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932793       资源大小:1.34MB        全文页数:1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51.1项目概况5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72.1 建设规模需求分析72.2 拆除方案142.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5第三章工艺流程规划173.1 功能与科室设置173.2 医疗工艺流程规划183.3 医疗专项系统22第四章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244.1 244.2 项目选址分析294.3 304.4 规划条件354.5 市政配套条件364.6 交通条件374.7 房屋拆除38第五章环境影响分析405.1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405.2 建设期的主要污染物以及治理措施405.3 项目使用期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以及治理措施445.4 48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防护与消防496.1主要危害因素及隐患程度分析496.4消防管理53第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员储备557.1 组织机构557.2 人贝储备57第八章进度计划、招标方案及项目管理588.1 建设进度计划安排588.2 项目实施模式588.3 工程招投标588.4 项目管理61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59.1 投资估算范围659.2 编制依据659.3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669.4 投资估算68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8210.1 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8210.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8510.3 社会评价结论86第十一章经济效益分析8711.1 经济评价的意义8711.2 评价依据8711.3 经济评价基本参数8711.4 效益估算8711.5 费用估算8811.6 收支结余分析8911.7 经济效益分析结论8911.8 风险分析9312.1 主要风险9312.2 风险防范对策IOl第十三章海绵城市11913.1 带11913.2 I11913.3 1*I1112013.4 海绵城市措施方案121第十四章BIM技术的应用12514.1 BIM技术的应用12514.2 BIM技术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127第十五章树木保护篇章13215.1 护132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Ll项目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1.1.2 项目法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L3项目责任人1.1.4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选址位于黄埔区黄埔东路183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内。项目位于丰乐中路西侧、黄埔东路北侧。1.1.5 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改扩建工程。1.1.6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方案为:拆除原有老旧建筑;新建一栋综合住院大楼及发热门诊,配套室外液氧站。建设内容包括七项设施用房、大型医疗设备用房、培训用房、文化活动用房、便民服务用房、室外工程及配套公用工程。项目新建建筑面积为1720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652011f,地下建筑面积55480m2o1.1.7 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计划于2024年正式开工,在2027年投入使用。1.1.8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20406.8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89595.2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315.54万元,预备费10496.00万元。根据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主要在20222026年投入。项目投资拟分别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支持和医院自筹承担。1.1.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1所示。表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据及指标1业务规模规划床位张1200门急诊量人次/日30002规划总用地面积i17512.63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哥174744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rri1720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6520地下建筑面积rr?55480计容建筑面积rr?139575床均建筑面积吊/床1435投资估算总投资万元220406.80工程费用万元189595.26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20315.54预备费万元10496.00单位指标元/H12814序号项目单位数据及指标6建筑高度m99.97容积率7.978建筑密度%369绿地率%1110机动车停车位泊1180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2.1 建设规模需求分析2.1.1 相关依据与说明中山一院根据医教研发展规划,统筹院本部及东院各类资源条件,对东院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功能布局及规模测算。根据东院的地理位置及周边产业结构,在首要满足医疗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培训及其他功能。本项目建设必须与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定位相适应,各类功能用房建筑规模主要根据如下规范、标准进行确定: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21);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3)广州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指标(2018年7月);4)关于修改广州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的决定(广州市人民政府(2011)第56号令);5)其他相关技术规范、标准。2.1.2 综合医院业务用房(七项设施规模)东院的规划床位数为1200床,按照标准第十八条及表2的规定,1200-1500床的综合医院,七项设施的床均综合面积指标为11211f床。根据医院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本项目七项设施的建筑面积总需求约13234011f,床均综合面积指标为UOnf/床。根据标准第十九条及表3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确定七项用房比例如表4.4J所示。表4.4-1七项设施用房规模测算序号功能用房标准占比()推荐占比()1200床面积(r?)1急诊部354.7664022门诊部12-1510.07135284住院部37-4140.00537603医技科室25-2727.75373005保障系统8-129.34125506行政管理343.0140507院内生活353.534750小计10098.451323402.1.3 单列项目用房规模测算标准第二十条规定,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大型医用设备的房屋建筑面积,可参照相关面积指标增加相应建筑面积。本项目拟配置大型医疗设备种类及数量如下表所示,大型医疗设备测算用房面积需求为 6900 IH20表 4.4-2本项目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规划及面积需求序号设备名称单位规划数量单位面积总面积1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ZMR)台16006002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yberknife)台14504503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台14504504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台13003005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手术机器人)台41506006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台526013007磁共振成像设备(MRI)台531015508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台12402409直线加速器台34701410小计69002.1.4 科研用房按照标准第二十四条承担医学科研任务的综合医院,科研用房面积按照501117人的标准增加科研建筑面积。开展动物实验研究的综合医院应根据需要增加适度规模的实验动物用房。由于东院用地紧张,无法根据标准配置科研用房。科研用房拟通过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共享实验室用房等方式解决。本项目暂不考虑设置科研用房。2.1.5 教学与培训用房(1)教学用房根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预测中山一院教学任务承担学生数共2800人,按照标准第二十五条及表5的规定,承担教学和实习任务的综合医院(附属医院),教学用房面积指标为15m7学生。由于东院用地紧张,无法根据标准配置教学用房。教学用房拟通过与中山大学医学院共享教学用房等方式解决。本项目暂不考虑设置教学用房。(2)培训用房按照标准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综合医院,应增加IOoOnf的培训用房面积,并根据主管部门核定的培训人数,按照1011)2人的标准增加教学用房面积,按照12而/人的标准增加学员宿舍建筑面积。由于东院用地紧张,无法根据标准配置培训用房。本项目暂不考虑设置培训用房。2.1.6 文化活动用房建筑面积按照标准第二十七条,结合医院可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图书馆等文化活动用房等,并按照0.6lm7人的标准增加建筑面积。综合考虑医院周边社区文体资源丰富且共享程度高,且医院目前已与周边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场馆形成长期租用定期使用的机制,本项目暂不考虑设置文化活动用房。2.1.7 便民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为满足就医群众实际需求,设置药房、便利店、餐厅、银行等便民服务用房。按照标准第二十八条,按0.20.4而/床的标准增加建筑面积。东院规划床位数为1200床,则需要建筑面积为24011f48011本医院便民服务用房建筑面积需求为335。2.1.8 业务用房面积小计序号项目分类面积(M)1七项设施用房132340其中急诊部6402门诊部13528住院部53760医技科室37300保障系统12550行政管理用房4050院内生活用房47502大型医疗设备单列项48403便民服务用房335合计1395752.1.9 停车库及停车设施根据标准第二十九条综合医院停车的数量、停车设施和电动充电桩的配建指标应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规定配设,并增加相应的建筑面积。(1)停车位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2018),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按0.8-1.0泊/10011f计容面积设置机动车位,按泊/100nf计容面积设置非机动车位。则应设置机动车泊位数为11171396泊,非机动车泊位数4187泊。本项目拟设置机动车位1180泊,可满足规范要求。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2018),综合医院按每IOooOnf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每500Onf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其他类型停车泊位测算见下表。序号泊位类型指标建筑面积(耕)远期泊位数(泊)1医疗卫生区域装卸货车泊位10000吊/泊139575142临时接送车5000M/泊139575283救护车泊位10000r泊13957514合计56表2.1-4其他类型停车泊位测算表(2)停车安排及车库面积测算本项目拟设置机动车位1180泊,其中地上407泊,地下773泊。本项目地下停车库中须同时考虑设备用房面积需求。地下设备用房包括垃圾用房、污衣处理机房、消防水泵房、变配电房、综合监控中心、制冷机房、生活给水站房、负压站房等。为节省地上空间,以及为病人及家属创造良好的就医及治疗环境,拟将东院各处垃圾及污衣被服在本项目地下空间集中转运,同时在地下室设置全院的监控中心,承担安防、消防等信息的综合监控及反应。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宜为3011f-401112/个,同时考虑设备用房需求,车库面积指标取上线4011f个。经测算,本项目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为27925皿,可满足设置773泊机动车位。非机动车拟停于主体建筑东西两侧车道边。急救车位拟停于院区西北角,环路西北侧。中小型卸货车泊位拟停于立体机械停车设施首层南侧区域,由地面道路平层进出。主入口南侧广场及环路可作为临时接送车停靠区。(3)充电桩充电桩: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23号):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以及新建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公共建筑类项目,要按不低于停车位总数的一定比例配建充换电桩或预留充换电设施接口,其中广州、深圳市不低于30%。本项目机动车泊位为1180泊,按停车位数3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则充电桩数量约为354个。(2)周边停车设施摸查建议仍保留原来项目周边社会停车设施分析部分,说明本项目是按标准下限设置,如一旦实际超出设计车位,则周边停车设施仍可满足项目需求。2.1.10 人防需求根据标准第三十条需要配套建设人防工程的综合医院应按照平战结合和当地有关要求配设,并增加相应的建筑面积。广州市属于国家I类重点人防城市。根据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防空地下室报建审批工作细则的通知(穗人防法(2008)156号),对于含有裙楼的塔楼式建筑物,层数超过10层(含10层)的,其应建的防空地下室面积为以下两部分之和:1)塔楼部分:取塔楼对应的首层面积。2)裙楼部分:裙楼基础埋置深度小于3米的,取裙楼地面建筑面积的2%;裙楼基础埋置深度大于或等于3米的,按裙楼对应的首层面积计算防空地下室面积,当该部分防空地下室面积超过裙楼地面建筑面积的10%时,按10%计算。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中的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单个防空地下室面积达到5000行或成片综合开发民用建筑项目应建防空地下室面积累计达到5000肝的,应当按规定设置人民防空区域电站,平时需要预留管线口,电站设备可战时安装。根据后续设计方案,本项目建筑首层建筑面积为638011f,则人防工程面积为6380m2o其中战时中心医院加上人防固定设施需求约450011f,即不可平战结合的人防面积为4500rn2.2 拆除方案根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拟整合东院分散的建筑资源,优化医院医疗功能以及院内空间设计,拆除部分老旧、零散的建筑,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以提升院区总体基础设施水平,为医疗、科研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东院占地面积1751311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院区内建筑以多层为主。现有一号门诊大楼、门诊楼西座(感染科楼,主要为消化内科)、二号门诊楼、门诊东后座、一号住院楼、二号住院楼、办公楼、医技楼(旧食堂)、仓库、配电房、设备楼、太平间等。医院主要建筑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有建筑保有量:总建筑面积31896.4以,无地下建筑。为满足“创建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医院”的长远规划,节约建设投资,本项目原有建筑全部拆除,腾挪空间用于建设综合住院大楼以及停车库、人防等地下设施。拆除面积约31896.4m,其中2#住院楼短期用于周转,后期拆除。2.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通过对上述医院各类用房面积的需求分析及测算,本项目总建筑面积需求为172000m2o建设内容包括七项设施用房、大型医疗设备用房、培训用房、文化活动用房、便民服务用房、地下车库(含设备用房)和人防工程等,以及室外工程与配套公用工程。表2.3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表序号项目分类面积(三)备注1七项设施用房1323401200床2大型医疗设备单列项69003便民服务用房3354停车库及设备用房279255人防工程增加面积4500合计172000考虑院内现状各建筑物情况,提出优化布局、提升环境的规划方案。医院统筹用地,统一布局,拟拆全部现状建筑,腾出建设用地以新建满足医院未来规划发展需求的综合住院大楼。其中2#住院楼短期用于周转,后期拆除。同时,本项目方案设计整体考虑地上地下空间布局以及实际使用需求,拟将部分医技用房及大型医疗设备用房放置地下,具体见章节7.3建筑工程方案。本项目新建总建筑面积为17200011f,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6520肝,地下建筑面积为55480f,拆除面积31896.4。第三章工艺流程规划3.1 功能与科室设置项目用房类型包括门诊、医技、住院以及行政、生活等用房。其中,根据需求分析及项目定位,本项目门诊、医技、住院科室、行政管理、保障系统、生活用房设置如下表所示。表3.1-1功能与科室设置一览表序号功能学科设置1门诊神经内科内科综合(含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含功能神经外科)外科综合(含心脏大血管外科)发热门诊儿科急诊神经康复科2医技医技科室设置CTMRPET/CT直线加速器MRI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DSA百级手术室(14间)万级手术室(14间)ICU(110床)急诊手术室(1间)负压手术室(2间)序号功能学科设置3住院标准护理单元(1018床)儿科病房(68床)感染疾病科病房(4床)4行政管理及后勤管理及后勤设置行政办公后勤保障5保障系统变配电室库房6院内生活餐厅及厨房餐厅厨房3.2 医疗工艺流程规划(1)功能布局(医疗任务量细化设定)本项目床位数总计1200张,其中普通病房1018床,儿科病房68床,各类ICUuO床(ElCU共8床,CCU共14床,手术ICU共16床,NICU共11床,负压ICU2床,普通ICU共59床),感染疾病科4床。规划设置诊室204间,日门诊量约3000人/日。规划设置手术室31间,其中急诊设置1间急诊手术室;手术中心设置30间手术室,包含百级洁净手术室16间(含负压手术室2间,负压手术室有独立的流线和配套设施),万级洁净手术室14间(含两间DSA手术室)。规划十二层设置介入中心,共8间DSA室,其余配套放射科、功能检查等具体医疗基本工艺流程设计详见平面图。(2)规范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符合医疗流程,并满足现代化医院的标准。建筑设计为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运行经济,节能环保。同时神经学科参照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要求进行设置,神经学科相关科室设置齐全,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含功能神经外科)与神经康复科等。神经学科专科配套医技科室设置齐全,包括:影像科、神经介入科、脑电图室、肌电图和诱发电位室、睡眠监测室、神经肌肉病理实验室和血管超声科等。神经学科相关科室具备独立的重症监护室,其床位数占科室床位总数8%°(3)设计基本要求(医疗结构与功能单元设计)本项目医疗区域各组成功能按甲方意见与综合医院建设规范等指标要求进行设计,由于用地有限,因此建筑设计为高层建筑,由上至下依次为:病房fDSA-病理检验等医技用房-HCUf手术中心一超声内镜等医技检查一门诊一急诊一放射科等。(4)医疗工艺流程设计医疗工艺流程分为两级,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医院个医疗功能单元之间的流程,医疗功能单元是指医疗体系中具有独立专业、专科分工的单元,如门诊各科诊室、急诊、手术部等。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各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1 .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主要体现主要医疗功能单元之间的流程。可研阶段主要是确定一级医疗工艺流程,初步设计阶段细化二级工艺流程。本项目有五大功能板块(门急诊、医技、住院、行政后勤、发热门诊)。住院设置在高楼层区域,为住院患者群体提供最佳的视觉环境和私密的居住体验,有助于康养恢复。首层共设置专用落客区、接待大厅,六层以下至地下四层门诊及常用医技检查及停车等空间可通过扶梯到达,满足动态的大量人流需求,竖向交通核考虑专用垂直交通直达医疗区域,保障使用效率和私密性。行政后勤根据需要设在高层及低层,分别为不同功能板块服务。发热门诊设独立建筑,平疫结合。平时可共享综合住院大楼资源支持,疫情管控时期可封闭发热门诊楼隔离使用。2 .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各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该具体内容需要在初步设计中体现。1)医院主要功能单元表 3.2-2医院主要功能单元表分类门除停防保健柱床治科室次技科举病房医院忏月分诊.u1、体检1.手术麻解科1.药刑科1.内科1.痛案.统计%收费2、WB2.ICU.CCU.2.外内2、住筑*2.各空3、1区3.介入治疗3、医学法像科3.冷管JS3.。泽.急务4.放时治疗3、Jtt射科5,金液透析4.七以学界动俺单兀4.沧注、BT6.对疗科5.3现6、电生网X7、内窥忸科根粼氏院“体tft×QK8.牖再科情况设置9、中心供应10.愉血科2)功能单元工艺流程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以手术室为例,说明各医疗单元的内部工艺流程。即各单元内部的工艺流程设计需要考虑所有相关因素的协调关系。医疗工艺具体功能布置可见表5.1-1功能与科室设置一览表。日间手术乱手术区麻柳区麻解准*处置克有处置麻it”办公区叼央收冷空休总区疗废弃物他存他/y清洗网721度育物健存M>J手术务所梃XIil ”本,T木包吸白渝咫兰住院人等感疥上站灰,工作人员门之间近美东f £门内蝴关系图3.21医疗单元内部工艺流程图3)发热门诊设置根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公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需要建设规范化的发热门诊。基本建设要求如下:发热门诊原则上应当为独立建筑或设置在院内独立区域,路线便捷,与普通门(急)诊等区域有实际物理隔离屏障,远离儿科等区域,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保持一定距离,具有独立出入口,便于患者转运。满足“三区两通道”设置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医疗功能区,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自助便捷服务技术,在发热门诊内实现挂号、收费、检验、影像检查、医疗处置和取药等一体化服务。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独立设置,至少设置2间诊室和1间隔离留观室(单人间)。(5)综合分析及结论: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第3.1.2条相关规定及条文说明,医疗工艺前期设计满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需求,可以作为指导后续初步设计及深化医疗工艺条件设计的依据。3.3医疗专项系统项目医疗专项目系统包括包括物流传输系统、医用供气系统、大型设备、污水处理系统等。(1)物流传输系统现代化大型综合医疗建筑项目中,物资运输、存储和发放的过程,已经成为评估医院运营效率的关键指标。高效、便捷的物流系统设计,是创造出科学、温馨、人性化的诊疗空间和环境的重要保障措施。医院采用以下物流传输系统:1)智能轨道物流传输系统;2)智能气动物流传输系统;3) AGV智能导车机器人物流系统;4)智能垃圾被服动力收集系统;5)厨余垃圾处理系统。(2)医气系统综合住院大楼设置独立的医用空气及负压系统。大型医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包括1台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1台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yberknife)、1台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1台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1台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手术机器人)、5台MRL5台CT、一台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10台DSA及2台直线加速器。(3)污水处理系统项目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第四章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4.1 建设地点4.1.1 区域位置本项目选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范围内。黄埔区位于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位于广州市东部,东至东江与东莞市麻涌镇相望;东北部与增城区新塘镇接壤,南部临珠江与番禺区相邻;西部与天河区、白云区相连,北部与从化区毗邻。区域位置见图4.1.2 项目位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位于黄埔区黄埔东路183号,南侧为黄埔东路,北侧为丰乐小区,西侧为怡园小区,东侧为金隆园小区。周边还有怡港花园等住宅小区及黄埔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医院周边道路网络完善,黄埔东路、丰乐北路车流量较大,其余道路运行平稳。周边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完善,设有地铁5号线大沙东站以及多路公交线路。项目所在区域见图6.1-1,具体位置见图6.1-2。图4.1-1区域位置图张氏大赛祠0下沙公园早收伯乐电脑V4Q大参林冠豪数码大厦9舒心源养生Q农鲜园Q的然镭和连锁超市下沙大楼。白咖啡公园熊猫不走生日蛋糕。甜心安妮将Q怡园东街Q中国人民保险(黄埔支公司)本项目地理星Q怡园小区中山大学附第一画打怡园C香委会Y陕西面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C院天堵院区放射科V千鲜汇Q去髻绿金隆园IlnlrTnnG*旧切*中信建投证券4.1.3选址周边建设情况图4.12项目位置示意图医院地块位于黄埔区黄埔街道怡园社区,周边有较多的住宅小区群落,包括怡园小区、怡港花园、丰乐小区等。伯乐电信*s州香湾酒店怡园幼儿园怡园小区中信建投证券悦色苣乐吧饭袋中心7号衣库黄埔城建广场永辉超市下沙大楼二K怡园东街中国移动怡乐蝶图4.L3项目位置卫星图1图4.14项目位置卫星图2怡园小区黄埔公园怡港花园丰乐市场图415院区四周现状4.2 项目选址分析4.2.1 选址原则为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造福社群,同时为促进中山大学医学事业的发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建设脑科学中心建设工程。项目主要选址原则如下:1)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符合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2)交通便利,靠近核心区,便于服务周边居住人口,能利用和完善现有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3)用地规模适当,能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建设。4)用地权属清晰,房屋拆迁对象明确。4.2.2 选址优势分析本项目选址方案主要优势如下:1)项目选址周边基础设施条件好。本项目选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下沙地区域,城市道路、市政配套、地下空间等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善。2)项目周边住宅及商务办公条件成熟,人口集聚。院区周边有怡园小区、怡港花园、丰乐小区、金隆园等,周边住宅社区多且成熟;周边还有惠润广场、黄埔公园等商业体或城市配套设施。3)项目选址交通便捷。项目用地南临城市主干道黄埔东路,东侧为丰乐中路。公共交通设施完善,有地铁五号线大沙地站、大沙东站和地铁十三号线裕丰围站,周边还有公交站点是BRT下沙站和公交站。4)项目选址用地权属明确。项目用地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项目位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可依托已有的医疗、人事及数据资源,科室建设需求明确,有效提升服务水平。4.2.3 选址劣势分析本项目选址方案主要劣势如下:1)项目选址需对现状行政办公、门诊楼、感染科楼、1号住院楼、2号住院楼、医技楼(旧食堂)、仓库、太平间、配电房和设备房等进行拆除。2)项目建设用地略显紧张。3)项目周边存在多个住宅小区,项目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对策。4.3 自然概况4.3.1 地形地貌黄埔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全区地貌可分珠江和东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侵蚀台地低丘陵,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面大田山主峰海拔239.6米,为全区最高点,其次亚婆髻山峰高183.3米。南部围田区海拔高度0.72.5米,地下水位埋深在3360厘米左右。大田山以北和西面包括姬堂、茅岗、笔岗、沧联等村以丘陵台地为主,区间为开阔洞田、山坡、旱地和丘陵山地。洞田一般海拔高度在2.1.5米,山坡旱地一般坡度在510度,海拔高度1528米左右。台地侵蚀面可分为6080米、20T0米、10米三级,以2025米一级最为明显,为坡度在8度以下比较平缓的山坡旱地、中台地。冲积平原地貌多分布在夏园、南基、双沙、下沙、长洲、深井等沿江各村及江中沙洲岛上。4.3.2 气候条件黄埔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源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角度较大,太阳年辐射热量106.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射时数1906小时,日照率43%,热量资源丰富,有利于热带亚热带农林作物生长。气温具有夏长冬短,终年温暖,偶有奇寒,无霜期长,四季宜耕的特点。年平均温度为21,最冷月1月份平均为13.3°C,最热月7月份平均为28.4°C,气温年际变化很少,气温年较差为15.1'C,日均210C的年积温7599.3C,持续日数350天,如以候均温WlOC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黄埔地区夏季长达194天(4月15日至10月25口),小于I(TC的日数每年有40多天。冬季强寒潮南下会引起急剧降温,出现低温霜冻天气。小于5每年有28天,极端最低温可达典型亚热带作物要注意防寒。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因地处珠江口,受海风调节,也没有酷暑。全区年降雨量1694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这6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2%o4-6月为前汛期,主要是锋面雨;79月为后汛期,主要是对流降雨和台风雨。以日雨量N30毫米为雨季,雨季长达200天。降雨充沛,雨热同期,对水稻、甘蔗等喜温需水量大的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年际各季雨量是:夏雨占雨量的45%50%,春雨占26%34%,秋雨占16%20%,冬雨占5%8%。旱季4个月(101月)。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和雨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引起夏洪涝和春秋干旱灾害。4.3.3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参照广东省工程勘察院2014年12月提供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原黄埔院区)内科综合楼详细场地岩土地质勘察报告。根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原黄埔院区)内科综合楼详细场地岩土地质勘察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场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183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内,黄埔东路以北,丰乐中路以西,交通便利。地形较平坦,地貌单元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带,钻孔地面标高7.207.71m,高差为0.51m。(2)区域气象水文:区内气候温暧潮湿,雨量丰富,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全年降水丰沛,雨季明显,日光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暧。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21.421.9C,极低气温2.6C,极高气温38.7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对本场地建设影响最大的灾害天气主要有台风和暴雨。(3)岩土层划分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层、白垩系基岩等三大类。1)人工填土层(层号),土性为素填土,欠压实,未经碾压,该层不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该层在场地中所有钻孔均有分布,厚度1.602.70m,平均厚度2.09m;2)第四系冲积层(层号),包括:淤泥质土(层号1),深灰色、灰色,饱和,流塑状为主,质较纯,局部含粉砂薄层,单层厚度0.608.00m,平均厚度2.35m,顶面标高-2.676.00m;粉质粘土(层号2),灰黄色、浅灰色等色,湿,可塑状,厚度0.507.60m,平均厚度3.26m,顶面标高-6.29-0.19m;中砂(层号3),灰色、灰白色等色,饱和,松散状,该层在场地内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厚度0.5011.70m,平均厚度4.37m,顶面标高-8.075.llm。3)白垩系基岩(层号),岩性均为泥质粉砂岩,红褐色,按风化程度由上至下可划分为四个岩带:全风化岩带、强风化岩带、中风化岩带、微风化岩带。特点及分布如下:全风化岩带(层号1),岩石风化完全,岩芯呈坚硬土状,岩质软,岩块手易折断,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V。厚度0.905.30m,平均厚度2.38m,顶面标高-8.79-5.30m。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取350kPa;强风化岩带(层号2),岩石风化强烈,岩芯破碎,岩芯呈岩块夹土状、半岩半土状,岩质较软,岩块手可折断,属极软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V。厚度1.1016.40m,平均厚度5.5Om,顶面标高12.095.64m0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取60OkPa;中风化岩带(层号3),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岩芯呈厚饼状短柱状,裂隙较发育,岩质较坚硬,较新鲜,属极软岩,该层风化不均匀,部分孔段夹有风化不均的强风化、微风化岩夹层,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V。厚度0.7010.00m,平均厚度3.51m,顶面标高-27.59-8.56m,建议中风化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取130OkPa。中风化岩带的岩石天然抗压强度frk取3.5MPa;微风化岩带(层号4),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岩芯呈柱状,岩质坚硬,新鲜,击之声脆,属较软岩。该层风化不均匀,部分孔段夹有风化不均的中风化岩夹层,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IV。厚度0.505.50m,平均厚度2.85m,顶面标高-28.39-9.26m。建议微

    注意事项

    本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