到相关科室行超声等检查 术前患者准备(术前沐浴、更衣、备皮) 术前物品准备 术前心理护理 提醒孕妇明晨禁食水 夜间巡视:观察阴道出血和生命体征口为新生儿注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口观察产妇情况 帮助产妇早开奶、早吸吮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等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口有,原因:1.2.无口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4日术后第2日)主要诊疗工作 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儿科医师查房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 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半流食 测血压1次/日 观察宫底及阴道出血情况 乳房护理 静脉输液1次用 抗菌药物 缩宫药物 补血药物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临时医嘱: 血常规、拔除留置导尿管长期医嘱: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半流食或普食 乳房护理 抗菌药物 缩宫药物 补血药物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产妇情况 指导产妇喂母乳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口观察产妇情况口指导产妇喂母乳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 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口无口有,原因:1.2.口无口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5日(术后第3日)住院第6-9日(术后第4-7日)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手术切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感染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腹部切口换药(必要时) 医师查房,进行产后子宫复旧、恶露、乳房及腹部切口等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拆线或预约拆线时间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产假证明、填写围产期保健卡等 向产妇及家属交代出院后的考前须知,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半流食或普食 乳房护理 抗菌药物(酌情)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长期医嘱: 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普食 乳房护理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常规出院医嘱:出院带药定期门诊随访主要护理 观察产妇情况 指导产妇喂母乳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观察产妇情况 指导产妇喂母乳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观察产妇情况 指导产妇喂母乳 术后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产妇术后活动工指导产妇术后活指导产妇术后活动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作动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72小时取足跟血筛查或听力筛查(有条件实施时) 夜间巡视夜间巡视出院健康指导病情变异记录口无口有,原因:1.2.无1.2.口有,原因:口无口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过期妊娠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过期妊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期妊娠(ICD-10:048)行医疗引产阴道分娩终止妊娠。(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七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 .以末次月经计算:停经到达或超过42周(2940)尚未分娩者。2 .根据排卵日计算:根据根底体温提示的排卵期推算假设排卵后280口仍未分娩者。3 .B超检查确定孕周:妊娠5J2周内以胎儿顶臀径推算预产期,妊娠1220周内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推算预产期。4 .其他:妊娠最初血、尿HCG增高的时间、早孕反响出现时间、胎动开始时间以及早孕期妇科检查发现的子宫大小均有助于推算预产期。(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七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 .应当尽可能防止发生过期妊娠,争取妊娠足月时分娩。确诊过期妊娠的患者,应当根据胎盘功能、胎儿大小、宫颈成熟度等综合分析,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2 .引产:确诊过期妊娠而无胎儿窘迫、无明显头盆不称。(1)引产前促宫颈成熟:引产前应当常规进行宫颈评分,宫颈BiShoP评分V6分,引产前应当给予促宫颈成熟治疗。(2)引产:对宫颈成熟,BiShOP评分N6分且胎头已衔接者,采用催产素静滴引产。引产过程中严密监护胎心、宫缩及产程进展。(四)标准住院日4-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048过期妊娠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当日。L必需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查者);(4)心电图;(5)B超和胎儿监护。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工程:胎儿脐动脉S/D比值、大便常规等。(七)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式选择。L促宫颈成熟:用于BiShOP评分6分以下患者。(1)缩宫素静脉点滴。(2)前列腺素制剂:无前列腺素禁忌者。(3)其他方法:如低位水囊、FoIeyS管、昆布条、海藻棒等。2.引产:用于BiShOP评分26分患者,行人工破膜术及缩宫素静脉点滴引产术。(八)产后住院恢复3-5天。1 .必须复查的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2 .产后用药:酌情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九)出院标准。L一般状况良好。3 .无感染征象。(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 .引产成功后进入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引产失败或引产过程中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2 .子宫复旧不良,出现阴道流血过多、产褥感染并发症,切口延期愈合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二、过期妊娠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过期妊娠(ICD-10:048)行医疗引产阴道分娩终止妊娠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3 院日期:年月曰出院日期:年月曰标准住院日:4-8天图住院第1天住院第2-4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查体、完成初步诊断 完善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与分娩方式评估 加强心理辅导 向孕妇及家属交代阴道分娩考前须知 签署相关医疗文书 引产 观察临产征兆及产程进展 加强产时监护 接生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 产前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饮食 间断吸氧 每4-6小时听胎心 自数胎动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凝血功能 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查者) 肝肾功能、电解质 胎儿监护 B超 心电图长期医嘱: 产前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饮食临时医嘱: 促宫颈成熟药物或引产药物应用 胎儿监护主要护理工作会阴部清洁并备皮阴道分娩心理护理测体温、脉搏4次/日阴道分娩心理护理 测体温、脉搏4次/日 观察产程病情变异记录口无口有,原因:1.2.口无口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7天(产后第1-5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医师查房(体温、脉搏、血压、乳房、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性状、会阴等改变),确定有无感染,屡次引产者注意防止产后宫缩乏力引起大出血 完成口常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医师查房,确定子宫复旧及会阴切口、哺乳等情况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及出院记录 开出院医嘱 通知产妇及家属,交待出院后考前须知长期医嘱:出院医嘱:阴道分娩后常规护理出院带药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