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工程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复核:审核:审批:XX标项目部二零一七年三月0目录1 .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范围11.3 计概况12工程概况21. 1线路概况22. 2主要技术标准23. 3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24. 4工程特点,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其对策措施55. 4.1工程特点56. 4.2施工重点67. 4.3对策措施63建设项目所在地特征61. 1自然特征63. 1.1地形地貌特征64. 1.2地质特征65. L3水文特征76. L4气象特征77. 2交通运输情况88. 2.1铁路89. 2.2公路810. 2.3水路811. 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812. 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813. 5其他情况84总体施工组织安排813.1 工总体目标814. 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915. 2.1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916. 2.2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1017. 3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10018. 4总体施工安排及主要阶段工期1019. .1总体施工顺序1020. 4.2主要阶段工期安排1121. 5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方案1122. .1施工准备1123. 5.2施工协调1324. 6主要进度指标及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1325. 6.1各主要工序进度指标分析1326. 6.2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1427. 6.3施工进度计划1428. 7工程的接口及配合171. 7.1专业工程衔接174. 7.2与相关单位的配合17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185. 1布置原则185. 2施工便道、便桥185. 3施工驻地195. 4施工用水195. 5施工用电195. 6施工通讯205. 7拌和站、钢筋加工场205. 8炸药库205. 9弃硝场205. 10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06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206. 1总体施工方案207. 2主要工程施工方案216.2.1超前地质预报方案216.2.2监控量测施工方案236.2.3洞口、明洞施工方案236.2.4洞身开挖施工方案276.2.5初期支护施工方案286.2.6出破运输方案316.2.7防排水施工方案326.2.8二次衬砌施工方案3306.2.9水沟电缆槽施工方案336.2.10隧道辅助施工方案346.3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366.3.1超前地质预报366.3.2监控量测386.3.3洞口及明洞工程施工416.3.4洞身开挖546.3.5超前、初期支护646.3.6仰拱、仰拱填充施工776.3.7二次衬砌施工786.3.8防排水施工866.3.9隧道附属施工977资源配置977.1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配置计划977.2劳动力组织计划987.2.1劳动力进场方式987.2.2劳动力管理987.2.3劳动力动态计划997.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1007.3.1主要试验、检测、测量设备配备计划1037.4主要物资(含料具、模型)供应计划1037.4.1甲供物资设备供应1037.4.2分季度物资供应计划1048管理措施1058.1质量管理措施1058.2.1质量目标1058.2.2工程质量管理机构1058.2.3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1058.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068.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1068.2.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068.2.3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人职责1078.2.4主要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1078.2.5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1088.2.6安全生产保证措施Ill8.3工期控制措施1178.3.1制度保证措施1178.3.2配备充足的施工资源1178.3.3强化过程控制,实行工期动态管理1188.3.4关键工序工期保证措施1198.4投资控制措施1198.4.1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控制制度1198.4.2建设过程成本控制1208.4.3施工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1228.4.4成本管理要求1228.5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238.5.1施工环、水保目标1238.5.2环境保护方案1248.5.3环境保护体系1248.5.4环境保护措施1248.6文明施工措施1268.6.1文明施工目标1268.6.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1268.6.3文明施工管理制度1278.6.4文明施工措施1278.7节约用地措施1318.7.1永久用地1318.7.2临时用地1318.7.3临时土地复垦保证措施1318.8冬季施工及保证措施1328.8.1施工安排1328.8.2施工准备1328.8.3保证措施1338.8.4冬季施工用电管理措施1358.8.5冬季施工防火管理措施1358.9夏季施工及保证措施1368.9.1加强雷雨大风天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1368.9.2做好防暑降温和饮水、饮食卫生工作1368.9.3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1368.9.4深化现场消防管理,严防火灾事故发生1368.9.5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人员安全意识1378.9.6开展检查,及时、有效消除事故隐患1378.10雨季施工方案施工及保证措施1378.10.1施工安排1378.10.2施工准备1378.10.3施工措施1388.10.4雨季施工用电管理措施1388.10.5雨季施工防火管理措施13908.11.1预警机制1398.IL2应急预案1409风险管理1499.1安全风险管理1499.2工期风险管理1499.3质量风险管理1509.4投资风险管理1509.5环境保护管理15010保证措施15010.1制度保证15010.2组织保证15110.3思想保证15110.4技术保证15210.5施工保证15210.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5310.7质量管理责任人职责15410.8纠正和预防措施15710.9检查和验收控制15710.10主要工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5810.10.1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5810.10.2磅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5810.10.3支护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5910.10.4衬砌混凝土防渗水保证措施16010.11确保质量的检测、试验手段和措施16210ll.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16210.11.2检测人员职责16210.11.3检验、试验16210.1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6310.12.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6310.1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6410.12.3健康保护措施16410.12.4医疗卫生保护管理措施16510.12.5职业病防治措施16710.12.6职业健康与卫生防疫计划167010.13节能减排措施16810.13.1节能减排目标16810.13.2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和职责16810.13.3节能减排措施16811 .引用的设计文件与施工规范16912 .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建议17013 .施工组织图表:包括附表、附图、附件170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兴国至泉州线兴国至宁化段XX工程隧道设计图及相应参考图,现场施工调查情况等;(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lOO03-2016);(4)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9217-2015);(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7)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IO417-2003);(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lo304-2009);(10)新建铁路兴国至泉州线兴国至宁化段XQXN-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中铁二局兴泉铁路XQXN-2标施工调查报告;(12)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程(Q/CR9006-2014)(13)铁路工程其他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14)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15)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文件及要求。(16)隧更(2017)第001号总001号(江西先期开工更正)。(17)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文)。(18)本单位相关工程管理制度、施工经验及施工技术水平等。1.2编制范围新建铁路兴国至泉州线兴国至宁化段XX工程隧道(DK25+370-DK25+609)开挖、支护、衬砌工程、洞口防护工程等。1. 3设计概况XX工程隧道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境内,起讫里程DK25+370-DK25+609,全长239m。,隧道进口洞门采用42m偏压式明洞门,出口洞门采用8m双耳墙式明洞门,轨道类型为有昨轨道,轨道结构高度76.6cm。2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XX工程隧道位于兴国县境内,起点位于江背乡来源村山坡上,终点临近上丰水库,线路起讫里程DK25+370DK25+609,隧道全长239m。线路纵坡为12%o8Om,4%o159m的单线上坡,隧道除出口端70.9Im位于R二200Om的左偏曲线上外,其余段均位于直线上。图2.1-Ixx工程隧道平面设计图2. 2主要技术标准表2.2-1主要技术标准序号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兴国至安溪东:单线安溪东至玉湖:双线玉湖至泉州:单线3设计行车速度160kmh4限制坡度单机6%。,双机13%。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000m,困难1600m,引入枢纽加减速地段可适当减小6牵引种类电力7机车类型客机HXD3D(单机);货机HXD3(双机)8牵引质量4000t9到发线有效长度单机85Onb双机88Om10闭塞类型兴国至安溪东:自动站间闭塞安溪东至玉湖:自动闭塞玉湖至泉州:自动站间闭塞2 .3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表2.3-1洞身明洞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及建筑材料规格单位进口出口合计衬砌类型长度m42850衬砌好工仰拱填充C20混凝土m313926165拱墙混凝土C35混凝土(Hl)m3347347拱墙钢筋混凝土C35钢筋混凝土(Hl)m364151692仰拱钢筋混凝土C35钢筋混凝土(Hl)Rl311522137衬砌钢筋HRB400Kg27914370131616HPB300Kg13045157514620接茬钢筋HRB400Kg242242表2.3-2洞口明洞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及建筑材料规格单位工程数量合计进口出口明挖一般开挖土ID1800715379544软石Hl308888回填C15片石混凝土m3170501705夯填土石m32714632777加固桩挖孔桩开挖土石方m38271881015与工C35钢筋混凝土(Hl)m38271881015HRB400kg582081295771165锁门护壁C20混凝土m332375398HPB300Kg479311145907临时坡面防护钢筋网IIPB300Kg64846967181坡面锚杆22砂浆锚杆根16421691811m6566672723825玻璃纤维锚杆根302454m183145328表2.3-3洞口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及建筑材料规格单位工程数量合计进口出口明挖i般开挖土m31092291121加固桩挖孔桩开挖土方m31530153与工C35钢筋混凝土(Hl)m31530153HRB400kg10259010259锁口护壁C20混凝土m372072HPB300Kg7750775临时坡面防护喷射混凝土C20混凝土m326026钢筋网HPB300Kg8550855坡面锚杆22砂浆锚杆根2170217表2.3-4暗洞洞身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及建筑材料规格单位工程数量合计IV级V级开挖一般开挖土石m32290835810647控制爆破Ifl332720832410衬砌与工仰拱填充C20混凝土m3132492624拱墙及仰拱混凝土C35混凝土m34330433拱墙及仰拱钢筋混凝土C35钢筋混凝土(Hl)IR3019111911衬砌钢筋HRB400kg08568485684HPB300kg03740537405系统支护喷素混凝土C25混凝土m316410241188系统小导管42钢花管m028352835kg095189518注水泥浆m30153153钢筋网HPB300kg153613310边墙锚杆22砂浆锚杆根2678031070m80024093209拱部锚杆22组合中空根3009361236m90028083708加强支护型钢钢架工字钢用钢kg094110纵向连接钢筋kg08504连接件用钢kg03012276锁脚锚杆M04416格栅钢架钢架钢筋HRB400kg870821090钢架钢筋HPB300kg237589纵向连接钢筋kg2507354522锁脚锚杆m8321728小导管超前支护42钢花管m039293929注水泥浆m;l08383大管棚超前支护混凝土导向墙m303131133孔口管kg013261326108钢花管kg05583055830127钻孔m023102310118定位钢架kg013831383表2.3-5围岩等级表序号起讫里程长度/m围岩级别支护结构/衬砌类型2391DK25+370DK25+41242V偏压式明洞(墙底开挖)(有昨)2DK25+412DK25+44230VVd型复合(有昨)3DK25+442DK25+46220VVb型复合(有昨)4DK25+462DK25+50038VVa型复合(有昨)5DK25+500DK25+54040IVIVa型复合(有昨)6DK25+540DK25+55616VVa型复合(有昨)7DK25+556DK25+58630VVb型复合(有昨)8DK25+586DK25+60115VVd型复合(有昨)9DK25÷601DK25+6098-双耳墙式明洞(有昨)2.4工程特点,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其对策措施2.4.1工程特点隧道共239m,为单线隧道,隧道范围内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隧区内地表水及地下水较发育。2.4.2施工重点(1)浅埋、破碎防坍塌洞口段浅埋稳定性差,隧区范围内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水及地下水较发育,隧道穿越强风化花岗岩,因此防变形坍塌为本隧道施工控制的重点。2.4.3对策措施表2.4.3-1应对措施表序号重、难点名称主要对应措施1过浅埋段、破碎带措施施工浅埋、破碎带前,需进行地质核实,考虑是否进行地表加固措施;穿越浅埋、破碎带时,严格按照设计工法要求进行洞身开挖支护,同时采用预爆破作业,尽量减少对周边围岩的扰动,加强地表沉降观测频次。严格按照的指导原则。“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勒量测、早衬砌”3建设项目所在地特征3.1 自然特征3.1.1 地形地貌特征隧区为低山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在200425m,相对高差20120m,自然横坡一般10°45。,局部较陡,隧道进出口土层及全风化层较厚,隧道附近有零星基层出露,斜坡丘陵地段植被发育,主要以灌木植物为主。3.1. 2地质特征隧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严D粉质黏土,坡洪积层(Q严D松软土;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第三次(丫5”)侵入花岗岩。地层分述如下:< 4-2>松软土(Q严川):黄褐色、青灰色,软塑,含少量粉细砂。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沟槽表层,厚。2m。属H级普通土。I)组填料。< 9-2>粉质黏土(Q.):灰黄色、红褐色,硬塑状,夹少量角砾。广泛分布于缓坡,厚约04m,属11级普通土。为D组填料。< 58-1-3中细粒花岗岩(丫5江):灰白色、肉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岩体差异风化严重,局部全风化层较厚,弱风化花岗岩岩质坚硬,锤击不易碎。全风化层(W1)呈土状,厚215m,属In级硬土,C组填料;强风化层(W3)呈角砾状,厚28m,属IV级软石,B组填料;弱风化层(W2)属V级次坚石,A组填料。区域主要地质构造为上枫断层。上枫断层:该断层为压扭性断层,总体走向N36oE,总体上倾向北细,倾角7075°,断层两侧花岗岩强烈片理化较严重,断层破碎带一般5T0m,断层附近节理产状紊乱,上下盘岩层均为燕山早期第一阶段第三次侵入(c)花岗岩,受断层影响,隧道出口段岩体破碎,断层对隧道有一定影响。隧区地表被全风化层覆盖,基岩零星出露。下伏基岩为花岗岩,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多切割呈块状。区内花岗岩节理产状N85°E65oNW、N20oE90oo隧区未见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为软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段沟槽内,对隧道影响较小。隧区地表被全风化层覆盖,基层零星出露。下伏基岩为花岗岩,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多切割呈块状。区内花岗岩节理产状N85°E65oNW、N20oE90o。3.1.3水文特征(1)地表水隧区地表水主要进出口附近的沟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类型有第四系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第四系空隙潜水不甚发育,水量较小,仅隧道进出口附近沟槽角砾土中含量丰富;下伏基岩岩体破碎,基岩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3)水化学特征据所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水质类型为HeO3CLNa+型水,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及盐类结晶破坏环境时,水中酸性侵蚀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Hlo3.1.4气象特征本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1861.4h,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无霜期30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22.3mm,降雨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降雨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8.5%。3. 2交通运输情况4. 2.1铁路本标段铁路网稀疏,距离较近有京九铁路和在建的昌赣铁路。5. 2.2公路沿线地区公路交通较为发达,道路状况良好,已基本形成国道、省道、高速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附近主要有G319以及纵横交错的县道、乡道,能为施工提供有利交通条件。6. 2.3水路隧区地形起伏大,高低落差大,无大河流,不具备水运条件。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1)隧区内沿线水系发育,施工用水采用地表水(主要为上丰水库)和打井取水;(2)隧区内电力资源充足,且周边电力资源较多;(3)隧区内燃料供应充足,可就近购买。3. 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兴国县境内采石场较多,机制砂及碎石供应充足,标段范围内河砂少,需从石城等县购买;砖、石灰等材料可就近购买,供应充足。4. 5其他情况铁路沿线所经主要城市医疗卫生条件良好,近年没有出现传染性疾病及地方性疾病等。当地民风民俗淳朴,社会治安良好。4总体施工组织安排4.1施工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建设方针,全面推进以“标准化”为基础,以“五高七建”为管理理念,以创新创优为建设动力,精心组织及管理、精心设计及施工,全面实施“六位一体”,以创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载体,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打造百年不朽工程。4. 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4.1.1 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本项目按“代局指项目”进行管理,现场采取经理部-分部-架子队三级管理模式。以中铁二局二公司为责任主体的“代局指”,组建“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兴泉铁路XQXN-2标项目经理部”作为项目管理执行层。配置项目经理、党委书记、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安全总监组成的经理部领导班子,对本工程施工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经理部设置“五部二室”:工程部(含协调)、工经部、安质环保部、财务部、物机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按管理责任矩阵分别履行部门职能管理职责。经理部下设一、二分部,一分部为土建分部(经理部兼),二分部为物资分部;一分部下设2个架子队,由架子队负责本工程施工任务,架子队设置队长、技术主管、技术员(含测量)、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试验员、领工员、工班长等岗位。项目副经理 gff I总经旃姓总监工程部安前环保部工经部部财务部物机部综合办公室8部(经理部成员)二浦!(物资)架子一队图4.2.1-1项目组织机构图4. 2.2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为便于组织管理,XX工程隧道主要施工任务由第一分部第一架子队完成。4.3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XX工程隧道计划于2017年2月20日开工;计划贯通(完成暗洞衬砌)日期:2017年6月19日,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9月20日(不含考虑于都一号隧道进口完成后施工的沟槽),主体工期212天。4. 4总体施工安排及主要阶段工期4. 4.1总体施工顺序进场后立即进行各项施工准备(包括征地拆迁),做到“边筹备、边施工”,及时完成洞口(含正洞明挖段)土石方的开挖、边仰坡的防护及锚固桩施工,尽快达到开工条件。边坡防护完成后立即进行隧道出口段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待洞口加固工作完成、达到进洞条件后进行暗洞施工;进入暗洞施工阶段后,精细组织,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循环时间,加快隧道开挖支护施工速度;仰拱、填充紧随隧道开挖进行,拱墙二次衬砌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特殊地质地段及时安排二次衬砌;水沟、电缆槽待二次衬砌施作后,结合施工进度及其他要求,适时安排进行施工。4. 4.2主要阶段工期安排2月20日至4月3日洞口施工,4月3日至8月18日暗洞开挖、支护及衬砌施工,开挖初步进度计划指标为:IV级围岩开挖进度为100米/月,V级围岩开挖进度为70米/月。4.5施工准备、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方案5. 5.1施工准备征地拆迁本隧道征地拆迁工作情况复杂、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根据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等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新颁布的征用土地管理办法及省、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按工期要求制定征地拆迁计划,按单位工程施工节点时间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为全线工程顺利推进创造条件。大临设施建设临时用地遵循节约用地“占山不占地、占地不占田、保护农田排灌”的原则。修建、改扩建便道先行规划上报,视正式工程的施工情况及时修建。临时房屋、拌合站及钢筋加工场争取租赁周边既有厂房建设,尽量少占用临时用地,尽早落实建设用地,避免征地滞后影响铺架工程进度。工程劳务队伍招标在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工程任务内作业队伍或物资的招标工作。施工招标采用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形式,招标采用资格预审方式。2017年2月底前,分阶段完成各项招标工作。物资供应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总承包合同约定的相关内容,物资供应方式包括甲供、自购两种方式;甲供材料由建设单位组织招标采购,具体范围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物资设备目录(铁建设函2007199号)文件执行;甲控材料在建设单位监督下,由公司自行采购;其他材料由项目部在规定的供应商名单或在全国范围内的名优厂家中进行招标选定,建设单位负责监督、管理和审定。根据施工安排及进度计划,工程材料采取提前组织,依据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各项物资设备供应计划,甲供物资按照程序及时上报物资及设备的招标。我公司自行采购的物资、材料、设备将确保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提供产品合格正及检验资料。根据开工工点及时间,提前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工程顺利施工。迁改工程根据工期要求,制定各工点迁改时间计划表,落实专人分类型负责迁改具体协调工作,确保开工前管线迁改到位。4. 5.1.1技术准备(1)审查施工图纸,修正图纸中的错误,解决图纸中不符合施工条件的问题。(2)编制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重难点工程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按分部工程编制作业指导书,按工序编制技术交底。(3)根据施组要求,落实机械设备、材料、各专业施工人员数量和质量要求,并准备相关规范。(1)对管理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5.1.2现场准备(1)对临时工程进行规划,按照建设单位验收要求进行建设。(2)组织材料、成品、半成品等进场,以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3)按要求组织施工机具设备进场。(4)安排基层劳动组织,做到工种配套,对工人进行技术、安全教育。(5)交接桩并进行复核,建立控制点,现场测量放样。(6)对拌合站、钢筋加工厂、施工便道等大型临时工程进行验收,确保达到使用条件。(7)试验室及相关施工配合比验收审批。(8)在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提出开工报告。4. 5.2施工协调征地拆迁协调经理部组织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征迁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具体牵头协调向蒲公司与市、县铁办进行征地拆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职拆迁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征迁事项的对接落实,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死盯重点开工点的交地节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尽快推进工程全面开工。同时兼顾解决影响三电迁改等的问题;拆迁突出顺序、统一、一次到位的原则,杜绝二次拆迁、重复拆迁。环保、水保保护协调工程施工严格执行环保水保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制度,严格落实环保水保措施;主动与江西省赣州市环保部门密切联系沟通,落实环保水保措施,施工期间按规定主动接受各级部门环保水保监督检查。公路、河道管理部门的协调加强与交通、河道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施工前应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工程所需借用地方村道、等级公路,须在开工前将使用道路相关资料报送地方单位,并与村镇协调沟通明确,办理相关手续,避免后期纠纷。工程所需涉及河道、沟渠位置,测量河底部高程、现场河道平面平面图及施工前影像资料。施工前与管理单位办理相关手续,资料存档备查。施工期过渡工程、临时标识警示设施按要求施作、维护,确保跨越施工期间道路运输安全,确保工后河道维持原有功能。4.6主要进度指标及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4.6.1各主要工序进度指标分析表4.6.1-1主要工序进度指标分析表序号工程名称囤岩IVVVI1XX工程隧道100m/月70m月4.6.2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以暗洞开挖为主线,优先安排明暗交界处加固桩施工,尽早做导向墙,争取早进洞。考虑于都隧道进口工期需要,XX工程隧道贯通后暂不施做明洞。表4.6.2-1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安排表序弓分项工程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长度(m)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期(天)1洞口附属2017-2-202017-6-121122开挖DK25+412DK25+6011892017-4-32017-6-19773仰拱DK25+370DK25+6092392017-5-32017-7-19774二次衬砌DK25+412DK25+6011892017-6-22017-8-18775进口明洞DK25+370DK25+412422019-5-102019-6-16376出口明洞DK25+601DK25+60982019-4-302019-5-27277水沟电缆槽DK25+370DK25+6092392019-5-102019-6-4254. 6.3施工进度计划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下表。鱼A,<r三XX标项目经理部表4.6.3-1XX工程隧道施工进度计划表隧道工程项目围岩级别施工长度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进度指标5/月)工期(天)备注XX工程隧道.进I;边坡清表2017年2月20日2017年2月23日3截水天沟2017年2月23日2017年3月7日12边仰坡开挖、临时支护2017年2月20日2017年5月3日72锚固桩施工2017年2月2502017年4月26B60先施工洞口7#、9#加固桩;进口9根加固桩(线进洞大管棚施工2017年3月19B2017年4月3015锚固桩施工2根后,施工30m108管棚及导出口边坡清表2017年4月16B2017年4月19日3截水天沟、临时支护施工2017年4月19日2017年4月27日8边仰坡开挖、临时支护2017年4月27日2017年5月3日6锚固桩施工2017年5月3日2017年6月2日30出口2根加固桩(左右各一根)进洞大管棚施工2017年6月2日2017年6月12日10贯穿前15天提前施作,15m<M08管棚。洞身开挖DK25+412DK25+500X1882017年4月3日2017年5月11B7038洞身开挖DK25+500DK25+540IV402017年5月11日2017年5月23日10012洞身开挖DK25+540DK25+601V612017年5月23日2017年6月19日7027仰拱施工DK25+412DK25+6011892017年5月3日2017年7月19日77仰拱滞后开挖30天二衬施工DK25+412DK25+6011892017年6月2日2017年8月18日77二衬滞后仰拱30天;台车转场于都一号进口。隧道工程项目围岩级别施工长度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进度指标(m月)工期(天)备注XX工程隧道洞门施工(进口段)D1K025+370D1K025+412422019年5月IO日2019年5月25日15明洞回填、边坡永久支护(出口段)D1K025+370D1K025+41242.OO2019年6月1日2019年6月16日15考虑于都隧道进口工期需要,暂不做明洞。洞门施工(出口段)D1K025+601D1K025+60942.002019年7月18H2019年7月28日10考虑需台背回填,暂时不做明洞;利用于都一号隧道进口台车。明洞回填、边坡永久支护(出口段)D1K025+601D1K025+6098.002019年4月30日2019年5月10日10考虑待强7天水沟电缆槽D1K025+370D1K025+6098.002019年5月10日2019年6月4日25洞内清理D1K025+370D1K025+609239.002019年6月4日2019年6月19日154.7工程的接口及配合4. 7.1专业工程衔接本隧道主要涉及线下工程与线上有祚道床、接触网接口等的组织衔接。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对土建结构设计图与下道工序相关的图纸进行对照审核,对各类图纸中包含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作详细的汇总研究,确定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规格、数量、材质等是否相互吻合,编制预埋件、预留孔洞埋设计划、绘制综合预埋、预留图。发现预埋件不吻合时,及时向驻地监理及设计单位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得到设计单位的变更设计或监理的正式批复书后,再将预埋件、预留孔洞单独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