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3+1”模式培养探索分析研究论文.docx
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3+1”模式培养探索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期战略指导方针。由于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趋于落伍,为此针对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面过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致使所培养的人才基础不厚、视野不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意识等问题。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就这一系列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3+1”教学模式的探索,力求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学生有较长的时间接受系统而完整的实践训练的机会,以达到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关键词:农业信息化“3+1”工程实践人才培养1实施“3+1”教学模式的思路过去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前景良好,而近几年来就业形式却日趋严峻,事实上通过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调研表明,社会上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萎缩,相反,需求量在增加。一方面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旺盛。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的不匹配从本质上是高校培养模式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脱轨,致使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错位。目前高等教育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忽视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重视传统课程的学习、忽视面向企业需求的技术课程的学习;重视理论体系的完整、忽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技术需求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等问题,这些均涉及到目前本科教学培养模式的设置。“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本科各个专业全体学生在校期间,首先完成三年的课内学习,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后,有计划地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和实训I,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使己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深、细化、熟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岗前培训及就业的目标,从而促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总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使我们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年能够在相应的企业中进行实习,顺利地被社会所承认和接纳,并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避免了一厢情愿地按照计算机学科建设的设置来安排教学的情况。2计算机专业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传统的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实行的学制是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前7个学期,只有最后1个学期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具体探索: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本科教育的前三年,着重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锻炼和培养;第四年根据学生特点及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实施校内、校外多模式培养。校外模式采取校企双主体培养,将学生派到企业,结合企业的工程项目和科研开发,通过实际动手参与,将部分专业课在现场学习,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最终完成毕业设计。校内模式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及特长爱好采取个人工作室与校内实习基地相结合的多途径培养。以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3+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内容是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我们对专业办学特色和课程体系结构做了相应调整:(1)“1个基础3个方向”的特色培养。“1个基础3个方向”-“1个基础”。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尤其是编程课程的阶梯式融会贯通,使学生具备工程概念和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能力。“1个基础3个方向”-“3个方向”。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层次将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按嵌入式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方向。为了突出农林院校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都有所侧重。结合农业智能温室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着重进行智能控制、手持Pda等的开发;结合农林专业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方向着重进行特定品种的各项指标的鉴定;结合各类信息化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管理方向着重进行网络的布排、服务器的配置等。(2)整合优化课程,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原本四年的课程现在要在三年内完成,原有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无法也不能压缩,这就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整合优化,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使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侧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加大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从知识-能力-素质-综合的协调发展。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3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中,又按照课程群划分,教师既包含在方向中又包含在课程群中,并且相互交叉,这样在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就避免了“各自为营”,使整个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为一体。3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创新意识(1)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平时+集中”的实验教学模式。传统的实验教学为课内实验,每门课程都分配了小部分实验学时,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兴趣不大,实验效果差,培养动手能力效果不好,达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实验教学采用“平时+集中”的模式,“平时”-对主干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加大学时数,通过企业平台或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来完成,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实验基本技能,“集中”-整个教学计划中安排单独设课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农业信息化平台开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特定果实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等我校涉农特色类内容,给予充分的时间来保证开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2)采取新的毕业设计“1”模式,加强学生工程训练,提高设计质量。在“1”模式中我院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培养面对市场“零适应期”的计算机类学生。以往学生在第8学期进行毕业论文和实践,部分学生在校内机房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学生如果不走出去,就无法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部分同学通过实习单位的学习完成毕业论文,即使走出去了,在实习单位做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时间和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新的“1”模式,将毕业论文提前到第7学期安排任务,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实行开题报告制度,第7学期就可以进行设计、论文的前期准备及调试工作,既可以保证充分的毕业设计时间又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设计、论文和专业课的学习质量。针对校内实习,教师积极调研,紧跟计算机技术前沿,毕业论文的题目与工程项目结合,一方面学生在毕业设计的开拓了视野、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为学生走上社会提前预热。针对校外实习,由专职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完成与之相关的毕业论文,学生在实践工程项目中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用人单位在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也为自己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实行了定单式培养,最终构筑高校、学生和企业获利的共赢平台,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3)改革实习模式,拓宽实习途径。“3+1”模式的要点之一,就是在第四学年安排学生在全真的环境下提前体验工作氛围、进行实战演练,改革实习模式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社会活动,尤其侧重积极联系农业信息类单位,目前已经建立了中软、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等校外实习基地,和他们签订实习协议,承诺协助他们在实习学生中优先选拔新员工。下一步我们计划派遣优秀教师与企业进行全面合作进行高新技术项目申报、新产品研发。通过各种举措,提高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的积极性。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个人工作室、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群,并将它们组成“三位一体”的农业计算机信息类实验区,聘请符合条件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担任实习基地的辅导教师。我们还拟投资在校内建设实习基地,引入东软经典研发项目,模仿企业工作环境、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安排未找到接收企业的学生在校内基地进行实习。止匕外,我院教师的科研课题均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因此对于选择与教师科研课题相近题目的学生,鼓励其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完成设计或者论文,拓展实习的途径。4结语人才培养是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等院校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果至关重要。我们学院在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虽然刚刚开始,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科学总结并逐步完善现有教学模式,不断吸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的专业办学特色,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深入科学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为高科技信息时代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完全有可能在农业院校中全面推广。参考文献1吴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6(8):4546.2董健全.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j.高等教育研究,计算机教育专刊,1999:5556.3容昶,等.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2-14.4李卓玲.推进校企合作走订单式人才培养之路j.计算机教育,2006(9):7375.5宇缨,等.应用型it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EjL教育探索,2007(10):135-136.6孟庆繁,等.探索性实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