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docx

    • 资源ID:924195       资源大小:31.5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docx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目前在我国,一方面,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有许多的安全隐患和缺陷,安全管理不到位,信息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我国对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侧重于研究技术方案制定和完善,不能形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整体安全管理体系,从而造成了信息泄露、政务系统瘫痪等安全事件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又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二、研究现状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研究是伴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步扩大,涉及安全标准、安全框架、安全模型、安全认证与测评等多个方面。国外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的研究较早,在1995年英国首先提出(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在这之后美国和欧洲等国也提出了有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规范。至2000年,逐步提出了完整的GMITS(IT安全管理方针)。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是1998年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提出的,目的是为美国政府的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安全防护框架和解决方案指南。它定义了一个系统进行信息保障的过程,系统中硬件和软件部件的安全需求,提供"深层次防御策略”的多层次防护。在IATF3Q中将纵深防御体系划分为本地计算机环境、区域边界和基础设施。IATF强调技术并提供一个框架进行多层保护,以此防护计算机威胁,该方法可以使能够攻破一层或一类保护的攻击行为无法破坏整个信息基础设施。国外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和体系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是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但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它的关注,我国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电子政务安全的研究也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对电子政务安全问题的论述、安全技术的介绍、电子政务安全建设原则、电子政务安全安全策略、技术层面的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第二章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讲,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对人员、组织和制度的管理,主要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组织体系的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操作流程的管理;从广义上讲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是指政府运用各种安全策略和手段,对电子政务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系统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入网信息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支持管理、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安全制度环境保障管理、安全基础设施平台管理等各个方面,既涉及国家的宏观层面,也涉及各个部门单位自身的微观层面。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均是广义上的定义。第三章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分析一、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环境分析(一)网络普及率有待提高从CNNIC公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来看,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为28.9%,但网络发展存在明显的“东中西"现象和城乡差距。由于在网络普及上存在很大差距,因而,我们可以说如果无法缩小网络发展差距,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政府的电子政务搞的多么完善,最终都不会实现为广大的人民服务的目的。(二)多种安全威胁并存L外部安全威胁第一,病毒破坏。病毒威胁不单是电子政务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是让每个互联网用户头疼的问题。我国的电子政务网络结构大多是内外网结构,一旦内网内的一台电脑感染病毒就可能危及整个网络的安全。第二,黑客攻击和信息间谍。黑客们处于各种目的,对系统进行入侵、网络窃听、密文破译、流量分析、密钥破解等活动。第四,信息恐怖活动和信息战争。主要是国与国层面的信息战争,这种威胁虽然不是经常出现,但它们常常以摧毁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制造并散布恐怖信息、发布虚假信息、窃取军事情报、攻击指挥系统及破坏社会经济等为目的。第五,自然灾害。因温度、湿度、灰尘、雷击、静电、地震等因素引起的设备损坏,一旦发生,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2、内部安全威胁第一,安全意识不强。这主要体现在系统管理员和大多数的网络用户身上,因为思想麻痹、经验不足及对后果的估计不足等原因,导致感染病毒或系统缺陷。第二,恶意破坏。主要是内部安全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对内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所进行的破坏数据、损坏设备等活动。第三,内外勾结。主要是内部人员为了金钱等利益,与外部敌对势力合作,向其出卖情报、破坏数据、破坏系统等。第四,滥用职权。非职责查看内部信息、非职权使用系统等第五,管理疏漏和操作不当。体现在管理上制度不完善、人员组织不合理、缺乏监控措施及权责不清等。第六,软、硬件故障。电磁泄露、操作系统漏洞、数据库故障、协议漏洞、设备老化等。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尚处在"单向信息发布"向“双向交流”的转变阶段,各个业务内容尚在初步建设之中。我国电子政务安全环境更是不容乐观,各种针对政府部门的攻击、病毒侵袭不断。因而,我们必须对安全问题有足够的重视。二、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情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安全问题虽然较为突出,但随着我国政府对电子政务安全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长,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在法律、管理机构、安全标准、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从安全法律法规方面来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务院、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就开始制定一系列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法规,如1992年发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在电子政务安全建设初期,这些法规是进行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电子政务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子政务安全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从安全标准方面来讲,近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相关安全标准工作也有了较大的进展,2002年组建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总体组编写了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从六个方面对我国的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参照国际标准,发表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等七十多个安全标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已经有了较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尚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第四章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探讨,我们知道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问题的概念,安全管理存在于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的各个阶段,而如果在一个环节出现弱点,则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整体安全,因而我们在探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时必须要从总体上去把握,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近几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现有阶段,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一、电子政务安全立法滞后电子政务系统内部的流通文件、信息、指示等涉及国家核心政务,有些甚至涉及国家机密,电子政务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电子政务安全的实施和管理必须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化,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并为司法提供法律依据。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虽然在网络信息安全、电子政务方面颁布了一些信息安全法雷去规,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对比,立法仍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技术和系统方面的应用需求。二、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建设不完善当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发展中,除了在管理立法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之外,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安全管理职能分散,协调管理能力差电子政务我国的电子政务系统大多是各个部门牵头组建,对于它的安全管理也大多存在于部门内部,而在国家层面上,对电子政务安全的管理权限分布于国家安全局、国家保密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130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职能尚处在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相互隔离的阶段,在遇到职能交叉的问题时,多头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极大的妨碍了国家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很难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安全做统一而有效的管理。2001年成立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虽然统领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但在电子政务安全上缺乏一个具有最高权威的统一机构,信息安全相关的管理机构与国家信息化领域机构之间还没有充分沟通,缺乏统领全局又有具体职责和行动的国家级的安全管理机构,各部门在应急处理时,大都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二)人员安全责任界定模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是责任工程,任何参与其中的人员都必须有责任意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中,明确指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必须实行信息安全责任制,要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部门的安全责任界定模糊,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管理员、信息管理员等直接与系统接触的人员的责任规定较为严格而对于平常的公务员的安全责任的规定则较松懈;在有些部门的安全责任规定仅仅是一纸空文,并不能落到实处。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管理薄弱电子政务是建立在Internet之上的网络系统,它需要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对于安全而言,统一、安全、顺畅的安全基础设施的运行更是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就一般而言,安全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统一的网络安全平台、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安全认证与测评中心、统一的安全认证PKI体系、病毒防护和应急响应机构等。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就如一座大楼的地基,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子政务安全的水平。我国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在最近十多年里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一)安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围绕“三金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一前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将众多的项目进行整合,推进其互联互通的工作150但目前,许多行业和部门在没有对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全面的了解的情况下,盲目上新的项目,这样极易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PKI/CA建设为例,在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中都有这样的规划,这样也造成了我国的各个CA呈现相互分割,形成了许多互不相连的孤立安全信任域,这样也就无法形成完整的PKI体系,在己建成的CA运营机构中,大多数规模偏小、利用率低,而且目前CA的建设缺乏国家法规的支持,安全标准规范在实施中问题不少,最终导致了对CA的管理问题突出。(二)应急处理能力差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为主的国家应急协调体系,但在其它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中,尚未建成统一的安全认证平台、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国家级的病毒防护安全体系,这也使具体的电子政务安全项目建设陷入被动的局面,最终导致了覆盖整个国家的安全防护体系未能完全建立,而这样在出现紧急安全事件时,不能从国家层面上对整个安全体系进行统一的指挥和调度管理,也就不能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甚至会因为应急处理不理导致同样的安全问题一再发生。因而在总体上,我国的安全基础设施在加大统一建设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处理规程,从基础层面上提升我国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四、信息安全项目建设质量不高在当前,一些部门的电子政务安全项目设计中,没有发展规划,也不做安全风险分析,没有建设重点和先后顺序,虽然已经开始引入了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机制,但总体而言,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许多部门的安全系统设计都是外包给Fr公司,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而且政府在电子政务安全项目管理中的监管意识不强,对外包公司的管理松懈。由于IT公司对政府运作流程的不了解,再加上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不畅,在系统设计和实施时往往会想当然的进行建设。这样建设出来的安全系统,要么不符合政府的实际,无法保证电子政务的最大安全,要么与政府运作流程相抵触,使安全系统的后续管理更加困难。第五章完善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思考随着电子政务安全环境的恶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会越来越多,但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安全策略和管理措施是无法保证电子政务安全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要着眼于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提高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错误的安全观念是电子政务安全的大敌,对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而言,只有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现状、管理目标、重要性和建设原则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提高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水平。因此在政府中树立正确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观是我们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先决条件。二、完善制度和组织保障体系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是在电子政务安全系统之中进行的。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信息系统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政府的法律、制度、组织安排会对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构建完善的安全法律、制度和组织保障(一)改进立法理念,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安全法律体系安全法律建设是核心,没有完善的安全法律体系就不能很好的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安全管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o目前我国已颁布相当数量的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但从总体上来讲,这些法规的立法层次不高,立法理念相对滞后;电子政务安全的立法还处于一个纲领性规定的阶段。对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规范:第一、由"堵"为"疏"的安全法律设计理念。要从彻底改革国家传统的政务管理体制入手,将滞后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策略进行有选择的使用,同时要从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高度,将立法的出发点放在扫清建设和管理的障碍上,放在规范化、标准化上。第二,将安全法律的建设与安全标准的制定结合起来。我国的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安全法律体系存在“双低”的情况,因而我国在电子政务安全法律建设中更应当应将法律制定与标准的规范化结合起来。总而言之,及早建立并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安全法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依法治网,依法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加强政府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培训,建设"人力防火墙"人员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多项针对电子政务安全事件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安全事件是由政府内部人员的误操作或故意行为造成的,而从安全角度来看,政府内部人员既是潜在的威胁,也是安全制度的执行者和保护对象。对于政府人员的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分类、分级、适度和责任追究的原则。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讲,政府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一类是政府公务员。对于这两类人员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和培训。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安全审计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安全分析员等,要坚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原则。其次,对于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基本安全素养和技能的培训。第三,要完善安全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清楚界定职责范围,将安全绩效考核与职位晋升联系起来。对于平常的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三、加强各项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来讲,所有的网络应用都是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是当前绝大多数网络应用的基础和第一道安全屏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初期的巨大投入开始有了回报,在今后的发展中,网络基础设施的重点也应从建设逐步转向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体系的完善上。(一)完善信息安全标准认证管理在网络安全中,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有利于安全产品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产品安全可信性,实现对产品的统一部署,有利于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信和互操作性,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可靠。在网络基础设施中,安全标准的制定是最基本的环节,虽然它输出的仅仅是一些标准化的文档,但这些标准化的安全文档正是实现更高级的应用的基础,没有这些标准化的安全文档,更高级的安全应用都只是"空中楼阁"。从总体上讲,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包括电子文档密级划分和标一记格式、安全事件处理、应急响应规范、密码算法标准、密钥管理标准、PKI/CA标准、PMl标准、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和网络安全产品测评标准等内容。为完善我国未来的信息安全标准化,要重点完善三个方面的安全标准:首先,为配合PKI安全认证平台的建设,要尽快完善PKI/CA公钥基础设施相关标准的制定;其次,完善相关安全流程和要求的标准,对于工程质量、安全操作、安全测评要求等;第三,尽快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标准。(二)构建国家级病毒防护安全平台伴随网络的发展,病毒威胁也在不断增强,而病毒的破坏不容小视,轻则造成软件故障、系统崩溃,重则造成数据丢失、硬件故障。我国的网络病毒防护体系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电子政务部门系骄口信息的安全绝大多数还是要靠自身的安全保障体系的防护。建设覆盖全国网络的病毒防护安全平台,统一国家基础病毒防护平台可以很好的提升我国抗击计算机病毒的能力。在国家基础病毒防护安全平台的建设中,政府要加强与大的病毒防护软件厂商的合作,充分利用它们的病毒检测和防护能力,努力打造出覆盖全国的基础病毒防护平台。四、提高安全建设质量从总体上来讲,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建设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这两个阶段涉及到两个不同的管理类型一项目管理和与运营管理。一个系统的建设的质量的好坏既会影响到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也会影响到系统上线后的运行和维护成本。电子政务安全项目的管理决定了整个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的安全程度和管理难度。(一)改进夕卜包开发模式,提高信息安全建设的针对性电子政务安全项目开发有两种方式:政府自行开发和外包开发。相比较而言,外包开发有更大的优势,专业开发商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外包模式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因而,在电子政务安全项目的建设中,最好采用外包开发的模式,但运用这个模式必须政府时刻掌握项目管理的主动权。在进行电子政务安全建设之前,要选择合适的IT外包企业,要对承包安全项目的厂商的安全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从安全技术实施能力,安全理念、安全保密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明确界定其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其工作范围、工作进度、项目质量的监管。(二)明确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原则首先,要协调好质量、进度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在电子政务安全项目中,质量、进度和成本是必须要好好处理的三个方面。总的来讲,在电子政务安全项目中,首先要保证项目目标一政务系统安全性的实现,在这个基础之上,要保证项目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必须将预算控制在既定的范围内。其次,做好电子政务项目的规划。规划是保证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良好而具有前瞻性的项目管理规划可以保证避免项目进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电子政务项目而言,规划性要体现在对建设目标的明确性、对项目风险的预测性上。再次,以标准为管理准则。项目管理是一种遵循已有的规定和标准的管理方式,而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讲,良好的标准化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在电子政务安全项目管理中,要依据已有的各种实施标准,如GB/T9361-19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9385-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电子政务综合业务网建设规范等标准来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电子政务安全系统建设的质量。第四,进行充分的沟通。在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各层级、委托方与实施方之间的充分的沟通,对于电子政务安全项目来讲,许多外部IT企业的项目经理对政府内部的业务流程不了解,对于政府安全保护的特点不明确,可能会造成项目的不适用,因而,坚持充分的沟通原则是电子政务安全项目成功的关键。(三)优化电子政务项目信息安全管理流程L安全需求分析在安全需求分析阶段,从安全的角度来讲,要着重处理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分析安全现状,明确安全需求。对现状的认识和分析是任何项目开始的基础,只有对现状有了充分的认识。第二,做好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安全风险的提早评估不仅可以保证安全系统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更可为安全系统所面对的各种威胁的消除提供事先的预案。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第三,完善的安全系统设计。安全系统的设计阶段是将安全需求进行细化的阶段,但它不同于项目实施过程,这一阶段更多的是对系统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设计和分析。2、项目实施安全管理电子政务安全系统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包括硬件产品的购买和配置、软件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等。对于电子政务安全项目实施中,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24】:第一,良好的进度安排。进度管理,要确保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完成各个时段的工程。第二,明确的费用管理。电子政务安全项目的费用管理是指在己经批准的预算条件下,确保项目保质按期完成。对于电子政务安全项目必须建立较为完整的项目费用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对项目的投入体现出计划性、约束性和控制性。第三,完善的质量管理。电子政务安全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围绕项目而开展的规划、实施、控制、监督和审核等活动。包括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3、项目交付与评估运用于项目管理的理论,项目的交付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这一阶段中,安全系统已经完成了大体的测试,并进入了试运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开发文档的整理与归档。安全系统开发厂商要提交系统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的开发文档,包括安全需求说明书,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档。第二,系统验收。这是整个安全系统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项目监理和项目业主共同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测试,具体包括:安全系统的功能、质量、可靠性、运行的稳定性等方面。第三,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在系统开发完成后1T厂商要对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的管理者进行一定的培训,让他们熟悉新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结论当前对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在技术层面已经有较多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但技术仅仅是着眼于设备硬件,很难对更深层次的安全问题进行控制,而且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好坏决定于谁在用,怎么用。对于安全来讲,任何一个细小的漏洞或点都会导致整体的不安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共同配合。技术层面着眼于解决安全问题的客观因素,管理层面侧重于主观因素。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是安全制度建设、机构协调、管理流程优化、基础设施的保障和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配合。总之,我们不能期望于仅仅通过技术的手段就可以确保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也不能期望仅仅通过一种方法或一种策略来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我们要将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同时采用多种管理策略和手段,灵活调配各种安全技术和策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我国的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参考文献【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2纪建悦,王元月.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3】任锦华甩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J,电子政务,2005【4】郑晨阳,唐丹.电子政务中电子文档安全策略研究J,信息管理,2004(3)5张维华.我国电了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J,电子政务,2005(8)6褚峻,苏震.电了政务女全技术保障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余俊,王强.电子政务的各个体系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8http:/www.topointcom.en/html/artical/2009/02/225829.html9电子政务一百度百科http:ba汰view2056.htm10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nie.html/263531336dl752.htm11李会欣,冯杰.我国电子政务运行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02【12】张楚,安永勇.信自、网络女全的法律保障J,计算安全,2004(2)13吴亚非.决胜电子政务安全一电子政务安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信息化建设,200414刘颖,苏俊.电子政务的安全现状及安全需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15李峰.电子政务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05(6)【16】丰洪才,吴煜煜汪军.电了政务中的网络信息安全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4(3)【17】沈友军.我国发展电了政务的资金投入与技术要求J,中国行政管理,2004(2)18杜文忠电子政务系统越“安全"越好?J,中国信息界,2005(11)19杜文忠,马丽平甩子政务该有怎样的安全观J,计算机安全,2005(5)20安永勇.电子政务女全一法律的视角J,信息网络女全,2006(7)21陶建平,张永福.美国电了政务安全策略分析J,计算机安全,2007(1)22永江.公钥基础设施保证电子政务安全J,金卡工程,2006(2)【23】李佳娜.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及解决方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9)【24美吉多.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