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docx
2022-2023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1 .煤炭产业景气度2022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俄乌冲突爆发,新冠疫情跌宕起伏,全球经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世界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内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大局。煤炭产业承继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优势,特别能战斗的煤炭产业大军砥砺前行,“危”中寻机、稳中有进,产业景气度基本与本课题研究小组2022年年初预期的情况一致。2022年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整体呈回落趋势,年初景气指数随着先行指数开始掉头向下,三季度回落幅度增大,滞后指数按已形成的趋势运行。四季度景气指数为97.83,较上季度下降L36个点,较2021年同期下降534个点。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变化如图1所示。2022年,煤炭产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各项决策部署,紧抓安全供应不松劲,加快释放先进产能,保供成效显著,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产量创历史新高,供需矛盾趋缓,并保持相对平衡,煤炭价格在长协稳价作用下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与国外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2 .景气指数指标运行情况供给生产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5.0亿t,同比增长90%,增速较2021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10.8亿t,同比增长10.3%;二季度IL1亿t,同比增长13.5%;三季度IL2亿t,同比增长14.3%;四季度IL8亿t,同比增长3.5%o近5年我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及同比增速情况如图2所示。进口2022年,我国进口煤炭2.9亿t,同比下降9.2%,降幅较2021年同期扩大15.8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5181万t,同比下降24.2%;二季度6319万t,同比下降11.1%;三季度8592万t,同比下降5.4%;四季度9228万t,同比下降06%。近5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及同比增速情况如图3所示。库存2022年末,全社会煤炭库存2.99亿t,同比增长28%o秦皇岛港库存煤炭560万t,同比增长18.1%。煤炭产成品资金占用为768.3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较2021年同期加快12.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末为617.2亿元,同比增长12.9%;二季度末为664.9亿元,同比增长23.1%;三季度末为693.0亿元,同比增长17.5%0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及同比增速情况如图4所示。需求营业收入2022年,我国煤炭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0222.2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较2021年同期放缓388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94461亿元,同比增长608%;二季度10736.1亿元,同比增长64.2%;三季度9707.4亿元,同比增长8.2%;四季度10332.6亿元,同比下降12.2%o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情况如图5所示。出口2022年,我国共出口煤炭400万t,同比增长537%,增速较2021年同期加快72.1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67万t,同比下降13.2%;二季度141万t,同比增长193.8%;三季度Ill万t,同比增长56.3%;四季度81万t,同比增长26.6%o近5年我国煤炭出口量及同比增速如图6所示。价格2022年末,环渤海地区发热量23.OMJ/kg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734元/t,同比下降0.4%,降幅较2021年同期扩大26.4个百分点;较一、三季度末分别下降4元/t、1元/t,较二季度末上涨1元/to出厂价格指数为97.3%(2021年同期为100%)。近5年我国煤炭价格走势情况如图7所示。效益利润2022年我国煤炭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0202.0亿元,同比增长44.3%,增速较2021年同期放缓168.4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2357.0亿元,同比增长189%;二季度3012.1亿元,同比增长139.1%;三季度2476.4亿元,同比增长22.3%;四季度2356.5亿元,同比下降19.6%o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利润总额及销售利润率情况如图8所示。回款2022年末,我国煤炭产业应收账款为5320.1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较2021年同期放缓37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末为4632.4亿元,同比增长51.9%;二季度末为4904.9亿元,同比增长46.6%;三季度为5254.8亿元,同比增长33.2%。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应收账款及同比增速情况如图9所示。2 .4.2用工2022年末,我国煤炭产业从业人数为259.7万人,同比下降2.4%,降幅较2021年同期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末为256.8万人,同比下降1.4%;二季度末为2592万人,同比下降10%;三季度末为2611万人,同比下降11。近5年我国煤炭产业从业人数及同比增速情况如图U所示。3 .煤炭产业运行分析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我国煤炭产业积极发挥主体能源的重要战略功能,克服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不利影响,积极落实保供稳价政策要求,切实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产业运行呈现出“稳、顺、归、韧”的特征。能源安全保障稳健有力2022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波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极端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粮食、能源、债务多重危机同步显现,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Q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二季度经济增速下滑至04%,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扭转下滑态势,三季度经济增速快速回升至3.9%,四季度抓住窗口期进一步回稳向上,全年经济增长3.0%,实现了回稳向好。在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整体运行韧性彰显的背景下,煤炭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稳健的能源安全保障与支撑。顺应产业发展周期煤炭产业顺应产业发展周期,基本沿着走出“十二五”时期长时间深度调整的“隆冬季”形成的趋势发展。20H年四季度,煤炭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产业几乎全面亏损,陷入极度困境,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打煤炭产业脱困发展政策组合拳,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煤炭产业自2016年起进入相对平稳区间。虽然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出现短暂下行,但随着及时有效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等政策的实施,煤炭产业转危为安,重回常态轨道。走出“隆冬季”后,即使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煤炭产业运行依然延续整体平稳态势,并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趋势。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政策归位中央多次强调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从2022年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都可以看出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政策逐渐归位。尽管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呈逐步降低趋势,但作为我国能源安全自主可控的首选,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产业发展韧性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问题以及人们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局限性,时常会有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导致商品价格严重偏离价值暴涨暴跌,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021年煤炭价格曾出现“短缺性上涨”,价格异常波动后,产能核增、电煤长协全覆盖等各项增产保供稳价措施相继发力,“煤超疯”被遏制。2022年保供稳价成为煤炭产业的主旋律,煤炭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稳价措施贯穿全年叠加长协价格上调,煤价处于相对历史高位,但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与国外煤炭价格上涨1倍以上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四个得益于":即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益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得益于特别能战斗的煤炭产业大军2。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煤炭产业上下齐努力,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面对“煤超疯”卷土重来,坚守产业战略定位,坚定刚性、增强韧性、加大弹性,审时度势及时纠偏,保障能源供给。煤炭产业一直默默奉献,努力做好自身的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发展韧性增强,任凭风浪起,稳做压舱石。4 .煤炭产业经济发展预期当前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煤炭产业发展压力依然较大。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煤炭产业只要准确、全面、及时落实有关政策,仍能实现稳中有进。国际形势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与俄罗斯展开制裁与反制裁,导致能源和粮食等价格在市场供需趋紧中震荡上行,屡创新高,其他地区和国家也陆续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能源和粮食短缺问题,国际能源、粮食危机接踵而至,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破坏。地缘冲突风险加剧使得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发达国家积极收紧货币政策,推出扩张性财政政策,以缓解通胀压力。目前,俄乌冲突尚未出现和平解决的迹象,这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变数。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全球通胀仍有黏性。能源危机爆发以来,低碳转型最激进的欧盟多国采取重启煤电、核电等措施,俄乌冲突的影响使全球能源格局重塑,未来能源市场或依旧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国内形势2022年我国GDP增速为3.0%,超过121万亿元,经济“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态势更加显著,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持续优化,2022年以来实施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效应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预测,2023年我国经济将明显好于2022年,经济潜在增长率预计将处在5%6%的区间。回顾我国经济近3年来的表现,2020年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规模占世界比重超18%,3年来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世界增长2%左右的平均水平,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能源安全将会取代能源结构调整成为能源领域的首要任务,必须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煤炭产业经济形势随着国际能源危机持续,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煤炭产业景气具备持续性。从煤炭生产端看,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继续增强。2022年在煤炭长协保供以及产能释放政策影响下,煤炭企业生产积极性高,叠加铁路运力提升,港口煤炭中转作业增加,带动煤炭产量大幅增长。2023年煤炭保供稳价工作依然是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煤炭主产区的产能规划和煤企在建煤矿项目的落地情况,全国煤炭生产具备L5亿t/a左右的增量能力。从煤炭消费端看,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仍将保持增长。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强、潜力大,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进入“后疫情时代”,经济存在恢复性反弹的预期,这将进一步拉动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预计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左右,煤电仍是电力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煤消费增量有望达到0.7亿t左右,并成为煤炭需求增量的主要驱动力。二是煤化工产能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现代煤化工四大主要产业煤制油、煤(甲醇)制烯烧、煤制气、煤(合成气)制乙二醇产能均创新高,随着原料用煤不再纳入能耗控制政策的实施,化工用煤消费将持续提速。预计2023年,煤化工产业煤炭消费量将明显增长。三是虽然房地产市场支撑偏弱,但在基建明显增长的支撑下,短期内钢铁、建材等行业的产能规模不会大幅缩减,钢铁、建材用煤仍将保持平稳。预期2023年全年,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压舱石地位稳固,煤炭市场供需关系预计由偏紧逐渐走向适度宽松。短期看,煤炭价格中枢下移但仍具备相对高位运行的基础。中长期看,煤炭产业仍将负重前行,需提防一旦周期反转情况下部分煤企运行的较大波动,尤其要警惕杠杆处于高位且业务较为分散的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5 .政策性建议2023年,煤炭产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有望延续,应该继续发扬煤炭产业大军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坚持“固基、稳价、保供、发展”八字方针,保持煤炭主体能源战略定力,巩固产业健康发展环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保持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2022年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较2021年提高0.2个百分点,保持56%左右的份额。长远看,我国煤炭消费占比趋降,但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现阶段,要坚持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坚持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能源政策。发挥好以煤炭保能源安全的重大作用,着力增强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主动权3,确保“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煤炭产业要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夯实能源供应保障基础的同时,积极把握现阶段政策、资金、通道、区位等优势,加快由燃料向燃料、原料并重方向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理性预期巩固产业健康发展环境在经济复苏道路上,可能面临国际国内政治、军事、经济、气候、能源等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发生的风险,煤炭产业发展环境和战略落地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上升。要加强理性预期,正确对待经济复苏道路上可能面临的诸多风险,坚持底线思维,稳定发展。根据二十大报告精神、各行业的发力点以及国内外供需环境,科学把握煤炭真实需求,不断推进煤炭供需分析体系建设,强化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判,健全数据信息报送及分析机制Q坚持高效保供和双向稳价,促进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相对平衡,引导煤炭价格向价值回归,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安全生产投入、生态无损害和绿色低碳生产的完全成本,防止市场供给和价格的大起大落。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从资源落实、基础设施布局、新建产能等方面提前谋划应对措施,加强煤炭储运、调节和需求侧快速、及时、有效的综合响应能力,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内涵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对煤炭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在“双碳”目标下,煤炭消费达峰后将长期趋降。受国际能源危机持续影响,煤炭保供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并将在我国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煤炭产业要“危”中寻“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并为其注入新的内涵。(1)注重发展先进产能。在低效无效产能加快退出的同时,积极发展优质产能,实现煤炭产能有序和高效衔接。(2)着力解决杠杆过高问题。以债转股、资本注入等方式,将负债率控制在安全水平,防范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资本风险。(3)落实脱困承诺的各项政策。着重抓好制度性、政策性降成本,降低流转税、资源税、煤炭深加工的油气税费等。(4)补足产业发展短板。加强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促进“软科学”和“硬科技”深度融合,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努力吸引人才,强化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资本作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要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煤炭产业发展和转型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与助力。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国内煤炭投资意愿不足,我们应该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加大对煤炭保供产能建设、智能化改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项目的资本支持力度,优化资本供给问题,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其次,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强投资信心,改善产业融资环境,推动绿色低碳项目建设、投产、运营,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最后,煤炭产业自身要抓住景气期,提升投资管理与资本运营水平,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减人、增安、提效,探索矿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路径,践行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新理念。6 .结语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红利窗口期,新发展格局将带来新发展机遇,形成新发展动能。煤炭产业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中提质、进中降碳的主基调,巩固回升好趋势,保持合理区间运行,继续做好煤炭产业自身的事。把深化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提高需求侧服务水平统一起来,更好统筹产业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