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发挥司法行政各项职能 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
-
资源ID:948448
资源大小:25.1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发挥司法行政各项职能 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x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发挥司法行政各项职能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县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统揽,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努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水平,奋力助推强富美高新城市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载体和形式,以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律师、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建设等业务为支撑,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省司法厅关于推进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下发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县司法局下发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着力推动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二)统筹推进,建好三个平台在实体平台建设方面。一是着力打造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临街落地、交通便利、方便群众”的原则,县政府投入余万元,于年月建设完成了多平方米的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心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律师、司法鉴定等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同年月份,被省厅评为“省级公共法律服务示范中心:二是结合新版星级司法所创建活动,统一打造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标牌标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服务窗口的模式,由县局统筹建设,同时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服务中心人员主要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组成。主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公证代办、民事诉讼代理等业务并对辖区内的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顾问进行管理和指导。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处,其余处正在规划建设中。三是完成了全县村(社区)级司法行政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站)全覆盖。按照实事求是、合理规划、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统筹建设。自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余万元,在全县个村(社区)建设了司法行政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站)。统一设立标牌标识,公开工作人员姓名及联系电话、工作职责等,实行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轮流值班制度。村法律顾问以司法行政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站)为依托,定期开展法律走访服务、法治宣传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推进法律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化解矛盾纠纷等。建立“县普法办”微博、“法律顾问在您身边”微信群、“法治”快手,“法治中都”抖音号,用好企业短信号普法平台,“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县便民服务平台,推广“智慧民调”APP,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及时便利、专业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咨询电话、法律援助热线电话、公证业务办理电话,打造具备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综合服务等功能的热线平台,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月份,共接听解答法律咨询余人次,指引申请法律援助人次、申办公证件,申请司法鉴定件。(三)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1、创新普法形式,打造法治宣传新平台。一是采用“普法+文艺”模式。组建民间普法宣传团队,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等形式在全县乡村巡演;多次邀请市普法文艺宣传团到演出,发挥了很好的法治宣传教育作用。二是采用“普法+新媒体”模式。利用企业短信号向全县名领导干部通过短信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已发送万余条;开发使用“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专人解答县平台群众法律咨询条;“县普法办”微博,已发布条;创办法治电视栏目法润基层,已播出期;建立“县律师微陪伴”等微信群,24小时服务群众;开通“法治城市”官方抖音号,已发布期;“法治”快手号,已发布期。利用新兴媒体为百姓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三是采用“普法+阵地”模式。建成县法德公园和法德文化广场、全市第一处禁毒文化广场、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和“两个基地”创建工作。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个、省级个、市级个;共有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个,“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个。四是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以“法律八进”活动为抓手,相继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中都行等活动。今年来共举办各类活动场次,发放宣传材料万余份。2、降槛扩面提质,法律援助惠民生。一是降低门槛扩大范围。把经济困难标准调整为我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两倍,扩大免予经济困难条件审查的案件范围。法律援助覆盖人群逐渐向低收入群体拓展,继续重点做好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等重点人群的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参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工作、一审辩护全覆盖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已办理法律援助值班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案件件(人),其中见证被告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件(人),办理一审刑事辩护全覆盖案件件。二是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度,提升援助质量。规范实施“八统一”制度规定,并发挥好案件质量评估团作用,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按照案卷评判级别差别发放法律援助办案补贴。今年以来,共受理各法律援助案件件,办结件。3、律师服务工作成效显著。-是坚持服务中心,加强供给侧改革。全县成立个服务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合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改制及投融资等法律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提出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共举办讲座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份,营造了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二是推行法律顾问全覆盖制度。积极推荐律师担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社会团体、村居(社区)的法律顾问,律师担任各类法人单位法律顾问余家,名律师担任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名律师担任个村的法律顾问,名律师入选“县法律人才库”。三是加强律师执业规范化建设。健全律师惩戒和权利保障制度,严格落实重大法律事务集体研究、报告备案、沟通协调等制度,加大对律师办理重大法律事务和代理涉黑涉恶案件的监督指导。大力推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注册公职律师名。四是做好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今年以来,共参加陪同领导涉法涉诉接访活动次,接待群众来访人次。全县律师共办理各类法律案件余件,解答法律咨询余人次。4、公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对全县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提供现场监督公证服务。二是严格落实司法部公证执业“五不准”,对公证业务开展重点质量检查,公证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县公证处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县级“干事创业好班子二三是大力实施惠民便民工程。积极开展“一次办好”减证便民服务,公开公证事项清单,让工作人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老、残、病、弱等特殊人群开通办证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服务、上门服务。对当事人申请办理救济金、低保、给付赡养费、抚养费和遗产总额5000元以下的小额继承公证实行免费办理。四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县电视台直播的10期发票抽奖活动进行了现场监督公证。五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公证云在线公证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公证业务网上预约、在线申办。今年以来,共办证件,对县重点项目、工程招投标等提供现场监督公证件,为老弱病残“送法上门”件,免费办理小额继承公证件,办理法律援助公证件,减免公证费万余元。5、积极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重要指示精神,把“枫桥经验”贯穿在人民调解工作始终,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一是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及时调整、充实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定期对全体调解员进行培训。组建了县级人民调解专家库,名人民调解员入选市级人民调解员专家库,名人民调解员获得首批全省人民调解专家称号。目前全县共有调解组织个,调委会个,调解室个,调解员个。二是加强“和为贵”人民调解室建设。充分用好儒家“和”文化思想,按照上级“党建引领+双基建设”工作要求,积极打造“和为贵”人民调解室。目前全县个乡镇(街道)、个村建成了“和为贵”调解室。三是提升“济宁智慧民调”APP系统使用效能。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力,提升网上办案率,不断提高“互联网+人民调解”信息化水平。四是做好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今年1-4月份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件,调解成功件,成功率。6、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我县在年月启动“一乡镇(街道)一服务团队,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年月份,纳入全县重点项目挂图作战体系。全县律师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司法所工作人员人,合理安排到全县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每个乡镇(街道)统一建立法律顾问团工作室。建立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等。今年以来,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建议数量件,开展线上线下法律服务次数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起。7、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全县处基层法律服务所依托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实现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开展“两规范一打造”活动,促进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规范整改。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统一增设了税控机。严格规范执业行为,健全执业档案,规范执业环境。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年度考核。推行“两所共建”,完成与司法所结对工作。8、司法鉴定工作步入正轨。年,县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所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县首家司法鉴定所正式成立,补齐了群众对司法鉴定法律服务需求的短板。二、存在的问题1、经费保障严重不足。公共法律产品供给能力有限性与群众需求的矛盾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费不足,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积极性就不高,就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政府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投入明显偏低,县级财政经费远远低于同级政法其他各部门。比如本级法律援助经费远远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办案补贴仍在每件600-1000元的地位徘徊,值班律师费用不能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经费至今未能到位。近年来,虽然原则上也有加大经费保障的文件,但最后真正落到实处的公共法律服务经费仍明显不足,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制度体系尚未能建立。业务经费短缺严重影响了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服务的积极性和质量,制约着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和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发展。2、公共法律人力资源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法律服务人才匮乏是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县有万人口,全县注册律师只有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公证员人。而碍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的通过率偏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又抬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从业门槛至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直接导致法律服务人员后继乏人。同时.,现有人员中又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学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体系陈旧、接受新知识迟滞等问题,整体业务素质有较大提升空间。三、工作建议(一)切实加强经费保障党委和政府虽已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也把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经费并未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只把原来的司法行政几项业务经费列入了预算,并且经费数额较低。建议建立公益性法律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对做出重要贡献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奖励、表彰。(二)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实现职能重塑和职能强化。按照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通过完善队伍建设制度、加强交流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综合业务能力和水平。优化队伍结构,稳步增加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人员数量,积极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培养壮大擅长办理维护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众合法权益及化解相关社会矛盾的专业公益法律服务机构和公益律师队伍,在基层农村、社区培养“法律明白人”队伍,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和司法行政业务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向企业延伸,向百姓延伸,为推进法治建设提质增效。(三)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主阵地1 .创建网络平台。建立全省首个企业公共法律服务“法治护航”信息化服务平台,并将律师、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整合融入,平台投入使用以来,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人次,解答企业提出的法律问题条。2 .升级热线平台。全面升级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将热线与热线融合,双号并行,实行每周“7X24”小时服务、全年365天无休接听的热线法律服务平台,今年来,热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人次。3 .打造流动平台。高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打造深入基层的流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组织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及志愿者通过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法治体检等方式下基层、上广场、进村部、入小区开展“法润”“走基层惠民生”“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敬老月情暖老人心”等大型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活动。今年全市共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场,发放宣传手册多本,为群众现场提供法律咨询余人次。4 .完善实体平台。把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平台的核心,把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作为平台的中坚,把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作为平台基础,对全市个市本级、个县域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进行全面完善,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包含实体、网络、热线、流动四大平台的“四横四纵”公共法律服务“主阵地二(四)开辟公共法律服务新战场1 .创新法治护航服务新模式。“护航工作站”实现全派驻。在陶瓷、服饰、军工、先进制造业等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挂牌成立了家“法治护航工作站”,全面落实“三官一律”入驻企业,完成对全市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摸排工作,为它们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法治攻坚团”实现全覆盖。整合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等专业资源,抽调公共法律业务专家人,组建“涉企疑难复杂问题法律攻坚团”,无偿为需求企业提供服务余次。“法治体检”实现全推进。组织法律专家深入企业、园区,通过疑难会诊、专题研究、集体授课等方式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次,提供法律咨询次,解答涉法问题条,提出法律风险防控建议条,为余名企业员工进行法治培训。“法治课程”实现全涵盖。针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签订、劳动争议、投资融资等矛盾纠纷多发点易发点,组织法律专家编辑开发了16套法治培训课程,为企业提供法律知识和借鉴范本。2 .搭建新平台开展法治护企。下发市”千所联千企”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搭建律师事务所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平台,家律所和民营企业法援工作站对口联系余家企业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今年,我市律师共结对服务企业家,上门解答咨询、宣传政策次,进行法治宣传场,调处矛盾件,提出优化发展环境建议个,为企业法治体检次,解决法律问题个,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件,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件,帮扶慰问困难员工人数个。(五)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多流动为推进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助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年月日与市签订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交流合作协议,在联合拓展升级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凝聚精英合建法治攻坚团、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协作交流做优法援民生工程、多层面运用网络推进公证互助办理、创新机制促进司法鉴定资源共享、多措并举实现仲裁协作发展、协调联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等八个方面实现深度合作。月日,三市律师行业党委、协会举行三地律师行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协议书签署仪式,联合签署了市三地律师行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协议书。落实三地资源、成果、经验、信息共享,建立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快速处置机制和联动机制,要求三地在开展党建联动、经验交流、业务协作、人才培养、信息共享和人员往来全方位合作,同时搭建平台,共同举办或相互邀请参加研讨会、论坛与专题讲座。(六)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管理新机制1 .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强司法鉴定监督管理。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管理的十条意见】的通知规范性文件,就司法鉴定人执业道德建设、鉴定机构主体监管责任、鉴定行业准入登记、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司法鉴定委托程序、鉴定意见内部复核、机构收费管理、司法鉴定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此意见的出台旨在全面规范司法鉴定活动,破解当前司法鉴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管难点。2 .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机构联合督查。为进一步落实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主体责任,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年月日,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月日,聘请省司法鉴定专家对市中心医院司法鉴定中心和司法鉴定所进行了突击检查,按实填写现场检查记录,并将结果录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交办,要求鉴定机构立行整改,限期报送整改材料。(七)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微品牌1 .法律援助“利剑护蕾二制定市司法局“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效用,在全市组建招募了批素质高、业务精、公益心强的律师团队专门为未成年保驾护航。开辟法律援助“直通车”,对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实行优先政策,应援优援,全年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件。2 .公证拥军优属“五项措施:市公证处推出拥军优属“五项服务举措”:设立军人优先服务窗口、开辟军人绿色通道、提供免费家庭法律顾问、提供“一站式”延伸服务、酌情减免公证费。切实为军人军属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军人军属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 .成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站”。司法局开展“法治护航与企同行”专项活动,挂牌成立区首个“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站:通过线上咨询、律师值班、企业走访、法律讲座等形式为区域内所有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培训、合规指导、法治体检、法治宣传、协助维权等法律服务,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