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重庆建筑垃圾可研报告.docx

    • 资源ID:938061       资源大小:638.95KB        全文页数:1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建筑垃圾可研报告.docx

    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窕报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重庆分院二。一。年八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渝高500901300012427工程咨询编号:工咨甲201200800242010年8月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组成员名单项目负责人:李月平主要编制人员:刘国涛刘斌李小风米莉李建华钱诗林卢金涛陈有余陈德明刘利平目录目录I前言I1项目概述11.1 项目概况11.1.1 项目名称与实施单位11.1.2 建设地点11.1.3 服务范围11.1.4 工程建设内容11.1.5 建设规模21.1.6 资金筹措及来源21.2 项目背景21.3 编制目的、依据及原则31.3.1 编制目的31.3.2 编制依据31.3.3 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41.3.4 编制原则6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2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82.1 城镇概况82.2 自然条件82.2.1 地形地貌82.2.2 气象条件92.2.3 水文条件92.2.4 物产资源93建筑垃圾现状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3.1 建筑垃圾现状113.1.1 建筑垃圾分类及特性113.1.2 建筑垃圾现状12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4建筑垃圾产量预测、工程规模与场址选择164.1 建筑垃圾产量预测164.1.1 重庆市建筑垃圾产量预测164.1.2 示范项目服务区内建筑垃圾产量预测184.2 工程规模194.2.1 规划目标194.2.2 项目规模204.3 场址选择204.3.1 场址选择原则204.3.2 场址选择214.3.3 拟选场址的建设条件23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术方案确定295.1 建筑垃圾组成成分295.2 进场建筑垃圾组成成分分析315.3 国内外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技术措施概况315.3.1 国外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技术措施概况315.3.2 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术345.3.3 国内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研究与应用现状355.4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市场分析415.4.1 现有市场需求分析415.4.2 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市场前景425.5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术方案确定446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程设计456.1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论证456.1.1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可比选方案简介456.1.2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方案比选486.1.3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方案比选496.1.4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方案比选506.1.5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方案比选516.2 工艺流程设计516.2.1 建筑垃圾分选及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流程516.2.2 再生骨料回收利用工艺流程546.3 项目系统构成566.3.1 分选和再生骨料生产系统566.3.2 再生骨料回收利用系统566.3.3 扬尘处理系统576.3.4 废水处理系统576.3.5 废渣处理系统576.4 江北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586.4.1 工艺设计参数及物料衡算586.4.2 主要建(构)筑物636.4.3 主要工艺设备及其优越性分析636.4.4 总图设计706.5 南岸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716.5.1 工艺设计参数及物料衡算716.5.2 主要建(构)筑物746.5.3 主要工艺设备及其优越性分析746.5.4 总图设计806.6 项目消耗材料与资源化产品量817公用工程设计827.1 建筑设计827.1.1 设计依据827.1.2 设计概况827.2 结构设计837.2.1 设计原则837.2.2 设计依据837.2.3 设计参数847.2.4 结构设计概述847.3 给排水设计857.3.1 设计依据857.3.2 设计范围85733给水857.3.4 排水867.4 通风空调设计867.4.1 设计依据867.4.2 设计原则877.5 电气工程877.5.1 设计规范及依据877.5.2 设计范围887.6 自动控制工程907.6.1 设计规范及依据907.6.2 设计原则907.6.3 设计范围917.6.4 系统组成及功能917.7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917.7.1 系统组成及功能917.7.2 系统结构927.8 通讯工程927.9 辅助工程927.9.1 计量设施927.9.2 洗车设计937.9.3 机、汽修设施938环境保护948.1 编制依据948.2 环境现状948.3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948.4 环境保护措施958.4.1 建设过程中的措施958.4.2 运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958.5 环境监测968.6 环境保护预期效果979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989.1 概述989.2 编制依据989.3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989.4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9810防火、防灾害及水土保持10010.1 防火10010.1.1 概述10010.1.2 编制依据10010.1.3 消防设计10010.2 防止灾害10010.3 水土保持10110.3.1 水土流失防止内容10110.3.2 水土流失防止措施10111节水节能措施10411.1 节水10411.2 节能10412项目实施与管理10512.1 组织与管理机构10512.1.1 组织机构10512.1.2 管理机构10512.2 劳动定员10512.2.1 工作制度10512.2.2 人员编制10512.2.3 人员培训10612.3 项目实施计划10612.3.1 招投标方案10612.3.2 项目实施计划10813工程投资估算10913.1 编制说明10913.2 编制依据和原则10913.3 投资构成11014技术经济分析Ill14.1 概述Ill14.2 基础数据Ill14.2.1 实施进度Ill14.2.2 投资与资金筹措Ill14.3 财务评价11214.3.1 营业收入及税金11214.3.2 成本费用测算11314.3.3 有关财务报表11314.3.4 财务评价成果分析11414.4 国民经济评价11414.4.1 投资费用的调整11414.4.2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11514.4.3 国民经济评价11514.4.4 敏感性分析11614.5 评价结论与建议11615项目效益11715.1 环境效益11715.2 经济效益11715.3 社会效益11716结论与建议11816.1 结论11816.2 建议118附表:附表13-1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投资总估算表附表13-2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消纳场工艺设备估算表附表13-3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13-4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公共辅助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14-1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财务评价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4-2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财务评价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附表14-3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损益表附表14-4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14-5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14-6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附表14-7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附件:1、重庆市市政府第36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前期工作的函3、项目选址意见书附图:附图1江北建筑垃圾消纳场平面布置图附图2江北建筑垃圾消纳场资源化利用区平面布置图附图3江北建筑垃圾消纳场分选流程图附图4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平面布置图附图5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资源化利用区平面布置图附图6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分选流程图刖S随着重庆市主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危旧房改造“民生工程''的实施,重庆主城区建筑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由2006年的160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近2500万吨/年。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给重庆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处理远远跟不上重庆市的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现有设施处理能力严重不足,远小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2)环境污染突出,无害化处理率低,现有29座建筑垃圾处理场中有20余座属于违法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如崩塌)与环境污染隐患,仅有4座手续完善的建筑垃圾消纳场,且这4座消纳场均采用粗放的填埋方式,设备不完毕,无防渗措施,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3)资源化利用率低,几乎为零,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影响到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和危旧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此引起了重庆市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重庆市于最近制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并于市政府第36次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送审稿)沆为加强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使建筑垃圾处置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实现循环经济,确保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规模效益,重庆市市领导做出明确批示,要求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实施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项目的建设。2010年5月10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开展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前期工作的函(渝发改环(2010)211号),同意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前期工作。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在主城区范围共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21座,近期(2012年)规划目标按照除余泥土石方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结合危旧房改造工作,先行启动建设大渡口、巴南、南岸、沙坪坝、江北、渝北、北陪7个综合处理场。为实现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目标,首先在近期规划的7个综合处理场中选择条件成熟的江北和南岸两个综合处理场进行先行示范,在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向其它综合处理场推广。我院受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在接受任务后,我院多次派遣技术人员,会同业主单位收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在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编制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程中,得到了重庆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市政委、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城各区职能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指导、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1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与实施单位项目名称: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项目业主: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国有独资企业工程总投资:24240.06万元法人代表:张兴庆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东段174号1.1.2 建设地点先期示范工程建设两座建筑垃圾消纳场,其中一座位于江北区寸滩黑石子小湾社,即现有黑石子垃圾填埋场旁,另一座位于南岸区茶园共和村胡家山社。1.1.3 服务范围建设江北和南岸两座建筑垃圾消纳场,其中江北区建筑垃圾消纳场主要服务观音桥组团及渝中组团,南岸区建筑垃圾消纳场主要服务南坪组团。1.1.4 工程建设内容建筑垃圾消纳场均包括资源化利用区、残渣填埋区、生产生活管理及其附属设施。资源化利用区主要是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和资源利用,通过处理生产出再生骨料和建筑材料产品,如各种类型的砖或砌块。填埋区则是将不能利用或暂时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置。1.1.5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140万吨/年使用年限:10年1.1.6 资金筹措及来源本项目工程总投资24240.0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1859.06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资金和借款相结合,其中企业自筹资金7412.12万元,申请借款16827.94万元。项目融资法人主体为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2 项目背景2007年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给重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明确了重庆要建设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任务。主城区作为实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建设速度必然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增长,城市建筑垃圾也必然进入快速增长期,如何科学有效的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成为城市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定义循环经济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该法的第二十三条,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为配合重庆市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5第139号)的要求,加强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使建筑垃圾处置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实现循环经济,确保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形成规模效益,重庆市市领导做出明确批示,要求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实施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促进主城区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建筑垃圾的科学处理和利用,配合实施主城区“蓝天、碧水行动”计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重庆市制定并批准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除余泥土石方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近期(2012年)达到50%,远期(2020年)力争达到85%。为此规划在大渡口、巴南、南岸、沙坪坝、江北、渝北、北储建设7个综合处理场。为了取得经验更好地完成规划目标,先行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江北黑石子和南岸茶园开展本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建设。1.3编制目的、依据及原则1.3.1编制目的(1)配合主城区“蓝天、碧水行动”计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论述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通过对重庆市建筑垃圾现状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服务区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处理规模进行预测,对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工艺进行工程方案的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的可能性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和论证。(3)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推荐建设方案,资源化再生产品及其市场应用前景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发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文);(8)城市建筑废弃物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2003年6月);(9)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9号令);(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文件);(Il)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9月1日实施);(12)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置条件和程序规定(2005276号);(13)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14)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2010年3月);(15)重庆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工程项目建议书(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2008年12月);(16)重庆市江北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JB-I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年11月)(17)重庆市南岸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NA-I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8月)(18)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9)重庆市市容环卫管理条例;(20)加快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实施意见;(21)重庆市主城区尘污染防治方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22)重庆市市政府第36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10年3月);(23)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前期工作的函(渝发改环函2010211号);(24)江北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市政500105201000040号)(25)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市政500108201000029号)1.3.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2009;(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4)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5)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建设部建城199721号;(6)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试行)(1996);(7)城市容貌标准CJ/T121999;(8)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9)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58-2001)(1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1)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DBJ43/002-2005)(12)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砖砌体工程技术规程(DBJ43/003-2005)(13)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2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5)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2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32)城市防洪设计规范(CJJ50-92);134编制原则建筑垃圾消纳场与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息息相关,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实现城市建筑垃圾有效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规模、工程选址、工艺装备、环保措施以及工程投资、建设管理机制等。应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的顺利建设与运行。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统一规划、集中处理”的原则。充分借鉴国内其它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经验,保证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设施资源配置合理,提高处理质量,避免二次污染,形成规模效益,做到资源的合理回收利用。(2)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分选等处理后可以作为再生建材及骨料进行再利用,极具回收利用价值,在满足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要求上,尽可能实现资源化目标。(3)坚持“先进、可靠、高效”的要求。项目设计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延续性,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推行垃圾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提倡从源头削减、减少废物产生量。(4)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应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以及其它相关规划或规定,满足卫生环境和城市景观环境的要求,为市民创造一个清洁舒适、优美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5)坚持“分类处置、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将余泥土石方等缺少资源回收价值的部分与建筑垃圾中含有可利用价值的部分分别进行处置,降低处置成本、提高资源化效益。建筑垃圾消纳场的设计应充分利用现状地貌,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尽量做到既经济实用、又合理可行。(6)总体布置合理,与周围环境协调,“三废”治理方案有效、合理。(7)综合考虑厂址、环境、地质水文等情况,坚持因地制宜、从重庆市的实际出发的原则,做到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8)在本工程中,符合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原则,采用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Uo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厂名称江北区南岸区合计处理规模(万吨/年)8060140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面积9.86.616.4其中:填埋区3.481.114.59土石方量(万立方米)挖方8.30.258.55填方8.51.319.81填埋场库容(万立方米)39.46.946.3进场道路(m)10001001100能源消耗电耗(万千瓦时/年)383.3346.8730.1水耗(万m'/年)7.045.0912.13油耗(吨/年)296222518劳动定员(人)12498222混凝土砖块(万n)27.0720.3147.38再生骨料(万吨)23.817.8441.64工程总投资(万元)24240.06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万元)11859.06总成本(元/吨)72.26经营成本(元/吨)63.432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2.1 城镇概况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1997年3月14B,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议,与北京、天津、上海同为四大直辖市。重庆市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的全部行政区域和渝北区、巴南区、北储区的部分区域,面积达2616.64平方公里。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9),主城区常住人口约685万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巴南区、以及北储区)。重庆市以直辖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宜辖13年来,重庆市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目前,重庆已形成以汽车、摩托车、天然气及医药化工、冶金工业为主体的支柱产业,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据统计,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GDP)2009年达到652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06.8亿元、第二产业3447.5亿元、第三产业2474.4亿元,建筑业191.5亿元。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重庆位于东经105。17,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成层性明显,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地质构造为川中拗川东褶皱带,地层出露有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3代4纪12统18组岩层。222气象条件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较热,七月八月日最高气温大多在35度以上。极端气温最高43C,最低-2C,日照总时数I(X)O-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I(X)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重庆雾多,是由于重庆地理环境形成的。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2.2.3 水文条件重庆市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藜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夹两江、拥群山,山清水秀,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江城”著称于世。2.2.4 物产资源土地资源:2009年农用地691.23万公顷,耕地223.76万公顷,园地23.93万公顷,林地328.81万公顷,牧草地23.71万公顷,建设用地60.61万公顷,未利用地70.85万公顷。水资源:重庆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在5000亿立方米左右,每平方公里水面积全国第一。地表径流量共662.96亿立方米,地下水量77.51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总量3936.5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88万千瓦,可开发量760万千瓦,每平方公里拥有可开发水电总装机容量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动植物资源: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6000多种各类植物和600余种各类动物。其中,有被称植物“活化石”的柢穆、水杉、秃杉、银杉、琪桐等珍稀树种;有金丝猴、华南虎、蜂猴、黑鹳等近100种国家重点珍稀保护动物。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主要有煤、天然气、锢、铝土、锦、石灰石、大理石、晶石、石膏、石英石、汞、盐岩等,其中铜矿储量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位。3建筑垃圾现状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建筑垃圾现状3.1.1 建筑垃圾分类及特性(1)建筑垃圾分类根据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中对建筑垃圾是指,对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辅助设施等进行建设、改造、装修、拆除、铺设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渣土、废旧混凝土、碎砖块、废沥青、废旧管材、废旧木材等。为方便对建筑垃圾的管理,根据建筑垃圾产生源、组成和资源化利用难易程度等,重庆市将建筑垃圾分为A、B、C三类(如表3.1)进行管理。表3.1重庆市建筑垃圾分类及组成分类主要成分主要来源建A类混凝土、废破、金属、木材、沙土工业与民用建筑垃圾筑Bl沥青类垃B类B2混凝土类道路改扩建圾B3渣土类C类渣土、石沙山体地基开挖A类为工业民用建筑垃圾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砂灰、砖块、混凝土块等材料,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领域为良性材料,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只需经过破碎、筛分后就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集料,成为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砂石替代材料。B类为道路改扩建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有沥青石子混合材料,混凝土材料,还有渣土材料。这一类的垃圾就要按程序分类堆放、分类处理。能用于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的只有混凝土材料,其它目前尚无良好的资源利用途径。C类为混合型的建筑垃圾,如山体开挖,地基开挖过程所产生的渣土、石渣等,可资源利用的物质少,资源利用效益差,目前大多直接填埋。(2)建筑垃圾特性建筑垃圾作为一种典型的固体废弃物,与其他固体废弃物相似,具有鲜明的特性,主要包括时间性、空间性和持久危害性等三大特性。时间性一方面,任何建筑物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建筑物最终都会变成建筑垃圾。另一方面,所谓“垃圾”仅仅相对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除少量有毒有害成分外,所有的建筑垃圾都可以转化为有用资源。空间性从空间角度看,一种建筑垃圾不能作为建筑材料直接利用,但可以作为生产其他建筑材料的原料而被利用。例如,废木料可用于生产黏土一木料一水泥复合材料的原料,生产出一种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等优点的绝热黏土一木料一水泥混凝土材料。持久危害性建筑垃圾是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的混合物,如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建筑垃圾堆场堆放,一般需要数十年才逐渐趋于稳定。即使建筑垃圾已经达到稳定化程度,堆放场不再释放有害气体,渗滤水不再污染环境,大量的无机物仍然会停留在堆放处,占用大量土地,并带来持久的环境问题。3.1.2 建筑垃圾现状根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重庆主城都市圈面积为5473平方公里;到2020年,主城区人口规模将由目前的600万增至930万。规模庞大的城市建设、土地开发将使建筑垃圾的产量持续增加。加之,重庆市政府决定在3年时间内拆除1000万平方米的危旧房以改善城市环境,这也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2008年,主城区产生建筑垃圾2(X)0万吨,预计今年(2010年)将会达到2500万吨。然而,重庆市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据调查,重庆市主城区绝大多数建筑垃圾都随意倾倒,现有29座建筑垃圾消纳场中仅有4座手续完善的建筑垃圾消纳场,且这4座消纳场均采用粗放的填埋方式,无资源回收系统,设施设备普遍不完善,管理滞后,存在严重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隐患。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处理处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建筑垃圾消纳场缺乏统一规划,处于自然无序发展状态。主城九区现有的29座建筑垃圾消纳场分布严重不合理,一些区域分布多,而一些区域分布少甚至没有,如高新区北区有5座,南岸区有4座,渝北区有2座,北储区仅有1座,渝中区1座也没有。造成这种分布严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垃圾消纳场没有纳入环卫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缺乏统筹考虑。(2)建筑垃圾消纳场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大多数消纳场所没有经过正规设计,项目建设基本程序不完善,存在垮塌、洪涝等严重安全隐患,随时威胁着周边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3)建筑垃圾处置没有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影响了“蓝天”、“碧水”两大行动目标的实现。消纳场无防渗措施,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油漆桶、聚苯板、聚脂板、废油漆涂料和保温材料,经过长期日晒雨淋,会分解、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会造成严重污染;消纳场没有配套摊铺、碾压、除尘降噪、车辆清洗、照明等设备,导致处置场内尘土飞扬,倾倒作业缺少安全保障,车辆带泥上路行驶,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4)建筑垃圾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重庆市建筑垃圾大多采用自然堆放,资源化利用率几乎为零。一方面,大量可再生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占用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致使土地资源浪费极大。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对建筑垃圾提出了资源化目标,如北京市在“十一五”规划中要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达到60%,深圳市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0%60%o(5)消纳场所运营管理水平低。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设,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大都是由个体经营者和附近农民负责管理。这些消纳场既无专业化技术人才,也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简单、粗放,经常由于利益冲突,引发矛盾与纠纷,严重妨碍了建筑垃圾的处理处置,影响社会和谐。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是主城区旧城改造的需要根据重庆市市政府关于加快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实施意见的精神,计划在三年内(2008-2010年)完成主城九区的危旧房拆迁任务,在五年内(2008-2012年)完成全部的改造任务。主城九区危旧房片区数量303个,危旧房主体量为786万平方米,危旧房捎带量占危旧房主体量约50%,三年内约有1200万平方米的建筑需要更新,这将意味着有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和需要处置。因此,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是主城区旧城改造的需要。(2)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是实施“蓝天、碧水行动”计划的措施之一重庆市环保局对主城灰尘来源的调查表明:主城区上空直径10微米以内的微尘主要来自建筑渣土和煤烟尘。粉尘是重庆市目前大气中最严重的三种污染因素之一。因此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规范建筑垃圾处理与综合利用,减少因建筑渣土乱堆乱放产生的灰尘是实施蓝天行动的重要措施。目前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不规范,产生的渗滤液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如二氯乙烷、二氯甲烷等)、重金属(如铝、铭等),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建设规范的建筑垃圾处理与综合利用设施,减少因建筑渣土乱堆乱放产生的渗滤液所造成的污染是实施碧水行动的重要举措。(3)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是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重庆主城区建筑垃圾堆放场选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部分建筑垃圾就近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城市绿地及城市周边,严重破坏和影响了我市的城市形象。此外这种肆意堆放很容易出现大崩塌,致使道路阻断,造成交通瘫痪,阻塞河道,降低泄洪能力,造成洪涝灾害等事故。因此,建设规范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需要。(4)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是节能减排增效的具体表现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块和废砖可作为建材再生原料或生产再生建材产品,是天然砂、石材料的重要替代产物。据报道,以每年产生建筑垃圾量约1550万立方米计算,以12%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主要用途为1/3可做成碎石用于道路材料;1/3可做成骨料用于再生混凝土和沥青;1/3做成地砖、墙砖等用于建筑工程。这样,每年将会生产出约9亿块标准砖,99万吨地基骨料和99万吨混凝土骨料,每年可节约耕地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建筑垃圾可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