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骨错缝”整复治疗的探讨.docx
对“骨错缝”诊断及整复的研讨陆剑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安徽合肥230031)摘要:目的:主要是研讨“骨错缝”诊断的临床意义、“骨错缝”整复治疗时须具备的要求,以及“骨错缝”整复治疗时须把握“稳、准、轻、巧”的操作技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整复操作时须切忌暴力,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或不良后果。关键词:骨错缝;整复;稳;准;轻;巧“骨错缝”是推拿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骨错缝多见于脊柱小关节错位。中医古籍中有“骨缝开错”“骨缝裂开”“骨缝间微有错落不合缝”“骨缝参差”等病称。现代医学归于“脊椎小关节紊乱”“脊椎小关节半脱位”范畴。“骨错缝”是指因长期的姿态不良或机体突然患病外力或传导的剪式应力损伤后,造成脊柱小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了微小的移动,使得小关节发生左右、前后的错缝,而不能自行复位,从而导致脊柱机能的失常所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临床上多见于脊柱小关节的错缝,尤其是颈椎小关节错缝较多,其次为腰、舐椎小关节及胸椎间小关节错缝。李国衡等认为:“骨错缝”临床上分为两种状况:一是骨节间由于不同的损伤,使正常的解剖结构发生了微小错缝,这种转变比半脱位还要轻,所以在X线摄片上目前还不能得到反映,但解剖结构病理转变以后,影响到生理功能,故消失肿胀痛苦;二是比较严峻,骨缝发生参差不齐或半脱位,在X线摄片上可以显示,肿胀痛苦也比较显著。在“骨错缝”病例中的X线摄片上常可见棘突排列的不整齐。但是,也有专家认为:颈椎椎骨错缝(半脱位)在正常人也会发生,并无特别临床意义12同,由此可见,临床对“骨错缝”尚未达成全都性熟悉。那么,哪些“骨错缝”是需要治疗的,而哪些“骨错缝”是不需要治疗的,这是我们首先要认定的问题。作者认为:首先要认定患者的“骨错缝”是否有临床症状,有无痛点,有无压痛点,X线片是否显示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棘突偏歪。如患者消失椎间小关节病变处痛苦、医生同时触及到棘突偏歪,并有明显的局部压痛、在X线摄片上显示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棘突偏歪。临床上犹如时符合以上状况,就应当必需进行整复。假如患者仅有X线片显示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棘突偏歪,但是,患者无痛苦等症状,这种状况是不需要进行整复,假如你肯定要去整复,很有可能整复不胜利,反而会造成患者消失临床症状。由于,这种状况的患者X线片显示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棘突虽有偏歪,但无临床任何症状,这就是属于正常人的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棘突偏歪现象,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不需要进行整复。另一种状况,患者X线片显示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棘突确有偏歪,很早以前患者曾有过痛苦,但现已无痛苦,说明机体自我已经形成了修复性代偿,这二种状况临床上均无需进行整复。需要留意的是我们在临床上不要一味地追赶X线片显示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棘突确有偏歪,就去整复它,有时不整复还好,越整复越坏。所以,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的有无,最终来判定是否需要进行整复。假如违反这一原则,可能会导致轻者不痛苦者消失痛苦,重者可能消失严峻的后果。所以,我们做整复必需要同时符合以上的三条原则:一是患者必有临床症状“痛苦”,二是医生检查病变处必需触摸到脊柱小关节的错位或棘突偏歪和“压痛”,三是X线摄片显示脊柱小关节确有错位或棘突偏歪,只有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的状况下才需进行整复治疗。为什么患者消失了“痛苦”,医生检查也已经触摸到脊柱小关节错位或棘突有明显的偏歪和压痛,还必需X摄片进行对比。一是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前必需有一个客观认证的依据,二是对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治疗前后的必要时进行对比。三是让患者也能看清他所病变的客观状况。四是对我们医生在进行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治疗也是一种自身的爱护,避开万一发生医疗纠纷,可以供应客观的医疗证据。五是这里面还存在着一个脊柱小关节整复收费依据的问题。目前,在我们推拿、骨伤科进行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治疗中,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在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治疗前发放“知情通知书”,以告知病人签字同意,甚至,未告知患者病情就随便进行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治疗。这是特别危急的,或许会留下后患。在临床上“骨错缝”整复治疗中,患者虽有痛苦的症状,医生检查时也有局部的压痛,但未摄X线片进行脊柱小关节或棘突是否有错位或偏歪的认证,或摄X线片而未显示脊柱小关节偏歪就进行整复治疗,导致有些病人整复治疗后消失了病情加重,甚至消失严峻的后果而引发出医疗纠纷,这种临床教训我们必需引起高度的重视。把握了“骨错缝”整复治疗的原则后,“骨错缝”在临床上整复治疗中还必需要把握“稳、准、轻、巧”的操作技巧,才能较好取得手法整复治疗的胜利。怎样把握“骨错缝”整复治疗中的稳、准、轻、巧的技巧操作运用,这是下面接着要研讨问题;1、如何把握“稳”字;比如说:颈椎小关节错位,采纳旋转定位板法;首先让患者要坐稳,医生在其后要站稳,选择好最稳当的整复体位姿态,使患者屈颈多少度,旋转多少度,医生心中都要有数,医生的肘关节和手掌、手指均要放在一个稳当的位置上,然后让患者全身放松躺靠在医生的胸部,做好小关节整复的预备。2、如何把握“准”字;医生在进行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前大拇指肯定要摸“准”小关节错位或棘突偏歪的部位,整复时拇指向对侧按压的部位要准,整复旋转的幅度要精确,不行超出颈椎活动的范围,避开造成新的损害。3、如何把握“轻”字;轻就是在整复拔升、旋转操作动作用力时不行以用暴力,采纳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进行操作。4、如何把握“巧”字;巧就是技巧,也就是说在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操作的全过程中,每一步的动作要领要协调好,必需把握整个动作的要领的先后挨次,进行瞬间地协调奇妙地完成。研讨了“稳、准、轻、巧”四个要领,关键的是要将四个要领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脊柱小关节错位整复操作的全过程,用力必需适度,动作必需要协调,整复操作时切忌暴力,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或不良后果,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参考资料:李国衡骨错缝筋出槽”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光明中医闿伤科杂志,1985:14(2):17.李义凯,万道富,钟世镇.颈椎关节半脱位征象的诊断价值皿颈腰痛杂志,1998,19(3):166-169.李义凯,阎光新,谢秋屏.颈椎半脱位与局部脑血流皿颈腰痛杂志,1998,19(4):321-322.简介*陆剑挺,主任医师(1952-),男,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安徽合肥230031)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