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施“五个共同” 深化产教融合.docx
-
资源ID:932590
资源大小:33.8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施“五个共同” 深化产教融合.docx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施“五个共同”深化产教融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1953年建校起就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先后于1997年和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工程硕士授权单位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已建成由4种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组成的专业学位授权点体系,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人数占硕士生招生总数的61.4%,在行业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以产业需求为牵引,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实施、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企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构建“二四三”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全面修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现“四个升级”。推动培养目标升级,在满足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学位标准的前提下,按照新工科要求和产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优势特色,重新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促进课程体系升级,聚焦产业发展前沿,优化课程体系,横向上专门设置跨学科课程、产业特色课程、案例课程、实训课程,纵向上采取“本硕博一体化”设计;面向工程实际,优化教学内容,推行基于工程问题、工程项目、工程案例的研究性教学。推进培养环节升级,实施“案例教学+校内仿真实训+校外专业实践+综合项目研究(学位论文)”四阶段、递进式培养方式,强化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推动评价标准升级,转变“唯论文”的评价标准,把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主要依据;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试点改革,将职业资格纳入毕业要求。对接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坚持“引企入教”,全面落实校企在人才培养中的“五个共同”,让企业从“需求侧”转变为“供给侧”,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共同修订培养方案,方案修订过程共邀请近200名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专家参加评审、论证。坚持共同建设课程和教材,企业深度参与实训课程和案例课程开发,向学校捐赠33套实训教学工程软件;每年约350名企业专家来校授课、开设讲座;校企合作出版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应用等8部实训教材、联合开发89门案例课程。坚持共同建设实践平台,校企联合建成6大类校内仿真实训平台、校外联合培养基地200余个,其中2个基地入选“全国示范性联合培养基地”,2个基地入选“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坚持共同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校企定期召开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会,深入实施“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全程参与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对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把关;近80%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密切相关,75%以上的学位论文选题源自能源领域工程实践。坚持共同推进研究生创新工程,企业通过赞助、捐赠、设立课题等多种形式,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已建成创新实践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和4个全国性竞赛平台。其中,由企业赞助学校发起的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已成为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以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搭建特色化培养平台。学校围绕地方产业创新升级和人才培养“两个需求”,发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和学校人才科技资源“两个优势”,依托“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按照“人员互聘、平台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人才共育”工作原则,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依托重大项目育人模式,培养行业领军才;依托校企共建模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依托校院所共建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依托校地企共建模式,培养区域发展急需人才;依托订单式培养模式,培养企业紧缺复合型人才。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将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双轮驱动”,继续发挥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构建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作者:梁琳毕静)(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