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课件第9章第六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PPT内容-.docx
-
资源ID:911618
资源大小:16.3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儿科学课件第9章第六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PPT内容-.docx
”儿科学课件第9章第六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PPT内容”1、名目/Contents0102030405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帮助检查0607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01概述【概述】是指由于先天性的幽门环状括约肌增生、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小儿消化道畸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30001/1000,男性患儿居多,多见于第一胎足月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hypertrophicpyloricstenosis)02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与以下因素有关:幽门肌间神经丛削减与神经节细胞发育不成熟,导致幽门功能紊乱,幽门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久之便导致起幽门肌肥厚和管腔狭2、窄。消化道激素紊乱:可能是造成幽门肌松弛障碍并呈持续痉挛的重要因素,幽门肥厚则为继发性转变。遗传因素: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父亲或母亲有本病史,子代发病率为7%左右。【病因与发病机制】03病理与病理生理【病理与病理生理】幽门肌全层增生、肥厚,以环肌更为明显。整个幽门呈橄榄样肿物,颜色苍白,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肌层平均增厚2倍,肿块渐渐增大。肥厚的肌层渐渐向胃壁移行,胃窦部界限不明显,十二指肠端界限明显,致使十二指肠黏膜反折呈子宫颈样(图9-l)o幽门管腔狭窄造成食物潴留、胃扩大、胃壁增厚。图9-1a.正常幽门解剖;b.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解剖0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020223为首发症3、状,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典型病例在诞生后吃奶与大小便均正常,多于24周开头消失喂奶后呕吐,渐渐加重,渐消失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奶汁,不含胆汁。呕吐后食欲剧烈,食后又吐。长期可消失养分不良、消瘦、粪便干燥。呕吐为本病特有体征,约80%病例在右上腹肋缘下与右侧腹直肌间可扪及橄榄形、光滑、质稍硬、可移动的实质性包块。右上腹肿块常见,但非特有体征。在喂奶时或呕吐前简单见到,轻拍上腹部常可引出。胃蠕动波【临床表现】0405不常见,以间接胆红素上升为主,其缘由不清,有学者认为与饥饿、肝功能不成熟、大便排出削减及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有关。黄疸由于持续呕吐(大量胃液丢失)致电解质紊乱、低氯性碱中毒;晚期脱水严峻4、者可发生循环衰竭,并可消失代谢性酸中毒。消瘦、脱水与电解质紊乱05帮助检查【帮助检查】可发觉幽门肥厚肌层为一环形低回声区,相应黏膜为高密度回声。假如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可诊断本病。1.腹部B超检查透视下可见胃扩张,领剂通过幽门排出延迟。并可见幽门管瘦长、狭窄呈线状,呈鸟嘴样显影且固定不变,称为鸟嘴样征。2.X线领餐检06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患儿典型呕吐病史(生后24周消失进行性喷射性非胆汁样呕吐)、上腹部橄榄样肿块及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幽门痉挛与本病症状相像,但症状消失更早,多于生后即消失呕吐,非喷射状,无进行性加重趋势,使用5、解痉药治疗效果良好。2.胃食管反流呕吐为非喷射性,上腹无蠕动波,无右上腹肿物。体位疗法可减轻症状。X线钢餐检查、食管24小时PH监测可帮助诊治。3.胃扭转病可早可晚,喂奶后体位转变易发生呕吐。根餐造影可见双胃泡、双液平、胃大弯位于胃小弯之上、幽门窦高于十二指肠等征象。4.其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肠闭锁等。依据呕吐物的性质、排便状况、结合影像学检查不难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07治疗【治疗】本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两种:腹部直视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术式是幽门环肌切开术。应乐观做好术前预备,尤其需留意订正患儿的水电解质紊乱。手术操作简洁,效果良好,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近年来多采纳腹腔镜手术,较开腹直视手术效果相当,但创伤更小,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感谢观看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