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docx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出血【临床表现】1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注射部位针口流出。2 .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见注射部位皮下血肿、肿胀、疼痛、皮肤淤血。【预防措施】1 .注射前,评估患者凝血情况,做好注射后按压准备;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2 .注射时,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3 .注射完毕后,做好局部按压。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处理措施】1 .拔针后,注射部位少量出血者,再次延长按压时间。2 .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血肿较大者,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清除血凝块。二、硬结形成【临床表现】1 .轻者,局部稍隆起,皮下可扪及硬结。2 .重者,皮下可扪及硬性肿块,因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脂肪萎缩引起,更严重者,可出现肿块部位坏死。【预防措施】1 .注射前,仔细评估注射部位,避免皮肤硬结、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注射。2 .选择注射点要分散,轮流使用,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射。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做好皮肤消毒,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不可共用注射器、注射液和针头,防止注射部位感染。4 .熟练掌握注射技术。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针梗的12-23o5 .注射药量以少于2ml为宜。推药时,速度缓慢用力均匀,以减少对局部的刺激。【处理措施】1 .对有硬结形成倾向者,注射后可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防止硬结形成(胰岛素注射除外)。2 .对已形成硬结者,可给予局部热敷,如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3 患者鼻腔有无鼻痂、鼻中隔偏曲、损伤和出血。4 、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三、低血糖反应【临床表现】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虚脱、昏迷、甚至死亡。【预防措施】1 .注射前,做好患者进餐及餐饮准备的评估,避免因进食不及时致低血糖反应。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做好胰岛素注射有关知识指导。2 .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剂量、方法。3 .根据患者注射部位的局部组织状况,正确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对于体质消瘦、局部皮下脂肪少的患者,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注射。4 .避免注入皮下血管。推药前要回抽,无回血方可推注。5 .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按摩、热敷、日光浴、洗热水澡等。6 .注射胰岛素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处理措施】1 .如发生低血糖症状,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馒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2 .严重者报告医生,遵医嘱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03 .症状仍不改善者,积极进行抢救。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临床表现】1 .患者感觉注射部位疼痛。2 .若针体折断,部分针体遗留于注射部位,患者出现情绪紧张、恐惧。【预防措施】1 .注射前,仔细评估注射部位,避免皮肤硬结、瘢痕。2 .选择型号合适、质量可靠的针头,严格执行针头一次性使用。3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4 .熟练掌握皮下注射技术,避免用力过度、进针过深、进针方向不妥等。【处理措施】1 .若出现针头弯曲(1)终止使用弯针继续注射。(2)分析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采取避免再次发生的措施。(3)更换针头,重新注射。2 .若发生断针(1)医护人员保持镇静,安抚患者,避免紧张。(2)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嘱患者放松,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做肌肉收缩动作,以免残留的针体随肌肉收缩而移动。(3)迅速用止血钳将断针拔出。(4)若针体已完全没入体内,需在X线定位后通过手术将残留针体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