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艺术特点在特色课堂美育中的运用.docx
苏州园林艺术特点在特色课堂美育中的运用摘要:苏州园林艺术特点和特色课堂美术教育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之间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它风格独特,底蕴十足,是美学的典型代表。而美学让它与特色课堂美术教育紧紧结合在一起,让美育更加丰富活泼,多姿多彩。关键词:园林艺术,课堂,载体,整合运用引言:苏州园林自古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独特的造型艺术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视觉盛宴,也为美术课堂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理念。一、师法自然浑然天成苏州园林师法自然,高于自然,却又融于自然。园内,无论是山石花木、窗廊亭台还是雕栏玉砌,都参差散落各处(图1),充分体现着“虽由人做,宛如天开。所以,它的每一景、每一物都是自然的、随意的,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其实,这种自然和随意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深有体现的。一节好课,要的并不是老师的精雕细琢,也不是学生的苦思冥想,要的是和谐、默契和自然。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走进老师的教学设计、在随意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在浑然不觉中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这才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园林艺术特点在特色美术教育中的整合运用。例如授课春天的畅想,师生可以用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图(图2)来表达、可以用剪不断,理还乱的雅词描述、可以用春天在哪里歌谣来赞美、还可以用朱自清的散文春来描述。期1巧夺天工S2*4l这样,面对美丽之春,每个人都可以毫无修饰的表达自己的畅想,和课程的立意紧紧融为一体,以达到浑然天成的意境。二、自由穿插,移步换景苏州园林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穿插,变换莫测,这种自由看似无章确胜有.3L.早。园林林内小路,崎岖不平,交错成网,眼前的每一个小径都是变换的方向,都有不同的景点(图3),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也是无处不在,一节课平淡无奇,学生听下去也会索然无味,当然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的。如果整个课堂教学情节跌宕,每进入一个环节都给学生别具洞天的感觉,肯定会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课堂精彩不断,品味无穷。比如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这典型的一课:课前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园林的资料,课间播放视频、图片、以及使用近距离观察园林的模型(图4)等一系列教具。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让学生了解与领悟中国的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底蕴,用穿插对比的方法表现苏州园林的特有风情,会让整个课堂艺术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身在课堂,恍如游园。所以,通过别具一格的课堂教学,不仅提升了了学生的美术素养,也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爱生活的热烈情感。图3曲号通图4以小史大三、优雅神秘含蓄莫测苏州园林是神秘的、含蓄的,它拥有丰富的内涵和韵味。它的每一处进门都不会让你一眼望里面的景物,或以山石遮,或以围墙挡(图5),远处美景若隐若现,十分诱人,形成半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含蓄效果。其实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何尝不是这种意境。一节课,学生猜测不到老师的设想,始终带着求知的欲望层层跟进,不是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吗?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一课的特色教学手法是对这个观点的最好诠释:在导入环节我们不以以往的欣赏名画、开门见山等形式导入,而是采用朗诵诗词沁园春.雪别样引入,再讲授“江山如此多娇的深层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呕心之作江山如此多娇(图6),接着通过此画展开讲授作品的深层意蕴和理念表达。这样的课堂设计肯定要比传统的直接教学含蓄许多。当然,教学效果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图5被,朋6温山无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苏州依山傍水,得天独厚,山石湖泊星罗棋布,极利于因石、因水就势造园。如拙政园的原址就是一片低洼地,常年积水,建园者就以此积水池为中心,建山修亭,植林造物,建成了驰名中外的拙政园林。所以,依石之造型而造假山、依洼地之形状而造小池、依树木之特点造亭台是苏州园林建设的特有手法,而这种手法恰恰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只要善于开发利用,都会让当地美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身边质朴可爱的剪纸艺术、花样百出的柳编技艺、憨态可掬的泥人文化等民间美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依照教材在课堂组织此类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就地取材铸技艺,也让他们更深刻的感受民间传统的独特魅力。如讲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课,就可以把本地优秀的地方资源搬上课堂大舞团,当地的丰富的竹节、柳枝、树根、秸秆、蒲苇草等等都可以派上用场,尽展其妙。因材施艺,稍作加工,就会出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鲁迅先生说过:“本土的艺术,就是世界的艺术。让艺术取源于本土,再回归于生活,这不正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吗?五、传情达意追求意境园冶中写到: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在咫尺盆盎中把自然美景通过山体、植物、配件组景的形式再现出来,呈现出一种立体的意境。园林中的事物丰富而独特,它们特有的风韵与丰姿让人遐想连篇。如千姿百态的山石代表着坚定、高傲挺拔的柏树表达着坚毅、奇形怪状的松树寓意着坚韧、涔涔流水描画着江南风情这些象征表达在特色美术教育中也常有体现,因为,美术的主旨就是世界观的教育。美术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指引方向,教会了大家用各种美术学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未来。从平时的美术欣赏就提高着学生的审美与修养,在创作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陶冶了情操,激发了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六、相映建筑,美不胜收亭、台、楼、阁这些园林建筑就是构成园林的要素。它们大都造型各异,风格万千,体现了"亭台处处皆相宜,屋宇虽多不碍山”的意境。美国教育学家福布斯曾说:“教育的目的是用能工巧匠接受新思想的头脑去取代一个空虚的灵魂。那么,园林建筑的思想头脑不正是我们特色美术教育所需要的吗?1 .亭台一一园林之“心正所谓一座园林半园亭,它不仅数额多,而且姿态各异,美不胜收。亭台建筑是苏州园林艺术风格体现,不论是亭顶、飞檐、立柱还是石墩都充分显示着别样的江南情调,并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令人赞不绝口。如果说亭台建筑是苏州园林的心房,那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就是一节课的“心房,如何让这个心房更有生命力,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借鉴园林造亭之法,把教学重点化整为零,区分展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像欣赏艺术品一样先欣赏课文重点,然后再主动解决重点,才是新理念教学的有效实施。比如我们的风采这一课,就可以从颜色的表现、款式的魅力、面料的作用三个方面展示教学难点,并以别样的风格吸引学生,让他们有效切入,分重解难(图12),进而提高他们对生活服装艺术的认识和修养,这种“亭台重心的手法在特色课堂上是很常用的,只要精心布局,都会收获不断。2 .长廊一一园林之“脉苏州园林造廊艺术是堪称江南建筑一绝。往往整个园林的长廊曲曲折折,横竖贯穿,环环相扣,像脉搏一样连接着园林的所有景点。长廊两边枝影婆娑,竹木葱郁,微波小池,锦鱼若现。立于其中,可驻足观赏可小憩片刻,尽享游园之惬意。其实,美术课堂的过渡何尝不是如此,简单直白或生硬的过渡会让课堂索然无味,缺乏生机。如果教学过渡能像苏州园林的长廊艺术那样灵巧多变,教学特色的彰显就显而易见了。如授课手绘线条图像,从导入到讲授新知和创作就可以用猜画、赏画到绘画的无形过渡之法,体现了此处无形胜有形的别样过渡。且让学生由眼睛的“心理感官转为“审美感官,使学生在不经意间进入课堂的又一处。3 .雕窗园林之"眼"苏州园林雕窗既是空间流动的通道,也是古典雕刻艺术的体现。它朴而不陋,美而不俗,形态各异,款式造型多样。这种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向我们展示着优秀的姑苏文化教育资源。如果把课堂看作一座园林,那么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肯定算是园林之“眼通过这特殊的眼,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美术课堂的种种美丽,享受着美术课堂的种种乐趣,从而有效接轨与美术课堂之特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探求新理念教学,是特色课堂发展的新方向。如果说独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做到了园林与艺术的统一,实现了可赏、可游、可居独特效果。那么通过整合运用,我们美术教育就做到了教学与艺术相统一,实现了可学、可玩、可想的特色课堂教育。相信不久的将来,特色美术教育会更加蓬勃发展,达到陌上花开的喜人成就。参考文献徐潜:中国古代民间建筑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69页。郑永东:世界建筑艺术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第68页陶旭泉: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第75页奚秀云:园林之眼一一亭J少儿美术,2018(09):06.5林冬妮:古典艺术审美一一闽南古厝特色窗格J.少儿美术,2019(04):44.6姚志伟:新课程教学案例四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650页。