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基坑监测点布设方案.docx
第五章监测点布置和埋设5.1 监测点布设原那么1 .以设计提供的主体围护结构监测平面图为参考。2 .各监测工程的测点布设位置及密度应与基坑开挖顺序、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及特性相配套。同时为综合把握基坑变形状况,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应保证每一开挖区段内有监测点。遵循标准结合实际,参照围护体布置及开挖分区等参数,进行测点布置。3 .基坑监测点总体布设原那么:1)监测点应充分结合基坑工程监测等级、基坑设计参数特性和基坑施工参数特性进行合理布置。2)监测点布置应最大限度反映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趋势。3)基坑围护结构侧边中部、阳角处、受力(或变形)较大处应布置测点,重点区域应加密监测点。4)不同监测工程的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上,便于数据比对。5)监测点间距布置应满足标准要求,应满足设计及相关单位的合理要求。6)各监测工程的测点布置,需兼顾基坑分块施工特点,确保每分块开挖施工中,均有对应测点有效工作,从而为分块施工过程提供数据信息。4.区间隧道监测点布置每10环在管顶和管底各设置一个,盾构始发井和接受井部位各设置一个断面。收敛监测布置间隔同隧道内管片沉降监测。5.2围护结构体系观察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整个基坑工程施工期内,与仪器监测频率相对应,应进行巡视检查,并形成书面巡视报表。巡视检查内容主要针对四局部:围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和监测设施。一般现场巡视内容汇总表序号分类主要巡视内容1围护结构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2)冠梁、围楝、支撑有无裂缝出现;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2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3周边环境1)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4监测设施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现场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每日由专人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巡视检查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其他相关单位。5.4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期间大面积土方卸载,围护结构将产生一定水平位移,为掌握围护结构顶部位移信息,布设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值亦可作为测斜自管口向下计算时的管口位移修正值。测点布置与围护结构测斜孔位置一一对应。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一般直接布设在顶圈梁上,依据测点布设时机相对圈梁浇筑混凝土时间,可区分为先埋和后埋两种方式。“先埋即在围护体顶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如圈梁钢筋笼绑扎过程中,在方案设计位置,将钢筋标杆预先竖直牢靠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上,预埋钢筋标杆顶部(带“十”字)应高出设计圈梁顶部l2cm以上,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钢筋标杆即牢靠固定在圈梁中或在圈梁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将专用道钉按入测点设计位置,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测点亦牢靠固定在圈梁中。“后埋即围护结构顶部结构施工完成后,用冲击钻于测点设计位置用膨胀螺栓把强制对中盘固定,监测时放上小棱镜即可。水平位移点位埋设示意图5.7周边地表沉降监测因开挖引起基坑围护结构向坑内的变形及坑底隆起等原因,会导致坑外土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会对影响范围内道路以及地面造成影响,如道路变形过大,将导致道路不能正常、平安使用,故需对基坑周边地表进行沉降监测。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道路及沉降测点标志采用窖井测点形式,采用人工开挖或钻具成孔的方式进行埋设。道路、地表沉降监测测点应埋设平整,防止由于上下不平影响人员及车辆通行,同时,测点埋设稳固,做好清晰标记,方便保存。地表沉降监测点埋设实样图5.8周边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因开挖引起基坑围护体向坑内的变形及坑底隆起等原因,会导致坑外土体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会对影响范围内建筑物造成影响,如建筑物变形过大,将导致该建筑物不能正常、平安使用,故需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建筑物垂直位移测点可利用射钉枪进行布设或使用冲击钻进行“L形测标布设。需确保测点与建筑物连结紧密,不能有松动。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埋设示意图基坑施工监测控制标准序号类别监测工程判定内容控4利值警戒值累计绝对值变化速率一、周边环境1周边地表道路和地表沉降标高绝对变化量20mm2mmd控制值2地下管线地下管线沉降标高绝对变化量20mm2mmd3周边建(构)筑物建(构)筑物沉降标高绝对变化量15mm2mmd4建(构)筑物倾斜倾斜度i2/10000.OOOlH5建(构)筑物裂缝裂缝宽度变化量0.3mm6周边土体地下水位标高绝对变化量2000un500mmd二、围目户结构自身7主体基坑墙顶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绝对变化量IOmm2mmd控制值的70%8墙体沉降标高绝对变化量5mmlmmd9墙体变形变形绝对变化量15mm2mmd10坑底隆起标高绝对变化量15mm2mmd11支撑轴力支撑轴力测值设计值的70%500KNd以上各项监测的报警指标根据设计施工蓝图确定,应在方案评审会上确认。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应启动应急预案并加强监测和巡视:雨季:加强围护平安监测和巡视,必要时增设监测点。小雨时监测工作正常进行,中雨以上雨量时光学监测工作停测,但测斜监测、轴力监测、等科目仍应正常进行,数据异常时需进行加测。围护渗漏:渗漏处加强围护平安监测和巡视。地面裂缝:加强对裂缝处沉降监测、裂缝附近围护平安监测和巡视。监测数据持续报警:加密监测频率,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监测预警:预警级别预警指标响应对象黄色预警“双控指标(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控制值的85%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测技术负责人、平安总监、驻地监理、第三方监测技术负责人、业主代表橙色预警“双控指标(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100%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测技术负责人、平安总监、工区长、总监代表、设计代表、第三方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风险管理咨询单位负责人、轨道公司工程部业主代表、质量平安监察部副部长红色预警“双控指标(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100%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150%时。施工单位工程经理、技术负责人、监测技术负责人、监测负责人、平安总监、工区长、总监、设计代表、第三方监测单位工程负责人、风险管理咨询单位工程负责人、建设工程管理部总工、工程部部长、质安部部长、质量平安监察部负责人等巡视预警:施工过程中通过巡视,发现一般平安隐患或不平安状态应予以预警。假设风险点在扩大,那么应在报表中注明,并予以巡视预警。综合预警: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参与各方的监测、巡视信息,并通过核查、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及时综合判定出工程风险不平安状态而进行的预警。施工过程中当判断为综合预警状态时,在信息报送的同时,应及时组织分析,加强监测、巡视,进行先期风险处置。第六章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6.1沉降测量基准点及工作基点的埋设基准点布设于隧道及基坑开挖影响区外,一般为开挖边界100米之外不受干扰的地方,在土质地区,应埋设水泥桩,优先考虑设立在根底好,沉降稳定,便于施测,便于保存,稳固的永久性建筑物上,也可以埋设于在变形影响区域外的原状土层上。工作点的选取应适观测点与基岩基准点的距离而定,初步确定为每个基准点联测3个工作点。基准点埋设方式如下列图所示。墙角精密水准点埋设示意图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埋设要牢固可靠,如采用标准地表桩,必须将其埋入原状土,并做好井圈和井盖。在坚硬的道面上埋设地表桩,应凿出道面和路基,将地表桩埋入原状土或钻孔打入I米以上的螺纹钢筋做地表观测i,并同时打入保护钢管套。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可适现场情况使用第三方交班控制点或其他已有的精密水准点。地面基准点埋设示意图测量方法基准点采用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根据使用仪器徐卡DNA03电子水准仪的精度是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为0.3mrn,同时考虑本工程监测点是按照三等垂直位移监测精度进行观测,其视线长度W50m,一般附合路线线路长约Ikm左右,那么在该路线上的测站数为:S线250站各测站高程中误差为:加站=0.04mm在本线路中最弱点将是第5站,即n=5,其单向观测最高程中误差为:小弱点冲向)=S/行=004-2.23=0.09mm当采用往返观测时,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以弱点(往返)一"7最弱点(单向)4= 0.06mm可以看出,采用该仪器按本观测方案可以到达垂直变形监测要求。观测考前须知如下:对使用的电子水准仪、条码水准尺应在工程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检验,工程进行中也应定期进行检验。当观测成果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观测前应正确设定记录文件的存贮位置、方式,对电子水准仪的各项控制限差参数进行检查设定,确保附合观测要求;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数字水准仪应防止望远镜直对太阳,防止视线被遮挡,仪器应在生产厂家规定的范围内工作,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当地面震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每测段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那么应参加标尺零点差改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完成闭合或附合路线时,应注意电子记录的闭合或附合差情况,确认合格前方可完成测量工作,否那么应查找原因直至返工重测合格。数据处理及分析(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观测记录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进行,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电子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检查合格后使用专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高程值。平差计算要求如下:应使用稳定的基准点为起算,并检核独立闭合差及与2个以上的基准点相互附合差满足精度要求条件,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使用商用华星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平差前应检核观测数据,观测数据准确可靠,检核合格后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OJnrnu通过变形观测点各期高程值计算各期阶段沉降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那么如下: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基准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拟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这两个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监测点预警判断分析原那么如下:将阶段变形速率及累计变形量与控制标准进行比拟,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小于预警值,那么为正常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预警值而小于报警值那么为预警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报警值而小于控制值那么为报警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控制值那么为控制状态。如数据显示到达警戒标准时,应结合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施工进度、施工措施情况、支护围护结构稳定性、周边环境稳定性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确认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采取措施。垂直位移基准网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序号工程限差1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0.5毫米2每站高差中误差0.15毫米3往返较差及环线闭合差±0.3毫米(n为测站数)4检测已测高差较差±0.4毫米(n为测站数)5视线长度30米6前后视的距离较差0.5米7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计L5米8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0.5米水准观测仪器及主要技术指标序号仪器名称及型号仪器照片主要技术指标1徐卡DNA03电子水准仪及配套锢钢条码尺每公里往返测高程中误差0.3mm6.2水平位移测量现场监测基准点采用强制归心的水泥观测墩,顶面长宽各0.4米,地下局部埋深大于1.2米,地面局部高1.0米;监测点埋设时先在圈梁、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用冲击钻钻出深约IoCm的孔,再把强制归心监测标志放入孔内,缝隙用锚固剂填充。埋设形式如下列图。监测基点实景图监测点实景图埋设技术要求测点标志埋设时应注意保证与测点间的通视,保证强制对中标志顶面的水平,测点埋设完毕后,应进行必要的保护、防锈处理,并作明显标记。监测点标志使用预制强制归心标志,可与桩顶沉降点制作成同一标识。观测方法(1)基准点及工作基点观测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情况,水平位移基准点及监测控制点组成附合、闭合导线或导线网,参考下列图观测方案。水平位移基准点及工作基点必须使用强制对中装置。基准点及工作基点布置示意图基准网测量采用2级全站仪,测距精度2mm+2pp可按下式估算导线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g=±斤s叫=±asp(1-1)J_其中S为导线平均边长,"力为测角中误差),彳为测距相对中误差(mm)O取导线平均边长60米,测角中误差1.41”,测距中误差使用TCI800进行6测回观测,可达0.5毫米,于是得到导线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为0.64毫米。Mu=±m*+Mj=0.64Zm(D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的测量选用I级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方法,按国标“精密工程测量标准的四等三角测量技术要求施测。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6测回观测,方向数多于3个时应归零。方向数为2个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左角、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差值不大于±4.88。半测回归零数W±4;一测回中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W8”;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W±4;观测时为了减少望远镜调焦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每一方向的读数正倒镜不调焦完成;方位角闭合差W±2.5*MIn为测站数);测距应往返观测各两测回,并进行温度、气压、投影改正。根据场地的稳定条件,应定期对基准网进行检核,一般每3个月检查1次,发现工作基点相对关系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基准网复测。监测点观测由于施工场地内环境条件一般较差,考虑现场情况,监测点水平位移观测一般采用极坐标法,使用工作基点为起算点,采用极坐标法测定各监测点坐标,计算围护桩顶测点的变形量。极坐标法进行监测点观测,测量方法与导线测量相同,在选定的工作基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瞄准另一个工作基点作为起始方向,并用其它工作基点作检核,按测回法依次测定各监测点与测站连线的角度、距离,计算监测点坐标,根据各测次与初始值的坐标,计算桩顶水平位移矢量。极坐标法进行监测点水平位移监测中误差为:“=±回=±08加,满足精度要求。数据处理及分析(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观测记录采用全站仪多测回测角测量记录程序进行,观测时可完成各项限差指标控制,观测完成后形成电子原始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使用控制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坐标。平差计算要求如下:平差前对控制点稳定性进行检验,对各期相邻控制点间的夹角、距离进行比拟,确保起算数据的可靠;使用华星测量控制网平差软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各期变形观测点二维平面坐标值,计算投影至垂直于基坑方向的矢量位移,并计算各期阶段变形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变形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那么如下: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基准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拟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这两个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监测点预警判断分析原那么如下:将阶段变形速率及累计变形量与控制标准进行比拟,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小于预警值,那么为正常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预警值而小于报警值那么为预警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报警值而小于控制值那么为报警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控制值那么为控制状态。如数据显示到达警戒标准时,应结合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施工进度、施工措施情况、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周边环境稳定性状态,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确认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有关各方。仪器型号:索佳SRX2、南方NTS-332R;精度:±2",±2mm+2pp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