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龙虎山导游词精简版.docx

    • 资源ID:939133       资源大小:147.81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龙虎山导游词精简版.docx

    一、陆路新线(概况)“中国道都”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16公里处,自古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天下,是我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她既是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2012年),又是国务院确定的二十一处重点对外开放宫观之一(198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丹霞”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西龙虎山和龟峰作为“中国丹霞”联合申遗项目,与湖南度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共同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这个举世公认的顶级品牌,成为江西唯一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双冠”景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区东邻双圳采育林场,西接余江县,北接月湖区,东北毗连罗河镇、彭弯乡,东南毗连福建光泽县,南接资溪县。范围包括余江县洪湖镇320国道以南部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220平方公里),以及贵溪市的余家乡、耳口乡、冷水镇三个乡镇。总面积约748.43平方公里。龙虎山的山水自然天成,美轮美奂。泸溪河(流经上清镇、龙虎山一带俗称上清溪)发源于福建光泽和江西资溪的崇山峻岭之中,似一条逶迤的玉带,把龙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联在两岸。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与泸溪河相伴,构成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象。丹崖碧水、山水交融,且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千古未解的古越崖墓之谜完美结合,交相辉映。龙虎山的丹霞地貌,奇峰秀出,造型景观惟妙惟肖,集“雄、奇、险、秀、幽”的形态美和空间协调美于一身,是人们旅游休闲、探险、科考、采风、修学的极好目的地。景区99峰24岩,比较密集地分布在泸溪河两侧,可以说是景在水中,水在景里,乘筏顺泸溪河漂流而下,定会让您找到人在画中游,筏在仙境漂的感觉。历史上的许多文人墨客,如顾况、王安石、曾巩、文天祥、赵孟徐霞客、陈旅等,都曾在泸溪河畔留下赞美丹崖碧水的诗文,成为龙虎山宝贵的文化遗存。道教以修炼成仙为最高境界,而龙虎山神奇灵秀的丹山碧水,远离尘嚣、刚柔相济、阴阳平衡,“接天地无涯之真气,摄宇宙虚空之阳精”,是修炼的理想之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遍访名山大川,最后选择了龙虎山肇基炼丹,“丹成龙虎见”,龙虎山自然而然成为道教发源地。龙虎山又与春秋战国古越人的崖墓密不可分。古干越人选择在离地(河)面十米至五、六十米高的层控槽穴(向阳、避风、干燥、安全)中安葬死者,使逝者得以长期保存,以告慰其在天之灵。据不完全统计,在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内共有崖墓200余座,主要分布在水岩景区和马祖岩景区。当时什么人死后才能享受悬棺安葬的待遇?为什么要在悬崖穴葬?悬棺又是怎样放入绝壁槽穴中的?这些神秘的问题成为让人费解又吸引人们去破解的千古之谜。天造地设的丹崖碧水,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千古难解的悬棺之谜,构成了龙虎山景观的“三绝”。而龙虎山的最大特色就是三者完美结合、融为一体。专家说:龙虎山是中国所有风景名胜中,山水和人文景观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地方。如祖天师张道陵炼丹修道的正一观,背倚龙虎山;天师写诗作画的兜率宫,雄踞仙人城;数以百计的古越民族的崖墓,所依托的全是丹崖峭壁上的层控槽穴龙虎山丹霞山水美景与道教文化、崖墓文化、禅宗文化、民俗文化、心学文化揉合在一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龙虎山服务中心)朋友们,前面就是龙虎山游客服务中心区。这个中心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平方米,它以排衙峰为背景,突出丹峰挺拨,碧溪幽谷,景色奇丽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它融合了中国道家山水文化的概念,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来寻求大自然、大生态、大景观的效果,是整个龙虎山景区丹山碧水的延伸和景点的序曲。整个中心区分自然湖光山相和人文景观展示两部分。右边的人文景观展示就是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外型外圆内方,是道家天圆地方,天地相守的概念,加上内部的人文内容,使得天、地、人谐而合一,体现了道家三才一世的思想。中心的内部有游客接待处、地质展览馆和道教展览馆。地质展览馆用现代科技方法展示龙虎山的丹霞地质地貌特征。道教展览馆则以图文声电等形式展示龙虎山道教文化的渊源以及它的深厚内涵。大家往左边看,这是一处人工湖,湖光澈潮,山色翠浓,有山有水,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山魂水魄,抱朴归一的风水思想。好了,我们将走进服务中心区参观龙虎山两个科学与文化展览。(起点站)各位游客,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龙虎山旅游观光,我是讲解员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解,能给大家带来一次愉快的旅程。团友们,龙虎山有山有水、钟灵毓秀。孔子日:“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说的是河山大美,聪明人喜欢观山,宽厚的人喜欢游水。老子日:“山水比德,天人合一。”说的是山灵水秀,自有其理,山河之美,在于人与自然的互重与和谐。据说,孔子去拜见老子,听了“天人合一”的论述后,连说“老子犹龙。”面对龙虎山,大师们的学说哪一位更在理呢?我们游过龙虎山便能感受到了。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介绍一下龙虎山的旅游线路。咱们龙虎山有三条黄金旅游线,一是泸溪河水上漂流,从九曲洲到仙水岩,十二里水路,沿途可以欣赏到十大美景观以及中国一绝古越悬棺。另一条是龙虎山道教文化游,主要游览道教祖庭天师府、上清宫、上清古镇,还可以去“天然氧吧”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聆听鸟语,体验生态养生。再一条就是我们现在的行程,龙虎山陆路游览线。这是一条新旅游线路,可以欣赏到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的丹霞地貌奇观,体验龙虎山的人文内涵。这一条线路从我们现在的位置,直到九曲洲码头,总长十公里。沿途都有停靠站,大家可以下车进入景点,游览结束后再坐车,直到行程终点。这条线路共有八大景区,它们是:排衙迎宾、象鼻齐云、古越风情、无蚊古村、别有洞天、龙虎客栈、正一神观、九曲瑶池,到时我会一一为大家讲解。龙虎山丹山碧水、形胜天成,在全国国家级大山名川中,它是唯一一处天人合一的道家山水。元朝时有位翰林大文豪偈溪斯进龙虎山时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领名山司洞府,别开真境近人寰,把酒题诗须静日,人生最乐是悠闲。”现在我们就悠闲地跟着翰林走进龙虎山吧。(排衙迎宾)各位朋友,大家往左前方看,眼前的一排排山峰就是排衙峰,排衙峰由多组山峰连接而成,从地质上说,是长期受水流冲刷侵蚀而形成的峰丛类景观。排衙峰是龙虎山标志性景观之一。山虽不高,其势巍峨(顶高267.5米)。晴天时峰险挺拔,刚劲秀美,雨天时云雾迷蒙,神秘莫测。据张天师家谱记载,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曾亲自校看风水,认为排衙峰得气沉福,天地舒张,风水最好,羽化后他的墓就葬在排衙峰下的张家山中。排衙峰全长2公里,有六谷十二峰,远远看去象一排衙役迎立在那里,据龙虎山志记载,“排牙石诸峰罗列,若仙班侍值,列队排衙,故名排衙石”。据传说,祖天师张道陵到龙虎山中炼丹修道时,为不让人打扰,就差遣了许多弟子充当护卫山门的“衙役”,访天师者须经他们许可,方可进山。张天师得道成仙后,就把他们点化成仙,衙役们天长日久受丹气熏陶,变成一座座仙山侍立在龙虎山入口,成为陆路八景的第一景。古代的衙役有两大功能,一是肃立府门,是为威仪;二是恭接仪仗,是为迎仪,也就是今天的仪仗队。团友们你们看,这十二座山峰山色灿烂,生态可亲,正在迎接大家哩。所以这一景就叫“排衙迎宾”。(浴仙池、仙人仓)面前的这个小湖叫浴仙池,山脚下有个岩洞叫仙人仓。古时经常有读书人隐居洞中潜心苦读。据说托塔天王李靖为女儿迎香被冻死在龙虎山一事深深懊恼。一天他化成凡人,来到龙虎山寻找女儿。一路上又累又脏,走到湖边时看见湖水清澈见底,很是喜欢,就下水洗了个澡,突然一阵风吹来,把他的衣服吹走了。就在这时,天上传来紧天鼓,玉帝紧急召集众臣议事。天王泡在水中找不到衣服,非常着急。这时刚好一个读书人背着米粮去山洞苦读,发现路边衣服,捡起来,看见有人在湖里很着急,就把衣服送过去,天王非常感谢,说日后一定报答。急急忙忙连塔都忘带就回天宫去了。幸亏及时赶到,玉皇大帝免了一责。不久天王想起这事,就找文曲星和五谷神商量,请五谷神让洞里自动流出米粮,以免书生来回背米之苦,又托梦让这个书生考中状元。不久书生发现洞中会自动流出米来,更加用心读书,后来果然中了状元。及第后,每年来到塔前进行拜谢。从此,这个山洞就叫仙人仓,旁边的塔就叫仙人塔,据说只要虔诚潜心,在此读书,神仙就会让洞中自动流出米粮。古时候的排衙峰下,中举的读书人非常多。前面有一处丹崖很像状元拜塔,这大概是一种巧合吧。(烛照天书)这里便是烛照天书奇景了。大家看右边,这座山峰象不象一根巨大的蜡烛,它就是蜡烛峰。左边的山峰像不像一部打开的书卷,它就是天书。传说这部天书是盘古开天地时,人类祖先伏羲留给后世,让后世圣贤从中参悟出治国安邦修身齐家之道。传说姜子牙来龙虎山时知道有这本书,不敢擅自观看,就请周文王,周文王点燃蜡烛潜心研读,结果悟出了后天八卦,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王八卦。老子(太上老君)在蜡烛下静观此书,终于悟出道德经五千字。为防天书玄机被泄露,就施法变为无形。大家都知道老子是道教原始天尊,能分形下世,所谓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所以我们现在看不见太上老君在哪里,只能看见这部天书和蜡烛了。大家看到天书上的字吗?(没有)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道隐无名,大器晚成。”天书是无形的,只有勤奋苦学的人才能悟出天书、大器晚成。进门时别忘了要摸一摸那个道门,哦!大家都忘了,所以我们都看不见天书上的一个字,那下次来龙虎山时要记得哟。(大刀切)大家看左边的大山峰,这一面非常平滑好象是被切下来一样,它叫大刀切。传说关云长到龙虎山拜访张天师,张天师为一试他的大刀功夫,就故意拿他败走麦城的事激他,关云长果然大怒,抢起大刀一劈,结果排衙峰一座山峰被切开,形成了大刀切。张天师非常佩服,就在天师府塑了关公神像,因关公忠勇仁义,不取不义之财,就把他列为取财有义的武财神,供后世供奉。其实这刀切的石壁是水流千万年冲刷的结果,水本来非常柔弱,但持之以恒竟能切石。老子有感于此,写下了“天下柔弱莫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持之以恒,可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段话写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现在我们就能见证到它深刻的道理。(仙象神鼻)大家抬头看,这条垂天而降的石梁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神象”的仙象神鼻景观。传说这只象是西天如来佛祖的坐骑,如来佛来到龙虎山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祖天师张道陵并没有因为它是佛教而排斥,而是以莲花宝座相赠,以诚敬容。如来佛祖非常感动,就把自己心爱的坐骑回赠给张天师。有一年,龙虎山大旱,张天师设坛降雨,恰逢天宫的雨师外出未归,这只大象为协助张天师祈雨,奋力吸取地下水以缓解旱情,终因劳累过度,无力拨出大鼻子,张天师感慨万分,就把它点化成仙象山,供世人瞻仰。象鼻山属于丹霞地貌中的石梁型景观,它是经过亿万年的地质作用和雨水冲刷、剥蚀风化,形成残留石柱、中空成穴,组合成栩栩如生的巨型石象。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力量真是鬼斧神工啊。而千年的传说体现了龙虎山佛道二教和谐共处。从古到今,龙虎山不仅有道教,而且还有许多佛教的道场和寺庙。(象鼻山隧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象鼻山隧道,也叫平安洞,寓意出入平安,祝大家都能平平安安。(象鼻山南门)桃花洲,升棺表演入口。(无蚊村)无蚊村大名叫“许村”。全村都姓许。是尧舜时大贤许由的后代。根据许氏家谱记载,到唐朝时,许村的相一公本来在四川旌阳县当县令,因为崇尚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不愿为官,就率全家从四川来到江西龙虎山下,在张天师的祖庭边上选择了这块善地,建立了许村。为什么说许村是善地呢?因为道家最讲究风水,讲究道脉天成与水助风佑。大家看,这许村众山环保,背山面水,正合了道家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大善之势。背后的赤山之脉,浑圆垂地,如神龟拱伏。正是道家风水的上品一一赤玄武。面前的泸溪流水清幽,龙壁临照,正像朱雀临水。左右之岭更是龙虎擢升,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宝地。所以相一公便选此居家立村。许村族谱上还有一个传说,一天相一公打猎到此,早上将饭筒挂于树枝,中午时饭仍有余温,认为此地有神灵之气,是居家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来。自相一公起,许村至今已衍嗣40余代。许村历来以打鱼、种地为生。出入主要靠船筏。由于许村一年四季没有蚊子,所以人人称奇,大家都俗称它“无蚊村”。现在无蚊村已成为江西远近闻名的第一奇村。村里为什么没蚊子呢?一种传说是张天师驱蚊。一日,张天师陪母亲游玩。夜宿许家村。时值初夏,村内山蚊特别大,咬起人来一口一个大包。天师母亲住进不久,便被咬得全身红包,十分气恼。天师见此,马上对母亲道:“请母亲不急,待我施法把它们赶走"。说着张天师抽出宝扇,说:“宝扇扇一下,村里无蚊、扇两下,十里无蚊”天师口念法咒,轻轻地一扇,立时但见,许村从此无蚊。但这仅是传说。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无蚊村“无蚊”有三个科学的说法:一是许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斜坡临水,村内难存积水蚊子难生存。二是许村四周种满了桂树、香樟和竹柏,气味相织。有驱蚊功能;三是村庄后山有一组山洞,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到夜晚便进村捕食蚊子。天师驱蚊只是历史传说,但当地独有的生态环境、樟核间植和蝙蝠吃蚊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正一观隧道)朋友们,中国的道家思想在5000年前就有了。在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记中,黄帝曾向广成子(老子的前生)问道,广成子授以“自然之道"。春秋时,老子把道家思想精炼成道德经,奠定了道教的基础。但是,道教真正成为教,还是在汉和帝永元年间。张道陵率弟子翻麒麟峰到龙山虎山脚下,著书立说,练九天神丹,终于开创了中国道教。道教诞生后很快成为中华文化根基,并迅速传遍了华夏大地。到了唐朝的时候,有一个道学家林光亭,在京城里对天下道观分排座次,有10处相传为群仙管理的洞天被列为10大洞天。有36处相传为上仙管理的洞天被称为36洞天。有72处为上天派真人管理的地方被称为72福地。咱们龙虎山的鬼谷洞被列为第十五洞天。龙山和虎山被列为第三十二福地。我们现在走的这个洞还没排名,就暂时定名为“别有洞天”吧。但是,这个洞直通中国道教祖庭,级别至少是福地吧!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学习道教知识,学习就是一种修炼。修炼好了,我们大家都可以成仙。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洞,洞外山林锦绣,绿谷清幽,好一派世外桃源。想起2000多年前,祖天师不辞艰辛,寻找福地,在此潜心修炼,“丹成而龙虎现”,果然修成正果。有位追随张天师的弟子曾写了首词:“不尽沧桑,问何处是人间福地;洞外锦绣,看此中有世外桃源大概就是指这一段路。过了世外桃源就到龙山脚下了。团友们,道教与龙虎山有不解之缘,道教与中华文化更有不解之缘。鲁迅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基全在道教!”(竹筏码头)九曲洲二、竹筏漂流线(泸溪河)我们现在就徜徉在碧波粼粼的泸溪河上了。泸溪河又名沂溪、上清溪,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她发源于武夷山脉的原始森林,一路穿山汇流,奔腾五百多里来到我们身边,然后在鹰潭市余江县境内注入信江,再由信江注入鄱阳湖。经检测,泸溪河的水质已经达到了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我们就借这绿水清波,去逐渐展开这幅碧水丹山的美丽画卷吧!大家请看,泸溪河两岸奇峰列阵,碧水相环,江风习习,风光旖旎。有言说得好:“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这千万年流淌的河水,就是大自然的一把雕刻刀。它永不停歇地冲刷、打磨,雕出了龙虎山这无限奇妙的地貌,造就了这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杰作。(龙虎山)最左边的是老虎头,右边三座是龙身,龙腾虎跃。(云锦峰)大家请看,东面这座山高100余米,长约300余米。迎面望去,山势陡立,如同巨斧砍削而成。崖壁五彩斑斓,犹如一匹巨幅云锦,从云天展开。特别是在晴天阳光的照耀下,云锦峰上接蓝天,下临碧水,更加灿烂夺目。传说天宫有一位仙女来到龙虎山,遇上了一位年轻英俊的樵夫,二人一见钟情,但仙凡有别,不能结合。临分手时,仙女将自己亲手编织的云锦披肩送给樵夫说,有朝一日,如果这披肩成了一道彩门,我就会回来。仙女走后,樵夫便日日手捧披肩,站立山崖,守望仙女,月复月,年复年,这披肩竟与山崖融为一体,成为一道五彩斑斓的彩门。就在一个霞光灿烂的早晨,仙女果然从天上回到人间,一对情人就在龙虎山结婚生子,男耕女织,过着恩爱甜美的日子。朋友们,有幸来到这里,说不定也有一位美丽的仙女爱上你呢。这就是泸溪河十大美景之一的“云锦飞挂彩门开”。大家一定注意到了,那巨大的云锦上,缀满了银光闪闪的物质。大家一定会问:云锦上的那些闪着银光的是什么呢?大家不妨先猜一猜吧!好,我来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那云锦峰上的洞穴都是白鹭和野鸿鹦的栖息乐园,白色的物质是它们从山林田野中采食后的“五谷转回之物”(排泄物)。(道堂岩)这座山石高约60多米,临水的一面由于河水的冲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平洞穴,形似道教宫观中的道堂。这就是泸溪河十大美景之一的“道堂扬波带福来”o说起来又有一段故事:传说先前这岩洞前水深湍急,过往船只,常常被激流打翻,连人带物一齐卷去,远近的船夫渔民,都害怕到这里来。张天师知道了,便来到这里,睁开法眼一看,发现这座山下的岩洞里,藏着一只修炼成精的三脚乌龟,原来是它兴风作浪,残害生灵。于是张天师举起斩妖剑,将乌龟斩首。乌龟的脑袋落到了河的下游,便成了刚才看到的龟首石。从此以后,这里再没有翻船淹人的事发生,而且船排经过这里,总能听到水流声响,有时似敲钟擂鼓,有时如浅唱低吟,人们说这就是张天师在水下做道场,为众生祈福。凡有缘来到这里的人,便会给您带来福祉,使您交上好运哟!(醉猴峰)这个独立的山峰像什么?对了,它像一只猴子,而且是一只喝醉了酒的醉猴。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师把它额头、眉目、鼻孔、嘴和整张脸塑造得惟妙惟肖。你看它面红耳赤,不知在哪里偷了人家的酒喝,醉得可不轻呢!也不知是谁家酿出了这么好的酒,让这猴子一醉就是千百万年!(石鼓)大家看蘑菇石后面有一座山峰像一个巨大的石鼓。传说是葛仙山上的神鼓,“一年敲一下,鬼怪全跑光;一年敲两下,五谷堆满仓;一年敲三下,六畜更兴旺。”有一个不懂规矩的道土,连敲了十下,结果惊动了天庭,玉皇大帝降旨封存禁用。几年后,神鼓觉得寂寞难耐,便趁天黑从鼓架上滚落下来,顺水漂到了这里,变成了泸溪河上的一道绝景。据周围的老百姓说,每年的三元节晚上,随着风声,还能隐隐听到这里发出的阵阵鼓声呢。这就是泸溪河十大美景之一的“石鼓无声天外响”。(蘑菇石)这是泸溪河十大美景中的“千里有缘仙菇现”,别看不起这石蘑菇,传说是八仙过海时从龙王那里摘来的一颗仙菇,留在泸溪河中,通常都是埋藏在水里,来了尊贵的客人它才浮出水面,恭敬相迎。今天它浮出水面了,说明大家都是贵客,缘分不浅啊!(文豪峰)现在我们已经越过石鼓,我们再回过头来望去,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形象,他多么像我国现代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侧面剪影啊!不错,活脱脱的一尊形神毕肖的先生头像,为什么上天要选择龙虎山作为先生的永久归属呢?因为大文豪鲁迅先生曾以智者的灵感和哲人的深思说过一句名言:“中国的根抵全在道教。”他是到这里寻根来了。又有人说它像俄罗斯作家高尔基。鲁迅也好,高尔基也是,都是现代大文豪,因此,我们把这座山峰就命名为“文豪峰”。(回首龟)左岸那座山峰,是由原始山体形成的孤峰、残石所组合的一个景点。略高的残石似龟首,略低的孤峰像龟身斜卧在地,整体看上去就像一只蓦然回首的乌龟。(断头乌龟)相传是和张天师斗法被砍断了脖子。(无蚊村,福龟石)村前这块临水的巨石,形似龟首,叫“福龟石”。传说以前并没有这块巨石,只要遇到洪水,村子就被洪水淹没。村民请张天师来帮忙,张天师便派了一只镇江神龟来保护村庄。神龟把村子驮在背上,只要洪水来时神龟就驮着村子上浮,再大的洪水村子也没有被淹过,村民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因为“浮”跟“福”同音,所以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它为“福龟石”。据说很多历史名人都在这石头上坐过,如王安石、徐霞客、夏言等。乾隆皇帝还由张天师陪同在这块石头上看出了对面山上的九虎一龙呢。(九虎一龙壁)对面这座山峰巨大绝壁上裂纹缝隙交织,巧妙地组成了九只虎和一条龙的图案,因此它就有了“九虎一龙壁”的名字。壁上的虎和龙是隐藏着的,当地的老百姓说:能看出1只虎的人是聪明人,能看出2至4只虎的是才德双全的人,能看出5至8只虎的人才高八斗,能看出9只虎的人可以官至一品,能一口气看出九虎一龙的人那就是真龙天子了!告诉大家一个看虎的秘诀吧:崖壁旁的一块巨大岩石,就是一只虎。它是从主崖壁上崩落下来的,它身上的洞穴与主崖壁上的洞穴裂纹组合成了似虎似龙的丹霞地貌造型。据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乘舟游览仙水岩,一眼就看出了九虎一龙。而陪着乾隆游览的张天师只看出了九只老虎,没有把龙看出。所以他的地位高不过皇帝。(仙人城)游客朋友们,左前方的这座山峰就是“仙岩”,是仙水岩景区中的最高山峰,海拔281.7米。层岩重叠陡立,周围状似城垣,顶部平坦宽阔,约有7000多平方米,有水池、宫观,所以称为仙人城。与它对峙的山峰叫河豚堡,两座山峰形成一道天堑,人称“一线天”,两山合称“试剑石”。关于试剑石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张天师初到龙虎山炼丹修道时,土地爷不肯,问张天师有什么本事,张天师说有宝剑和印、符。土地爷问:宝剑和印、符有什么法力?天师说:ElK符可以召劾万灵,宝剑可以开天劈地。土地爷说:请你试一试。于是天师手提宝剑,提神运气,手指画诀,大喝一声,挥剑朝面前一座山砍去,霎时只听天崩地裂一声巨响,面前一座山自上而下被砍出一道口子。土地爷吓得连连叩头,同意天师在龙虎山修道,并愿意随时为天师效劳。后人就把这座山叫试剑石。(仙风桥,兜率宫)2002年在两山之间半空架设了“仙风桥”,从此“天堑变通途”o仙人城峰顶有道观“兜率宫”,是张天师吟诗作画的地方。世传道教教主老子曾云游此地结庐炼丹,并向祖天师张道陵传授道法玄机。第四代天师张盛从四川回到龙虎山,就在仙岩上面修建道观,奉祀老子神像。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老子诞辰日,都要在仙人城举行盛大的醮典,纪念老子。唐玄宗亲赐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在老子炼丹的地方建兜率宫。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8年),有宝月禅师来仙岩修建仙岩上寺,随后,尼姑们也看中了这块地方,在仙人城下的洞穴中建仙姑庵修行。于是,仙人城成为道佛两教共同的圣地。鼎盛之时,仙人城有道士20人,和尚24人,尼姑18人。两教和睦相处,各奉其教,共修正果。(双老峰)大家看见了左前方的那块怪石了吗?你们看,它多么像北京周口店的猿人头像!只见它眼睛凹进去,嘴角微微上翘,就像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公公笑脸欢迎我们呢。相传他就是姜太公姜子牙,他帮武王带兵伐纣的时候,路过这里,尝到这泸溪河的鱼特别鲜美,就说将来一定要到这里来钓鱼,所以这尊怪石也被称为“子牙迎宾,等我们转到了它的背面,它又像是一位老婆婆呢,老婆婆似乎还有些不开心呢!(看呆猴)据说仙姑庵里的尼姑个个漂亮,貌若天仙。你们看,她们把仙人城对面的那只巨猴都看呆了!那只猴子,就叫“看呆猴”。你们从看呆猴的表情上就可以想象得到仙姑庵里的尼姑有多么漂亮!所以,许多游客到此,都难免想入非非,甚至发生了一些故事。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民国时期金溪县有一位姓朱的县长,上山拜佛求子,在庵内看见一个小尼姑美若天仙,当即向庵主提出,要将小尼姑娶回家去做小妾。庵主向他提出三个条件:一要辞官为民,二要削发为僧,三要住庙三年。庵主本想让县长打消这个荒唐的念头,谁知县长竟然一一应允,当下就在飞云阁削发为僧。三天后,县长找到庵主,要带小尼姑下山,庵主说定下三年之期,才过三天,怎么能走?县长说“仙人城是仙人所居之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我在天上三天了,就是出家三年了!”庵主无奈,只好眼睁睁看着县长把小尼姑娶了去。(雄狮回首)一般而言,步随景移,随着角度的不同,景观的形态也随之改变。而这只雄狮,任你变换千种角度,它依然如故,以同一种造型迎接着八方宾客,成为丹霞地貌的一道奇观。“雄狮回眸”岩石景观,是石寨、石峰状地貌组合而成,狮子面部特征是由于岩石层抗风化能力差异而在溶蚀和崩塌作用下形成的水蚀岩槽和额状崖构成。(狮身人面像)(金钟峰,丹勺)对面是金钟峰。山峰高约80米,山体上小下大而且修长,外形极似一口巨钟。金钟峰四面陡峭,不可攀登。峰壁上那个最大的洞穴,像一把勺子。传说它是绿毛仙子送给张天师的炼丹勺,张天师用它炼成了九天神丹后,就把它点化在这里。从此,它就永远挂在泸溪河的丹霞绝壁上,看着滔滔的泸溪水在它面前日夜流向远方。这就是刚才说的十大美景之一“丹勺水旱两消灾,涨水的时候,它会把大水舀入大海,天旱的时候,它又把大海里的水舀来灌溉良田。所以说“水旱两消灾”。同样它也能为各位游客朋友消灾去祸,为大家永保平安。从地质学讲,它们的形成是由于崖壁抗风化能力差异和水流对崖壁的溶蚀与侵蚀作用,那些抗侵蚀能力弱的岩石部分就被溶蚀为岩洞。(仙桃峰)前面矗立在河边的这座山峰,从这里看过去,上绿下红,酷似一只熟透了的水蜜桃,还好像被咬了一口,这就是泸溪河十大美景之一的“仙桃甜美入心怀”。传说它是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从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带回花果山的仙桃。孙悟空飞经龙虎山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惊讶,“啊”的一声,咬了一口的蟠桃跃落下来,变成了这尊仙桃石。大家看,仙桃流出的桃汁正新鲜着呢!大家嘴里心里是不是都已觉得甜甜的了,西游记中,蟠桃园的老园丁告诉孙悟空说,闻一闻园中的蟠桃,可以活九千岁,吃一个,可以长生不老。我们大家现在都闻到了,也都可以活到八九千岁了。在中国文化中,桃代表长寿、成仙,称为寿桃、仙桃。这只桃在表达着道教对长生久视、飞身成仙的追求呢。同时,桃在道教中又是妖魔鬼怪邪气的克星,道士用桃木剑、画桃符来驱鬼、辟邪,保人平安。道教神仙人物故事有老寿星、麻姑献寿等,都与仙桃相关。(莲花石)在仙桃石旁边的水面上,有一丛石头,好似一朵朝天绽开的莲花。中间有小石头,就像莲花结的莲子。莲花石旁边还蹲着一只小青蛙石,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青蛙戏莲图”o传说,这石莲原来是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有一天太上老君去讲经说法,一不小心,就落入了泸溪河中。她抬头一看,啼!这里比天上还美啊!就不想走了,观音菩萨亲自来叫她回去,她也死活不去,说哪怕变成龙虎山的一块石头,我也心甘情愿。观音菩萨说:好,那就成全你吧。拂尘一点,她就变成了莲花石,千年万载留在龙虎山下,泸溪河中。太上老君知道了,怕她寂寞,就打发青蛙童子来与她作伴,并说若干年后,会有一位如意郎君来到这里,那时石莲即刻会成为白莲公主,二人成就美满姻缘。只是到现在还没有等到,说不定那位如意郎君就在我们这一行当中呢。这就是泸溪河十大美景中的“三生有幸石莲开”。从地质学上说,其实,莲花石就是仙桃石被咬下的那一部分,而咬它的是泸溪河的河水。常言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水流坚持不懈的冲蚀下,石峰底部不断崩塌内缩,便形成这“咬一口”的奇观。莲花是圣洁、高贵的象征。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写下的爱莲说为讴歌莲花的千古绝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不也正是这莲花石的真实写照吗?莲花本是佛教象征,代表纯洁高尚、六根清静、一尘不染。长寿要靠清静无欲的心态,禅意也要靠内心的觉悟。仙桃和莲花在佛、道二教中都是高贵、吉祥的植物。(仙女岩)“思此身奚自?源斯处而来。"你们再听听仙女岩的其他美称:“仙女现花”、“思源壁”、“大地之母”,也许能够猜出她是什么秘密所在了。我们就在这里上岸,去一睹仙女岩的风采吧!现在到了。大家看面前这庞大的岩壁,酷似一个裸体女子的下身,是那样逼真自然,出神入化,很难想象,这会是天然形成的。然而,它的的确确是天设地造的,没有丝豪人工雕凿的痕迹。而且,大家看,在它的前面大自然还安排了另一座山岩为它遮风避雨,防止邪恶力量的伤害。关于它,又有一段感人的故事:相传仙女岩原本是托塔天王的女儿迎香,因嫌天宫寂寞,便偷下凡尘,来到美丽的龙虎山游玩,与本地青年王宝一见钟情,度过了一夜良宵。不想一夜情便使迎香怀孕了。没过多久,王宝患病去世了,迎香悲痛万分,怀着临产的婴儿来到龙虎山祭奠丈夫。此事被天王发觉,十分恼怒,命她立即打掉胎儿回转天庭。迎香不肯依从,天神便唤来雷公电母,风神雪婆一起袭击龙虎山,可怜身着单衣的迎香,冻得彻骨寒透,但却不肯屈服,坚持保护胎儿,要留下自己与王宝的血脉。就在雷鸣电闪,风雪交加中,婴儿呱呱落地了。迎香用冻僵的双手,脱下自己仅有的单衣,将儿子紧紧裹住,自己的玉体随即化成了一尊岩石。这就是眼前的仙女岩。迎香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天地,儿子茁壮成长,有了像山一样的体魄,却长年四季守候在母亲身边,寸步不离,天长日久,便化作一座大山,永远为母亲遮风挡雨,遮羞御寒。如果大家在莲花石附近看这座山,它的轮廓就像一个五官俱全的人像。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孝顺的儿子。老子道德经上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玄”表示微妙,“牝”是指雌性。老子用它来象征产生天地万物的道,老子认为,“道”就像微妙的母体,生殖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生命从这里开始,面对它,我们应该充满无限的敬意!是的,人类从这里繁衍而来,仙女岩正是生命根源的象征,是伟大母亲的写照,面对“大地之母”,万灵之源,我们能不深感她的神圣与崇高而肃然起敬吗?现在我们再回顾丹崖绝壁上的崖墓,它与仙女岩一个是生命的起点,一个是生命的终结,大自然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在创建道教的龙虎山中,这里面蕴含着多少宇宙间的奥秘,由大家去深思和遐想吧。(升棺表演)古越民族的一支一干越人从生到死的表演。步步高升,大展宏图。升官四要素,上面有人,底下有群众,要有平台,自己有能力。三、道教文化游1、正一观(概况)正一观是天师道的祖庙,后成为正一道祖庭的象征。东汉和帝永元初年(公元89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为寻修道宝地,携弟子王长从淮入鄱阳,溯信江至云锦山,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从此在山中修道30余载。东汉顺帝永建年间(126132)张陵赴四川鹤鸣山,收徒传教,建立道教。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九月九日同弟子王长、赵升,於云台山上与夫人雍氏白日飞升,是为道教第一代天师,又称祖天师。第四代天师张盛自四川回龙虎山“永宣祖教,以传于世”,立祠祀祖,为祭祀祖天师而建“祖天师庙”。同时,张盛还在这里修复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旧址,并居住下来,直到六十三代天师都在龙虎山传经布道。每年三元节时,登坛传箓,各地学道者千余人涌向这里。从此,这里宫观林立,道士云集。唐天宝年间(724755年),道士吴筠曾以一首龙虎山诗句对这里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道士身披鱼鬣衣,白日忽向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J唐代后期龙虎宗形成。两宋时,龙虎宗与茅山、皂二宗并称“三山符箓”,龙虎山成为天师道、龙虎宗的祖山。元代中后期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符箓大派一一正一道。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并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以此为标志形成了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教派之一的正一道,正一道成了南方道教的中心,另一派为全真道。明太祖朱元璋赐封第四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正常为“真人”,并下诏由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由此,龙虎山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道教传播中心。据史料记载,自宋元以来,龙虎山地区先后共建有10大道宫、81座道观、36座道院,享有“昼夜常明羽人国,春秋不老药仙宫”的美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正一观,是在原址新建的仿宋建筑,并吸收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艺术特点。正一观占地60余亩,坐东朝西,南北对称,主要建有主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殿、丹房以及红门、廊尻等。整个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仙骨傲然。观外绿树葱茏,龙虎侍卫;观内仙气氤氯,香烟缭绕。这里既是中外道教信徒寻仙访祖、朝圣溯源的祖庭,又是广大游客休闲观光、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龙虎山)远看,前面那片连绵起伏、气势非凡的群峰,就是龙虎山,主峰龙虎峰海拔247.4米,是百里龙虎山的心脏。四座山峰相连、逶迤起伏的山峦就是龙山,前峰似昂首的龙头,脑眼分明,须角逼真,与后面的山体组合在一起,恰似一条正欲腾空而飞的巨龙;而第四座山峰又是一座虎山,前足挺立,尾峰上翘,大有向巨龙猛扑之意,呈现出一派“龙腾虎跃”的态势,惟妙惟肖。(七星池)近看,正一观的甬道两侧,散布着七个水池,水明如镜,形如斗杓,称为“七星池”。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映照着龙虎福地,是正一观景点的组成部分。北边四口是斗杓,东边三口是斗柄。北斗七星是古人星宿崇拜的对象之一,寄托着古人祈求四季平安、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正一观前的七星池,即是古人这种愿望的反映,同时还起着蓄水防火的作用。(正门)站在正门,抬头仰望,“正一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显示出正一道在全国道教中的突出地位;朱漆铜沓帽的大门端庄稳重,威严肃穆,也显示出正一观当年的宏伟气势;门外的一座幡杆(中国道教标志),见证着正一观的历史沧桑。“道传千载源斯处,教演万法步此坛”,正门的这副对联昭示出道教祖庭的宗主地位和无边法力。无论传承千载万世,这里是源头;无论门派多么纷繁,这里是元坛所在。万法将于此归宗,寻根于斯处为源。就让我们沿着先哲的足迹走近正一观,走进这仙气缥缈、香雾缭绕的神人传道之所吧。(仪门)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日桓门。宋朝时为避宋钦宗名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正一观正门内设有仪门,门面上绘有道教护法真君,左边的是青龙神叫孟章君,右边的是白虎神叫监名君,二位真君表情庄重,威严地守候在这里,任你有钻天入地的本领,也逃不过他们的法眼。这两扇绘有门神的门一般不开,只有帝王及道教领袖才开。“松竹隐风隐鹤,山水藏虎藏龙”,仪门两侧的对联让人对正一观充满遐想,想要一探观内究竟,而二真君的威严又令人望而却步,这就是仪门的威力。正一观尊贵的地位通过仪门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非一般道观所能及。(钟鼓楼)从仪门两侧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位于两侧的钟楼鼓楼。钟鼓是庙宇中用于报时的工具,有诗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由此“暮鼓晨钟”也就成为规模宏大的庙宇的象征。而道观内的钟,还被认为具有怡神除魔双重作用的法器。每天早晨斋课时撞响16声以应12律及4宫清声。正一观钟楼内悬挂的铜钟重达4000多斤,钟口饰有先天八卦阴阳爻,中间铭文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紫气东来”以及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大道歌、唐肃宗皇帝祖天师赞诗和现任中国道协副会长、天师后裔张继禹先生为重建正一观写的铭文。鼓则具有迎神驱魔的法力,每天昏暮斋课时,亦敲响16声以应12律及4宫清声。这个鼓面直径L39米,高0.81米。钟楼鼓楼两相呼应,可壮宫观之威仪,弘山陵之气象。“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道号,唤回苦海迷梦人”。(正一观正殿)高15米,面积876平方米,重檐式歇山顶,宋式仿木结构,灰瓦、红柱、白墙,庄重典雅。龙虎戏太极的花岗岩浮雕落于殿前,做工精致考究,展示着道教与龙虎山的奇特渊缘。“三经洞明觅云锦,九还丹就归鹤鸣”。未进殿中,先知其事:张道陵寻找修炼宝地,结庐云锦,丹成归隐鹤鸣。一副对联概括了张道陵祖天师的生平,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殿内供奉道教祖天师张道陵及其弟子王长、赵升神像。祖天师像高6.5米,坐于须弥座上。据道书载:张道陵(34156),字辅汉,本名张陵,得道后称张道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为西汉留文成侯张良第十代孙,7岁即能读老子道德经,长大后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额,绿睛朱顶,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脑,玉枕峰起,垂手过膝,美髭髯,龙踞虎步,神貌威严,对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曾官拜江洲令,后辞官归隐,携弟子王长入云锦山炼丹修道,三年丹成而龙虎见,改山名为龙虎山。张道陵在龙虎山修道30多

    注意事项

    本文(龙虎山导游词精简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