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 职业获益感 现状调查.docx
摘要IIIABSTRACTIV1 .弓I言61.1. 研究背景61.1.1. 国内研究背景61.1.2. 国外研究背景71.2. 研究目的及意义81.2.1. 研究目的81.2.2. 研究意义82 .研究对象及方法82.1. 研究对象82.1.1. 纳入标准82.1.2. 排除标准82.1.3. 研究工具92.2. 研究方法92.2.1. 问卷调查法92.2.2. 统计学方法92.3. 伦理考量103 .研究结果113.1. 实习护生一般资料113.2. 护理风险现状调查结果123.2.1. 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现状123.2.2. 实习护生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知晓率124 .讨论164.1. 调查研究164.1.1. 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现状164.2. 其他因素184.2.1. 护生自身因素184.2.2. 临床带教老师因素184.2.3. 宏观管理因素19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错误!未定义书签。4.4. 本研究的局限性错误!未定义书签。5 .结论与建议195.1. 研究结论195.2. 建议205.2.1. 加大普法力度205.2.2. 强化安全教育205.2.3. 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让护生做到心中有数205.2.4. 事前控制重在预防215.2.5. 协调护生与患者的关系225.2.6. 加强护理专业信念培养22参考文献23致谢26附录27目的:本文通过对济南市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究实习护生在护理实践中对风险的认知情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对策略,提出改进实习护生护理教育的建议。通过对护理风险教育的深入研究,为护生的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并为其实践指导提供有效的指引O方法:本调查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某三甲医院2022年12月一2023年2月期间新接收的实习护生25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以一般资料问卷及邓璐璐等编制的职业获益感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2检验等,分析探索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总分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认知现状调查。结果:本文的结论表明,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需要加强,应该加强实习护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完备的护理风险防控机制,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带来的危害。同时,护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实习生培训中加强风险管理知识的教学,引导实习护生注重风险识别与评估,并联合上级医护人员提高护理团队合作意识,共同优化实习护生的护理培训模式,提高实习护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结论:本文的研究对实习护生护理教育的改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为其他医疗机构实习护生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也能加强实习生护理风险教育、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现状调查ABSTRACTObjective:Through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nursingriskcognitionofnursingstudentsinathird-classAhospitalinJinan,thispaperaimstoexplorethecognitionofrisksinnursingpracticeandtheircopingstrategiesinpractice,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improvingthenursingeducationofnursingstudents.Throughthein-depthstudyofnursingriskeducation,itprovidesstrongtheoreticalsupportfortheoccupationalsafetyandphysicalandmentalhealthofnursingstudents,andprovideseffectiveguidancefortheirpracticalguidance.Methods:Thissurveyadoptsthemethodofconvenientsamplingtoselect250clinicalnursingstudentsfromaGradeAhospitalinJinanfromDecember2022toFebruary2,2023.WithgeneraldataquestionnaireandDengLulucareerbenefitscaleasaresearchtool,usingSPSS22.0statisticalsoftwaretoanalyzealldata,statisticalmethodsincludingstatisticaldescription,one-wayvarianceanalysis,pairedsamplettest,x2test,analysistoexploretheinternshipnursingriskcognitionscorerelatedfactors,p<0.05tohav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Accordingtotheinclusionandexclusioncriteria,thetraineenursingstudentswereselectedtoinvestigatethestatusquoofnursingriskcognition.Themeaningoflearning.Accordingtotheinclusionandexclusioncriteria,thetraineenursingstudentswereselectedtoinvestigatethestatusquoofnursingriskcognition.Results:Theconclusionofthispapershowsthatthenursingriskcognitionoftraineenursingstudentsshouldbestrengthened,theirpracticaloperationskillsshouldbestrengthened,theirabilitytosolveproblemsindependently,andacompletenursingriskpreventionandcontrolmechanismshouldbeestablished,soastoeffectivelyreducetheharmcausedbynursingrisks.Atthesametime,nursingeducatorsshouldstrengthentheteachingofriskmanagementknowledgeintheinterntraining,guidetheinternnursingstudentstopayattentiontoriskidentificationandevaluation,andcooperatewiththesuperiormedicalstafftoimprovetheawarenessofnursingteamcooperation,jointlyoptimizethenursingtrainingmodeofinternnursingstudents,andimprovetheoverallqualityandpracticalabilityofinternnursingstudents.Conclusion:Thestudyinthispaperhascertain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fortheimprovementofnursingeducationfornursingstudents,and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nursingpracticeofnursingstudentsinothermedicalinstitutions.Itcanalsostrengthenthenursingriskeducationofinternsandimprovethenursingriskawarenessofinternnursingstudents.Keywords:investigationofthecurrentstatusoftheprofessionalbenefitsoftheinternshipandnursingstudents1 .引言护理风险是指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因工作疏忽或过失,而可能给患者或其家属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的风险。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患者、医源性、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而实习护生是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对提高临床护士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不断增长,护理人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护,理人员的职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实习护生作为未来的一线护理人员,承担着重要的实习任务。然而,在实践中,护理风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护士们共同面对和解决。尽管护士在实习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年龄较小、对工作环境缺乏了解、技能不足、沟通能力较弱,但是他们仍然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以便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并且尽量减少实习期间的风险,为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现状和应对策略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济南市某三甲医院的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究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现状及其应对策略,为改进实习护生的护理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1. 研究背景1.1.1. 国内研究背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病情变化快、变化多、护理内容复杂,极易出现各种风险事件。对于实习生而言,在实习期间会接触到大量的患者,这对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认知能力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此期间,实习生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风险的处理能力,因此了解实习生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水平和相关因素,提高实习护生安全意识,对于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护生职业风险意识普遍较低,护生职业风险意识培养相对落后。结果表明,护生在校期间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认识认识不够,这是造成护理人员工作危险认识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危险意识,对提高护理但是,目前我国有关护生的风险观念的相关文献大多是以工作中的护士为对象进行的,鲜有文献涉及到其工作中的相关知识。护生是未来护理工作的继承者,所以,高等医科大学要对护生进行全面的教学,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在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中,应把危险观念融入到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危险观念中,促进其尽早建立起正确的专业危险观念。同时,要将危险意识纳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在教授护士的护理技术的同时,还应指导护士怎样进行劳动保护。另一方面,要提升老师自己的护士职业危险意识,将护士职业危险意识教育融入到老师的在职培训中,并将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护士职业危险意识教育,做为评估老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我国有研究指出,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程度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呈负相关,因此对护士进行风险教育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护理职业危险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强护理职业危险观念的培养,是护理专业教育者、护理专业实践者及护理专业管理人员应不断努力的方向。只有在学校、护理人员自身和医院护理管理者三方面的持续的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能力,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样,护理工作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我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1.2. 国外研究背景当前,国际上已有不少医务工作者开始意识到,要想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必须从职业生涯初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目的是使护士在工作中认识风险,合理规避风险,从而使护士更好地参与到提升护理品质和控制风险的工作中。医疗教育界人士指出,过去的护生教学,往往只著重于训练和提升,而忽视了对护生的法律和危机意识。Megan等研究结果显示,让护生熟悉病房环境、知晓护理操作规范制度和护理工作规程、熟悉护理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使护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所以,在护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都要对他们进行与风险管理有关的知识的训练,而且还要让他们在整个临床实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到有关的知识,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进而提高护理质。综上,当前国内外对于实习护生护理风险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尤其缺少关于实习护生护理风险教育和管理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实习护生护理风险的研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教育方案,以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和处理能力,保障护理安全和医疗质量。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 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临床实习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我们将对目前的护理风险认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结合目前的培养情况和护士个人的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护理风险意识培养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对护理风险教育的深入研究,为护士们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以确保他们的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1.2.2. 研究意义实习护生是医院护理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护理实际操作和风险处理等方面的技能。然而,由于实习护生缺乏实际护理经验和知识储备,容易出现带教不到位、认知偏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带来潜在的护理风险,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因此,了解实习护生护理风险现状,探索提升其护理能力和风险识别处理能力的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通过对济南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情况的深入研究,了解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程度及相应影响因素,发现,护士们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护理风险防护意识,对减少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 .研究对象及方法2.1.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济南某三甲医院2022年12月一2023年2月期间新接收的实习护生250名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己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患者进行现状调查。2.1.1. 纳入标准(1)全日制护理或护理学专业学生;同意接受问卷调查。(2)同意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2.1.2. 排除标准(1)实习中途转院或离院的护理、护理学专业实习生;(2)因各种原因导致调查中断者。(3)实习时间3个月;实习期间请假时间21个月。2.1.3.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为实习护生一般资料和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调查问卷。(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所在学校、学历、学生来源、家中从事护理专业的、愿意为选择职业付出生命代价、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等。(2)护理风险认知调查问卷:该问卷由邓璐璐等编制,提出本研究理论依据及确定测量的维度:明确调查问卷的目的、对象,以前期文献回顾确定的理论依据为基础,明确护理风险的内涵,确定调查问卷的构想框架等。问卷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以“知道”、“部分了解”、“不知道”为选项,分别计分1分、05分、O分;多选题答对计1分,部分答对0.5分,错误或不知道计O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风险认知状况越好。该问卷信度(CrOnbaCMSa)为0.7219。该问卷的条目与本次研究的主题相符,表面效度良好。问卷的编制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为本次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探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2. 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网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到相关信息,由问卷网输入问卷内容、发布问卷以及数据收集,线上发放问卷前详细说明该调查问卷的填写注意事项,调查目的等。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问卷的质量,提前在问卷网中进行设置,不可漏填题目、填写完所有题目方可提交问卷等要求,并在填写问卷前向调查对象说明本问卷。通过严格的匿名化程序,确保被访者的隐私得到充分的尊重,所提交的所有数据都将被视为有价值的参考且仅供于学术研究。本问卷调查中,对于前后回答矛盾以及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均视为无效问卷。2.2.1.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O统计软件对分析全部数据,通过分析统计定义、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X2检验等,研究探索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总分的相关因素,p<0.05时这些因素之间的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本研究在征得相关单位及调查对象同意后进行,问卷调研的过程中,向调查对象保证,本次调查研究绝对保密,充分维护调查对象的知情权、隐私权,再次向研究对象说明,调查所得到的相关数据仅供于学术研究,不会对其产生影响。3 .研究结果3.1. 实习护生一般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32份,有效回收率为93%o本组实习护生男9名、女223名,年龄16-31岁(2L75±L98)°学历:研究生15名,本科107名,专升本20名,大专61名,中专29名。具体见表3-1。表3-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特征类别例数(n)构成比(%)性别男93.9女22396.116-192912.5年龄20-2317274.124-273012.928-3110.4是否为独生子女是4921.1否18378.9中专2912.5大专6126.3学历大专专升本208.6本科10746.1研究生156.5家中从事护理专业的是5122.0否18178.0愿意为选择职业付出生命愿意3414.7代价未想过12654.3不愿意7231.0有明确的职业目标2711.6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喜欢3916.8较好的经济回报2912.5护理职业稳定7130.6家长干预6628.4城市6929.7学生来源县城6226.7农村10143.53.2. 护理风险现状调查结果3.2.1. 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现状根据调查显示,护生风险认知问卷平均得分为62.5819,标准差为7.5508。如图3-2-1所示,在该问卷中,以护生对护理风险管理的理解项目得分最高,其次是自我风险知识认知行为评价,护生对相关法律的理解,护生对护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护生对护理防护知识知晓率得分最低。可以看出,护生的理解程度和意识水平都很高,而他们的自我风险意识和行为表现,以及理论水平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能力、护理防护意识都很弱。表3-2-1护生风险认知问卷平均得分项目条目数总得分护生对相关法律的理解69.969±1.9078护生对护理规章制度的执行69.3836±1.9770护生对护理风险管理的理解1221.1293±3.4201护生对护理防护知识知晓率68.5000÷1.7358自我风险知识认知行为评价512.1164+2.33353.2.2. 实习护生对于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表明,仅有19.4%的护生了解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25国的护生了解患者的权利,28%的护生清楚自身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这与丁雪梅研究相符,护理本科生对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缺乏认识。表3-2-2护生对相关法律的理解人数(%)条目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45(19.4)175(75.4)12(5.2)患者权利58(25.0)161(69.4)13(5.6)患者隐私权和知情权110(47.4)117(50.4)5(2.2)护士义务98(42.2)133(57.3)1(0.4)护生的法律身份和法律责任65(28.0)143(61.6)24(10.3)实习过程中护生能否独立操作28(12.1)118(50.9)86(37.1)3.2.2.1. 实习护生护理规章制度知晓率本研究显示91.4%的护生知道三查十对制度,这对今后临床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减少打错针发错药类似事件的发生。然而,只有25.4%的人真正了解并遵守了护理规章制度,以及关于特殊护理操作的告知。条目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护理规章制度的意义59(25.4)148(63.8)25(10.8)三查七对制度的内容212(91.4)20(8.6)0(0)三级护理制度的内容107(46.1)102(44.0)23(9.9)交接班制度的内容85(36.6)142(61.2)5(2.2)特殊护理操作告知制度52(22.4)148(63.8)32(13.8)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77(33.2)119(51.3)36(15.5)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该怎么做3.2.2.2. 实习护生护理风险管理的理解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护士都认识到护理工作存在风险。只有认识到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在今后工作中才能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措施,然而,他们对于护理风险的管理和原因仍然缺乏了解。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表3-2-2-2护生对护理风险管理的理解人数(%)条目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护理风险的含义78(33.6)121(52.2)33(14.2)护理工作有风险吗208(89.7)11(4.7)13(5.6)护理工作的职业风险可能性157(67.7)51(22.0)24(103)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53(22.8)159(68.5)20(8.6)护理风险管理的含义45(19.4)132(56.9)55(23.7)护理风险管理重要吗212(91.4)19(8.2)1(0.4)护理人员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35(15.1)179(77.2)18(7.8)护理差错标准分几级109(47.0)123(53.0)风险事件的高发区20(8.6)147(63.4)65(28.0)风险事件主要是谁造成42(18.1)158(68.1)32(13.8)常见护理风险事件54(23.3)163(70.3)15(6.5)护理风险给护士造成的人身危害71(30.6)142(61.2)19(8.2)3.2.2.3. 实习护生护理风险防护知识知晓率因为实习护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技能欠佳、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更易成为职业损伤中的“易感者”。具体情况见表3-2-2-3表3-2-2-3护生对护理防护知识知晓率人数(舟)条目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传染性的病原物质48(20.7)162(69.8)22(9.5)常用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64(27.6)149(64.2)19(8.2)正确的洗手方法212(91.4)16(6.9)4(1.7)何种操作时需要带手套170(73.3)61(26.3)1(0.4)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处理185(79.7)43(18.5)4(1.7)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处185(79.7)45(19.4)2(0.9)理3.2.2.4. 实习护生对引起医疗风险因素排序认识的调查90%以上的护生认识到护理中存在风险;不同学校之间对护理风险严重性的认识不一样,与高等院校相比,大专院校、高职院校、卫生学校的护理风险认知相对较弱。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可知,有70%以上的护生能够认识到个体的行为、情绪、思维模式和专业的技能是诱发医疗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20%以上的护生把疾病风险、医学的局限性列为医疗风险发生的首发诱因;有5%的护生认为医疗设备、系统因素应排在第一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人为因素往往是导致医疗风险多发的诱因。在护理风险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多数护生认为专业知识的欠缺、有章不循或缺乏慎独精神以及护理操作技术的不熟练都是引发护理风险的最重要因素,而缺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次之,最后环境管理欠佳也是引发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3.2.2.5. 实习护生风险相关知识得分与各因素的关系此次调查的护生学历包括中专、大专、专升本、本科、研究生,不同学历的护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护理人员的教育背景下,随着教育背景的提高,他们的成绩也会提高。见表3-2-2-5表3-2-2-5-1不同学历护生风险认知得分比较学历人数均数土标准差FP中专2919.14+3.448大专6119.14±2.887专升本2019.83+3.1472.4700.046本科10719.87÷3.154研究生1521.80+3.509经过统计学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状况下护生自我评价得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评价水平越高,得分也就越高;而自我评价水平越低,得分也就越低。见表3-2-2-5-2表3-2-2-5-2实习护生风险相关知识得分与各因素的关系因素人数均数土标准差FP风险知识自评很好2221.32±2.255好6421.20+3.344一般13219.06±2.85110.2390.000不好1217.50±3.699很差217.00±4.950风险认知自评很好920.52±2.807好2421.22±3.218一般16719.99±2.9758.3060.000不好2717.30±3.355很差5I6.30±3.511与患者沟通能力很好722.69±2.116好10020.36±3.263一般11818.94±2.9878.1150.000不好718.00±3.253很差00风险事件应对向老师求助14919.58±3.072逃避318.50±2.291向同学求助1218.92±4.4102.6970.032依据医院防范措施6320.66±3.264其他516.90±2.7483.2.2.6. 实习护生对学校医院现有风险教育和管理的评价本调查示37%的护生对当前的学校开设的护理风险课程持满意态度。在现有的临床护理教学中,67%的护生对医院的护理职业风险知识的宣传持肯定态度。绝大多数护生都认为,学校提供护理风险的相关课程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4 .讨论4.1. 调查研究4.1.1. 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对临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认识不足,风险认知维度得分较低;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得分存在差异。提示医院及带教老师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教育,提高实习护生对临床工作中护理风险的认知。同时,应关注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实习护生的护理风险认知差异,为临床带教教师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调查对象为济南市某三甲医院护理实习生,可能与其地域有关;二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三是本研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未能进一步进行统计学分析。综上所述,临床带教教师应加强对实习护生护理风险教育,提高其对临床工作中的护理风险认识,并根据不同学历、专业、年龄实习护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前教育。4.1.1.1.护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低本次调查显示护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19.蜴的护生知道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75.4%的选择部分知道,5.2%的人甚至不知道。护士管理办法第4章第19条明文规定“未经执业注册,不得从事护理工作护生对法律知识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尤其对临床护理工作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概念不清、认识模糊,从而导致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知晓法律知识不仅是对患者权益的保护,对维护护士本身的权益和降低护理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学校更注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大多护理专业学生的法律教学基本归属于公共基础学科,即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学习法律基础,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和深化。本科生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有4个学时左右涉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文件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有3个学时涉及“患者权利和义务”的相关内容。当前的课程设置中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课程尚未普遍开设,总体缺乏与护理专业相配套的法律知识,尤其缺乏那些最新颁布的法规、条例,护理学生所学的法律知识与临床实际脱节,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根本需要。部分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但这种做法会严重影响他们未来的临床实践。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更多的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便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可能发生的护理纠纷,降低对患者的伤害。4.1.1.2.护生法律认知淡漠经过调查得知,护生对法律的认知存在着显著的缺失:(1)护生未意识到法律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对法律课缺乏热情,仅仅把学习当作一种考试手段;(2)护生对自身法律责任缺乏清晰的认识,仅仅把在临床实习中出现的失误归咎于带教老师;(3)护生对患者的权益缺乏认知;(4)护生对医疗事故的分级、医疗护理纠纷的处理以及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4.1.1.3.缺乏系统护理风险教育尽管大多数护士都具备较高的护理风险意识,且能够正确地辨别出可能存在的危害,但是随着教育水平降低,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也越来越淡薄,从而使得他们无法采取实际的措施来应付危机。研究发现一小部分护生对护理风险的概念依旧很模糊,风险意识更是不足,这就很难在行为上有所作为。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护理风险认识的程度最高。目前,许多院校的护理专业都没有提供护理风险相关的必修课。尽管一些教科书中涉及了一些护理风险的概念,但是由于缺乏完整的教育资源,以及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得许多学生对于护理风险的了解仍处于萌芽阶段,甚至无法做出及时的预防措施"”4.1.1.4.护理风险管理有待提高“风险管理”意味着认真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患者、工作人员、陪护人员以及探视者等,来预防或减少由此造成危害的过程"L这一过程旨在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尽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通过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3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大大降低医疗护理的不确定性,确保患者的安全。尽管学校教育和医院管理者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但是受到课程安排的局限以及实际操作的艰苦,大多数护士仍缺乏足够的知识,无法真正掌握护理的全过程。为此,应当增添更多的实践性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操作。通过对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发现并预测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以提升护士的法治意识、风险意识以及证据意识,让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更加谨慎地遵守相关的法律条款。4.1.1.1. 护理职业防护知识有待提高根据研究显示91.4%护生都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技巧,接近80%的护生都了解如何处理皮肤接触到血液或体液以及针头刺伤后的处理方法,这体现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护生对于防护知识的普及程度非常高。李小英同通过对10个月临床实习返校的护生的书面考试,发现他们对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知识缺乏,尤其是常识性问题的回答准确率极低。经过张旻佳等.对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调查发现,仅32.3%的护生接受了过学校或医院设置的安全注射相关教育,而其中防护知识的掌握率仅有50.6%o然而,多年的实践,也表明,通过加强职业安全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护理行业的危险性。4.2. 其他因素421.护生的自身因素4.3. 于护生缺乏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无法有效识别临床常见风险,不了解哪些是风险及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后果,对潜在的风险缺乏预测,对自身法律地位也不清楚,言行不够严谨,很容易造成护理纠纷。在护生首次进入临床实习后,面对既真实又陌生的环境,如果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护生会感到心里不平衡,并且可能会厌倦护理生活,缺乏主动性,甚至出现不良的语言和行为皿。(2)护理专业水准和经验方面的缺陷,实习护生由于年纪小,临床经验的不足,容易出现静脉穿刺失败、药物外渗、标本采集失误及遗失等问题,引起患者的强烈不满。又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不能及时观察患者的输液管路是否通畅,液体有无外渗,有心脏疾患的患者输液滴速是否合适,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面色有无异常,意识状态以及切口处有无液体渗出,切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3)由于实习护生没有足够的沟通技巧,在遇到患者和家属的询问时,护生的回应往往过于模棱两可,令患者和家属产怀疑,样就导致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增加了他们之间的冲突,也让他们感到更大的精神负担。(4)护生不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严格遵守三查十对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I。研究表明,虽然“三查十对制度”的要求被广泛接受,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操作,比如打错针、发错药等;没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发生了针刺伤;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不妥;出现错误,不及时向领导汇报,故意隐瞒逃避责任。4.22临床带教老师因素(1)带教老师护理风险认知淡薄由于临床工作繁重,小部分带教老师对护理风险意识的教育不足,只重视对护生的基础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护生和患者的感受和权利。此外,在实施特殊的护理操作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护士的安全、舒适、有效的服务,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需求,并且要在实施过程中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患者的需求,以确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