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106书法三要素.doc

    • 资源ID:9257       资源大小:3.82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06书法三要素.doc

    -106书法三要素所有的事物,都是由要素决定的。把握一个事物,也就是要把握它的要素。训练一个新手,当然是从根底要素入手。书法的根本要素是什么.历史上有没有人讲起过呢.唐朝怀瓘"玉堂禁经"不但记录了永字八法、五势和九用,还归纳了书法的三大要素。他说:"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这后面一句话很严厉,所谓书法,一定要三样东西都有,三者兼备,假设你一直守住一样,那就没有得到,还不是真正的书法。怀瓘不是等闲之辈,在中国书法史上他是理论大权威,书法论述,数他最多。所以"玉堂禁经"这些话很值得我们重视。8.用笔、识势和裹束这三要素的详细容是什么.8.1什么是"用笔.第一个要素是用笔。顾名思义,用笔就是毛笔的使用方法。通常包括两个容,一是毛笔怎么执.二是笔锋怎么用.即执笔、用锋。用笔第一件事情,是执笔。怎样抓住毛笔,这是有讲究的。方明"授笔要说"详细记录了五执笔。这是旭讲课的公开容。怀瓘"玉堂禁经"记录了"九用的容,讲笔锋怎样用,是旭不公开的容。 执笔五执笔就是唐人流行的五种执笔法。每种执笔法都有专称,这就是:执管、【扌族】管、撮管、握管、搦管。但是要注意,其中只有一种"执管是书法家所用。其余4种方法都不是,虽然非常流行,只是分析给你听,都不是好的方法。九用所谓"九用,就是用锋方法:一曰顿笔、二曰挫笔、三曰驭锋、四曰蹲锋、五曰锋、六曰衄锋、七曰趯锋、八曰按锋、九曰揭笔。这些是唐朝人的术语。九用又可以分为两类,挫笔和趯锋是书写动作,其他都是调锋动作。毛笔和硬笔不同,时时会散,会扭起来,所以要一边写一边调锋。调锋以后,笔锋就顺了。简言之:书法第一个要素是用笔。用笔=执笔+用锋。用笔调锋习惯上称为"小圈。8.2什么是"识势第二个书法要素是"识势。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永字八法为例,看看不同笔势的点:箭头所指的第一点,现在是侧放的,看起来很好看。如果我们把这一点换了一个方向,这笔势就不同了,放在永字的头上,看起来就不舒服。把这个点竖起来,尖头向天,姿态也不好。如果倒过来,尖头向下,也觉得很别扭。在书法中,每一个点画,哪怕小到一点,也要讲究笔势。有笔势才有姿态。你看这三个点,中间一点是左右对称的,旁边两个点,笔势是相反的。则,这三个点在书法里面,我们就称之为笔势不同,他们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简言之:书法中的点画,是讲姿态的,不能乱用。点画的姿态,取决于笔锋的走势。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笔锋走势呢.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中有一个"沉字。"沉字一上来就是一个三点水,我们看起笔这两个点,它们的形状是相反的,一个向下,一个向上。这是相反的形状,是因为笔锋所走过的路不同。如果把笔锋走过来的中线画出来,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第一点是向下覆的,第二点是向上仰的。这就是笔锋的走势,决定点画的姿态不同。不同的书法家,在处理笔势时,往往有自己的方法。你看,颜真卿写"沉字的三点水,取势就和褚遂良不同,他的起手两点,都是覆的。简言之:点画的姿态,取决于笔锋的走势。变化姿态,只要改变走势就可以了。你理解了笔势,就容易理解书法第二个要素"识势了。在"玉堂禁经"中,记录了永字八法和五势。永字八法是旭公开的容,五势是不公开的,这些在上一堂课都讲过。1单一笔势: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取一个"永字为例子,把它拆开,就是八个单一笔势。在书法中各有名称,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笔势。2复合笔势:五势在书法中,还有复合笔势。复合笔势由单一笔势所组成,用处非常之大。所谓五势,就是五种复合笔势。复合笔势由单一笔势的组合。1曲尺势:是横画加竖画所形成的复合笔势。你看王羲之"二帖"儿字,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一个曲尺势。2交争势,这是撇捺的结合。看起来好似一个人字。王羲之"丧乱帖"中有一个"哀字,最后局部就是一个交争势。3飞带势,两撇一捺,这是非常有用的笔势。王羲之"丧乱帖"中有一个"复字,最后局部是一个飞带势。4顾盼势,一共三笔,先写中间一笔,然后左右两边,看起来好似一个"小字。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一个"丝字,最后用了顾盼势。简言之:所谓"识势,就是懂得笔锋的走势。永字八法包括八个单一笔势。五势是复合笔势的例子。笔锋行走的路线,习惯上称为"大圈。8.3什么是"裹束.书法的第三个要素,是裹束。这个名词现代人很陌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裹就是包裹,"束就是捆绑。"裹束,是什么呢.用笔调锋是小圈,笔锋走势是大圈。裹束=小圈+大圈。观察大圈举例来说:褚遂良"阴符经"这个"沉字,在书法中是分为三个复合笔势。"沉的三点水,称"散水势;右上的称"冖幂头势,右下的叫"凤翅势。这三个局部加一"裹束,就组成了"沉字。再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寥字。这个字从上到下可以分为四个局部,也就是四个复合笔势。其中第四局部的三撇,转化为一个"小字形。这样从上到下,就有"宀头势、石笋势,交争势、顾盼势。"裹束这四个笔势,就成了"寥字。王羲之有一个草书帖"远宦帖"。这是王羲之的名作,不是真迹,是摹本,现在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它的第五行第一个字,就是救命的"救字。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放大点。这个草字,是由三个笔势所组成的,如果我们把它分解,第一个笔势是中间局部,第二个笔势是左边局部,第三个笔势是右边局部。这些笔势的名称到二级课程专门讲解。这样我们就完成的取势,"大圈就这样分出来了。古人往往用手在空中写字,称为"书空。让我们来试一下,三个笔势加在一起,字就出来了。要注意,有些人临写的时候,会出现很大的误差。大圈难写,大小,小了,变了,反了都不行,都不是临写。观察小圈现在说说小圈。小圈就是调锋的位置。在这个字中,我用黄色的箭头指出三个小圈位置,这就是调锋的位置。小圈调锋,属于笔法动作。调锋的方法有很多,下面课程再讲解。各位还没学过调锋,那你就顺时针画一小圈好了。简言之:在书法中,写"字实际上是写"笔势。大圈以行笔,小圈以调锋。裹束就是大圈加小圈的综合。我做了一个动画,来表示书法的三要素。一个光点移动,它走的是大圈。但走到*一点,就会加上调锋动作,这就是小圈。所以,书法就是大圈加小圈,看起来好似天体的运行。现在你大约懂得了这句话了。唐朝怀瓘"书断"评王羲之说:"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对体势,及有心得,极有发挥。初学者小圈难,深入者大圈难。在掌握了笔法之后,就要下功夫研究笔势。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山字。它是怎样取势的呢.临帖时要看清楚。在"兰亭序"中,"山字有很多变化。看这个"幽字,蓝色箭头所指的地方是断开的。这一取势,对唐代书法家,影响很大。你看,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里面的"幽字,也是断开的。艺术讲究变化,书法上变换笔势,是一大难点。写字时笔锋怎么走,在行草书中变化更大。这是王羲之"得示帖"出字的取势,中间的一竖,是最后写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急于创造笔势,临帖时你能看清楚笔势就很不错了。比方褚遂良"阴符经"中的"出字,他的取势跟王羲之有不一样。终究笔势怎样走法,不是一下子看得懂的。本节要点:书法三要素:用笔、识势、裹束。用笔:五执笔+九用。小圈识势:永字八法+五势。大圈裹束:大圈+小圈。复习思考题:书空:"兰亭序"的"幽字。书空:"阴符经"的"出字。. z.

    注意事项

    本文(106书法三要素.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