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隅灵魂的间隙——教师与读书.docx
留一隅灵魂的间隙东晋诗人陶渊明曾这样描述他阅读的经历“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大致的意思是“抬头低头的顷刻间,我就能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没有什么能比读书更快乐的了!”我认为,人生的至乐不过如此,更不仅如此!一、为善最乐,读书更佳我与读书首先分享一段我的经历:平日闲暇我也会刷刷小视频打发时间,其中有一则小视频吸引了我的目光。有人提问:在保安室里看见一束花插在酒瓶里,该怎样描述这一画面?图片中一株玫瑰倔强地盛放在与之毫无关联的酒瓶中,透过这幅图片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生活的浪漫,也体会到人情的些许温暖,那我们该如何用文字表述呢?有人答道:向日子讨一首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尽了中国式的浪漫!又有人问:如何不提“孤独”二字却描述出孤独的感受。有人这样写道: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篷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请评选出最美的古诗词,元代唐琪的题龙阳县青草湖走入了我的视野:“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几句短短的诗歌,却仿佛让我们穿越千年,看到了淼淼洞庭湖水,飒飒秋景惹人愁。醉后诗人将梦境与现实重叠,似说不尽的万般思绪。忙碌的生活中,每每读到这样精美的文字、动情的文章我都会被打动,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也让浮躁的心得到暂时的沉静。这就是阅读的妙处,同时也让我不禁反思: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了?二、长留天地无穷趣,最爱书田不老春为什么读书?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看似“老生常谈”,但是又饱含着深意与新意,同时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必须直面的一个话题。分享几个有趣的观点。(一)尘世浮华VS文字枯燥英国评论家约翰凯里的阅读的至乐,这本书中曾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与电视这类信息量巨大的媒体相比,读书是最没有效率的一种活动,因为电视可以在一秒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画面,但是阅读书本需要经过困难复杂的过程才能实现,似乎书本变成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笔锋一转,作者又给了我们需要读书的答案。电视提供的信息太多太完美了,我们只要躺在沙发上被动地坐着,那些信息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你的大脑根本不需要任何参与,你所做的事情,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已。作者认为“电视影像的光束直射入你的大脑,你被动接受,并不需要输出什么。这意味着,与读者占大多数的国家相比较,电视观众占大多数的国家基本上是不用大脑的。”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把文字转换成图像场景的解码过程,这个过程非常烦锁,需要大脑进行一系列复杂活动的参与,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才能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我们的要看到的景象。作者说“把印刷文字翻译成脑海中的意象是一套令人惊讶的复杂程序。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想象能力跟其他脑力活动所要求的任何能力都不同。如果阅读消亡的话,这种能力就会消失一一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不会有未来”,因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是和想象力相关的,所以读书可以说一件和历史文化挂钩的行为。(二)”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可能有的人会问:有些事业有成的人可能他这一生从未读过任何东西!这样就自然地得出“读书毫无用处”的结论。既然读书毫无用处,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我的观点是:正因读书毫无用处,它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超然于现实。法国作家丹齐格在他的随笔集为什么读书中写道一个新颖的看法:读书为了“对抗遗忘和死神”。他认为:一位作家,一旦他的书被合上,他就缩小、简化成为一个“物"简言之,一个几乎已经死亡的东西。一个木偶。阅读将他拉近读者,重新赋予他生命。人们通过阅读向生活抗议,我们不断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无用之人。生活充满了重复。生活的景致没完没了。我们出于利己主义而读书,但无意中达到了利他主义的效果。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书中的章节片段,情节故事,都可以融入你的生命之中。你在书中历练生活体验人生,回到生活继续走你的路。(三)读书如花朵绽放“山野万万里,余生路漫。日暮酒杯淡饭,一半一半。”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现在的状态,粗茶淡饭、工作生活,我们在两点一线中劳命奔波。一个人的人生,由生命和生活两部分组成。人的人生长度是有限的,而他人生的宽度和空间却是无限的。这样我联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不读书的人只过了一生,而读书的人过着5000种生活。热爱读书,其实也是热爱生活。人们怀着好奇心与空杯心态,居于斗室却努力超越时空限制,与许多有趣的灵魂对话,这种体验虽不轻松,却大大拓展了生活的边界。史铁生,自1972年双腿就瘫痪了,他曾自嘲自己“职业是生病”。相较于一身风平浪静或荣光加持的作家,史铁生的文字里多了几分的冷静,也多了几分的“参透万物”的思想。因为经历过生命的挫折,他看待问题有了别的作家缺乏的“清醒”和“自觉”。务虚笔记这本小说讲述知青这一代人,包括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0、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命运的悲剧,展现了理想、追求与失落。豆瓣网友的一句简评触动了我“很多人都是懦弱的,爱情、生老病死很多人都在在迷局中安然的睡着”。这本书有对亲情的怀念,也有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也有对人与人之间的冷眼旁观,将“爱情、残疾、生死、命运”冗杂在一起组成了一出幸福与苦难并存的“人间戏剧”o读了这本书,我也随书中人物起伏,仿佛拥有了几段不同的人生,这就是读书的魅力。三、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教师为何要读书作为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前段时间流行的人工智能ChatGPT,只需要输入简单的指令,在几秒钟之后即可以得到想要的文章。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哪些职业可能被替代,结果“教师”这一职业赫然在列。但是我认为最可能被取代的是“不读书,不会思考”的教师。读书很难吗?是挺难的,因为我们有很多其他事情劳烦身心,生活都是一地鸡毛,没有闲情去阅读。清代学者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说书只有借来的才会认真去阅读,因为借来的书有归期,有了期限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阅读。大致反映了买书却束之高阁的我们,达成了一时兴起买书的冲动,却没有认真阅读。读书很难吗?其实也不难!阅读为什么不可以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呢?古语云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作为教师自然要与读书有不解之缘,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但是作为教师的“一桶水”,它也总有耗尽的时候,一支“蜡炬”也总有燃尽的时候,不阅读,又去哪里寻找“活水的源头”呢?也正如礼记中说的那样“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由于教师缺乏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致使教学不仅失去光彩和热情,而且变为他的苦差和重负,这就会使学生的求知乐趣丧失殆尽,智力上的禀赋和才华遭到扼杀。”针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段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一名教师如果失去了求知欲,就会成为一个原地踏步、止步不前的人,那么教学工作于他来说,便是一种“苦差和重负”。当工作成为负担时,这个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就分裂成为痛苦的两半。简言之,一个教师在工作中享受不到快乐和幸福,那么他在生活中也很难得到快乐和幸福。一个不快乐、不幸福的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一定是不快乐、不幸福的情绪。受到了这样的教师的影响,学生极有可能在“万物生长”的年龄就停止了“生长”。这就是一种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后果。一个不读书的人,看到的只是别人画给他看的美好世界;读了书之后,你认识了黑暗和丑陋;只有读了更多的书之后,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台湾作家三毛曾说道:“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如果生命感到空虚,就用阅读去填补空白;如果灵魂满目疮痍,伤痕累累,那请留一丝空隙,让阅读慢慢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