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7700字(论文)】.docx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目录目录1弓I己.1一、情感与情感教育2(一)情感教育的含义2(二)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现状2二、中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依据3(一)情感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3(二)中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31 .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32 .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促成学生的终身学习3三、中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6(一)培养音乐艺术情感,促进发挥想象能力6(二)注重身心发展规律,深化音乐学习情感7(三)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合理设置评估方案7结论8参考文献8引言音乐教学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学仍然是单纯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育,完全忽略了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丰富了情感艺术教育的纯技能教育,情感教育,完全违背基本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在音乐课上没有任何兴趣。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中学生的态度、情感、情感、信念,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感到快乐和幸福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素质,培养他们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所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了独立的健全人格和特色,真正的道德、智力、身体、审美的情感和态度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意识和文化的劳动者。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把育人作为最终的培养目标,音乐教育不再只是一门技能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审美教育,教育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通过音乐陶冶情操,在情感和健全人格的丰富,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近年来,虽有不少音乐教师在情感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但理论不够系统,难以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进行指导。因此,本论文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情感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一、情感与情感教育(一)情感教育的含义第一,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兼容的教育理念,它同意教学生的知识,教育教学过程。而它作为人类情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贯穿于教育,对其进行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发生了新的质的变化,实现了人的全面进步和人性的完美发展L其次,情感教育是不是在操作层面的教学艺术,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注重情感潜能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一个概念,它需要的情感因素进入教育领域的活动和所有的这一过程。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在教育方面的影响,渗透到情感因素的情感因素。在思想和身体等活动中,活动要达到一个统一的功能,影响人的全面发展、道德认知、审美价值和其他因素的最佳融合状态。再次,追求情感教育的目标是使人的情感系统与认知、意志和行为系统的并行发展,作为一种手段的共同目标,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情感达到了目标状态和一种教育方法,促进了教育的融合在新的水平上。总之,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遵循情感规律,发挥情感的作用,实现教育的目标。(二)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理论开始在情感教育领域积极探索,情感教育相关文章开始出现。随着国外情商理论的崛起及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的实施与提出,情感教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93年,南京师范大学朱小曼教授的情感教育论纲,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的情感教学心理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勇的情感教育论,上海科研院梅仲孙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心理学的相继出版,说明我国情感教育研究在情教育哲学、情感教育心理学、情感教育学、情感教育课程等学科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人们看是重视情感在人的发展、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作用2。I王小燕.音乐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UL读写算,2012,3,69.2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二、中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依据(一)情感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素质教育模式,提高道德素质和能力,它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经济、军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高智商的精英文化,还必须使这些高智商的人具有高情商和高质量。曾有惨痛的事实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曾经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清华大学一名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无端烧伤北京动物园的几只狗熊的恶性事件,就引发了人们关于一些高才生高智商、低情商、低素质问题的讨论。事实上,类似事件,人们早有耳闻,对于大学生高智商、低情商、低素质的矛盾问题社会也一直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矛盾并未得到完全解决。这说明我国的教育仍面临着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真正使它成为道德、智慧、身体、美容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有许多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但情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素质教育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感觉到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使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从情感教育入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情感教育的最佳载体,因此音乐教学应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影响素质教育与情感教育。(二)中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1.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学校教育是培养高智力人才、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智慧。但许多痛苦的事实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精英不仅是高智慧是不够的,而且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人必须是具有健全人格和身心健康的人。当代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而这样的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必须从小培养,从学校抓起。在人的人格发展和道德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情感不仅是人格和道德的内容,也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之一。情感的培养是对人格精神的净化和培养的过程。例如,随着精神的参与,学习与他人合作是现代人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基础音乐教学内容是针对所有学生,在交流中进行的学生。这样,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在彼此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友好的感情,从而获得一种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二2.影响和调节认知过程,促成学生的终身学习从知识教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成人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认知差异。但是,如果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从心理学的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过程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情感体验支撑的知识学习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教条式的机器般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的培育,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己使社会要求人们终身学习。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终身学习要求人们保持对学习的态度,并通过情感教育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能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三、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音乐教育做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应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教学原则。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应是情感教育与音乐教学,情感心理学与教育学,美学多层次交叉融合的结晶,做到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概括地说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一)发展智力与培养情感相促进原则情绪心理学理论表明,人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是相互对称发展,相互依存前进的,这种“情知对称性”决定了音乐教学中学生认知学习和情感的内涵是相互促进的,音乐中情感的载体是音乐语言。它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响的流动中表现出来,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甚至在没有景物,没有图像甚至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内心感受,这种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大地发展了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又大有裨益。在音乐教育中培养情感除对认知推动和调节促使人智力发展外,当然它更是一个比认知其他外物更加凸显的审美过程,在教育者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学生主体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被学生的认知能力激活,通过想象或移情等中介环节,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促进高级社会情感的内化。认知愈深,情感意志活动愈强,积极的情绪情感又能推动认识的深入。因此,在情感教育中,要让发展智力和培养情感对称前进,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忽视任一项,都只能是一种畸形的教育。(二)艺术融情与技能技巧相融合原则,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美的能力,而且还需要培养对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音乐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训练,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音乐教育忽视情感教育的理由。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比其他艺术更能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学科,而且这音乐上的技术是一种表现手段,是为一定的内容和形式服务的,任何脱离美感表现的技能技巧训练是缺乏审美意义的,那么,作为审美教育,技能技巧都是通往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桥梁和手段,不能本末倒置,忽视情感的教育,否则就会使生动活泼的音乐教育变成训练“音乐匠人”的技能操作。如在声乐演唱训练中除了培养歌唱能力,如声音的正确运用,发声、吐字、节奏、音准、音色变化等技能技巧,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投入情感,在歌唱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感情的教育。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时,即要注意到知识技能是音乐的载体,表现手段,又要注意音乐的艺术性是对音乐情感内涵的把握,两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音乐知识的传授不脱离艺术表现,并能从艺术的角度去把握,使艺术融情与技能技巧有机融合。(三)情育目的与情育手段相适应原则。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完美人格的人,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音乐教育必须采用情感教育的手段,只有相适应的手段才能塑造具有这种特性的完美人格。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既不是单纯作为教育的外在手段,也不仅仅作为教育的内在目的,而应该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完美融合。它所追求的不仅是纯粹的音乐教学效果,而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情感与认知的全面发展,完美人格的最终实现。既以情育人,又养情育人。音乐教师中有人强调情感教育的目的,重视学生健康情感和健全个性的养成,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注重各种情感因素的挖掘,做到有效调控师生情绪。也有人仅仅注重情感教育的手段,强调情境教学,并没有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情感教育的目标。虽然这两种观点比唯理智教育己有很大进步,但都没有充分反映出情感和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应有的地位,没有全面、正确地认识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正如只有个性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的人,唯智化的教育手段或目标都只能培养出片面的个性和人格。音乐教育中,师、生、乐三情无时无处不在,情感教育绝不只能有可有可无的手段或空洞的目标,而应遵循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本质内在要求,使情育目标与情育手段浑然一体,相互适应,达到目的化手段和手段化目的的有机统一。(四)感受鉴赏与表现创造相结合原则音乐是富于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情感,不单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情感,对于它的感受、理解、表现,必须经过音乐审美感的培养。音乐审美感的培养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美,以及表现、创造音乐美的教育过程,从某一方面讲,也就是情感教育的过程。我们知道,音乐的情感体验首先从感受音乐开始,在听赏音乐时,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和加强,使之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愉悦的体验,但我们的情感体验不能仅靠听赏这种形式,要想使情感得到升华,必须让学生带着听赏获得的积极主动的意识,去投入到表现、创造音乐美的情感体验过程中,从中得到具有积极意义的成功体验。如歌唱、器乐演奏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能使学生亲身体会表现、创造音乐的愉快,学会用音乐去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这比单纯听赏音乐更容易体验到音乐的情感,随着这种表现、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鉴赏美,两个环节互相结合,相互影响,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递进上升,更好地使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将获得的审美经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从而形成稳定的情感和人格。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一个学生取得成功、体验成功,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所以,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必须遵循感受鉴赏与表现创造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实现对人类情感理性化的塑造。(五)引导培养和自主感受相统一原则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大凡对满足需要的事物或信息,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感,而对与需要无关的信息,人们则会无动于衷。可见,需要是滋生情感的土壤,教育者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才有利于情感的培养,但我们说满足学生需要,决不意味着迁就学生的所有需要,教育者要对他们的需要加以区别,合理利用和积极引导培养,使学生在受教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实际上是在有目的地制造一些需要满足的方式,帮助人淘汰一些满足方式而选择或认同另一些满足方式,通过对需要的调节和引导,人多次反复地从追求充满'超越中获得满足,终于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定势倾向。”t,)因此,坚持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原则,在进行情感教育时,音乐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欲望、动机和需要,针对学生已有需要中的合理成分,教师提供音乐教育诱因,使之进一步提升,作为育情的契合点。同时,针对学生不合理的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淘汰或转移,使他们养成积极进取的心态。另外,对于教育所需求的但学生所缺乏的或正在形成中的需要,教育者要提供诱因,以调动学生某方面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发展他们的需要。四、中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一)培养音乐艺术情感,促进发挥想象能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教学中“情感”和“审美”的主要标志。情感是音乐审美情感的动力,是音乐教育的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情感原则。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火花,并基于音乐要素之间创造自由想象的学生。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音乐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想象。在教学内容,并没有向学生介绍的知识和奥运会的特点,但直接使学生欣赏一些奥运主题歌。用心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验到歌曲的情感。结果,学生被那欢快、热烈的情绪深深陶醉,大多数竟情不自禁地跟随音乐节奏舞动起来。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有了,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把课堂教学不知不觉地推向了高潮。其实,教会学生唱会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能让歌词中所蕴含的美妙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心灵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受到滋润。因此,在教唱之前,教师应该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特征、情感处理和表现手段等。情感,如歌曲的思想和感情,应用程序的速度和力量,如何唱这首歌?用什么样的心情或动作来表现歌曲?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诱导生动而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心中和感受中引发'(二)注重身心发展规律,深化音乐学习情感与小学年龄相比,初中生对音乐认知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而且具有世界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他们在治疗和治疗中的技术能力稍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实现一个简单的技术性和高的艺术性,最大限度的提高简化的技巧,尽可能多地关注美女。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艺术教育要从认知上起,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美的艺术美在哪里;逐渐使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享受了审美趣味的形成。由审美兴趣,一切不再困难。“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合理地激发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音乐,积极探索音乐。当然,在教材的编排和使用方面,学校和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的特点,灵活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正确处理艺术与技能的关系,在同一时间,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因素,例如,可以结合丰富的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材料的音乐适当的补充和替换。这样,学生才能正确认识当地的文化,从而加强对家庭的热爱,培养良好的思想和感情。(三)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合理设置评估方案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音乐教学评价体系虽然趋于完善,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要充分运用作品和人的情感因素,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调整。特别是目前,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业负担沉重,他们往往由于心理因素的不稳定和导致情绪波动,音乐心理平衡尤为重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听歌曲不仅能消除单纯的学习唱出的心理疲惫,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主动、持续地投入学习音乐,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5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结论情感教育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的实质和时代发展都需要中学音乐教学以情感教育为基础,改变以往音乐教学中单纯的音乐知识及技能的教育,忽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对音乐课根本无兴趣可言的现状。当然,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诸如历史、文学、美术等学科,都是进行情感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各具特色的好方式、好方法。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音乐教育,和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的情感教育,在“培养人”这一点上,具有根本的共同点。正因如此,音乐教育最能体现情感教育的本质内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为:培养音乐艺术情感,促进发挥想象能力;注重身心发展规律,深化音乐学习情感;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合理设置评估方案。参考文献1王小燕.音乐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读写算,2012,3,69.2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5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卢家楣.以情优教一一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7曹理.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高等师范出版社,2013.8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9戴定澄.音乐教育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IL10刘静.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1,49,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